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听——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听力速度的方法和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所谓“精听”是指为了达到真正练习听力和听写能力为目的,仔细的从句子结构和词汇两方面出发对听力内容进行细节性的信息获取,目的或者说最终目标是能够把听到的句子完整的听写出来。与“精听”相对应的,就是在听雅思听力过渡段落的时候大家经常要用的“泛听”,也就是一边听大概的意思一遍准备好听下面即将出现的主题内容(主题词)。平时训练自己的听力能力,一定要采用“精听”的方式,具体过程依照每个人的具体基础可能会有不同,但是一般来说,其步骤如下:
1.首先将听力内容听一到两遍,尽量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偶尔遇到生词不要过多徘徊,坚持往下听,听完整;
2.之后进行第二个步骤——听写,每句话听完之后,按下暂停键对刚刚听到的这句话进行听写。遇到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但是不会拼写的单词,可以先空着,但是这句话的结构和其他可以听的很清楚的部分一定要尽量写出来,这个过程肯定是比较费时间的,对于大家的挑战也比较大,可以反复3-5遍;
3.找到听力资料的听力原文,与自己听写的内容进行比较,看看没有写出来的单词到底是真正超越能力的那种超级难的生词,还是自己明明会但是没有反应过来“是这个词啊”的那种错误,再或者是意思懂但是不会拼写的单词。当然还要看看每个句子里面的名次单复数,介词,代词,连词这些读的比较轻的成分有没有听错或者听漏掉了,最后,对这篇听力文章进行精读,句子结构、语法都要理顺,这样听的时候才能保持一种顺畅的进行状态而不会被卡住,所有生词和出现的搭配马上学习掌握;
4.进行跟读。重新放录音,放一句,看着原文跟着磁带录音读一句,以此来试着用母语的速度、节奏、重音、连读、吞音的方式来朗诵原文。刚开始读肯定嘴上还是会慢或者拌住,但是一定要坚持跟着磁带读原文,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重要,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自己听说的能力,该过程一般持续2-3次左右;
5.最后,把原文拿开,重新放录音,你会发现听到的东西已经非常清楚了,由于生词、长句子结构、连读都已经在你刚才跟读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针对这篇文章而言),所以现在可以很清楚的跟上听力的节奏,并可以精听到每一个单词。
到此呢,这篇雅思听力文章出答案的句子的精听算是彻底搞定。
最后,随着听力量的积累,只要大家坚持,加之词汇量的提高,一般来说在不长的时间内整体听力能力(包括整体理解力和抓个别信息点的能力)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同时口语的速度和发音准确程度也会有非常好的提高,“听说不分家”嘛。 随着能力的提高,大家可以逐步的提高“精听”材料的难度,以便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学习语言就是这样,有方法有窍门,但是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或者捷径。大家一定要有毅力,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听力更是如此!没有量的积累,怎么可能突然听懂原版考试听力试题的内容呢?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说这句话的用心,希望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正确的方法,真真正正的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沙发
 楼主| 任风吹干泪和汗 发表于 10-5-22 13:50:15 | 只看该作者
 在进行这种“精听”训练时,您需要特别注意四点。第一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弱读。比如介词of,它的音标是[ov](o=hot中间的那个元音),但它通常被弱化成[ev](e=maker的第二个元音),有时甚至被弱化成[v]或[f],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把所有的弱读单词听出来。

  第二点是:某些英语单词的连读。比如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听到一个生词,发音好象是notatal,不像是外国的人名、地名,而且《英汉词典》中也查不到,这时,您就应当想到,它很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连读,按照这个思路,您应当猜出它是not at all。

  第三点是:某些单音节的英语单词。多音节的单词,比如foreign、minister、immigration等,由于音节多,很容易听出来,比较麻烦的是那些单音节单词,比如did、was、him等,只有一个音节,发音时间短促,很容易被忽略,因此您在“精听”一条新闻时,一定要重点识别这些单音节单词。

  第四点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弱读、连读、单音节单词这三个问题解决之后,最后的问题就是“单词与头脑的同步”,也就是您每听到一个单词,头脑中必须马上想到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比如听到Russia,马上想到“俄国”,听到president,马上想到“总统”,听到visit,马上想到“访问”,等等
板凳
xiaojiechen 发表于 10-10-17 17:10:42 | 只看该作者
精听是首听
地板
cui-ccui 发表于 11-3-24 18:46:13 | 只看该作者
嗯嗯,好文章啊、一定要好好的练。
5#
mm9902 发表于 11-3-25 09:20: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6-28 18:47 , Processed in 0.10764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