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研究生学制改革遭遇水土不服 [打印本页]

作者: 传说中的男孩    时间: 07-6-1 13:11
标题: 研究生学制改革遭遇水土不服
最近,几年前将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的高校,纷纷又将学制由两年改为三年。这种做法,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这种“反复”,反映出改变我国研究生教育定位的艰难,我国社会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严重制约着各种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行。



客观上说,硕士研究生学制的改变,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大势所趋——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远不是当初一年培养几万名研究生的情形,而发展到一年就招收几十万名研究生——也是我国高校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验作出的选择——在英国大学读硕士(授课式研究生)只需一年、在美国大学读硕士大多只花上一年半、两年,是我们耳闻的他国“先进做法”。但,为什么这种“大势所趋”以及“接轨世界”的做法在国内行不通呢?



首先,我国社会的“人才观”中,硕士是高学历,拥有硕士学位的,是“高级知识分子”,更为重要的是,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中,学历是用人的重要标准,关乎能否聘用、能否晋升、薪酬高低。虽然社会舆论一直呼吁,应以能力为标准选用人才,可是近年来,很多地方的人才引进打分制度,硕士学历明显胜人一筹;很多用人单位推出人事代理制度,将硕士作为“分水岭”,硕士以上人事档案进学校,本科及其以下则只能“人事代理”。这种情形下的“硕士”身份,显然十分“值钱”,因此,人们无法容忍一个人花那么短的时间就搞到一个“值钱”的硕士学位,这是我们与国外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国外,学历与就业、职业发展、薪酬待遇无直接关系,值钱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其次,在以上的“人才观”影响下,我国社会的教育观,很自然地把硕士研究生牢固地定位为学术性高级人才上,即便过去几年一些学校将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缩短为两年,但是研究生的教育内容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上一年左右时间的公共课程或专业课程,在校期间要撰写或发表一两篇学术论文(并以此作为学位答辩的前置条件),要写上几万字篇幅的学位论文(对于MPA、MBA、EMBA这类明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学位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要求不改,学制缩短,自然让人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放心”——做课题、做论文的时间少了,研究生的质量就“水”了。事实上,我国高校培养研究生的这些教育要求,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很多专家已经对此发表过诸多意见,笔者不再赘述。其实,高校自身也明白,目前高校的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根本无法保证将如此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为高级学术性人才,而且,依据目前社会所能向硕士研究生提供的研究性岗位分析,社会也无法接受那么多的学术性人才。



在传统人才观与教育观中进行的学制改革,毫无疑问,会遭遇水土不服。令人遗憾地是,我国高校在明白自身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将众多硕士培养为学术性人才,并进行一定尝试之后,却依旧不愿意点破这张纸,反而用浆糊把这张纸“糊”厚,并以研究生的多少来衡量办学实力,以研究生发表的各类没有多大学术价值的论文数量来装点学校的声誉。当众多研究生花三年时间在大学里,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直接接受导师教诲,只是在论文要求中左冲又突,既没有达到学术性人才的高度,又无应用性人才的实际能力,只有一张可派上“敲门砖”用场的学历时,不知大学应不应该为这种局面反思?我们的社会用人单位,可以说是与高校相互“勾结”,为大学生攻读研究生制造一种幻境,据笔者了解,在很多用人单位中,相当数量的岗位,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硕士学历,而他们之所以提出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以博士、硕士占所有人才的比例数来反应人力资源结构,那是由上至下倡导的一种人才政绩观所致,在用人单位观念的影响下,众多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目的(据有关调查,占到报考研究生数的80%以上),仅仅在于提高自己的学历,而不在于提高能力或者今后进行学术研究,也就再正常不过。



健康的人才观,应关注人才的能力,而不是人才的身份,并以此对人才的成长作出积极引导;科学的教育观,应该给予人才培养准确的定位,以及这种定位下的合理教育,由此让人才在各自选择的教育中,得到相应的能力与素质提高。如果人才观、教育观不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将无法摆脱困境:学生会在学习中熬日子,而老师会埋怨质量下降,一个良性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局面将难以形成。


作者: flygoing    时间: 07-6-1 17:41
值得深思,唉
作者: 曾经半夏    时间: 09-1-27 22:16
确实是一个问题
作者: fangchao    时间: 09-1-29 14: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angchao    时间: 09-1-29 14: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