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岁张炘炀读研,是得是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shuang9418 发表于 08-9-15 07: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正式报到。当天一大早,不少媒体就在那里等待。他们在等待一个13岁少年“神童”张炘炀的出现。早在2005年,10岁的张炘炀就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而今,他的身份从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升级成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

    13岁就读研究生,有人赞叹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人赞叹张炘炀的天资聪颖,可是对于一个13的少年,读研究生到底是得是失呢?



风风雨雨少年班



    看见这则消息的时候,很多和我一样年纪的人都会联想到30年前风靡全国的“中科大少年班”。当年对于少年班这种新兴事物,大家是以质疑和好奇的眼光在看的。对于脱离常规6-3-3小初高的步调,以11-15岁的年龄进入大学学习的这些孩子,个别“问题学生”也确实存在,自控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品行不端或心理问题被劝退学等等负面情况让很多人对这种教育方式冠以“揠苗助长”的评价。3年前,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少年班不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心智有缺陷的孩子,哪怕他的智商远远高于常人,这样也是为什么后来中科大录取考试中加入了面试和心理测试的原因。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怀疑张炘炀未来的道路。

    但是,同样一组数字又给了我们信心。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1220人,毕业1027人中,有935人考取研究生,比例为91%。总体来看,少年班毕业生的升学率高、出国深造率高,就业面广,获国际大奖者多,回国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工商、金融、IT领域,仅在IBM、英特尔、微软、杜邦这样的国际500强企业就职的就有149人,其中许多人担任重要职位。除了78级的张亚勤外;78级高峰目前任德意志银行中国分行董事、总经理。在国内,78级郭元林现任紫光集团总裁,83级陈晓薇现任中华网总经理。在质疑中,少年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实际上让一个孩子继续呆在中学,一遍遍重复他已经学会的知识,也并非人道。”许多像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一样的家长,抱着让孩子早日成才的期望,把孩子提前送入了大学。



张炘炀走得远吗?



    尽管小炘炀如今的成绩得意于天赋,但这个“传奇”离不开在身边陪读数载的父亲张会祥。张会祥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把知识去粗取精灌输给孩子,并广泛培养其兴趣,让他边玩边学。进入大学后,张会祥就和炘炀同住在一个宿舍,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同时也监督其学习。如今成为一名研究生的张炘炀,仍然由父亲陪读,照料他的生活起居。

    儿子成长应该是效率优先,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尽量少接触。在实际生活中,父母也是按照这一效率优先的法则对张炘炀进行教育,虽然学到的是多了,与外界的接触却少了,使得张炘炀性格内向,连入学后见到导师都不爱打招呼,这种内向,让张炘炀看起来似乎有些狂傲。我们不禁担心,这种内向会不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与人相处。同时脱离自己的年龄层次,与大自己近10岁的同学在一起,对他的性格发展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呢?父母代替不了他与同龄人的交流,到了大学在年龄相差太大的同学中,心理和情感上的断层,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100多年前的《卡尔·威特论教育》里已经记述了一个“培养出来”的天才,而且,百年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小威特在规范的教育下,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83岁安乐地离开人世。

少年大学生并不是“洪水猛兽”,但是完全乐观地看待也是不行的,随着教育的进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彼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9 01:02 , Processed in 0.07835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