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有困扰的一些题目【已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1-9 22:35
标题: 有困扰的一些题目【已解决】
1. 一般的说,学习程度在百分之【】的时候,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5      C 150      D 200

AD肯定不是
同样都是过度学习,B、C该中选哪个,为什么呢?


2. 正常情况下,某人看见远处的房子层层叠叠的,这是运用【】
A 单眼线索     B 视轴辐合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我觉得应该是A,远处的房子层层叠叠,这是单眼线索里的纹理梯度


3. 对于外向感觉型的学生,比较匹配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 角色扮演    B 小组竞赛    C 教师监控学习    D 整体性教学

答案D

翻书没找到。哪位童鞋能说道说道?


4. 对一份试卷评价说“太偏了”或“太易了”,这是针对试卷的区分度还是难度说的,为什么?


5. 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A 降低    B 不确定

答案A

我觉得应该是不确定,痛觉是不会产生适应的,人体对痛的感受性不会发生变化
不知是不是想多了~


6.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是【】
A 海马    B 额叶    C 顶叶    D 枕叶

答案B

一点思路没有V_V
我记得:视觉跟枕叶有关,听觉跟颞叶有关,记忆跟海马有关
不过这都没额叶什么事哪~~


7. 可以用来计算区分度的方法【】
A 计算鉴别指数     B 相关法     C 校标法     D 经验法

答案ABCD

AB毫无疑问是的
如何用C、D来计算区分度?


8. 成就测验的最好说明是【】
A 一项工作成就的客观记录
B 研究生考试

成就测验:测量被试掌握某种技能 或 学习某门课程所达到的程度
B是的,那A为什么不是?
A不是也能反映被试掌握某种技能的程度吗?


9. 明确下:“客体永存性”是出现在感知运动阶段;“守恒”是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对否?



[ 本帖最后由 咿呀衣 于 2009-11-17 15:42 编辑 ]
作者: anson1261    时间: 09-11-9 22:55
1. 一般的说,学习程度在百分之【】的时候,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5 C 150 D 200

150%的过度学习效果最好


2. 正常情况下,某人看见远处的房子层层叠叠的,这是运用【】
A 单眼线索 B 视轴辐合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层层叠叠很典型的说明,没有在双眼对应的位置,出现了双眼视差嘛。。。单眼线索里面的那个啥是又疏到密的样子好像

4. 对一份试卷评价说“太偏了”或“太易了”,这是针对试卷的区分度还是难度说的,为什么?
怎么感觉像考语文,如果是学生说这话,应该是指难度嘛,要是批考卷的,那说明是区分度- -自以为是这样d

5. 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A 降低 B 不确定

答案A
每天打你一顿,你会一天天的耐打,是不是说明降低了- -


6.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是【】
A 海马 B 额叶 C 顶叶 D 枕叶

答案B
这题我也做到过,就记答案吧。。。- -


8. 成就测验的最好说明是【】
A 一项工作成就的客观记录
B 研究生考试

成就测验:测量被试掌握某种技能 或 学习某门课程所达到的程度
a似乎不存在学习一说,所以他就不是了- -
作者: 菖蒲    时间: 09-11-9 23:21
标题: 回复 #1 咿呀衣 的帖子
1. 一般的说,学习程度在百分之【】的时候,记忆效果最好。
A 100 B 125 C 150 D 200

过度学习是150%


2. 正常情况下,某人看见远处的房子层层叠叠的,这是运用【】
A 单眼线索 B 视轴辐合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我做了A。。。是不是正常情况就是双眼的,所以……当然绝对不是这么解释的
层层叠叠我理解为深度知觉 单眼应该就可以了啊 等待权威解释


3. 对于外向感觉型的学生,比较匹配的教学策略不包括【】
A 角色扮演 B 小组竞赛 C 教师监控学习 D 整体性教学

答案D
外向感觉型是不是荣格把人分的那八类?这个好像华师版的导论很详细的解释了,其他的书没有看到。我觉得应该不会考吧,自己也没有详细看


4. 对一份试卷评价说“太偏了”或“太易了”,这是针对试卷的区分度还是难度说的,为什么?
同意LS的话 按照语文应该是难度 可是考试题 应该是区分度吧

5. 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A 降低 B 不确定

答案A
我脑子特别简单 就这么一根筋的想着单一持续刺激感受性降低了,压根没想到痛觉上去……


6. 不仅和嗅觉、听觉、视觉有关,且对记忆也有重要影响的中枢区域是【】
A 海马 B 额叶 C 顶叶 D 枕叶

答案B
是不是注意呢?注意再记忆?



8. 成就测验的最好说明是【】
A 一项工作成就的客观记录
B 研究生考试

A这个客观的记录 不涉及到什么吧


9. 明确下:“客体永存性”是出现在感知运动阶段;“守恒”是出现在具体运算阶段。
我觉得是对的哎
作者: 赖赖    时间: 09-11-10 21:04
原帖由 咿呀衣 于 2009-11-9 22:35 发表
5. 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A 降低 B 不确定

这个遇见过类似的题目,大体是说那种感觉不存在适应,,答案是痛觉
可以这么理解,如果痛觉适应的话将会对机体产生更多的伤害
不过我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原来衣衣也在纠结~
所以暂时别考虑这个了吧
作者: 小小梅    时间: 09-11-11 10: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小梅    时间: 09-11-11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小小梅    时间: 09-11-11 11: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咿呀衣    时间: 09-11-11 12:37
标题: 感谢楼上诸位童鞋O(∩_∩)O
向小梅学习~~我总是忘记还有百度……

其实这几题很没水准,蛮糟糕的,考试应该不会这样
作者: anson1261    时间: 09-11-13 18:59
标题: 回复 #9 半空静止 的帖子
三山实验和守恒实验不是儿童期的实验么,当然是具体运算咯
作者: 宛转青容    时间: 09-11-15 16: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