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建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0:3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947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部分 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
 第5章 地理空间信息基础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地理空间数据模型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地理空间数据结构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地理空间数据库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部分 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第9章 地理空间数据获取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空间数据的编辑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地理空间数据的质量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部分 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13章 空间数据分析的计算模型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空间查询与统计方法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空间分析方法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及可视化
 第16章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输出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方法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标准化
 第18章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1章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数字工程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
  2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 空间信息网格
  22.1 复习笔记
  22.2 练习与思考题
  2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3章 空间数据的互操作
  23.1 复习笔记
  23.2 课后习题详解
  2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4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24.1 复习笔记
  24.2 课后习题详解
  2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作为李建松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授课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基本上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遴选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遴选了部分名校近年来的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为考生回忆版)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4.免费更新内容,获取最新信息。本书定期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对于最新补充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均可以通过免费升级获取。

内容预览
第1部分 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
1.1 复习笔记
一、地球系统科学
1.含义
(1)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机制、地球系统变化规律和控制变化的机理,是研究地球系统的科学。从而为全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是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自身)等四大圈层组成的作为整体的地球。
2.研究问题
(1)就解决人类当前面临的人与自然的问题而言,如气候变暖、臭氧洞的形成和扩大、沙漠化、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和物种大量消失等,已不再是局部或区域性问题。
(2)就学科内容而言,它已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的范畴,而涉及大气、海洋、土壤、生物等各类环境因子,又与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3.研究方法
由于地球系统科学面对的是综合性问题,因此应该采用大科学思维方法,包括系统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模型方法。
(1)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科学思维方法。这一方法体现了在系统观点指导下的系统分析和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的系统综合的科学认识过程。
(2)分析与综合方法
包括从分析到综合和从综合到分析的思维方法,实质上是系统方法的扩展和具体化。
(3)模型方法
针对地球系统科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特点,建立正确的地球虚拟模型、数字模型,是地球系统科学的主要科学思维方法之一。这对研究地球系统的构成内容的描述、过程推演、变化预测等是至关重要的。
二、地球信息科学
1.含义
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地球表层信息流,或研究地球表层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综合信息流的科学。
2.理论基础
它的基础理论是地球科学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系统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理论的综合。
3.研究问题
地球信息科学以信息流作为研究的主题,即研究地球表层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一切现象的信息流过程,或以信息作为纽带的物质流、能量流,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等。
(1)信息流程表示:信息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加工→最终视觉品。
(2)信息化时代信息流程表示:信息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加工→最终视觉品→信息服务。
4.研究方法
(1)技术手段
包括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高新技术,即“3S”技术。即RS、GIS和GPS构成的立体对地观测系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手段。
(2)运作特点
①在空间上是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
②在时间上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
③在时序上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
④在时相上是同步的、协调的,而不是异相的、分属于不同历元的;
⑤在技术上不是孤立的,而是由RS、GIS和GPS三种技术集成的,它们共同组成对地观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3)分块功能
①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为地球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更新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并通过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等提供影像的解译信息和地学编码信息。
②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对遥感技术获取得到的信息加以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
③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则提供对应的瞬时三维定位信息。
三、地理信息科学
1.含义
地理信息科学是信息时代的地理学,是地理学信息革命和范式演变的结果。它是关于地理信息的本质特征与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地理信息,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研究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技术问题,如数据的获取和集成、分布式计算、地理信息的认知和表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地理数据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于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实践等。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体系分为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次,如图1-1所示。

图1-1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体系
四、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1.含义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为主要内容,并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用于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传播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的信息科学和技术。
2.发展前景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3S”技术为代表,同时运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与方法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完整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理论体系有待建立,一系列基于“3S”技术及其集成的地球空间信息采集、存储、处理、表示、传播的技术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3.相关术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各不相同,出现了许多相互类似,但又不完全一致的科学名词,如:地球信息机理、图像测量学、图像信息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等。这些新的科学名词的出现,都与现代信息技术,如遥感、数字通信、互联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4.与地理信息科学的关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在学科定义和内涵上有所重叠。
(1)从测绘科学的角度理解,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科学与测绘科学、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2)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理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即被称为地理信息科学。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要比地理信息科学广,体现了多学科、技术和应用领域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研究重点与地球信息科学接近,它更侧重于技术、技术集成与应用,更强调“空间”的概念。
五、地理信息系统
1.含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特点
(1)地理信息系统更多地强调在技术层面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存储、处理、空间分析和利用。
(2)结合计算机技术与空间地理分布数据,通过一系列空间操作和分析方法,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乃至企业经营提供规划、管理和空间决策信息,并能回答用户所提出的有关空间问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947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6 14:09 , Processed in 0.08298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