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中国教育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草377
时间:
17-5-15 13:32
标题:
中国教育史上的那些第一次
你是想说时间真的像手里的沙子,握不住就想扬了它?NO,NO……跟着涵 毅走,不会有这种感受的对不对?因为,我们越来越觉得知识已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天多一分胜算的感觉真好。
今天,涵 毅老师想给大家串一串第一次,中国教育史上的那些第一次,老师记忆有限,也许有疏漏,如果大家还看到什么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欢迎补充。
()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
()第一次将“学、思、行”思想有机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
()第一次系统的翻译了西方资产阶级著作
()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
()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应该与生活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
孟子“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夏商周三代设立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明人伦”,“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涵毅备注这是第一次明确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此处应有啪啪啪…………的掌声)
第一次将“学、思、行”思想有机联系起来
荀子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思、行”思想,涵毅备注他第一次把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乎行而止矣。”其中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但是,感官和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因此,荀子主张在闻见基础上学习必须各更高阶段发展,3283 78 0282 即“知之”,实际上就是思维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阶段,即“行”,荀子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
《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 )第一次系统的翻译了西方资产阶级著作
严复
严复第一次系统的翻译了西方资产阶级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对近代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 )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 )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应该与生活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批判中国数千年来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观念,反对读书人不事生产、生产者不能读书的旧教育。不但主张青年学生工读结合,并且提出劳工应有受教育权,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教育思想和等级教育制度。其次,所谓“工读”,包括“工”与“学”合一、手与脑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等含义。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