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跪求博仁习题班资料,谢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ngyuanmimi 发表于 10-10-21 19: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因为有事没有参加博仁的习题班,据说资料不错,哪位好心人有给我一份,谢谢啦
沙发
简单的鱼 发表于 10-10-29 15:27:1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教育活动、教育问题、教育理论研究等。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在于,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理、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教育学”源于希腊语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起初,教育学主要是针对儿童的,确立儿童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目的,寻求有效工作的基本原则、方式和方法。所有关于教育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归到“教育学”的名下。19世纪末之后,教育学的传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在不同国家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或基本上被弃置不用(英美),或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实践研究领域内(法国),或出现各种定语限定的教育学(德国)。

在中国,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从日本翻译西方的教育著作,才用了“教育”、“教育学”这两个词。

一、教育学的萌芽

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昆体良等,在阐明其它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涉及到教育这种现象,并试图对它作的各个方面的说明。

1、中国

《论语》: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

《学记》: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西方

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是“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治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重要的教育理论著作。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哲学王。

亚里斯多德:肯定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认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

昆体良:著作《雄辩术原理》(又译《雄辩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它既是一本修辞学教程,也是一部教学法论著。

3、特点

(1)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总结概括出不少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的认识;

(2)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理论的系统性与深刻性还没有达到科学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3)思维与论述的方式大都采用一些机械类比、比喻、格言、寓言等方式;

(4)教育学思想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处于“前教育学时期”。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时期的主要教育家

(1)英国哲学家培根(F. Bacon):

培根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

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或学习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单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3)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

1776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在该书中,康德明确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变成“机械的”东西。

(4)英国哲学家洛克:

1693年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比较大的影响。他提出白板说,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

(5)法国思想家卢梭:

1762年卢梭出版享誉全球的《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对后来康德、杜威等的教育学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1781年裴斯泰洛齐出版《林哈德与葛笃德》,把教育目的规定为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7)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科学大家族中的一员。

(8)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1861年,斯宾塞出版《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倡导科学教育。

3、特点

(1)教育学开始形成独立的体系;

(2)教育学的理论化、科学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1、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反对强调概念思辩,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梅伊曼的代表作是《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拉伊的代表作是《实验教育学》(1908)。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认为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等人。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克伯屈(《设计教学法》1918)等人。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以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代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流派,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凯洛夫1939年主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的《教育学》,这本教育学于1948年和1956年曾作过两次修改,在苏联和我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马卡连柯1935年完成《教育诗》,强调尊重信任儿童和集体主义教育。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代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5、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教育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人们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阿普尔(《教育与权力》1982)、法国的布厄迪尔(《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等。

6、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强调教授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公式、基本法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关系与规律性。另外,他的迁移、发现学习法(Learning by discovery)、早期教育思想也有很大影响。

7、教育目标分类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把经教育活动而希望引起和实现的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类别可以分为认知、情意、动作技能三大目标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8、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学生独立能够完成的学习任务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但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在集体中模仿别人而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潜在水平。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这个差幅,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的着眼点既不能迁就学生的现有水平,也不能超越潜在水平。而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内实施教学。

9、一般发展理论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从1957到1974年进行了近20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并于1975年出版了他的教育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他批评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一般发展,并提出五大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起主导作用”、“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让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

10、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从1972年起陆续出版了几本系列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他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的关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是对教学论进一步科学化的新探索。

11、范例教学理论

20世纪50年代德国教育家根舍因、克拉夫基等人提出著名的范例教学理论,主张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范例性材料,举一反三地理解和接受基本性、基础性的知识,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12、蔡元培的“全面发展教育”

蔡元培主张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力倡“尚自然、展个性”,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1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教育思想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14.这个时期教育学的特点:

(1)教育学理论发展多样化,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到教育研究之中,研究方法走向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四、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板凳
简单的鱼 发表于 10-10-29 15:27:28 | 只看该作者
你看看这个是吗?
地板
简单的鱼 发表于 10-10-29 15:29: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个是强化班讲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5 16:56 , Processed in 0.09719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