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十字军东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ianxin-1985 发表于 08-12-29 20:2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鉴于,论坛上好多同学都将“十字军东征”这一内容纳入了“重点复习”的行列,虽然我对此观点抱保留态度,但是我还是查了资料并将此内容搬上来和各位分享。
啰嗦一句,辞海是个好东西,当年我就是通过辞海学习写名词解释的,上面的词条不是哪一位专家撰写的,而是经过N为专家大师多次修订多的,绝对是符合中国史学界的审美习惯和行业标准,相信上面给出的内容我觉得不会错。建议同学们考完试没事了多翻多记。


十字军:
1.通常指十字军东征(1096-1291)的参加者。因衣服上有红十字作为标记而得名。
2. 中世纪教皇联合世俗统治者所编织的军队,有时也称十字军。多用来镇压各国人民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如镇压13世纪阿尔比派运动和15世纪捷克胡斯运动等。迄近世,亦用以指某种基督教徒运动,尤指福音宣传运动。
——《辞海》1999年修订版缩印本 137

十字军东征
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天主教会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动的侵略行远征。前后共八次,历时近二百年(1096-1291)。远征的参加者目的各异:西欧封建主和骑士企图掠夺新的领地和财富,意大利商人渴望控制东部地中海的商业,天主教会则力求扩大其势力范围和影响。190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会议后发表演说,以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正式号召组织十字军东征。许多农民受骗参加。
第一次东征(1096-1099)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在地中海东岸一带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及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爱德沙伯国。
后为夺回被赛尔柱突厥人收复的爱德沙,进行第二次东征(1147-1149)失败。
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引起第三次东征(1189-1192)失败。
第四次东征(1202-1204)原计划进攻埃及,后在威尼斯的怂恿下,转而进攻信奉基督教(正教)的东罗马帝国,占领军事但丁堡,建立拉丁帝国。东罗马帝国的三浴室里退居小亚细亚,建立尼西亚帝国。
第五次东征(1217-1221)、第六次东征(1228-1229)、第七次东征(1248-1354)、第八次东征(1270),均无结果。
1291年十字军侵占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为穆斯林占领,东征以失败告终。
——《辞海》1999年修订版缩印本 139

1144年赛尔柱突厥人占领爱德沙。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德拉三世应耶路撒冷国王的呼吁,发动第二次东侵,结果失败。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法王腓力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和英王理查一世(狮心王)为此发动了第三次东侵,遭萨拉丁坚决抵抗,无功而还。教皇英格诺森三世发动的第四次东侵,原计划进攻埃及,后来改变进攻路线,占领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再其上建立了拉丁帝国(1204-1261)。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东侵目标都是埃及,第八次东侵目标是突尼斯,均无结果。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Acre,位于巴勒斯坦北部),十字军东侵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东侵给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西欧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
——《世界历史词典》1985.12
上海辞书出版社 8



我再来多弄它一下
前些天看见有分享,七股拆分名词解释,分为:
总(定义)、始(原因或起始)、分(按照不同逻辑,分述名词的内涵)、末(制度、事件等后来的发展或终止)、义(意义)

把“始”这个环节详细分成四种内容,如果有能力则全部回答
1、时代背景、客观原因、根本原因
2、主观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
3、事件的开端、萌芽或预演,机构或组织的前身
4、发生或开始的年代、朝代

“分”这个环节比较复杂,我尽量说得简单明了
1、内容(对制度而言)
2、功能(对机构而言)
3、目的(可以与主观原因或直接原因等同)
4、作用(可以与直接后果等同)
5、经过(交待事件的始末)

“末”的环节
1、事件或机构或组织团体的后来去向、下场、或结果
2、所导致的直接影响(也就是“分”中的作用)
3、扩展的影响(对其它事情的影响,也就是这个名词以外的事件的影响,即由这个名词分化出其它的事件、机构、制度。比如说大宪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否定的陈述(没有达到“分”中的目的)

“义”的环节
1、客观意义
2、历史地

现在来相互印证它的可行性:

十字军东征:
总:
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商人和天主教会对东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发动的侵略行远征。前后共八次,历时近二百年(1096-1291)。
始:
190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会议后发表演说……夺回圣城……
分:
(各自目的和经过)
经过写记录最多的第一次和第四次吗?我迷糊了。
末:
1291年十字军侵占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为穆斯林占领,东征以失败告终。
义:
东侵给东部地中海沿岸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同时也使西欧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

看样子还不错哦,貌似是《辞海》把意义给漏掉了。

好了,大家觉得还好就顶一下!存储大的同学就一个字不漏的把它背下来哦,呵呵呵,考试顺利![s:4] [s:4]

沙发
竹巷隐士 发表于 08-12-29 23:31:15 | 只看该作者

你可真细心啊,我认为会考中世纪教皇势力的消长,你觉得会考什么?

你可真细心啊,我认为会考中世纪教皇势力的消长,你觉得会考什么?
板凳
nejiang 发表于 08-12-30 09:28:46 | 只看该作者
总结得太有用啦~
地板
 楼主| jianxin-1985 发表于 08-12-30 11:4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竹巷隐士 的帖子

我觉得中国是个无神论为主流价值观的国家,会在研究生考试时候有三十分的份额去考察宗教的内容吗?
这也是我并不看好“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中世纪教会势力的消涨,是不是就牵扯到宗教改革呢?
那是不是有些近代史的意味了呢?

我的感觉,共同探讨啊!
5#
竹巷隐士 发表于 08-12-31 16:5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jianxin-1985 的帖子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发现北京大学03年就连续考了宗教改革和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的影响,我认为不可不防,因为其他的也没什么好考的了,我觉得不大会继续考扩张方面的内容。敢问楼主是考哪个学校的?
6#
jiaojmjjic 发表于 09-1-1 15:53:41 | 只看该作者
肯能出小题吧,貌似其还有沟通东西方文明,将东方文明带到西方的作用
7#
 楼主| jianxin-1985 发表于 09-1-1 16: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jiaojmjjic 的帖子

我觉得只是原则上是有交流的作用
具体上是不现实的,难道将伊斯兰教精神带去了基督教世界?那岂不是太疯狂了?
8#
竹巷隐士 发表于 09-1-1 17:08:27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书上的说法关于东西方交流的方面有三:一是打破了阿拉伯人对东方贸易的垄断,确立了西欧商人对东方的商业优势,二是引入东方奢侈的生活方式,促进货币地租方式的出现和商品进一步流通,三是使西方人直接接触到东方文明,丰富了西方人的生活。你说得也对,具体操作起来确实不易,西方人素来有优越感,对外来的文明不可能充分吸收的,最多断章取义而已。
9#
 楼主| jianxin-1985 发表于 09-1-2 11:3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竹巷隐士 的帖子

有钱了谁都会奢侈,与其说是文化交流不如说是去抢钱的,呵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8 06:16 , Processed in 0.14030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