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8 18:4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415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编 人格心理学导论
 1.1 绪 论
 1.2 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
 1.3 人格的界定
 1.4 人格成因
 1.5 人格心理学发展趋势
 1.6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编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
 2.1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2.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2.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2.4 经典精神分析各理论的比较
 2.5 课后习题详解
第3编 新精神分析学派
 3.1 霍妮的人格理论
 3.2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3.3 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3.4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3.5 客体关系理论
 3.6 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
 3.7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编 行为主义学派
 4.1 华生的人格理论
 4.2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4.3 多拉德和米勒的人格理论
 4.4 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总体评价
 4.5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编 人本主义学派
 5.1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5.2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5.3 罗洛 梅的人格理论
 5.4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总体评价
 5.5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编 人格特质理论
 6.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6.2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6.3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6.4 五因素模型
 6.5 对特质论的总体评价
 6.6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编 认知学派
 7.1 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7.2 社会认知理论
 7.3 认知信息处理论
 7.4 对认知理论的总体评价
 7.5 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许燕著《人格心理学》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人格心理学权威教材。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许燕《人格心理学》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配套复习辅导用书。本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许燕《人格心理学》教材为主,结合国内其他著名的人格心理学著作,整理各章的重难点,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心理学相关辅导资料,对许燕《人格心理学》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3.精选相关考试真题,补充难点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近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及相关习题并提供答案和详解。所选真题和习题基本体现了各个章节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圣才学习网│心理类(www.100xuexi.com)提供全国各高校心理类专业考研考博辅导班【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网授精讲班等】、3D电子书、3D题库等(免费下载,免费升级)、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心理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许燕《人格心理学》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人格心理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七大特色:
1.互动学习:摇一摇,找学友,交友学习两不误  摇一摇,找到学习本书的所有学友,可精确查找学友的具体位置;与学友互动,交流学习(视频、语音等形式),交友学习两不误;学习圈内有学霸解答本书学习中的问题,并配有专职教师指导答疑解惑。

2.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3.手机扫码即可阅读,精彩内容,轻松分享  圣才电子书扫码即可在手机阅读,随处随学。可以不用客户端不用账号,简单方便!
4.质量保证:每本e书都经过图书编辑队伍多次反复修改,年年升级  我们拥有一支强大图书编辑团队,他们专门从事图书的编辑工作,对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等教材教辅深入研究,以及各类职称考试、考研考博的历年真题进行详尽仔细研究与分析,掌握考试命题的规律和方向,并结合行业最新前沿动态,不断分析整理各个科目的考试要点,把重要考点全部固化为试题形式,形成精准领先及时的备考e书。同时,依托北京高校资源,我们聘请知名高校众多专家组成顾问团队严格审核圣才e书,确保质量。
5.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6.功能强大:记录笔记、答案遮挡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知识点串联列举”“划线添加笔记”、“答案自动遮挡”、“全文检索”等功能。
  (1)知识点串联列举——相同知识点内容列表呈现,便于读者记忆和复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划线添加笔记——使用颜色笔工具,划一条线,写笔记,提交纠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3)全文检索——输入关键词,本书相关内容一览无余。【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7.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00:30)
  咨询QQ:4009008858(8:30-00:30)

  详情访问:http://xinli.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心理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1编 人格心理学导论
1.1 绪 论
一、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1.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2.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3.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研究风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下表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 微观与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
      微观研究策略   宏观研究策略  
  研究领域  研究思路  研究单位  研究系统  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  人格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  从下至上的路径   从上至下的路径  小单位   大单位  各单元的分割与独立   各单元的联系与统合  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把人作  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的方法  

1.微观研究策略
(1)微观研究策略
①微观研究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下至上的研究路径,集合实验证据归纳出一般规律。
②在研究实施上寻求的是小单元操作,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先将整体的内容切分成部分后再研究,将所研究的心理单元与其他不涉及的单元分离开,以防止被试心理反应出现“污染”现象。
③着重于基本的研究单位,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研究单位或者更小的单元。
(2)微观研究的优势和缺陷
①优势
a.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明细。
b.认知研究者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②缺陷:
a.分解后的小单位可能已经不是或偏离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单位。
b.在“人造”的实验环境里,让被试对刺激进行反应,可能会低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所达到的准确水平。
2.宏观研究策略
(1)宏观研究策略是人格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上至下的研究思路,由人格理论出发,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也能看出这一特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流程是:人性哲学一人格理论一咨询理论一咨询与治疗技术。
(2)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以大的、功能性的结构单位来实现心理各成分的联结与整合,特别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单位来作为研究单位,以说明人的复杂心理特征。
(3)研究方法上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的方法。
(三)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1.关注重点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而不是对外部刺激的一时反应。
2.重视内部稳定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导致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
3.认为仅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寻找内部稳定的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才能更恰当、准确。
4.人格是个体内部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成分,它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由客观现实逐渐“内化”而成的。
二、人格研究的主题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主题。研究和了解人格心理学,就要从下面的问题中去思考人的心理差异。
(一)人性哲学
1.人性哲学是人格理论家面临的第一个基本论题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人性哲学体现了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在人性哲学中不仅反映了学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与科学趋势,而且学者对人性的看法也直接影响到他们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层面与方式。
2.不同派别的人格理论中有不同的人性观
在各种人性观影响下,每种理论都提出了一种研究和分析的思路,同时也表现出理论的局限性。
3.不同人所持的人性观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人格问题的理解
(二)人格结构
1.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回答人格的结构问题
人格具有稳定的性质,存在着一些基本单位,构成人格结构。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回答人格的结构问题
2.人格结构的构成形式
(1)构成形式产生的争议
人格结构的构成形式也是人格理论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特质间或成分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形成的是何种结构?是层次结构、水平结构、圆形结构或是三维结构?
(2)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
Royce以整合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包罗万象且相当复杂的人格理论结构体系。这一模式由人格的各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包括:感觉系统、动机系统、认知系统、情感系统、风格系统和价值观系统),这些子系统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交互作用(如图1-1所示),共同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图1-1 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
(三)人格动力
1.人格动力的研究内容
人格动力这一主题探讨的是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它也是行为的动能。不同的人格理论学家力图说明什么在影响行为,它们是如何影响行为以及如何表现在行为中的。
2.行为动因
行为动因也是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例如,成就动机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1)成就动机的两种取向
①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具有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色彩。
②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具有东方集体主义社会色彩。
(2)动机对行为的作用
余安邦通过提供社会诱因考察动机对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诱因对个人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会产生激励作用,因而使得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而外在社会诱因对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未产生激励作用,所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的人,其行为并未表现出不同风格。
(四)人格发展
1.人格发展的研究内容
人格发展主要研究人格发展历程、发展机制的问题。人格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不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等。
2.人格发展研究常用方法
(1)纵向研究是人格发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重复性研究来归纳出人格发展特征。特别是探讨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2)布洛克是纵向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五)人格成因
1.人格成因的研究内容
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人格的主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影响人格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或是环境?二者对人格的交互作用是怎样的?
2.研究特点
(1)学者们强调的方向常常会发生变化,时而注重内在的个体因素,时而注重外在的环境因素。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中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承认内因和外因、遗传和环境对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
(2)人格理论学家力求从不同角度来解答人类的复杂问题。
(3)许多人格理论学家也研究人格品质优秀群体的人格成因,因为其研究成果对于健康、成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六)人格改变
1.研究内容
人格改变探讨的问题是:人格是如何变化的?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过程如何?哪些人格特征能够改变?哪些特征很难改变?
2.人格改变问题的理论主张
人格改变问题是人格教育与偏差人格调整的理论依据。不同学派的人格理论学家对人格改变的态度有很大差别。
(1)人格可变的理论主张
在主张人格可变的理论学家中,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利将心理治疗视为人生的心理重构,强调的是结构的改变,他提出实验气氛和包容心理的重要性,但却很少有研究指出建立这种气氛和心境所需要的变量是什么;罗杰斯最重视促进人格改变的条件,他认为心理治疗就是改变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学习理论学派也特别强调改变的作用,班杜拉关于模仿和引导式参与法也被用于治疗技术中。
(2)人格不可变的理论主张
弗洛伊德和早期的一些学习理论者对人格改变持悲观看法,他们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
3.研究总结
人格改变要视人格特征与条件而变,生理遗传基础很强的人格特征是较难改变的,而后天环境塑成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大的改变可能性。
4.人格改变的途径
(1)外因
在对人格改变的途径中,有计划性的改变和非计划性改变之分。通过教育、咨询、治疗可以达到对人格的改变,是一种计划性的、控制性的改变实施过程;而社会环境、校园文化、行业要求等对人格产生的是非计划性的影响。
(2)内因
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七)人格测量
1.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
人格测量是为了考查人们的人格品质与心理差异而设计、编制的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测量形式有观察法、自陈法、投射法、情境法、实验法等,人格测量工具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NEO-PI五因素调查表》《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
2.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的选择
人格心理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工作目标是有效而准确地测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做基础,也适合于不同的人格特征的测评。因此,人格测评工具的选择一定要恰当,专业人士会依据所要了解的人格结构的成分来选择测评工具,以保证测评的准确性。
三、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
(一)人格研究模式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依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差异,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人格的一般模式和人格的差异模式。
1.人格的一般模式
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如人性哲学、人格界定、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等一般性理论问题和相应的规律性探讨。
2.人格的差异模式
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例如,人格心理学通过人格类型、人格维度、人格特质、人格风格等描述来确定人们心理差异的表现特征与规律。
(二)人格研究途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途径:人格的理论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临床研究。
1.人格理论研究
在当代心理学理论范畴中,有三大理论体系: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咨询与治疗理论。后两种理论体系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咨询理论是从人格理论发展而来的。人格理论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主导地位。
(1)人格理论是对人类行为提出的一套系统的假设,是对人格的定义、结构、发展、动力、测量等重要概念所做的系统性的理论解释,它有一个比较严谨的结构,包括基本假设,具有层次结构的原理,其中有形式的成分,也有现实的成分。
(2)持不同观点的人格理论学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人格理论是一种研究策略,是用来解释、分析人的心理的依据与思考方向。
(3)人格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范式多。各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格的基本问题,它们对世界的解释各有侧重。应在接触各种理论后,经过思考形成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人的心理模式。
2.人格实验研究
人格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系统地将证据集合起来,提供可重复的结论,为理论升华提供实证基础。人格实验研究方法可归结为两类:人格特殊规律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法。
(1)特殊规律研究策略
特殊规律研究策略的前提是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主张对个人进行单独研究,不主张个体间的比较,因为每个人的人格与行为模式是不同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因此主张从个案、传记、会谈、作品分析等方法来获得材料进行研究。个案研究法是典型的方法。
(2)一般规律研究策略
一般规律研究策略强调人格特点的共同性,其兴趣在于探讨人格共同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有助于概括群体特征,探讨共同特质。这种方法主张通过对个体的测定计算团体平均数,以便进行组间比较。
3.人格的临床研究
在人格研究中,存在着 “临床”研究取向与“统计”研究取向之争。前者强调完整个体的描述,后者强调研究变量的控制。
(1)两种方法的比较
①统计学方法的预测高于临床学方法,但这种比较只限于“预测”。
②统计学方法比临床方法的优点在于其省时、省力、省钱。
③临床医生的经验性对成功的预测很重要。
④两种研究取向的资料性质不同,统计学的数据多来自于结构明确的测验资料,临床学的资料多来自于结构不明确的方法。
⑤临床操作有助于对此人的了解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总的来说,临床方法的特点是非规范化的(非正式的)、非机械的、较主观的;统计方法的特点是规范化的(正式的)、机械(程序化)的、客观的。两种研究取向各适用于不同的目的与研究情境。处理这一争论的最好办法是依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研究取向,选择适应问题解决的最恰当的方法,或是同时运用两种方法,互为补偿。
(三)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格心理学体系是理论一实验一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理论研究提供了人格分析的结构框架,实验研究提供了事实证据,临床研究提供了应用价值。理论研究经常是从假设出发的,这种理论假设是否成立,要经过实验研究来证实。理论要靠实验来支持与修正。相反,实验研究也不能单独构成科学体系,其零散的实证材料要经过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相应的实践领域中。人们在实践领域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与现象,再开始新的一轮的循环。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应用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是归属于一个完整科学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研究方面(如图1-2所示)。

图1-2 人格科学的研究体系
四、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
(一)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
1.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人格心理学强调的是人心理的差异性,它提出了许多划分、描述、解释、预测各种心理差异的观点与方法,而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者都要涉及心理差异这个问题。所以,人格心理学为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分析与解释结果的依据。
2.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
作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人格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二)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的能力
1.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
人格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学习。
(1)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前人的观点,更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道理何在。尤其是在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时,更需要较强逻辑思维水平,有序地融合好各种观点的冲突,在解释行为时知道哪种理论是最有效的。否则,将会使人感到混乱不堪,面对众多理论观点无所适从。所以,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也是学习人格理论大师们的思维能力的过程。
(2)融合各理论的合理之处,需要理论思维能力。从微观的角度上讲,某一理论可能比较适用于某一特殊问题的解释。从宏观的角度上讲,人格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因此对人格的完整理解解释来自于各种理论的合成,而不是某个单一理论。理论的这种概括与综合性,有助于提高人们把握宏观规律的能力。
2.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对人格理论的学习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我们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论综合形成最终理论体系,而且这是一项艰苦的思考过程。
3.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提升
人格理论的使用也并非简单的过程。在理论观点的使用时,人们经常混淆命名与解释。但是,命名不等于解释,这其中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与职业责任问题,因为对事物的解释包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因此,在学习运用人格理论去解释心理现象时,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1.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
要使每个人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理解他人,塑造健康人格,展示人格的力量。
2.自我觉知分类
(1)高自我觉知者,当他们面对问题时,特别是当情境的评价很模糊、不易把握时,倾向于采取情感关注的策略和消极的直接应对。
(2)低自我觉知者,他们认为情境是开放的、可改变的,倾向于采用问题关注的策略,所以能够适应环境。
3.做快乐的自我觉知者
在消极情绪理论中,自我觉知被认为是导致应激、行为破坏、认知注意综合征的关键因素。自我觉知高的个体从对自身的思考转向对外界环境的思考方向是很困难的,即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转化比较困难。因此,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做一个快乐的自我觉知者,不要成为“自我内省”的奴隶,而要成为“自我”的主人。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415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7 16:51 , Processed in 0.11899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