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视频讲 [打印本页]

作者: ooo    时间: 17-8-13 16:40
标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视频讲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6768.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考试分析
 同等学历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历年真题比较分析及复习建议
第二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6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5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4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2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09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2008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三)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四)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五)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六)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七)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八)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九)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及详解(十)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考试分析
同等学历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历年真题比较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考试简介和试卷结构
1.考试简介
“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是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全国统一性考试科目之一(另一科为“外国语水平”考试),考试内容涵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
举办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经济学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目的是测试申请人是否已具备获得硕士学位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同等学力人员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必经考试。申请者自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的资格审查之日起,必须在四年内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只有通过这些考试,方可提交硕士学位论文。
2.试卷结构
2007年以来,“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试题结构稳定化,考题题型、分值等都固定化,具体如下:
  题型    分值    题量    总分  
  单项选择题    2    8    16  
  名词解释    3    4    12  
  简述题    8    4    32  
  论述题    20    2    40  
二、各年真题知识点分布
2008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0    3×1    0    20×1    23%  
  西方经济学    2×2    3×1    8×1    20×1    35%  
  国际经济学    2×2    3×1    8×1    0    15%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2    0    8×1    0    12%  
2009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3×1    8×2    0    21%  
  西方经济学    2×2    3×1    0    20×1    27%  
  国际经济学    2×3    3×1    8×1    0    17%  
  财政学    2×1    3×1    8×1    0    13%  
  货币银行学    2×1    0    0    20×1    22%  
2010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2    3×2    8×2    0    26%  
  国际经济学    2×2    3×1    8×1    0    15%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1    0    0    20×1    22%  
2011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2    3×2    8×2    0    26%  
  国际经济学    2×2    3×1    8×1    0    15%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1    0    0    20×1    22%  
2012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1    3×2    0    20×1    28%  
  国际经济学    2×2    3×1    8×1    0    15%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2    0    8×2    0    20%  
2013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1    3×2    0    20×1    28%  
  国际经济学    2×2    3×1    8×1    0    15%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2    0    8×2    0    20%  
2014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1    3×2    0    20×1    28%  
  国际经济学    2×2    3×1    8×2    0    23%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2    0    8×1    0    12%  
2015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20×1    22%  
  西方经济学    2×1    3×2    0    20×1    28%  
  国际经济学    2×2    3×1    8×2    0    23%  
  财政学    2×2    3×1    8×1    0    15%  
  货币银行学    2×2    0    8×1    0    12%  

2016年“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知识点分布表
  科目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述题    论述题    占比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1    0    0    0    2%  
  西方经济学    2×2    3×2    0    20×1    30%  
  国际经济学    2×1    3×1    8×1    0    13%  
  财政学    2×2    3×1    8×1    20×1    35%  
  货币银行学    2×2    0    8×2    0    20%  

从近五年试卷的命题规律来看,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占分值占总分的50%左右,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三者占50%左右。
三、各题型命题特色和复习建议
通过近五年的“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可以发现,该考试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偏实务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以下针对考试题型,从命题特色和复习建议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各题型命题特色
(1)单项选择题
该部分主要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分类信息的甄别。尤其是财政学部分对分类信息的甄别题考查较多。例如:
【2016年真题】我国政府预算收入不包括( )。
A.税收收入
B.社会保障
C.非税收入
D.预算外收入
本题就是一道典型的基本概念辨析题。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于政府预算收入概念内涵的理解。
【2014年真题】以下不属于财政职能基本内容的是(  )。
①资源配置职能②收入分配职能 ③汇率调整职能
④劳动就业职能⑤经济发展职能 ⑥经济稳定职能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⑥
本题属于典型的信息分类甄别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本的原理、概念的分类记忆。遇到此类题目要首先记住有各级类别、可记住其关键字,联想选择。
(2)名词解释题
本题共四个名称解释题、每小题三分,可参考考试大纲进行复习。作答时,只需简短三句话说明概念即可。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或用来干什么的。例如:
【2015年真题】等产量曲线
答: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以

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与等产量曲线相对应的生产函数为:

等产量曲线表示生产一定单位的产品,可以有很多劳动和资本数量组合。假设初始劳动投入量为

单位,资本投入量为

单位,则当劳动投入量从

单位增加到

单位时,资本投入量就可以从

单位减少到

单位;此后,如果劳动投入量仍然增加固定单位,则资本的减少量会越来越少。
(3)简述题
一共四道简述题,每道八分,记清要点,分点答题,每个要点一至两句解释即可。例如:
【2016年真题】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
答: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①公开性。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②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定,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③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④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度计算和填列。
⑤年度性。任何一个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年度。其是指预算收支的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
(4)论述题
一共两道论述,分属不同科目,答题时需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挖掘。从题目入手,解释题目中专业名词,再对题目逐层剥离,逐渐深入的答题。对每个要点进行详细有逻辑的解释后,需要对要点再重申。复习时要点要记牢,解释记逻辑。例如:
【2014年真题】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什么新的论断?
答:(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演变过程如下:
①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发挥作用。
②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以下论断: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
③第三阶段:1987年至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④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复习备考建议
(1)“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难度不是很高,很多方面相比专业本科水平都要低一些。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有信心,不要有畏惧心理。
(2)考试所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毕竟是申请硕士学位的水平测试,对知识面的宽度有比较高的要求。“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内容涵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这就给考生复习备考增加难度。厚厚的考试大纲,很多考生看着就头大,建议考生先把书读薄,再读厚!
(3)主观题分值比较高。成人学习重在理解、掌握和运用。“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试卷中,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主观题比重较大,重在考察考生是否理解掌握,是否可以运用知识。
结合以上考试特点,建议“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应该采用“先薄后厚”的复习策略。所谓先薄,指的是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搞清楚,能够建立各个学科的知识纲要,知道各个知识点分别属于哪个课程哪个章节,心中有数,将书读薄。所谓后厚,指的是将相应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填充到相应的知识纲要下面,丰富整个知识纲要体系,从面到点的细化知识结构。
在综合学科复习方面,给考生几个建议:
(1)建议考生第一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搞什么知识点精讲,考试难度本身就没有那么高,搞考点精讲是费时、费力、费钱,却未必讨好,考生复习过程中重在把握重点,而非全面的胡子眉毛一把抓!
(2)要很好的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因为考试难度在于知识面比较宽泛,而不是知识点比较精深,因此将知识体系串通很重要,便于考生系统的从面上理解各个课程的主干,尤其有利于简答和论述等主观题作答。
(3)要从面到点把握重点,对考试的规律和趋势要了解,便于重点复习。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6768.html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