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我的几个设想 [打印本页]

作者: yinsensen    时间: 09-2-5 18: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别追了我不帅    时间: 09-2-5 18:42
1,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较高,个人觉得儿童(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儿童)思维还没完全发展到那种程度,因此不存在孩子学习规范的正楷字字体,限制了孩子的创新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这一说。


对于第三个问题   3,例:我曾经问过一个父母都是小学教师的二年级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奶牛有5头,黄牛有7头,是黄牛多还是牛多?(皮亚杰,类包含)这个孩子计算5+7后得出牛多!!
我个人觉得黄牛7头,牛有(7+5=)12头,所以牛多~这个小学生是对的~(难道奶牛和黄牛不能归为一类??)

[ 本帖最后由 别追了我不帅 于 2009-2-5 18:45 编辑 ]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09-2-5 19:26
原帖由 yinsensen 于 2009-2-5 18:06 发表
而在学校学习期间,过分重视孩子的分数,如追求双百,会影响孩子能力的拓展,影响到孩子将来潜力的发挥。就像挤皮球一样,双百的孩子,在初期就一次性把皮球内的气挤出去,气流较大,但在也不能回复。而多次挤出,虽然每次气流较少,但时刻出于恢复状态,潜力更大。


我比较同意这个。
越来越觉得,“少年时代聪慧过人”是人生一大悲剧。
作者: yinsensen    时间: 09-2-5 22: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传说中的LIJ    时间: 09-2-5 23: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09-2-6 12:12
原帖由 传说中的LIJ 于 2009-2-5 23:27 发表
第四个问题正好验证了心理学中的第10名现象,第10名的学生(当然不一定就一定指第10名的学生,也可以是第11,12名的学生)潜在能力并没有被老师发现,考试中的内容不能全部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这类学生在面对社 ...


我在初中时候考了无数次第11名。这个很汗啊……所以我一直用“第11名现象”安慰自己。
可是,现在前10名的同学里有3个在美国读博士,还有几个已经月薪上万了,怎么我却在一个三流学校读研呢?[s:8]
作者: mistletoe0713    时间: 09-2-7 05: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insensen    时间: 09-2-7 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09-2-7 13:21
原帖由 yinsensen 于 2009-2-7 10:20 发表
我所讲的是是大多数,从没有说过绝对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


恩,统计规律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