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标题: 三道选择题(普心) 高校的历年真题 [打印本页]

作者: blaine    时间: 10-3-27 00:08
标题: 三道选择题(普心) 高校的历年真题
貌似是高校的历年真题 这三个题目不理解 觉得出的很奇怪··   同志们~~  求解

1.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相关法的是()
A. 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

2.下列能很好的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早期选择模型   B.中期选择模型   C.晚期选择模型   D.单通道理论

3.形状知觉()
A.涉及到无意识推理   B.受到眼睛运动的妨碍   C.涉及到知觉者的主观构造   D.A和C


第一题 我选D
第二题 不知道选什么 注意分配不是指的双作业操作么 和双耳分听的注意选择理论有什么关系?
第三题 我选D  普心P147 “眼动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微小的,不随意的眼动,如微跳、漂移、生理震颤;一类是随意的较大的眼动,如眼跳和追踪等。”
              问这一题是想知道眼睛运动和眼动有区别吗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0-4-14 10:46
第一题确实选D。相关法只能得出“两个变量有相关”的结论,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而实验研究可以操纵变量,可以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故不属于相关研究。
作者: livi915    时间: 10-4-14 10:49
第三题应该就是D啊  楼主 有啥疑问?
作者: dandykent    时间: 10-4-14 10:52
第二题C吧?所以注意到的客体都加工了,然后对意识到的内容进行自主的选择
作者: blaine    时间: 10-4-14 11:13
标题: 回复 #3 livi915 的帖子
眼睛运动和眼动有区别吗

····弱弱的··
作者: blaine    时间: 10-4-14 11:23
标题: 回复 #4 dandykent 的帖子
注意分配不是指的双作业操作么··   和双耳分听的晚期选择模型有什么关系啊··?
作者: 笔为剑    时间: 10-4-14 11:24
后期理论,是资源分配理论,也就是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吧。所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若是两项任务简单,则可以互相兼顾,若是两项任务差距大,则很难兼顾
作者: blaine    时间: 10-4-14 16:00
标题: 回复 #7 笔为剑 的帖子
哦  我懂了  Thanx~~
作者: 悬崖边的树    时间: 10-4-15 02: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aine    时间: 10-4-15 11:30
标题: 回复 #9 悬崖边的树 的帖子
早期选择模型就是过滤器 也就是单通道理论吧····
第三题要选A+C 彭聃龄的普心上有哦 P142 形状的特征分析里面 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须意识的努力。

关于那个眼动··  我感觉眼睛运动是眼动定义的第二种情况··  我也不确定··
作者: 悬崖边的树    时间: 10-4-15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laine    时间: 10-4-15 14:34
标题: 回复 #11 悬崖边的树 的帖子
是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题很奇怪 应该是多选
作者: 吉林四平    时间: 10-9-18 14:25
眼睛运动和眼动应该是一回事吧 着实看不出二者的区别啊
作者: 吉林四平    时间: 10-9-18 14:28
标题: 回 6楼(笔为剑) 的帖子
中期选择模型是什么
作者: jeanmirage    时间: 10-10-18 23:01
引用第6楼笔为剑于2010-04-14 11:24发表的 :
后期理论,是资源分配理论,也就是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吧。所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若是两项任务简单,则可以互相兼顾,若是两项任务差距大,则很难兼顾

我觉得后期理论和资源分配理论不是一回事,因为两者的理论前提假设不同。
后期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道,而资源分配理论的理论假设是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所以不能把这两种理论等同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jeanmirage    时间: 10-10-18 23:03
标题: 回 13楼(吉林四平) 的帖子
网上说是衰减模型
作者: ferry1987    时间: 10-11-20 01:32
标题: 回 13楼(吉林四平) 的帖子
同问  什么是中期选择模型
作者: ferry1987    时间: 10-11-20 01:40
标题: 回 楼主(blaine) 的帖子
第二题 我觉得选后期选择模型 前期选择模型就是知觉选择模型  可以研究集中性注意 后期是反应选择模型 可以解释分配注意 那个中期选择模型就不知道了 不过我知道一个 中枢能量理论 可以解释 注意分配
作者: smalllizi    时间: 11-2-4 12:17
标题: 回 6楼(笔为剑) 的帖子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三种注意模型:早期选择模型(过滤器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以及晚期选择模型(后选择模型),后期研究者有把早期模型和中期模型统称为知觉模型;后来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资源有限性模型和特征整合理论。
  晚期选择模型,也即是后选择理论,是J.Anthony Deutsch和Diana Deutsch 在1963年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后选择理论,他们与Treisman的衰减器理论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将信号弱化、阻断的位置放在了识别刺激的意义所需要的知觉加工之后。这一设置,使得人们能够识别进入非注意耳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并不重要,则人们就会将它抛除掉;如果这种信息触动了人们心里的某根弦,那幺人们就会记住它。虽然后选择理论与衰减器理论在注意瓶颈的位置上有分歧,但是他们都认为存在这幺一种瓶颈,并且它只允许单一信息源的通过。
  这是在一篇论文上查到的。认知心理学上也讲早期选择模型是过滤器模型,中期选择理论是衰减模型,至于这个晚期选择模型我还真是今天才见到。
  还有,单通道理论不就是过滤器模型么?这个题真是有问题~
    这个题不会是全选吧?
作者: flintiest    时间: 12-9-14 00:24
“问这一题是想知道眼睛运动和眼动有区别吗”
我觉得这个不是用来考这个的,
不管两者是不是有区别,眼动的两种类型都是对形状知觉有重要意义的,不是阻碍。




欢迎光临 Free考研资料 (http://test.freekaoy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