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 13.c:阐述是什么造成了供求曲线的移动以及沿着供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在给定需求和供给线上的滑动和曲线自身移动十分重要,市场价格改变引起的简单供求量的增减显示为线上滑动。除价格之外一个自变量的变化将引起曲线本身的移动。
在上面所举的汽油需求曲线的例子中,收入的改变将引起曲线的移动,公交出行价格的改变也产生相同效果。回忆所举的桌子供应函数的例子中,木材价格或工资的改变都将移动供应曲线,两者的增加都会使曲线左移,即每一个价格上供应商所愿供应的数量都将减少。
图3显示了因价格从P0涨至P1导致需求量从Q0跌致Q1。图4显示了因价格从P0涨至P1导致供应量从Q0升致Q1。
LOS 13.d:阐述需求和供应曲线的加总过程。
给定组成市场供应的多个公司的供应函数,我们将它们进行加总来得到市场供应函数,例如,有50个桌子制造商,他们的供应函数为QStables=-400+0.80Ptables,市场供应曲线将是QStables=-(50×400)+(50×0.80)Ptables,得到-20,000+40Ptables。为了得到市场供应曲线,将此函数进行变形:
需要注意的是供应曲线的斜率是自变量(在当前形式下)的系数,即0.025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加总多个单独需求曲线以得到市场需求曲线的方法。
举例:加总消费者需求
如果10,000个消费者的汽油需求函数为:
如果公交出行价格为$20,收入为$50,000,并且汽车均价为$30,000。计算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
解析:
市场供应为:
代入条件给出的值得到:
转化这个函数,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斜率为-0.00008,也就是如果用1000加仑为单位计算汽油量,则得到-0.08。
LOS 13.e:说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概念,以及市场均衡的机制。
局部均衡: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即经济中单个或者部分市场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即一个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机制:
当得到商品的市场供应和市场需求曲线后,就能求出使供应数量和需求数量相等的价格。我们将其定义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从图形上看,这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如图7所示。
如果消费者只基于价格选择可用商品,而供应者也基于价格销售商品,那么市场的力量将使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参看图7,如果价格在均衡状态之上,则供应商所愿提供的商品量将超过消费者所愿购买的商品量,则我们面临着供应过剩。供应者将愿意降低价格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使市场价格降低回到均衡状态。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状态,则所在价格的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我们将面临需求过剩。消费者将愿意用更高的价格买入所供应商品,使市场价格升高回到均衡状态。
考虑这样一种情况,当钢铁生产资源配置并不有效时,如图7所示,我们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在价格为$600/吨时,钢铁的供应量大于钢铁的需求量。很明显钢铁存货将会积压,市场的竞争力量将迫使钢铁价格下降。在价格下降时钢铁生产者将减少产量,使资源可配置到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中去,直至产出量和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如果钢铁价格在$400/吨,钢铁库存将会减少,可购得钢铁的价格将会被消费者抬高。面临价格上升的供应商将增加产量,而消费者面临价格攀升时则会减少购买量。再一次竞争性市场将使价格和产量回到均衡状态并使钢铁生产资源配置达到有效。
LOS 13.f:区分稳定均衡和不稳定均衡,包括价格泡沫,并识别这种均衡的实例。
均衡状态被称为稳定的,当偏离均衡状态时,有市场力量使价格和数量回到均衡值。即使供应曲线斜率为负,只要它从上面下穿过需求曲线,这种均衡仍然为稳定的。价格高于均衡状态则供给过剩使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当价格低于均衡状态则需求过剩,使价格面临上升压力。如果供应曲线斜率小于需求曲线,情况则不同。当价格高于(低于)均衡状态将使价格更加偏离其均衡值,我们将这种均衡称为不稳定的。在图8中我们展示了这两种情况,并有一个非线性供应函数的例子,这种情况有两个均衡点——一个是稳定的,另一个是不稳定的。
图8:稳定均衡和不稳定均衡(Stable and Unstable Equilibria)
LOS 13.g:计算并解释单个和总需求函数及其反函数,计算并解释单个和总供给函数及其反函数,解释单个和总需求曲线以及单个和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LOS 13.h:计算并解释在非均衡价格下供给过剩和需求过剩的数量。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解释了定义、转化线性需求和供应函数的方法。然后我们对单个供应和需求函数进行加总以得到市场供应和需求曲线。
给出一个供应方程,QS=-400+75P,一个需求方程,QD=2,000-125P,我们使两个方程相等解出P便可得到均衡价格为12。当价格为10时,我们可以算出需求量为QD=2,000-125(10)=750和供给量为QS=-400+75(10)=350。过剩需求量为750-350=400。
当价格为15时,我们可以算出需求量为QD=2,000-125(15)=125和供给量为QS=-400+75(15)=725。过剩供应量为725-125=600。
LOS 13.i:描述拍卖类型并计算拍卖的成功竞价价格。
拍卖是替代市场决定均衡价格的另一种方法。不同的拍卖方法制定不同的规则决定竞价成功者和支付价格。
我们需要区分共同价值拍卖和私人价值拍卖。在共同价值拍卖中,被拍卖物品的价值对每个竞价者都是相同的,但是竞价者在拍卖时并不知道商品的价值。石油租赁拍卖就是这种拍卖形式,因为将被提炼的石油价值对于所有人都是相同的,但竞价者需要估算这个价值,因为参与者都会错误的估算价格,所以高估价格最多的竞价者将成为成功竞价者。因此,这有时被称为成功竞价者的诅咒,成功竞价者可能面临亏损。私人价值拍卖的例子是艺术品或收藏品拍卖,每一个竞价者给出的价格都是卖品对于他们自身的价格,而且我们假设没有一个竞价者愿意出比此更高的价格。
拍卖的一种通常形式是增价拍卖,也被称为英式拍卖,竞价者要出比上一个高价更高的价格,给出最高价的竞价者竞价成功并支付所竞价格。
在密封报价拍卖中,每一个竞价者给出一个报价,其他报价者则不知其报价。给出最高价格的竞价者赢得标底并支付竞价。保留价这个术语是指一个竞价者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在密封报价拍卖中,对于拥有最高保留价的竞价者来说最好的报价是比出价第二高竞价者的保留价略高一点的价格。因此报价并不一定是竞价者的保留价。
在次高价格密封报价拍卖(Vickrey拍卖)中,给出最高价格的竞价者赢得标底但支付次高竞价价格。在这种拍卖中,竞价者没有理由报出比其保留价低的价格。最终结果大多会像增价拍卖一样,成功竞价者要比次高竞价者付出的价格高。
降价拍卖或荷兰式拍卖开始于一个高于任何竞价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这个价格将一直降到当一个竞价者愿意支付为止。如果有很多同样标底商品,每一个竞价者可以指定在接受的价格时他们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如果第一(最高)竞价者同意在$100的价格购买10个商品中的其中3个,其他接下来的竞价者将以更低的可接受价格购买剩余商品。
有时降价拍卖会被修改(修正荷兰式拍卖)成所有的竞价者都将支付相同的价格,这个价格是竞得最后一个商品的竞价者的保留价。
证券一般将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唯一单价,例如一个公司将以投标报价的方式购买100万股票,公司从股权人那里征集报价和他们所能提供的股票数量,在征集后公司会将报价列成表格如图9:
公司决定他们购买所有100万股的最低价格将是$37.60,所以C、D、E、F的报价将被接受,他们都将得到$37.60的唯一价格。A和B股东的股票将不会被购买。
对于美国国债来说,会进行唯一价拍卖,但竞价者也可能会提交非竞争性报价,这种报价指出这些竞价者将接受拍卖所决定价格下的国债数量,而不是在他们的竞价中给出最高价格。这种拍卖所决定的价格与我们刚才给出的例子相同,但非竞价性报价中所给出的债券数量必须从拍卖的总数中减去,这种方法将在下面的例子中演示。
例如有面值为350亿美元的国债将被拍卖,非竞价性报价所申购的是50亿美元的面值,竞争性报价则必须给出价格(收益率)和面值,如图10。需要注意,报出的收益率越高实际上报价越低。
因为所有拍卖国债的面值为350亿美元,非竞价性报价是50亿美元,我们必须给以竞争性报价申购剩下300亿美元面值债券的报价选择一个最低的收益率(最高价格)。在收益率为0.1104%时,280亿美元债券将被卖给竞争性报价者,但是会剩下350-50-280=20亿美元债券未被卖出。在一个稍高的收益率0.1117%时,多余300亿美元面值的债券能被出售给竞争性报价者。
这个拍卖的唯一价格将为0.1117%的收益率。所有报出更低收益率(更高价格)的竞价者将购得债券(280亿美元);非竞争性报价者将如期获得50亿美元面值债券。剩下的20亿美元面值债券将被报出0.117%收益率的申购者获得。因为在0.1117%收益率的报价者共申购80亿美元面值,而在0.1104%收益率时未出售的债券只有20亿美元面值,每个报价者将得到他们申购面值数量的2/8。
LOS 13.j:计算并解释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消费者为一定数量的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必须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异。如图11阴影三角形部分,消费者为这3000吨钢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超过其必须支付的总价格。
同样也能用消费者剩余解释单个人的情况。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剩余就是个人愿意为他消费的每单位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差异的加总。图12描述了一个消费者每周的汽油消费需求。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每一额外加仑的汽油价值小于之前的价值,即边际效用递减。当一加仑汽油的市场价格为3美元时,这个消费者选择每周购买5加仑并一共支付15美元。然而这个消费者愿意为第一加仑支付5美元(对第一加仑的评价),所以,第一加仑的消费者剩余为5-3=2美元。如果我们加总这个消费者愿意为这5加仑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则其结果为20美元。那么,这个消费者的总消费剩余为20-15=5美元。
LOS 13.m:计算和解释需求的价格、收入、交叉价格弹性和影响它们的因素。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其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它是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十分敏感时,就说需求具有弹性;当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不是十分敏感时,就说需求无弹性。在图23中,展示了最极端的例子:完全弹性需求(在更高的价格上,需求量降为0)和完全弹性需求(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完全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