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版)学习笔记——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打印本页]
作者:
徐静蕾
时间:
06-3-31 12:53
标题:
《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版)学习笔记——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作者:wtbtan 发布时间:2003-10-19 10:36:56 阅读:176 次 双击自动滚屏
--------------------------------------------------------------------------------
第一节 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是人们在有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面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
表象是由于人脑中刺激痕迹的再现所引起的,它以知觉提供的材料为基础,但又不只是知觉的翻版,是知觉痕迹经信息的加工后的产物。
表象具有如下的特征:
1、直观性:表象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感性反映,但它所反映的通常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没有感知所得的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
2、概括性:表象是的概括,所概括的既有事物的本质属性又有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语词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已弃其非本质属性。
二、表象的种类
1、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记忆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人及中的简单再现;
想象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
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绝对地加以分开。
2、视觉、听觉、动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表象。
3、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对某一事物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
一般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
4、遗觉表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清晰的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表象。遗觉表象是部分学龄儿童所特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
三、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1、基本表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巴格斯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贮存是将视觉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在记忆中的,表象是信息编码最基本的形式,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
基本表象理论得到了谢波德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的支持。
心理旋转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是旋转度的直线函数,随着旋转度的增加,反应时也随之延长。这说明表象是信息贮存的基本形式之一。视觉表象的旋转加工是物理旋转的类似物。
心理表象旋转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是信息贮存和加工的一种形式,说明了表象的这种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但并不能证明它是信息贮存的唯一形式。
2、双重编码理论
佩维奥等人提出同时存在着表象和言语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的假设。他发现表象编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编码更适合加工抽象的信息;语言这一有序加工。表象码则更似空间加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两种系统可能是重叠的,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以用言语编码的形式贮存起来。
实验表明:对图形的回忆比抽象的词进行回忆要好得多,图形在一周后的回忆成绩比抽象词在5分钟后的有意回忆还要好;对具体词的回忆比抽象词的回忆多75%,原因可能是具体可以诱发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心理表象。
四、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表象的直观性来看,表象和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表象又和思维相似,但它既不是感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乎其间的中间环节。表象打破了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于概括化。
第二节 想象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们头脑中的具有形象特征的表征,而不是言语符号。在想象过程四,表象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些新形象可以是主体不没有感知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或还末出现过的新形象。
二、想象的种类
1、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2、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
随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三、想象的生理机制
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大脑皮层里留下了许多痕迹,并在痕迹之间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系统,人们的经验越多,这咱暂时神经联系越丰富。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是经常不断进行变化补充和修改着的,旧的联系重新配合构成新的联系。新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就是想象的生理机制。
四、想象的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再造想象的发展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的条件。
想象与其它的心理活动过程如思维,情感,意志活动甚至感知活动都有深刻的联系。
第三节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与幻想是随意想象的三种形式。
一、再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指人们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文字描写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的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不是别人想象的简单重现,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再造出来的。
2、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
(1)、要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活动是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要形成正确的想象,必须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表象的数量,有较高的要求,对表象的质量和种类也有很高的要求。
二、创造想象
1、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的动机 创造动机是创造想象的动力。
(2)、扩大知识储备,增加表象储备
凑合式想象:将相关表象的某些因素重新组合排列成新形象的。
融合式想象:将几种表象融合成新的形象。
改换式想象:改变旧表象创造新的形象。
夸张式想象:即对现实中的形象作夸张式处理。
典型式想象:抽取某些事物的本质特征创造出一个典型的形象。
(3)、积极的思维活动
(4)、灵感: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灵感首先表现为人的意识高度集中在所创造的对象上,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其活跃。因此,在产生灵感时,人的工作效率极高。
三、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幻想的特征
(1)、幻想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
(2)、幻想的形式
第一:科学幻想:是科学预见的一种形式,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具有进步意义和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第二:理想: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的幻想。
第三:空想:是指与客观现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第四节 睡眠与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想象活动。
一、睡眠
1、睡眠是与觉醒相对同期性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是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生物律之一。
2、睡眠的分类
根据睡眠过程中脑电图(EEG),眼动电流图(EOG)和肌电图(EMG)的表现特点,睡眠可分为快速眼动睡眠(REM)和无快速眼动的睡眠(NREM)两种时相。
3、睡眠的五个阶段
第零阶段:觉醒期。脑电以a波为主;
第一阶段:入睡期。a波减少,频率变化不规则,振幅减低;
第二阶段:浅睡期。脑电呈13-16次/秒短节律反应,有纺锤波出现;
第三阶段:中度睡眠期。脑电出现K-复合波和少量δ波;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期。脑电全为高振幅的δ波。
快速眼动睡眠发生在第四阶段里,无快速眼动睡眠(NREM)则是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共同特征。
REM和NREM是交替出现的,入睡时先出现NREM,在约过了90分钟左右REM才开始现出,维持几分钟后又进入无快速眼动睡眠(NREM)状态,如此交替进行直至觉醒。从入睡到清醒,两种通常交替出现3-5次,只是在睡眠后期,REM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由觉醒状态不能直接进入REM时期。
二、梦
1、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是不随意想象的一咱特殊的形式。
在睡眠中,大脑皮层处于不平衡的抑制状态,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一些表象被激活,由于缺乏意识的控制与调节,被激活的表象形成了离奇的组合,这些希奇古怪的组合使得梦境与现实大相径庭。
梦境多半发生在REM时相阶段,内容生动离奇,但一些概念较强的,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梦也在无快速眼动睡眠时相中发生(NREM)。
主体的同一性在梦上时常发生变化,有时是自己,有时是自我的变形,有进甚至没有同一性而象个“局外人”。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由于梦的具体内容上是由下意识的欲望和情绪决定的,而且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可以促使继发过程即智力机能来观察梦的内容。
2、有关梦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躲避心理检查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梦是愿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释放了心理能量,又不唤起心理检查的警觉,避免了焦虑和不安,保护了睡眠。
由于梦所代表的欲望大多是我们的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为了不直接引起内心的不安,只能隐晦曲折手段来求得自我实现。一种方法是重新组合,将各种形象特征组合在一起而具有象征意义。第二种方法是情感征战的转移,梦境中不突出的部分常能反应出潜在的意义。第三种方法是象征化,某些梦的反复出现,对于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具有不同的意义。第四种方法是继发作用,梦中的甚至几个联的梦的按一定的线索串联在一起,组合成整体。
(2)、荣格的梦的理论
荣格认为梦是自然现象,是潜意识与自我的交谈,他将潜意识进一步分为个人和集体潜意识。在梦中,个人潜意识的内容得以体现,集体潜意识的各种原始意象也以原始的象征方式显现出来。梦是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交织。
(3)、解决问题的理论
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分析梦的内容,发现梦里的隐喻和联想能帮助做梦者处理不断发展的个人问题。梦基本上是清醒时人的思想,忧虑,需要和欲望的继续。
第九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
一、思维
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扑簌簌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2、感觉和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直接的反映。它们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和个别属性;在同时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体质的内在的联系。
3、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未来的发展。
(2):概括: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第二:将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到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
二、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不同,可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以实际为支柱的思维。也称为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
(2):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支柱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可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流畅性(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和独特性(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的,新颖的见解)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
3、根据思维的结果是否经过明确的思考步骤和对过程否清晰意识,可分为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直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等特点。
(2):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它严格遵循逻辑规律,进行分析和推导,最后得出逻辑的正确答案作出的结论。
4、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也称为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方法,固定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思维和语言
1、言语与思维的联系
(1):从思维的特点看,思维是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由于语言本身具有概括性,间接性和社会性等功能,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手段,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工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唯一手段。
(2):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看,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物,特别是当具体刺激物不在眼前时,语言就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刺激物。要借助语言,词来实现。但语言也不开思维语言要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加以充实发展。
(3):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的发生的。思维和语言是在劳动创造人同步发生的,并且互为存在的标志。
(4):从思维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来看,儿童思维的发展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抽象思维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2、思维和语言的区别
(1):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物质的心理现象。语言则由一定的物质形式概括的所构成的信息符号系统,它是种包含精神内容的物质 ,是思维物质外壳或思想的直接现实,这思维与语言的根本区别。
(2):从生理机制来看,思维的器官主要是大脑,语言器官则主要眼、耳、喉、口腔的感觉或效应器官。
(3):从思维和语言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来看:
语言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其间没有必然的间接的联系思维同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必然的联系。
(4):从思维和语言的构成要素来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思维基本要素是概念。但是同一个词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同一思想也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5):从思维和语言规律的性质来看:
语法规则因民族而异具有民族性;而思维规律不因民族不同而不同,都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以改造客观事物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四、思维与脑
思维是脑的机能,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思维脑的整体功能,尤其是大脑皮层的机能思维中十分重要。脑的不同部位受伤或损坏,会产生不同的思维障碍。
思维与意识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 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
1、概念与词的关系,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赋予 词以一定的意义和内容。概念是心理现象,词是物质标志,两者不能混同。
2、概念与表象的关系:
第一:表象是关于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概念是关于事物本质属性或内部关系的反映。
第二: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概括水平低,既有事物本质特征,也有非本质特征,概念具有非直观性和概括性,反映的是的本质特征,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的水平。
第三:概念是在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具体概念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感性形象,称为概念表象原型。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总和;
第二:概念的外延:指具有该概念把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
二、概念的种类
1、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抽象概括程度可分为:
(1):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的概念。
(2):抽象概念:指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特征形成的概念。
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
(1):合取概念:指根据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而成的概念。
(2):析取概念: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或多个属性的结合而形成的概念。
(3):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
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分为:
(1):前科学概念: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通过人交往和个人积累经验而形成的概念。
(2):科学概念:是指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4、根据概念的外延特征,可分为:
(1):单独概念:指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
(2):普遍概念: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概念,的外延包括全部同类的全体。
(3):集合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
5、根据概念的内涵可分为:
(1):实物概念:指关于事物整体的概念;
(2):抽象概念:指关于事物某个属性、状态与其他事物联系的概念。
6、根据概念的人为性可分为:
(1):自然概念:指现实事物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2):人工概念:指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它是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种概念。
三、概念的功能
1、减少情境的复杂性;
2、认清事物;
3、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了解;
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了解;
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
四、概念的形成
1、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抽象化:概念的形成第一步便是了解事物属性,要了解事物的属性就要对事物的各种特征给予抽象化。
第二、类化将类似属性加以认同,类化时,只顾及某些属性的相似,而忽略其他属性之间的差异。
第三、辨别:要认知事物之间的差异,以便加以区分。
2、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过去的经验:(即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对科学概念掌握的影响)两者的内涵是否一致。
(2):个体的认知能力:不同层次或复杂性的概念需要有不的认知能力才能掌握;
(3):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学习越困难。
(4):变式的影响:变式有两种:
第一是保持事物的本质属性变化非本质属性,第二是变化本质特征而保持非本质特征不变。
(5):下定义:下定义就简明语言表示事物的内涵。
给概念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
(6):概念体系的影响:个体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系统化便形成了概念的体系,有助于对新的概念的掌握。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2、问题解决的思维所具备的条件
(1):必须具有明确目的性
(2):必须一系列的操作程序
(3):必须有思维认知成分参与
3、问题的分类
(1):有固定的答案的问题
(2):末定答案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问题解决都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
(1):初始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解决问题的最初状态。
(2):中介状态:从初始状态转化到目标状态其间必须经过各种操作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状态,称为中介状态。
(3):目标状态:指问题解决者所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上述三种状态统称为问题空间或状态空间。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指问题解决都所要解决的问题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问题情境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问题情境中物体和事件的空间排列不同,能促进或妨碍对问题的解决。
一般说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情境在解决者的视野之内,问题容易解决,反之则较困难。
第二、问题元素的空间集合方式不同,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第三、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体或事实太多与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会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2、认知结构的限制的影响
认知结构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时,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应。如果对问题能形成比较清晰的认知结构,就会使问题顺利解决,反之,则比较困难。
3、定势的影响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影响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其他方面的功能。
5、动机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动机的性质和的强弱影响到整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问题解决的效率随动机水平的增强而提高,但动机强度超过了一定限度后问题解决的效率反而越来越低。
情绪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推动思维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的解决。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问题解决的效率最佳。操作较困难的代数问题时,操作绩效的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情绪唤醒水平,操作初等的算术运算时,操作绩效的最佳状态于中等的情绪唤醒水平,操作简单的反应,操作绩的高峰处于较高的情绪唤醒水平。
如图所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1、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新颖性: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2):创造性思维是聚合式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3):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
(4):灵感状态。
所谓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指在问题情境中,新的思维从萌芽到形成的整个过程。
英国心理学家华拉斯认为:人的创造性思维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搜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
2、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的时期。
3、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
4、验证期:是指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改变传统的评价学习成绩的观念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3、老师在启发、协助、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何尊重学生意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第二: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第三: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第四:避免对学生所做的事情作出肯定的价值判断;
第五: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
独创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异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因而它更多地表征事物的本质。
灵活性:是指思维灵活,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和定势的影响,因而能够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短时间发表较多的观点,它是发散性思维的指称。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
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作者:
juliraul180
时间:
06-6-1 17: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isswtx
时间:
06-6-16 1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ewy
时间:
08-8-23 16: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00
时间:
08-9-7 1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00
时间:
08-9-7 13: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周00
时间:
08-9-7 17: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oyujuan
时间:
11-9-3 1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