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血透或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没有干体重作依据,往往通过BP、平时体重、水肿程度、胸闷气促来评估患者体内的容量状况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本中心根据CVP来评估容量指导透析脱水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由传统经验向科学化三级液体管理[2]的转变。无创血压监测由于受心功能、药物、运动及测量时的情绪、体位等影响,对容量的反应较CVP迟钝[3],适合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本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对容量失衡的耐受性差,单靠血压、尿量不能准确反映容量的改变。CVP能直观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当CVP<5 cm H2O常提示容量不足,CVP>12 cm H2O提示心脏负荷过重。在268次透析中CVP与脱水量呈显著相关性,实际脱水量和根据CVP值设定的脱水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CVP可以指导透析脱水。本组有2例透析开始引血时出现低血压予减慢血泵补充胶体后血压回升,其余未发现因脱水不当而引起的明显容量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