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给介绍一下教育学的以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3追梦人 发表于 10-11-2 18:4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哪位了解教育学的研友或教育专业的师兄师姐请给介绍一下教育学的以后的就业情况怎么样? 非常感谢!
沙发
 楼主| 13追梦人 发表于 10-11-6 22: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ynpang1987) 的帖子

恩,加油
板凳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8: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仅仅通过考研来寻求一份理想的工作
可能真得想得太简单了
特别是教育学硕士

对于很多在读的教育学专业硕士生来说
毕业后能够在一所好一些的公立大学当辅导员
都逐渐成为一种奢望
地板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8:45 | 只看该作者
考研还是谨慎为好

如果你已经中小学老师,目前主要是想提高学历,而不是换工作,可以选择“教育硕士”这一“专业学位”。其培养方式和传统的“学术型”的“教育学硕士”不一样。前者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

如果你想通过读硕士研究生能够找份好工作,理工科出身的人最好选择读工科硕士;如果是文科出身的,那就需要谨慎选择专业了。文科专业就业前景真的很难把握。教育学硕士在未来若干年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而且很多用人单位都限定本科学历要求“211”、“985”或者国家重点大学。
如果真要说教育学那个方向就业好的话,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算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得选择好学校的强势专业。要读就读最好的,否则不如不读!

如果对教育学真的有兴趣,并不打算短期就毕业找工作,那么就准备读博士吧。毕竟博士还是有需求的。但是整个求学过程需要付出很多,不仅包括个人经济支出,还有青春。
5#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8:5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民族教育学还是比较教育学
不管专业名称多么动听
终究还是教育学

硕士生想在毕业之后进学校工作,目前有四个选择:
1、高校辅导员。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以前根本不被我们放在眼里的辅导员工作,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变得如此热门。现在国家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开始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并且出台了相关文件。
   现在高校招聘教学和科研教师都普遍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辅导员则一般要求硕士学位。而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高校辅导员一般实行的是教师编制,因此先做几年辅导员成了硕士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唯一途径。
   优点:一旦进入高校,那就是学校的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辅导员继续深造的机会比较多,并可以评高校教师职称。很多学校甚至要求辅导员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给本科生讲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这样将有机会进入教学或科研岗位。   
   缺点:做辅导员的初期将会非常辛苦,每天将会面对大量繁琐的学生管理工作。此外,辅导员往往处于学校的最底层,学校很多职能部门以及所在院系都会使唤辅导员做事。

2、军事学院非现役文职人员。近些年,随着裁军和军校体制改革, 军事院校很多过去由现役军人负责的教学与科研岗位逐渐开始招聘非现役文职人员。此类岗位对于教育学,特别是高等教育学专业是有一定需求的。
   优点:可以直接进入高校教学和科研岗位。
   缺点:人虽在军校工作,其工资水平一般参照军校所在地区事业单位同类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但不能享受现役军人的很多待遇,包括军队内部的津贴、福利和住房;有时甚至会受到现役军人们的歧视。

3、高校行政管理或者教学辅助岗位
   现在高校机关管理岗位以及教辅岗位一般招聘硕士毕业生。
   优点:对于那些愿意从事行政或者教辅工作的硕士生来说,是进入高校工作的一条途径。
   缺点:此类岗位不属于高校教师编制,不能评助教、讲师、教授副教授职称,而且很难转成高校教师岗。此外,教辅人员的待遇偏低。

4、中小学教师
   这类岗位很少需要纯粹的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招聘语数外、史地生、物理化学等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
6#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9:01 | 只看该作者
给大家讲一个在现实中发生过的故事

  现在高校办硕士点的门槛很低,而且学校在申请的时候,总会想尽办法整合全校资源以通过申请。
  笔者就读的华中某知名高校在2004年拿下了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学科点挂在该校的教育科学研究院。
  该专业对外的专业介绍上对于师资力量是这样介绍的:教授2名,副教授4名。

  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正宗的教育技术学科班出身的,只有当时刚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毕业的一位副教授;其他3位“副教授”都是以前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从事课件制作开发的几位工程师,仅懂一些课件制作技术。至于2名教授,对于教育技术根本不了解,也不指导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只是当时在申请学科点的时候,挂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这一块做样子的。

  该校和教科院在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获得之后,根本没有进行像样的投入,研究生甚至连专业机房都没有,老师也没有科研项目。2年之后的2006年,科班出身的那位副教授愤然离校,转到自己的母校任教。此后,尽管学科点还在教科院,但是该专业硕士生实际已经全部转到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学习(至少教育技术中心能够提供专业机房)。

  讲这个故事的意图很简单,劝大家在报考的时候要慎重选择学校。国内名校在新学科点建设、学生培养方面尚且如此,那些层次更低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更是在“忽悠”。

  所以,报考学校和专业:要读就读好的。在报考的时候,千万不要贪图考试简单和方便。自己即便考上了,进校读研的两三年根本得到不到任何锻炼。付出了经济代价不说,关键是时间!等毕业的时候,自己年龄也大了,也没有获得专业训练——这个时候你拿什么和别人竞争就业岗位???

  高校的一个专业要形成品牌,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而很多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大量开设新专业,对外宣传往往不负责任。加上申请硕士点门槛又很低,最终导致同一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数量激增。
  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名校名专业的毕业生永远是首选。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技术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高等教育学等。
  因为这些学校的品牌专业拥有很强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学生实习机会多,在校研究生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训练。最重要的一点是,品牌专业对于用人单位是非常具有吸引力和信赖感!!!

  判定强势专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直接咨询在读研究生——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
  上学校及院系网站看该专业是否有博士点——具有博士点的专业都有较长时间积累,而且国家在师资力量方面有明确的要求(一个博士点一般要求配备16名正教授以及若干副教授、讲师)。

  以上仅是笔者一家直言,仅供参考
7#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9:1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学硕士——究竟怎么读
关于教育学硕士就业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预测,之前已经讲了很多
既然现实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那么需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正所谓“适者生存”

1、贯彻求学与求职并重的思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的未来发展方向,主动搜集信息,积极参与竞争,以谋求更好的就业与发展。
2、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和就业功能。教育学硕士生应该加强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与研究,注重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例如,充分利用“三助岗位”,积极从事导师助研、教师助教和机关助管工作,使自己在岗位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和就业功能。
3、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当今社会迫切需要专业知识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范围,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辅修其他方面的课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4、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的女研究生群体要加强对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从形象礼仪、心理素质、就业技巧和就业权益等方面进行强化学习,弥补自身就业的性别劣势。
5、提高个人公关意识。研究生应该提高公关意识,重视社会关系的建构与维护,合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院领导、导师、校友和亲朋好友的帮助实现理想的就业。
8#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9:2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您的问题不仅仅是考研选什么专业
而是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也就是要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目前自己能做什么?下一阶段自己该做什么?

如果想做教师,下一步该怎么走,之前本人和其他朋友都说很多;

如果原因在公司企业进一步发展,可以选择考研(可以选择一些企业管理学科),也可以选择考一些适合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且我一直觉得,在企业发展,本科学历已经足够,真正需要的是工作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

如果想进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那就根据岗位要求备考


以上任何一种选择都很难有立杆见影的效果,都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

总之:选择好目标,做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9#
admin 发表于 10-11-9 07:49:33 | 只看该作者
拥有学前教育学学科点的高校很少,因此毕业生有限
加上现在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逐渐开始重视
因此最近几年学前教育学的毕业生很走俏
报考也比较热门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是全国重点学科,很有竞争优势

本科生去幼儿园的比较多

硕士生因为当前比较少,因此毕业后还有机会在一些高校做理论研究。因此去幼儿园的相对少一些,要去也会去非常好的幼儿园

但是随着招生数量逐渐增多
以后的硕士毕业生将会逐渐以幼儿园为主要就业方向
10#
dageda 发表于 10-11-11 14:32:2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教育学研究生只是个学历,以后工作还要靠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6 11:34 , Processed in 0.08920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