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求教“部分报告法实验”中有关结果的解释
[打印本页]
作者:
折翅飞
时间:
09-8-17 12:13
标题:
求教“部分报告法实验”中有关结果的解释
部分报告法实验 Sperling,1960
在一张方形卡片上写上12个字母,每行四个,共三行。被试注视刺激卡片50ms,然后只需要报告某一行的四个字母。至于具体报告哪行则有卡片呈现后的随机发出的高中低音音调指示。三种音调分别对应上中下三行字母,而且由于是随机发出,被试无法预测,而只能看所有的字母。如果被试能每次都答出四个字母不论它们在哪一行,我们可以确定被试能够看到12个字母并形成感觉记忆。
结果:
被试报告的成绩超过三个,乘以三就是10个左右
,远超过全部报告法的成绩4.5。
结论:视觉形象感觉记忆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它们会飞快地消失。
请问该怎么理解结果中乘以三?
作者:
夜妆426
时间:
09-8-17 14: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折翅飞
时间:
09-8-17 23:27
标题:
回复 #2 夜妆426 的帖子
受教了,非常感谢!
作者:
-为你写诗-
时间:
09-8-18 23: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淡水河的冰
时间:
11-11-22 12:38
请问,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啊,还有,有什么值得思考和反思的地方吗???
作者:
馨纯
时间:
11-11-23 15:43
因为提示音是随机出现的。被试在回忆以前是不知道要回忆哪一行的字母的。因此被试还是得记住左右的字母。基于此可以用被试一行的字母回忆量来对所有回忆量做无偏估计。因此可以乘以3
作者:
馨纯
时间:
11-11-23 16:13
自变量就是报告方式。两个水平,部分报告和整体报告。因变量是回忆正确个数。检验这两种报告方式是否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