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9 13:4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910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4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1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4年现代汉语(代码807)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3年现代汉语(代码807)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现代汉语(代码807)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0年现代汉语(代码807)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3年综合考试[语言1](代码805)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2年综合考试[语言1](代码805)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0年综合考试[语言1](代码805)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现代汉语(代码811)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年现代汉语(代码811)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年现代汉语(代码811)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语 音
 第3章 文 字
 第4章 词 汇
 第5章 语 法
 第6章 修 辞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语 音
 第3章 文 字
 第4章 词 汇
 第5章 语 法
 第6章 修 辞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配套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汉语》(增订5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现代汉语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现代汉语”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5版)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的专业课复习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四大部分。最新历年考研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精选最近十四套名校考研真题,考试界面完全模拟真实考场,系统自动评分。学员可以熟悉考试真题的特点,并测试自己的水平。每道真题均提供详细答案解析。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本书参考大量现代汉语相关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遵循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5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6章,精选详析了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同时针对该教材的重难点相应整理了典型题,并对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详细解析。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根据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进行押题,其试题数量、试题难度、试题风格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完全一样。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学员既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该考试科目的效果,又可以用来评估对自己的应试能力。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P太太打了个很响的喷嚏,Q太太说:“上帝保佑你。”P太太回答:“谢谢!”关于这段对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这段对话的语言传达了二人的信仰观念。
B.这种对话可以用来维持一种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
C.这种句子经常是脱口而出,结构比较固定。
D.这些句子需要某种特殊解释。
2.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没有文白二读的字是______。
A.给
B.勒
C.凹
D.熟
3.“保”是一个______。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4.“棋”和“暮”两个字是______的关系。
A.简化字和繁体字
B.古今字
C.印刷体和手写体
D.异体字
5.“夏至”的构词结构关系是______。
A.主谓
B.偏正
C.动宾
D.联合
6.下列各词中,从粤方言吸收进普通话的词是______。
A.埋单
B.皮实
C.尴尬
D.金曲
7.下列关于“书”的义项中,是词义而不是语素义的是______。
A.写字、书写
B.字体
C.装订成册的著作
D.文件
8.“星期三下午开会”中的主语是______。
A.星期三
B.下午
C.星期三下午
D.主语缺省
9.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洋泾浜语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想相互交谈或做生意的人中形成的一种交际系统。
B.洋泾浜语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母语,但又是成千上万人交际的主要工具。
C.洋泾浜语是从一种语言中分离出来的。
D.洋泾浜语往往词汇有限,语法结构简单,功能范围狭窄。
10.下列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一种是______。
A.缅甸语
B.泰语
C.藏语
D.柬埔寨语
11.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______。
A.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
B.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C.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长期分离的
12.“蓝”和“难”两个音节在普通话里的读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有的方言里读音并没有差别,即使刻意读出差别来,听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这种现象是语音______的表现。
A.物理性
B.生理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13.汉字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越南,产生了______等受汉字影响的文字符号。
A.假名、谚文、字喃
B.片名、韩文、越书
C.日文、朝鲜文、越南文
D.假名、朝文、字书
14.句中的焦点属于对比焦点的句子是______。
A.这本书我五天就读完了,他却读了八天。
B.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C.上海是1949年解放的。
D.我们那天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认识的。
15.耳语时声门的状态是______。
A.声门紧闭
B.声门大开
C.声门关闭,气门敞开
D.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中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
16.下面各项不属于“小学”的是______。
A.音韵
B.文字
C.经学
D.训诂
17.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论断的人是______。
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赫德尔
D.洪堡特
18.语义最基本的性质是______。
A.概括性
B.民族性
C.模糊性
D.稳定性
19.下列语法范畴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是______。
A.时范畴
B.体范畴
C.关系范畴
D.数的范畴
20.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是______。
A.听说法
B.翻译法
C.对比法
D.规则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说明汉语拼音中“y”和“w”的使用规律,并说明这两个字母的性质。
2.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有哪些?
3.汉语从日语借词和从英语借词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4.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
5.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请举例说明。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先看例子:
(1)God be with you.>Good bye.>Bye.(“>”表示演变的方向,从左到右)
(2)“在不在?”“在。”
我在哪里见过你?
(3)把酒言欢。
醉把茱萸细看。
我把这事给忘了。
问题:请分析以上事实反映了什么样的语言演变规律?语言演变有什么特点?结合例子说明。
2.先看例子:
(1)茶咖啡 果汁 汤
(2)高大帅 好 红
(3)矮瘦丑 奸诈 惭愧
(4)喜欢愿意 希望 想
问题:以上每一组词在语义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反映在句法组合上,每组词有什么共同表现,每组词之间又有何差异?
3.先看例子:
(1)我么,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
雾霾嘛,雾里把人给埋喽。
茶你就不用泡了。
(2)老吴是,勿会赞成格。(老吴啊,是不会同意的。)
老李倒,作兴会同意。(老李呢,可能会同意。)
侬茶么就用不着冲了。(你茶就不用冲了。)
问题:以上北京话和上海话的例子中,划线的成分是什么成分,反映了两地方言的哪些差异?有人说,方言研究可以对普遍语法理论做出贡献。可结合以上例子和你熟悉的外语谈此观点,也可以举其他案例来谈。
4.先看以下汉语和英语对应的例子:
(1)他开飞机。-He flies a plane.
(2)开飞机容易。-Flying/To fly a plane is easy.
问题:以上用例说明汉语和英语有哪些差异?该如何理解这些差异?请结合例子论述。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P太太打了个很响的喷嚏,Q太太说:“上帝保佑你。”P太太回答:“谢谢!”关于这段对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这段对话的语言传达了二人的信仰观念。
B.这种对话可以用来维持一种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
C.这种句子经常是脱口而出,结构比较固定。
D.这些句子需要某种特殊解释。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这段对话的语言传达了二人的信仰观念, 用来维持一种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 经常是脱口而出,结构比较固定, 不需要某种特殊解释。
2.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没有文白二读的字是______:
A.给
B.勒
C.凹
D.熟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B项,“勒”文读“lè”,白读“lēi”;C项,“凹”文读“āo”,白读“wā”;D项,“熟”文读“shú”,白读“shóu”。
3.“保”是一个______: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保”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是背子于背。
4.“棋”和“碁”两个字是______的关系:
A.简化字和繁体字
B.古今字
C.印刷体和手写体
D.异体字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 “碁”是棋的异体字。异体字是根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古今字是不同的时代记录同一个词项的不同字符。
5.“夏至”的构词结构关系是______:
A.主谓
B.偏正
C.动宾
D.联合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夏”是主语,“至”是谓语。
6.下列各词中,从粤方言吸收进普通话的词是______:
A.埋单
B.皮实
C.尴尬
D.金曲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埋单”一词源于广东话,广东的饮食业,有先食用后结账的传统,埋单即为结账的意思。
7.下列关于“书”的义项中,是词义而不是语素义的是______:
A.写字、书写。
B.字体。
C.装订成册的著作。
D.文件。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词语有“书法”、“书写”;B项,词语有“隶书”、“楷书”;D项,词语有“通知书”、“协议书”。ABC三项中“书”都是语素义,不是词义。
8.“星期三下午开会”中的主语是______:
A.星期三
B.下午
C.星期三下午
D.主语缺省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主语是人,人开会,省略了主语。星期三下午是时间状语。
9.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洋泾浜语是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想相互交谈或做生意的人中形成的一种交际系统。
B.洋泾浜语不是属于任何人的母语,但又是成千上万人交际的主要工具。
C.洋泾浜语是从一种语言中分离出来的。
D.洋泾浜语往往词汇有限,语法结构简单,功能范围狭窄。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许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不是中国所特有。“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变了形的语言,不属于交际双方中任何一个的母语。“洋泾浜”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10.下列语言中,不属于汉藏语系的一种是______:
A.缅甸语
B.泰语
C.藏语
D.柬埔寨语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泰语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11.从汉语发展史上看,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______:
A.同步发展,平行前进的
B.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
C.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D.长期分离的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口语和书面语都是语言存在的形式,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产生在文字之前,有了文字之后,书面语才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口语和书面语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促进。
12.“蓝”和“难”两个音节在普通话里的读音是有区别的,但是在有的方言里读音并没有差别,即使刻意读出差别来,听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这种现象是语音______的表现:
A.物理性
B.生理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A项,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具有频率、振幅、强弱等凡是声音具备的物理属性。B项,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涉及发音器官的配合和发音部位的调节等生理活动是生理属性。D项,语音所具有的表意功能是一定社会赋予的,音义的结合是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在有的方言里“蓝”、“难”读音没有差别,属于约定俗成。
13.汉字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越南,产生了______等受汉字影响的文字符号:
A.假名、谚文、字喃
B.片名、韩文、越书
C.日文、朝鲜文、越南文
D.假名、朝文、字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早期的日语没有文字系统,自汉字传入日本,日语开始用汉字来书写。约公元九世纪,日本人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Kana)。谚文是指15世纪在李氏朝鲜王朝创造朝鲜文以前,朝鲜人是借用汉字来纪录他们语言的文字。10世纪以后,越南人发明了字喃,也称喃字,这是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字。
14.句中的焦点属于对比焦点的句子是______:
A.这本书我五天就读完了,他却读了八天。
B.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C.上海是1949年解放的。
D.我们那天是在学术讨论会上认识的。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对比焦点,从语句的对比中显示焦点,我读五天,他读八天,是对比。
15.耳语时声门的状态是______:
A.声门紧闭
B.声门大开
C.声门关闭,气门敞开
D.声门关闭,气流从声带中挤出,使声带颤动而发音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发气声或耳语时,前面的音声门靠拢,杓状软骨间留有空隙,强气息从后半部的气声门摩擦而出,只稍微颤动声带,发出轻微的气息摩擦声。因此耳语只产生噪音。
16.下面各项不属于“小学”的是______:
A.音韵
B.文字
C.经学
D.训诂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17.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论断的人是______:
A.亚里士多德
B.笛卡尔
C.赫德尔
D.洪堡特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提出“语言是形成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活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8.语义最基本的性质是______:
A.概括性
B.民族性
C.模糊性
D.稳定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概括性,是指词义对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的归纳概括能力。模糊性是指词的意义界限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词义内涵的不确定性所造成。
19.下列语法范畴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是______:
A.时范畴
B.体范畴
C.关系范畴
D.数的范畴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比如英语的book加上-s以后成为books,walk加上-s、-ing、-ed之后而成为walks、walking、walked,复数s不仅与单个名词有关,还决定句子中与它搭配的动词要用复数形式,是句法范畴的表征。
20.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是______:
A.听说法
B.翻译法
C.对比法
D.规则法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外语教学的“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产生的外语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说明汉语拼音中“y”和“w”的使用规律,并说明这两个字母的性质。
答:(1)使用y、w的原则
①i行零声母音节,i如是韵头,一律把i改写成Y,如ya、ye、yao、you、yan、yang、yong;i如果是韵腹,在i的前面加Y,这只有三个音节:yi、yin、ying。
②u行零声母音节,u如果是韵头,一律把u改写成w,如wa、wo、wai、wei、wan、wen、wang、weng;w如是韵腹,在u前面加w,这只有一个音节wu。
(2)y、w的性质是作为隔音字母,使音节界限明确。
2.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有哪些?
答:同复元音一样,复辅音也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但复辅音也有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串联结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复辅音则不同,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结,中间有明确的界限,正是因为复辅音与复元音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有人主张不用“复辅音”这个名称,而改称为“辅音丛”或“辅音群”。
3.汉语从日语借词和从英语借词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答: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体上分为借音词和借形词两种,最主要的是借形词。借音词是指汉语根据原日语词的读音用相应的汉字表示出来的音译词,如:一级棒,榻榻米,卡哇伊。借形词为照原样转写日语原词中的汉字,如:寿司、法人、料理、刺身等。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分借形词、音译词和意译词。英语借形词是指直接把英语中的书写方式以及读音一起照搬到汉语中来是汉化程度最小或未经汉化的借词。如:T恤、B超。英语音译词是使用汉语现有的音素模仿英语词语的发音而形成的借词,如:比基尼、麦当劳。意译词,用翻译的方法把原词译成汉语,保留了英语源词的整体意义,如:电脑病毒(computer virus)、超级市场(supermaket)
4.为什么说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是现实的?
答:聚合规则是符号与符号的替换规则,是潜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将新的词语装在旧有的装置上,构成新的句子,满足实际需要。比如述宾结构,在不同的场合通过潜在的同类词语,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具体的组合,比如“买酒、吃饭、洗衣、看书”等等。组合规则是符号与符号互相组合时所应遵循的规则,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说话时现创造的,所以组合规则是现实的,存在话语之中的,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高度抽象概括,比如汉语述宾结构,述语在前,宾语在后,这个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使用者不能改变这种规则。
5.什么是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请举例说明。
答: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结构中某个单位(例如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很长的多层套合结构,但作用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比如:
花红了
玫瑰花红了
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张三家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我家隔壁的张三家院子里左边那个围栏里的玫瑰花红了
“花红了”是主谓结构,通过偏正结构的递归性可以对其中的主语“花”进行扩展,如上面各个例子中有下划线的部分。结构规则的递归从理论上讲可以是无穷尽的,上面的例子不管扩展到什么地步,“红”之前的那个成分的作用还是等于“花红了”里面的“花”,仍是主谓结构的主语成分。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先看例子:
(1)God be with you.>Good bye.>Bye.(“>”表示演变的方向,从左到右)
(2)“在不在?”“在。”
我在哪里见过你?
(3)把酒言欢。
醉把茱萸细看。
我把这事给忘了。
问题:请分析以上事实反映了什么样的语言演变规律?语言演变有什么特点?结合例子说明。
答:(1)例1反映了语音的演变,从God be with you到Good bye,再到Bye,可以看出语音由繁到简的变化过程。例2反映了语法的演变,“在不在?”“在。”完整的结构应该是“你/他在不在?”“我/他在。”例子省略了主语,仍能表达完整的意义。例3反映了语法演变中最常见的“语法化”,语法化相当于“实词虚化”,“把酒言欢”中的“把”是“拿”的意思,有具体的意思,“醉把茱萸细看”中“把”的实义开始虚化,但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意义,可以解释为拿,也可以理解为介词,而“我把这事给忘了”中的“把”已经完全虚化为介词。
(2)语言演变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①渐变性: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原因:这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密切,因此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会马上发生变化。②不平衡性: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发展比较慢;新的事物现象或观念产生后,相应地要求有一个词语记录,这样才能进入交际领域,而对语音和语法就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词汇和社会的联系最直接,变化最迅速。第二,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发展情况不一样,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2.先看例子:
(1)茶咖啡果汁汤
(2)高大帅好红
(3)矮瘦丑奸诈惭愧
(4)喜欢愿意希望想
问题:以上每一组词在语义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反映在句法组合上,每组词有什么共同表现,每组词之间又有何差异?
答:(1)语义上的共同特点:例1这组词都表示可以喝的东西,例2这组词都具有积极意义的,例3这组词都具有消极意义,例4这组词都表达心里意义。
(2)句法组合上的共同特点:例1这组词都是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与形容词和动词搭配。例2、3都是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定语和补语,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例4都是动词,主要作谓语支配名词形成动宾结构。
句法组合上的差异:例1中“茶”可以作动词,如“茶话”即“饮茶说话”的意思;“茶”、“咖啡”可以做形容词与“色”组合构成偏正结构,表示一种颜色,而果汁、汤不可以。例2中“好”可以作副词,后接形容词。例3中的“奸诈地”“惭愧地”可以作副词,后接动词。例4“愿意”、“希望”是能愿动词,表示意愿,只能带动词性宾语,而“喜欢”、“想”可以做普通心理动词,与宾语构成动宾结构。
3.先看例子:
(1)我么,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说。
雾霾嘛,雾里把人给埋喽。
茶你就不用泡了。
(2)老吴是,勿会赞成格。(老吴啊,是不会同意的。)
老李倒,作兴会同意。(老李呢,可能会同意。)
侬茶么就用不着冲了。(你茶就不用冲了。)
问题:以上北京话和上海话的例子中,划线的成分是什么成分,反映了两地方言的哪些差异?有人说,方言研究可以对普遍语法理论做出贡献。可结合以上例子和你熟悉的外语谈此观点,也可以举其他案例来谈。
答:(1)以上划线的成分是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到舒缓语气及话题标记的作用。反映了两地方言在词汇上的一些差异。词汇上,上海话语气词丰富,种类多样,有“么”等虚化程度较高的成分,也有“是”、“倒”等虚化程度较低的;而北京话主要使用“么”、“嘛”等虚化程度较高的成分作语气词。
(2)方言研究对普遍语法理论的贡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语言类型研究。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方面,方言与通用语言或共同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区别,研究方言能够极大地丰富语言类型,便于我们总结出语言的共性规律,同时,也能对已有的规律作出检验、修改。如Greenberg在根据30多种语言的研究结果总结了45条普遍语言学规律,然而,在对汉语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规律都适用汉语,汉语有许多“违背”规律的地方,如果想要完善规律就必须进一步对汉语进行研究并对规律作出修改。
②语法化研究。由于语言的发展在地域上存在不平衡性,一部分方言至今仍保留着古汉语的部分特点,这些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所体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方言对某一词汇或者某一语法结构进行历时研究,发现其演变轨迹、总结其规律。如,我们可以借助粤语等方言研究汉语比较句的发展轨迹,考察“比”的语法化路径。
③语言接触研究,方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与其他语言、方言的接触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上海话、粤语的研究考察英语、日语、葡语等对其的影响。
4.先看以下汉语和英语对应的例子:
(1)他开飞机。-He flies a plane.
(2)开飞机容易。-Flying/To fly a plane is easy.
问题:以上用例说明汉语和英语有哪些差异?该如何理解这些差异?请结合例子论述。
答:(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缺乏形态变化。形态指表示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词形变化。
在英语中,同是一个动词“开”,当主语是第三人称时“fly”要加“s”,主语是第一人称时则不必加。汉语里的“他开飞机”和“我开飞机”,里面的两个代词“他”和“我”,不管是做主语还是做宾语,词形都不变化,使用动词“开”,不管做主语的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没有相应的形态变化。
(2)汉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同一类词可以充当多种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法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
“开飞机”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主语,词形不变。英语中大体是一类词充当一类句法成分,如果要用某个词性的成分表达非对应的成分往往需要借助形态手段。如例(2)所示,动词作主语时,要改变形态,+ing变成动名词,或+to变成不定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910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8 19:21 , Processed in 0.08661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