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前史方法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cwayne 发表于 07-10-24 17:2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史前史方法论



老黎  王显春








无论是认识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没有方法,就无法认识任何事物。史前史是个复杂的事物,人类试图认识史前史这个复杂的事物的历史比人类的文明史还要长。当初,人类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说着记忆中的祖先,记忆里的族事,渐渐地,祖先成为能够驾驭自然力量和创造万物的神。这就是含有宗教意义的神话传说。凡是神话传说都是宗教的产物,都是对史实的放大、折射、移花接木式的反映,都是对史前史实的笼统的虚幻的认识。

人类没有停留在对史前史神话传说般的认识上,当思想者赤裸裸地面对历史的时候,真理的大门,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被艰难地开启。他们勇敢地越过宗教的樊篱,用眼睛,用脚板,用手探索着史前史的痕迹,寻找着史前史的证据,并且总结出研究史前史的方式方法(模式)。如摩尔根把人类史前史划分为三个主要时代:愚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摩尔根的模式一诞生就受到恩格斯的高度赞扬。

恩格斯赞扬它并不意外,因为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需要证据支持,摩尔根的模式需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摩尔根是探索者,是史前史的最初探索者,恩格斯是探索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创建者,他们与世界上所有的学者一样,都受时代所制约。说得明白点,摩尔根、恩格斯时代不是研究人类史前史的黄金时代,研究人类史前史的黄金时代在二十世纪。当人们用“田野考古”的方式揭示出巴比伦文明,华夏文明的时候,摩尔根模式就不那么适用了。因为,摩尔根模式依据的是易洛魁人等土著居民的现行生活资料。摩尔根模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但是,历史唯物主义有千差万别,有粗枝大叶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有精益求精的历史唯物主义,有肤浅的历史唯物主义,也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部分学者只知道摩尔根模式是唯一的研究史前史的模式,而没有发现他的知识的局限性,只认识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划时代历史价值,而认识不到书中的局限性和错误,盲目地一味地追逐“摩尔根模式”,糟蹋了纷纷面世的华夏文明,愧对列祖列宗。

摩尔根的“愚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不是个客观标准,恩格斯把“铁器时代”和“拼音文字的发明”定为“文明时代”的标准与华夏文明不符。在世界范围内,铁器不足三千年的历史。而在中国,中华民族在六千年前就发明了系统的文字,发明了记载宗教的文字,发明了记载哲学的文字。中华民族有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符合实际的研究历史的方式方法。





一、穴居时代






人类已经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了。目前,在中国境内各省发现的二百多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从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五十万年的北京人、距今约二十八万年的金牛山人、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到距今一万年的仙人洞人等,绝大部分遗址是在洞穴或洞穴附近。鉴于人类的智力和气候等因素,穴居是那个年代的首选,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我们称这个时代为穴居时代。

穴居时代是天然的血缘婚,没有形成氏族(没有姓氏),没有祖先崇拜,没有墓葬习俗,没有宗教意识。如在山顶洞发现了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身物品。随身物品不是随葬品。说下室有“墓葬”、“随葬品”的说法缺乏佐证。再如澳大利亚“梦戈一号墓”、“梦戈三号墓”(距今3——2.8万年)。基本资料显示,“梦戈墓”没有墓圹轮廓,没有挖掘生土的记录,根本就不是墓。墓葬不仅体现了宗教意识,也体现了一种能力。穴居时代,人类没有能力建造墓葬。

穴居时代,人类发明了石斧、弓箭、人工取火技术、稻谷培育技术、制陶技术等。



二、草居时代






草居时代有两个时代特征,就是洪荒时代和有巢氏时代。

1、洪荒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点,洪荒不仅仅是指人类混沌愚昧的状态,还有个客观标准,就是大洪水期。这个时期是人类从走出洞穴到定居,度过了一个艰难困苦,九死一生的历史时期。洪荒时代也是人类创造记忆、创作神话、缔造英雄的时代。人类在洞穴里居住了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当小心翼翼地走出洞穴时,迎接他们的是滔滔洪水带来的灭顶之灾……

大理冰期后期,天气渐渐转暖,动植物渐渐活跃起来。由于石斧、弓箭的发明和人工取火技术的掌握,人类战胜敌害和获取食物的能力增强。由于食物的改善,促使人类智力增长和体质增强,繁殖能力提高,人口增加。人口增加的直接后果是取食半径加大。洞穴周围的食物日益匮乏。为了获得食物,人们渐渐远离了洞穴,渐渐在远离洞穴食物充足的地方定居下来。

山顶洞人后期,有了人工取火和搭建小窝棚的能力,具备了在野外临时过夜的条件。除以上的主动走出洞穴的原因外,还有多种被动走出洞穴的原因。如地震暴雨,造成洞穴坍塌;如山洪泥石流淤塞洞穴,都迫使人类走出洞穴。由于寻求食物的途径不同,生产经验的差异,性别的差异,一个洞穴出去的人可能走向四面八方,不同洞穴出来的人又可能走到一起。走出洞穴,是对旧的洞穴式血缘部族关系的破坏,为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新的婚姻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人类陆续走出洞穴的时间大致是从山顶洞人到仙人洞人,从距今一万八千年到距今一万年之间。

人类走出洞穴的时刻,也是将要毁灭人类的世界性的大洪水发生的一刻,人类的记忆就产生在这一刻。因为痛苦,记忆才深切。大洪水有多大?洪水大劫后人类还剩下几人?各族又是如何逃生的?西方人有西方人的痛苦的深切记忆,华夏民族有华夏民族痛苦深切的记忆。


西方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基本上是《圣经》模式:造一只船,只有几人和动物能逃难,暴雨下了很久,洪水淹没了大地和高山。




华夏民族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基本上是女娲伏羲模式:大水到达山顶,只剩下女娲伏羲兄妹二人,女娲抱着一只鸡,手举一支谷穗,伏羲牵着一条狗。洪水退后,女娲伏羲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繁衍出华夏民族。汉族、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等都有类似的神话传说,大同小异。



华夏民族这些传说质朴、真切,透露出人类走出洞穴后依然保留着血缘婚这一历史真实,同时也反映出大洪水过后人类开拓荒野、繁育后代的艰苦历程。

同是神话传说,西方关于洪水的记载是神话,虚构的成分多了些;华夏民族关于洪水的记载是传说,有的是口头传说,事实的成分多一些。因此,华夏民族关于洪水的传说更具历史价值。

大理冰期时代,全球气温下降。由于寒冷,海水蒸发后以冰雪的形式降到陆地上,成为冰川雪原。由于气温低,陆地上的冰雪不能融化,不能以水的形式回到海里,海水的补充量达不到蒸发量,造成海平面下降。距今两万三千年前后,海水全部退出渤海和黄海。渤海与黄海成为内陆平原,与朝鲜连在一起。东海几乎消失,台湾与大陆连在一起。山东、辽东、朝鲜已不是半岛,台湾不是岛。世界各地的情况都是这样,因为,海平面是属于世界的一个地理标尺。

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后,大理冰期结束,气候迅速回暖,陆地上的冰雪开始融化,补充到海里。距今一万二千年前后,北黄海发生海侵,至现今水深五十米线附近。距今一万年前后,渤海海峡再度海侵,到距今八、九千年间,海平面达现今十米线附近,这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3℃。气温高,水汽循环系统异常活跃,暴雨的天气就多。冰雪融化、暴雨,是造成洪水的主要原因。

2、草居时代就是有巢氏时代,草居不是像喜鹊一样在树上筑巢,而是在地上作窝。 人类走出洞穴后最先选择的居住形式就是草窝。草窝没有盖,能挡风不能遮雨。为了遮雨,草窝往往建在大树下或崖壁边。有的崖壁向外探出三五米远,正好用来遮雨。

如连云港将军崖,该崖壁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取石材建山下小学而被炸毁,炸毁前,估计该崖壁有十米高,向外探出约三米远。将军崖正是古人走出洞穴后息身的好场所。

崖壁是遮雨的好场所,久而久之,就像洞穴一样,周围的食物资源渐渐枯竭,就近采食成了问题。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创造居住环境,创造一个能在食物资源丰富的地带安身立命的环境。把草窝加上遮雨的顶,人类就发明了窝棚。人类走出洞穴前已经发明了石斧,会砍伐树木,具备了建造窝棚的能力。一旦学会了建造窝棚,人类就掌握了生存的主动权,可以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定居下来。在窝棚出口上加上挡风的草帘子,就发明了“门”,把火塘移入窝棚,就能越冬,就是家。当初建的窝棚形状不是圆的,也不是方的,是不规则的形状,因为那时的人们还不懂圆和方。

一个方便采食,又临近活水水源,高爽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会吸引人三三两两地聚拢来。一个洞穴出来的人聚拢在一起,不同洞穴出来的人,或联姻,或结盟,能够和谐相处的聚拢在一起,前后建起三五个小窝棚,就是最初的聚落。

在围猎、捕鱼中,有生产经验的,有组织能力的人往往是大家的核心。大家自愿团结在核心人物的周围,听从核心人物的指挥,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共同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对驻地的骚扰,预防外人来抢占领地。这个核心人物就是最初的酋长,酋长的诞生标志着新的社会形态——部落的诞生。

墓葬:人类的居住观念和墓葬观念是对应的,生死观决定墓葬形式。在距今九千年前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穴式墓葬。在草居时代,人们居住的是平地建筑的简陋的窝棚,那时,还没有形成“埋葬”的观念,也没有能力埋葬死人。人死后,把死尸投入江河,这叫“水葬”;“裹以白茅”,“投于荒野”,这叫“天葬”。

“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卷五)

“裹以白茅”是不是葬俗?《诗经》里有“野有死麕,白茅包之”。古人对人和动物的死尸一视同仁,死后都用白茅包之,这实在是一种很文明的行为。草居时代人们建造的窝棚,除了用树木枝条支起筋骨外,主要的材料就是白茅。白茅柔韧细长,可以当绳索绑扎,绑扎在窝棚上又是防雨的好材料。人生前住在用白茅搭建的窝棚里,“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就连动物死后也以“白茅包之”,这虽然不是葬俗葬制,已经成为习俗了。

草居时代有了家庭观念,一个窝棚就是一个家庭。有了父母子女、兄弟姐弟的概念。草居时代初期,同一个洞穴出来的还在一起居住,依然延续了洞穴时代的血缘婚形式。当不同洞穴的人走在一起,住在一起时,这才渐渐产生了族外婚。

从距今一万八千后人们陆续走出洞穴到距今九千年前称草居时代。有的草居时间长一些,如山顶洞人,也只有八九千年的时间,有的草居时间短一些,如仙人洞人,不足千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草居时代只是瞬间。草居时代是个洪水滔天,灾难深重、九死一生的时代,人们惊慌失措,还没来得及反思历史,还没来得及形成氏族,没有来得及形成宗教观念。


三、屋居时代






中华民族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终于迎来屋居时代。屋居时代是中华民族反思人生,反思历史,“认祖归宗”,产生抽象思维,发明文字,创造文明,创造未来的时代。

1、室居时期

室,半地穴式居室为室。

目前,中国新石器考古发现最早的半地穴式房屋遗址在裴李岗文化。经碳十四年代测定,裴李岗文化裴李岗遗址较早的数据之一是BK94126:9060~8990年(供参考)。
距今九千年前后,气温趋于温和,大洪水趋于结束,海平面上升至与现在接近的水平,海陆水汽循环趋于平衡,人类选择了半地穴式的室居形式,人类历史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住房问题: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房基以地面式建筑为少数,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流。古今都一样,房屋是一次性投资,长期使用的生活设施,追求经久耐用适用是人类共同的目标。地面式建筑虽然容易建造,与半地穴式建筑相比建造起来省工省料省时,但是,人们还是渐渐放弃了它。鉴于当时的建筑水平,人们选择了半地穴式建筑模式。半地穴式房屋有一段地穴式墙壁,其壁防风性能更好一些,保温性能更好一些,火塘里的柴火燃烧起来更平稳,人在半地穴式的房屋睡觉有一种安全感,更适合人类越冬和长期居住等。人们选择了半地穴式建筑模式,也许是出于对穴居时代的眷恋,也许是为了抵御寒潮。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房基以不规则圆形为主,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占多数,方形的是少数。这说明当时人们还没有形成圆和方概念,至少还没有东南西北的概念。房屋的出入口南向开启,便于采光取暖,便于越冬。房屋内有火塘或灶坑,也是为了烧烤食物和冬天取暖用的。距今九千年前后,虽然平均气温比现在高一些,但,气温极不稳定。在距今八千六百年时气温骤降三十度,严重影响人类生存。那时,冬天还是要采用各种方式取暖,白天采用日光,夜间采用生火的方式取暖,半地穴式建筑就有很好的保温节能效果,在抵御冰雪和寒潮中发挥作用。

住房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气候环境,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思想观念等全部体现在住房上。前些年,西方媒体报道发现了一万年前沉入海底的城市,这是西方式谎言。冰期、海退、回暖、海侵、洪水、全新世大暖期,这些都是世界性的话题,任何民族的体质智力都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脱离其他民族的相互影响而独立发展。西方式谎言往往是殖民思维在作崇。

住房问题也是人类发展的大问题,安居才能乐业,居住模式决定着人类的情感婚姻,思想宗教,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

墓葬问题:

距今九千年前,人类发明了半地穴式居室。有了居室,就有了家庭。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观念。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依恋之情日益深化,一直发展到生死不弃的地步。为了达到生死不弃的目的,人们受半地穴式居室的启发,发明了穴式墓葬。死者如生,穴式墓葬延续了家庭观念,延续了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依恋之情,迈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凡是死者都对环境有污染,尤其是患传染性疾病的死者,对生者的危害就更大。把死尸埋入黄土,就隔断了污染源,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者。这比“白茅包之”“投于中野”,任野兽啃噬,任其滋生蚊蝇更文明,更科学。穴式墓葬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进步。穴式墓葬还被人称为“无字地书”,那个时代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婚姻,乃至军事政治就写在这不“无字地书”里。

目前,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最早的墓葬遗址在裴李岗文化。透过随葬品能够看到距今七千至九千年这个时段的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为泥质陶和夹沙陶,手制,火候低。其种类有鼎、罐、壶、钵、碗、盆勺、盘、豆和器盖等。

裴李岗文化的石器是从旧石器里脱胎而来,以磨制和琢磨兼制为主。多数是通体磨光,制作精良。最有典型意义的是石磨盘石磨棒,应为世界上最早最精良的粮食加工工具。石器都农业、手工业、建筑和狩猎的工具。如:斧、铲、楚、脸、刀、石磨盘、石磨棒、石锛、石凿、磨石、石杵、石矛、使求和石纺轮等。

龟甲上下甲缝合在一起,当针线筐或针线包一类的物品。龟甲里装有彩色小石子,这是人们的心爱之物,装有骨针、麻绳等生活必需品。那时,恐怕还没有“灵龟”的观念。那个时代,人们不但把石头制成各种工具,把泥土烧制成器皿,还把龟甲和动物的骨头制成各种日用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人们发明的骨器有骨针、骨椎、骨矛、骨匕、骨镞等渔猎工具和生活用品。

婚姻问题:

从墓葬看婚姻。在裴李岗文化的墓葬中,早期以单人葬为主,中后期合葬墓的比例逐步增加。单人葬说明当时人们的独立性强,家庭观念淡薄,婚姻还不够稳定。到了裴李岗文化中后期,合葬墓逐渐增加。如M35为二男性合葬,成年,甲为后死者,为一次葬,乙为先死者,为二次葬。M35应为兄弟合葬。M106为二异性合葬,40岁左右,女先死,为二次葬,男后死,为一次葬。M106应为夫妻合葬。M363为异性三人合葬墓,二男一女,50岁左右。M363应为夫妻葬。再如M325为异性四人合葬墓,二女二男,成年,一人为一次葬,三人为二次葬。M325应为夫妻合葬。

一座墓葬,就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同性合葬墓的男女墓主大约是走婚制,没有建立起以情感为纽带的稳定的婚姻家庭,死后兄弟或姐妹合葬在一起。异性合葬墓已经是有了稳定的家庭,稳定的婚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生同床,死同穴”。有的一夫一妻,有的二夫一妻,有的二夫二妻等都是对偶婚,是一个家庭。先死者先葬,后死者下葬时再把先死者的遗骨迁来“并骨”合葬。合葬以婚姻家庭为基础,由子女和族人实施。

距今七千至九千年间,由于人口增加,具备了族外婚的条件。那时,族外婚和血缘婚并存,走婚与对偶婚同在。

由于墓葬的发明,人们逐步建立起灵魂不灭的观念。

2、房居时期。

房,方形的居室为房。

距今六千五百年前后,方形房屋是华夏民族建筑形式的主流,科学知识、建筑能力促使人们有意识把房屋建成方形。那时,半坡、姜寨村落的“富户”或公共场所的大房子都是方形,大汶口普通住房也是方形。方形,是人类认识空间,管理空间,认识时间,管理时间的能力的体现。房居,迎接并开辟了一个伟大文明时代。

房居时期是人们思想豁然开朗的时期,那时,人们懂得规划空间,管理空间,把空间规划为四方,取名叫东南西北,利用空间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同时,人们更伟大的进步是懂得规划时间,管理时间,把时间规划为四季,取名叫春夏秋冬,利用时间知识进行春种秋收,促进养殖业发展。房居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科技进步、丰衣足食的辉煌年代。

房居时期,也是彩陶盛行的时期。距今七千年前后,人类发明了彩陶,开始了用色彩记录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到了距今六千五百年前后,彩陶盛行。彩陶是人类的百科全书。它首先用色彩记录了人们对洪水的遥远的记忆,记录了生和死、天和地,记录了对宇宙起源的思考,天地从何而来?记录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从何而来到何处去?记录了生死轮回,记录了宗教的起源,记录了哲学的起源等。

在距今六千五百年前后,在中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相继产生了花氏、伏羲氏、虞氏、龙氏等原始母系氏族部落。继而,产生了祖姓、妣姓、夏姓、风姓、周姓等父系氏族部落。

什么是文明?用文字明明白白记录了的就是文明,用文字明明白白记录的历史就是文明史。房居时期,是华夏民族开启文明之门,迎接人类文明曙光的早晨。

这里,仅提供一种中国史前史的研究方式方法,正确与否,愿接受历史的取舍。
沙发
sunam3000 发表于 07-10-26 20:33: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s:9]
板凳
mosky27 发表于 08-1-9 11:41: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地板
zhoulei0621 发表于 08-1-9 12:26:5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答题技巧讲解及训练

历史答题技巧讲解及训练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审题通常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审中心词  即“答什么(what)”  这一步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到,但一定要记住做到“准”和“全”。非选择题别忘了审答题方式。

第二步:审主体  即“答什么(who)的什么(what)”  这一步最为同学们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

例1:(98全国多项选择题)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是

A 控制北洋军阀     B 立宪派的支持     C 帝国主义的扶植    D 革命党人的妥协

本题的中心词是原因,审题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答什么的原因呢?是袁世凯重新掌握

清政府实权的原因,而不是他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因此B和D不能入选。本题当年的抽样结果是0.16(100个学生中只有16人作对),得分率相当低,就是因为主体的审定有误。

第三步:审限制词  即“怎样答(how)”  近几年高考题的限制条件都比较多,有时间限制词、空间限制词、角度限制词、频率限制词等等。这是加强能力考查力度的表现之一。这些限制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考生的答题思路中,它们起着路标作用。

以上审题方法既可用于选择题,也可用于非选择题。下面结合文科综合考试中的题型谈一谈答题技巧。



二、选择题技巧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选择题的审题除了做到以上三步之外,别忘了还要审题头,即一组题目之前的中心语句或材料。这一句话或材料不仅在考试中起到了转换脑筋的作用,而且有时还是选择答案的依据。

例2: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回答:

秦王蠃政读韩非子著作,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蠃政发此感叹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C 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 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

此题的四个选项均为韩非子的观点,直接判断对同学们说有些困难,但如果结合题头来看,则非常容易选择。

    选择题根据不同的分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就同学们错误率比较高的组合选择

题、材料选择题、最佳选择题、判断式选择题的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 组合选择题

解答时可采用①排除法②肯定法③列式法(共有的选项不予考虑)

例3:(2000全国)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本小题首先可以通过排除法排除④,因为西汉以后,如道家学说依然还有一定的地位(举例法),答案在C、D中选择,在C和D中,共有的是①③,缩小思考范围(列式法)后,重点判断②,可以肯定,答案选D。

(2) 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目中提供一则或多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

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答材料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目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例4: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首先根据材料的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及时间判断这段话的背景是工业革命后,材料的内容讲述的是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然后分析选项,A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的核心内容;B项为错误选项(如当时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D项也为错误选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所以答案为C。

材料选择题除上题的文字材料外,还有地图材料、插图材料、图表材料,请同学们留意课本地图及插图。

(3)最佳选择题

这是单项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目中多有“主要”、“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的理论(基本原理或方法)指导下,确定出“最佳”的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或以点代面。

例5:(97全国)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A 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  

B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 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论点是“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在备选项中选择最能说明这一性质的论据。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铲除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正好是资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的体现,所以B最符合题意。而A、C、D是命中双方较量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革命的性质。

  

(4)判断式选择题

要求判断关于某一问题的相关选项正确与否,此类试题难度不大,但在高考中的错误率很高,主要是由于同学们做题时比较紧张,看题时记得要求,但一看选项就忘了是做正确还是错误,匆忙下笔,导致错误。

此类题目可在看题时将要求圈出来,在看选项时直接在选项中打√或×,做完后再看题目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另外判断时注意常见的迷惑项通常会在时间概念、因果关系、表述上设置圈套,所以同学们可以特别注意这几方面。

例6: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   B 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

C 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 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

    首先将题目中的正确二字做上记号,然后逐一读选项,A项错在全部,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C项错在没有二字,重庆、沙市、苏州、杭州是新开放的;D项错在日本二字,当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是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强。所以答案应选B。



三、非选择题技巧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非选择题是指除选择题以外的所有题型,有52分之多,包括填空(填图、填表)、材料解析、问答题等等。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历史非选择题具有跨度大、视角新、高概括等特点,材料题和问答题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题型更加开放,更加灵活,但“以不变应万变”是上策,“不变”的是基本知识,审题、答题技巧。

下面根据非选择题的特点划分为四类,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基本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类为答案来源于材料;第二类答案来源于课本;第三类答案既不来源于材料也不来源于课本;同学们感觉最为困难的图表类单列。

(1)答案来源于材料类型

答此类材料题一定要注意审题。一般而言,此类题目设问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在弄清题目要求(主体、中心问题、限制条件)的前提下(这一步叫“审”),按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文字信息并标记下来(这一步叫“找”),然后将找出来的文字信息按题目的要求筛选,分层次地、有条理地分点作答出来(这一步叫“答”)。

例7:2000年高考上海卷第43题第(1)(2)问(孙中山题)

例8: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 第39题第(1)(2)(3)问(李鸿章能源题)



(2)答案来源于课本类型

此类试题最大的特点是用新材料考查课本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材料在外,答案在内”。

对于此类问题,首先需要做准确的知识定位,根据试题要求确定时间及线索,然后定位于课本的某一章(或几章)某一节的某一子目。然后根据记忆来答题。

例9: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 第37题第(4)问(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12分))

答案: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在两极格局下掩盖的一些矛盾爆发,导致局势冲突和战争不断。

本小题的答案就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9面。

(3)答案既不来源于材料也不来源于课本

此类非选择题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比较少见,但2005年春季文综试卷中第37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此类试题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获取和解读信息,灵活地调动和运用知识,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综合地论证和探讨问题。以上能力在今年的《考试说明》中表述如下表:

目标          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的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同学们可以依据能力表格中的四行,依次做起。

例10:2005年春季高考文综卷第37题(印刷术题)



附:历史基本能力考查注意事项:

1、分析能力:常见的考查分析能力的中心词有原因、影响、历史作用等。对于此项能力,重要的是理清分析的思路。如中国古代史原因、影响类的分析一般是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几个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原因分析一般是从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几支社会力量等方面分析;世界近现代史的影响分析一般是从国内、国际等几个方面分析。

2、比较能力:常见的考查比较能力的中心词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于此项能力,关键是找准可比点。如比较相同时间不同国家(中西比较)或不同阶级(义和团与戊戌变法)的不同表现,可就其时代背景比较相同,就其国家性质或阶级属性比较不同,;如比较不同时间的同一属性的事件(如太平天国与义和团、早晚期资产阶级革命),可就其时代特征比较不同,就其阶级属性比较相同。

3、归纳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的中心词有特点、阶段特征、几个方面的表现等等。对于此项能力做题的关键是不能罗列史实,而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归类,然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

4、评价能力:常见的考查评价能力的中心词有你对**的看法或评价等。此类能力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用“两分法”;②注意把人物或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即“不能苛求古人”;③评价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时间跨度大的事物(如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要分阶段评价。

5、其它能力:如“说明”要注意用史实说明;“启示”指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启迪等等。同学们可以在做题时不断总结。



(4)图表类材料题

此类试题是同学们感觉最为困难的,但抓住其特征进行训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考中图一般出现的有地图或实物照片等,历史科中图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根据图来确定时间。一般不会要求大家像考古学家那样根据文物特点或用C14来判断时间,而是根据图上的有效信息来判断时间,如地图上的城市名(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名称不一样)、疆界、重要的文物图片(课本上有的应该知道时间)等等。

表格的功能则是印证课本中某一国家在某一阶段内的政治、经济特征。同学们在做图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从一组数据中看整体发展趋势或比较几组数据中,不要被其中个别几个数据挠乱思维;②图表格中的百分比无法看出总量的变化;③表述总体趋势时要尽可能准确地运用表程度的副词。



例1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答案:范围不断扩大;摆脱相对孤立,联系不断加强。



例12:(96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
  
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

全世界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65年
2003700
1413280
163040
698900
317570
91290

所占%
100
70.53
8.14
34.88
15.85
4.56

1993年
23112566
18247536
99262
6259899
6279762
4214204

所占%
100
78.95
4.28
27.08
27.17
18.23


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

回答:(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答案:.①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4分)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2分)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1分)

②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1分)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1分)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1分)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2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9-29 21:26 , Processed in 1.540406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