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饶立华《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6:4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91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 广播电视的性质、功能和任务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 广播电视的媒介构成及传播特点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摄录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 广播新闻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 电视新闻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典型题详解
第十章 新闻主持人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特别提醒:可免费试用,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37915(请复制到浏览器地址栏打开)。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饶立华、杨钢元、钟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广播电视新闻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广播电视新闻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该教材,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饶立华《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的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本书参考大量广播电视新闻学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最新补充的视频讲解和真题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xwcb.100xuexi.com)提供饶立华《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等各种新闻传播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网授精讲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饶立华著的《电子媒介新闻教程——广播与电视》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本书责任编辑为肖娟,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速来信与我联系(2850152977@qq.com),我定当聆听您的意见并遵旨酌办;如果有侵权行为请及时通知我,我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6-123-191(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6123191(8:30-23:00)

  详情访问:http://xwcb.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1.语言的产生
(1)意义
①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口头语言自产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最经常的传播工具。
②口头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有了第一个供传播用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符号系统。
③口头语言传播比无语言传播更加自由、灵活,传播范围更广,同时保留了无语言面对面传播的生动性和互动感,因而,大大丰富了传播内容、提高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信息共享区域。
(2)局限性
口头语言符号必须与传播者同在的特点使口头语言传播局限于面对面共时传播,对时空的超越能力很弱,传播仍然只能在可视、可听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传播效率仍然很受限制,传播成本仍然很高。
2.文字的发明
(1)意义
①文字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②文字使信息与信息传播者得以更大程度的分离,在传播过程中符号系统不必与传播者一同在场也能传播相应内容,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时空超越能力,加强了传播活动的自由度,最终提高了传播效率、降低了传播成本。
③随着文字符号系统的广泛应用,人类知识累积能力和信息总体保有量也大大增加。
(2)局限性
①文字符号对事物的抽象化表达丧失了口头传播的直接互动感、现场感,降低了信息接收者的感受效果。
②文字符号传播本身不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共时传播。
③印刷术之前的文字信息载体成本高、体积大、分量重,对远距离、大范围传播是一种制约。
3.印刷术的发明
(1)意义
①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②印刷术使文字信息得以大量复制和更广泛、更大规模地迅速传播。把人类信息传播和储存能力大大推进了一步,为近代新闻报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③公元1609年,世界上第一张定期印刷报纸《报道与新闻报》在德国问世,报纸的出现是文字信息传播的又一次大的飞跃,标志着人类传播由单纯的个体传播、群体传播时代跨越到了面向全社会的大众传播时代。
⑤印刷术使传播成本大大降低、传播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
(2)局限性
①报纸所承载的文字传播由于对读者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要求而在客观上限制了报纸的传播范围。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的报纸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接收效果。
②报纸的生产与发行方式电阻碍了远距离共时传播,与事件发生同步的传播更不可能。
4.无线电的发明
(1)意义
①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讯传播时代。
②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③无线电的发明使人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克服了文字符号传播本身不能实现远距离、大范围共时传播的缺点。
④无线电的发明为人类传播向广播电视时代过渡奠定了基础。
(2)无线电的发明人:意大利科学家古格列莫·马可尼。
无线电通讯技术是人类传播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20世纪社会生活产生过深刻影响的无线电报、无线电话、无线传真、无线电广播、无线电视等都是运用无线电技术的成果。
5.计算机的发明
(1)过程
①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脑主机“埃尼阿克”。
②美国于1969年实现计算机对接,1980年建成互联网络,又于1994年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且很快带动了世界性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2)意义
①计算机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
②互联网赋予计算机双向传输多种信息符号的功能,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尤其是国际性大众传播所依赖的新通道;
③高度的参与性、互动性、选择性、时效性、信息的超大容量等特点使之成为越来越多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和通讯工具。
二、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1.贝尔发明电话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在1876年开始对外展示他的电话。
2.空中传音试验
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和李·德福雷斯特首先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人类自己的声音。
(1)布兰特罗克·费森登的实验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传声实验。从广播工程的标准看,它标志着无线电声音广播的问世。
(2)1907年德福雷斯特获得了三极管的发明专利,三极管的发明使声音传送上了一个台阶。
(3)1916年,德福雷斯特已经在纽约定期广播。其利用《纽约美国人报》提供的简讯,广播了1916年威尔逊和休斯在总统竞选中的得票数字。这次广播被视为美国的第一次新闻广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制造的军事需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马可尼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电气公司有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使无线电被广泛用于情报传递和通信联络,并最终用于宣传。但无线电广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推广以及运用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进展缓慢。
3.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
首先提出让无线电广播进人家庭的人是美国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收发报员萨尔诺夫。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广播的普及。
4.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电气专家弗兰克·康拉德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KDAD在匹兹堡正式播音。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KDKA标志着广播将成为报纸威力与影响力的分化力量。KDKA刺激了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
5.广播事业住世界范围内兴起
(1)1922年初,前苏联的广播电视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央无线电话台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发射台。同年11月7日,该电话台被命名为共产国际广播电台。
(2)1922年10月18日,英国马可尼公司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并于11月14日在伦敦正式播出节目。英国政府后来将其收归国有,于1927年1月1日改建为公营广播机构,即现在的英国广播公司(BBC)。
(3)法国于1922年2月,法国国家广播电台从艾菲尔铁塔使用长波开始定时广播。这是法国官方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德国于1923年10月29日,德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在柏林开始定时广播。
(5)1923年1月,中国境内出现第一个由外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
三、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1.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
(1)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
①调幅广播
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两种方式,因为中波和短波载送声音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调幅方式,在技术上最容易实现。
a.中波可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地波),如果发射功率较大,能够覆盖半径为一百多公里的地区,也可依靠地球外层空间的电离层反射(天波),可能到达几百甚至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b.短波主要依靠电离层的反射,功率较大的短波能够传播剑几千公里以外。
②调频广播
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并于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水平。1940年,美国政府开始准许设立调频广播电台。此后,调频广播在美国及其他国家陆续推广。发达国家都把调频广播作为对国内广播的主要收听覆盖手段。
调频广播为米波,与中波广播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a.声音优美动听,可做高保真广播;
b.抗干扰能力较强;
c.广播频段可以容纳大量发射机,播出多套节目;
d.在使用同等功率发射机时,调频广播发射台的服务范围比中波发射台大得多;
e.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立体声广播。
(2)收音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
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正式宣布晶体管研制成功。这是无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对电子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收音机发展到半导体阶段才真正得到空前普及,使它成为大众传媒,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媒。
(3)数字音频广播
90年代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即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堪称广播技术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可以将所有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转化为比特的数字广播与以连续波形传送的模拟广播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
①具有激光唱盘一样的音质;
②抗干扰能力强,甚至在使用便携式收音机和汽车收音机时,也没有杂音或干扰;
③每个电台所占频带非常窄,可利用频率数量大大增加;
④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均能采用同一技术;
⑤能够提供数据传送等多种新业务,使广播功能大大扩展,使广播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
1995年9月27日,英国广播公司首先进行了数字音频广播。瑞典、丹麦、法国、德国、荷兰等国紧随其后。1996年12月16日,中国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省佛山广播电视中心试播。
2.国际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1)概念
国际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跨越国界的优势、以国外听众为传播对象、使用国际通用语和受众国语言进行国际性传播的广播,所以也被称作对外广播。
(2)过程
①1927年5月,荷兰向荷属殖民地爪哇实验短波广播,并于同年10月14日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正式对外广播电台;
②前苏联在1929年、英国在1932年、德国在1933年、日本在1935年开始对国外广播; 1942年美国的VOA开播。
(3)发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广播宣传为特征的电波大战盛况空前。德、意、日把对外广播当作“战争的武器”。英国广播公司到1944年共使用39种语言,规模之大居当时世界之冠。前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将广播对象地区分为敌国、同盟国、德军占领区和中立区四类,有针对性地编制不同的节目。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国际广播电台使用的语种、播音时数和对象地区随国际形势的变化有所调整,但普遍趋势是加强。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相继开办国际广播。
③在技术上,国际广播主要通过短波传送。
④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对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电波战趋于削弱,而把对华广播作为新的战略重点。
⑤冷战的结束和卫星电视、因特网等新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使国际广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国际广播电台财政困难,少数国家的国际广播电台面临倒闭。
3.广播新闻:从报纸的有声版到“自己走路”
就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变迁及社会影响力的变化而言,广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1)报纸时代的广播新闻
早期的广播电台不具备自采力量,主要靠报纸提供新闻内容,所以时效总是弱于报纸。广播新闻的形式也非常单一。
(2)广播的黄金时代
①报纸和通讯社不给广播提供新闻,迫使广播独立起来,自己采写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建立新闻采集机构,在美国各主要城市和伦敦都设立办事处。全国广播公司也建立类似的新闻社。
②独立走路使广播新闻时效提高、新闻报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新闻内容更为丰富。
(3)电视时代的广播新闻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的开播标志着电视传播的正式诞生,开始了电视新闻与广播新闻的竞争。美国广播从60年代后期开始的最大变革是受众群体的“小众化”和广播内容的“窄播化”。广播电台把自己的目标听众定位在特定的群体。美国的广播30多年来一直延续这种格局。信息渠道多元化、大众“小众”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播“窄播”化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四、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1.电视发明的几个重要阶段
(1)硒的发现: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2)尼普科:发明机械扫描盘
(3)贝尔德:发明机械电视系统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电视发射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英国成为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4)法恩斯沃斯:奠定电子电视的基础
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
(5)杜蒙:让电视机进入家庭
美国工程师艾伦·杜蒙对电视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
①研制成第一只商用阴极射线管,提供了现代电视接收机的主要部件;
②是制造生产商用电视接收机,并成功地投放了市场,使电视机进人美国人的家庭。
2.电视技术的发展
(1)彩色电视的发明
①1902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芬·伯兰克就提出了彩色图像传送原理;
②1928年,贝尔德用尼普科扫描盘作电视画面传送试验时,也试验了彩色电视;
③1929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工程师艾维斯运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彩色电视画面的再现;
④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戴维·萨尔诺夫的领导下首先试制了彩色电视;
⑤1953年11月17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批准“点描法”为美国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通称为NTSC制;
⑥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首先正式采用NTSC制播送彩色电视节目。美国成为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的国家;
⑦1956年,法国现代电子公司总经理亨利·戴弗朗斯在美国“点描法”基础上发明了“塞康”(SECAM)制;
⑧1963年,联邦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教授、德律风根公司研究部主任瓦尔特·布鲁赫吸收美国制式和法国制式的优点研制成“帕尔”(PAL)制。
(2)采录设备的改进
①电视问世之后,一直使用电影胶片采录电视声像;
②1953年,在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批准彩色电视技术标准后不久,美国无线电公司展示了适用于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的录像磁带录制(VTR,VideotapeRecording)系统。1956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先将这种录制系统投入使用;
④60年代后期,电子新闻采录系统(ENG,ElectronicNews Gathering)在美国投入使用。ENG系统摄录一体的优势使现场即时检查声像效果与现场直播成为可能,从而改写了电视新闻的时效观;
⑤广播电视采录制作设备从90年代开始了取消磁带的革命。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广播电视新闻制作。
(3)有线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①有线电视的最初形式是共用天线系统,起源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美国;
②有线电视真正进入大发展是在70年代后期卫星电视技术出现后开始的。1975年12月,美国无线电公司发射了同步卫星“通讯卫星1号”,标志着现代化有线电视业的开始。
③现代有线电视的特点:
a.节目容量大。有线电视的多频道为频道内容的专门化提供了现实可能;
b.不易受干扰、信号稳定、质量高;
c.有线加密可实现收视付费;
d.可进行双向传输;
e.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提供多功能服务。
(4)卫星电视与国际电视
①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得大众传播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②1962年7月10日,世界上第一颗正式的有源通信卫星“电星一号”由美国发射升空,进行了跨越大西洋的电视节目传送实验;
③1963年7月,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同步二号”;
④1965年4月,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一号”(又称“晨鸟”)启用。世界正式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电视节目国际传送和转播成为现实;
⑤1969年7月19日,卫星转播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电视实况。
(5)国际互联网:在线音频、视频广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建立,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Internet)已成为音频、视频信号的新载体。在线音频、视频广播已经成为现实。
五、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1.电视广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1)电视广播的初创
①本世纪20年代是电视事业的萌芽时期,30年代是电视事业的成型时期。英、美、苏、法等国先后建立电视台并播出节目。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
(2)电视广播的全面兴起
50年代中期,世界主要国家电视业基本成型。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陆续开办电视广播,已开办电视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已过渡到彩色电视。
2.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1)电视报道:初显身手
电视在诞生之初就以转播实况的方式显示了自身的传播优势,实现了人们拥有“千里眼”的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广播新闻独领风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新闻才真正开始发展。2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电视新闻从报道内容到报道形式在竞争中、在探索中不断丰富。
①1948年8月15日,CBS开办了第一个晚间新闻节目。
②1956年,NBC启用固定主持人主持晚间新闻节目。
③1957年,CBS《面对全国》节目首次播放外国首脑电视专访,开创电视新闻新形式——电视访谈。
(2)CBS《60分钟》:开创电视新闻杂志
①1968年9月24日晚上10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档具有全新理念的新闻节目《60分钟》(60Minutes)。制片人唐·休伊特。这档节目以讲新闻故事的形式赢得了大量的观众。
②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电视深度报道不同程度受到《60分钟》的影响。我国中央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新闻杂志《东方时空》就直接借鉴了《60分钟》。《60分钟》的成功及其对世界电视新闻业的影响使它在电视史上占有比其他任何节目都更重要的位置,开创了电视新闻杂志节目。
(3)电视新闻:关注重大事件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电视新闻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报道,或对重大事件进行实况报道,逐渐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扮演重要角色,并显示出自身的传播优势与社会影响力。
(4)CNN:开创全球24小时新闻频道
1980年6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播,这是全世界第一个24小时全新闻频道,开创了电视新闻的新时代,被称为“世界新闻领袖”。CNN对现场的强调、对直播的强调,将新闻定义改写为新闻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全球的新闻时效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由CNN带动的全球新闻电视广播不仅在重塑着新闻媒介,而且在重塑着世界文化。
世界电视新闻类谈话节目典范:《拉里·金直播》(Larry King Live)。主持人:拉里·金。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91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02:25 , Processed in 0.48677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