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观经济学知识要点归纳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iris__shen 发表于 14-9-23 21:0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微观经济学分为几个部分 :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与福利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基础 供求分析法为重点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
导论: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定义?经济思维?经济学内容和方法?
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于不同的用途,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需求的科学。
理性人;作为决策的主体都充满理智,不会感情用事,也不轻信盲从,而是精于计算和判断,其行为符合始终如一的偏好原则。              
稀缺资源;既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称为相对稀缺资源,或简称为稀缺资源。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连接所有最大产品组合点所得到的曲线。
资源配置:微观主体经济主体将其所有的经济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以最好的实现其目标。资源配置是微观经济的主要研究任务。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在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亚当斯密悖论: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有一只看不见得手去引导她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也就是说,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是社会受益,即便不是他们自己受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称这个为亚当斯密悖论。看不见的手。
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两个假定的基础上的,
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
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
生产者最求利润最大化,
ZF则追求实现目标决策的最优化。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不仅仅是理性人,更是完全自私的人。从自己角度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理性人假定中,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动力是利益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法
总量分析法
分析对象
以家庭和厂商等个体经济为主
以 整个国民经济为主
分析重点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全社会福利最大
重商主义:只有商业才是生产,利润来自流通,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对外扩张政策,通过多卖少买、贵卖贱买的方式增加国家财富。
大萧条时期,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实施国家干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滞涨局面。即严重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货币学派主张,用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代替新古典综合学派见机行事的财政政策。
供给学派认为,总需求管理破坏生产积极性,只有增加总供给才能够解决滞涨问题。
理性预期学派则断言,具有理性的人们会对任何经济变动做出符合实际的预期,使ZF的政策变得无效,甚至无害。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形成以新古典综合学派为首的新凯恩斯主义以理性预期学派为首的新古典主义两大阵营,争论的焦点是国家干预与反国家干预。
最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主要是最优化和均衡分析。这两件工具正好来解决微观经济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经济个体的理性行为或决策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前者是优化问题,后者是均衡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视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比如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就是所谓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它假定某一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本身的供求状况,也就是说,他只关注一个市场上的均衡及影响均衡的各种因素。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平的供求和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一般均衡方法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首创的。
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判断经济事务的好坏以及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实证分析:超脱或者排斥一切的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经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些规律的作用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结果。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采用经济模型、总量分析法与个量分析法、优化分析与均衡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第二章  经济分析工具
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分析工具:需求、供给
理解: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并熟练运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需求和供给
概念: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售价格相对应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需求法则:需求规律,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供给法则:供给规律,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这个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供求定理:指在需求与供给变动时,均衡价格的变动规律。主要包括: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弹性: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动的比率之比,及弹性系数来表示。
弹性比较
弹性种类
需求
供给
完全无弹性    Ed=0    Es=0
缺乏弹性       Ed<1   Es<1
单位弹性       Ed=1    Es=1
富有弹性       Ed>1   Es>1
无穷大弹性    Ed=无穷    Es=无穷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需求
供给
影响因素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收入
相关产品的价格
对未来的预期
技术状况及管理水平
生产要素价格
其他商品价格
预期
ZF税收

第二部分  理想世界下完全竞争下的经济运行
理想:就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定的完全市场经济。价格是核心的东西。
第三章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够获得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用TU表示
平均效用:AU表示!边际效用:MU表示。
边际效用递减:一般来讲,效用是所消费的商品的增函数。即随着所消费的商品量的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总效用增加的速率是递减的。这一特征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也可以这样表述:假定某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某一特定商品中所获得到得满足程度将会随着这种消费品的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效用是小于0时,总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极大。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值与他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出的差额。消费者剩余是一种心理现象。
预算约束线:预算线上的r任意一点都是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买到的X 商品和Y       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感到无差异的市场组合的点的集合。
特点:是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是位移的。
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的在维持自己的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维多得到的以单位X的原意放弃       Y的数量。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行为是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则是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时的一种均衡状态。消费者均衡条件表现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恩格尔曲系数=食物支出/总支出金额
小结:
1、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用基数来衡量的。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边际效用趋于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只能够用序数来衡量。因为效用只有次序的不同而没有在绝对量上的大小不同。所以它应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
3、  基数效用论认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造成的。序数效用论则认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大效用原则造成的。
               
第四、五章  供给曲线背后的:厂商生产理论和厂商成本理论
企业:生产的主体,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型组织。
生产函数:描述产品产出量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
规模报酬变动: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出变动。
资本:K   劳动:L   
规模报酬递增原因: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的性质、
管理更合理。
1、  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当一种或多种投入品固定不变的时候,可变投入品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投入品的增加而下降。
2、  规模报酬的变动指生产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变动所引起的产出变动,一般分为规模报酬、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那种东西所必须得到那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可能收益。
显性成本:是企业购买的、所需要投入物的实际支出。
沉没成本:它是指已经发生并且不能够收回的费用。
经济学家的观点来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沉没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总成本:total cost  TC  固定成本:fixed cost  FC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 VC
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
固定成本:是指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
可变成本;是指购买可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一单位产量所分摊的成本。AC=TC/Q
短期平均成本(SAC)短期边际成本(smc)
长期总成本(LTC)短期总成本(STC) LTC曲线是无数条STC 曲线的包络线,与短期总成本一样,长期总成本是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长期平均成本(LAC)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LAC曲线呈U型,即长期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的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L型。呈锅底型的长期成本曲线反映的是规模报酬不变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业情况。
长期边际成本(LMC)是长期中增加的每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在数值上等于长期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
LMC曲线不是SMC曲线的包络线。
企业决定产量的依据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收益:是企业出售产品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总收益:是企业出售产品所取得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销量,即AR=TR/Q=P
边际收益;是每增加或减少的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成本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的增加,总成本则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收益理论告诉我们,当企业面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减少,总收益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因此,当编辑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会引起利润增加。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减少产量会引起企业利润增加。可见,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利润才会最大化。

小结:
1、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总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分析企业行为时,机会成本的概念非常重要。选择某些方案就意味着放弃其他方案,在放弃的方案中可能获取的最大收益就是选择当前方案的代价,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
2、      短期总成本时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的,变动成本之所以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是由于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也即是我们强调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      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然后随着产量进一步而增加。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4、      一个企业的成本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长短,许多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但是在长期内时可变的。在长期,随着规模经济的出现,长期平均成本可能达到一个最低点。
5、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利润时,增加产量利润会增加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产量的减少会引起企业利润增加;可见,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利润才会最大化。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完全竞争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边际产品价值  
完全竞争的含义: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的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特征:
1、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2、  产品同质
3、  要素自由流动
4、  信息充分
经济学上的竞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所有经济学的基础假设都是为人而设,要解释的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行为。
盈亏临界点:指厂商利润为零使得点,也叫收支相抵点。在图中即是平均曲线的最低点。
短期经营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二是,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变动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恰好是其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均衡
实现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这就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消费者也能够实现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
长期供给曲线:是行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变动的轨迹。
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四种,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他们分别为厂商提供这些生产要素,而取得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就是这些生产要素的价格。
要素市场利润最大化原则
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编辑要素成本即是,MRP=MFC
边际要素成本:增加最后那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要素均衡条件是什么?
MRP=MFC=VMP,完全竞争下的厂商达到要素均衡。
MRP:边际收益产品 MFC:边际要素成本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  帕累托最优
消费者均衡:就是局部均衡的问题之一。
帕累托最优:无法在不使用任何人福利受损的情况下提高总福利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是?
答:当交易双方就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达成一致时消费者便实现了交换的均衡,此时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是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生产者均衡问题:在要素数量给定、生产技术给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要素的产出最大?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组的斜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既定劳动和资本的投入可以产出的素有效率的产品组合的轨迹
边际转换率: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某点切线的斜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7:58 , Processed in 0.08587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