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送给回家的父母的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syedu 发表于 13-1-23 12: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psyedu 于 2013-1-23 13:19 编辑


关爱留守孩子,送给回家父母的话


在经历了很久的分离后,马上要与孩子见面了,您或许正在奔驰的汽车、火车上,请您阅读这本小册子,让您与孩子的见面更加温馨,与孩子在节日的相处更加美好……


【与孩子见面的第一件事】 -------拥 抱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拥抱孩子,不管他/她多大了。
孩子日夜思念的您回来了,他/她内心非常开心,但可能因为分离太久了,您真正站在他/她面前,他/她会用陌生的眼光打量您,他/她一时还反应不过来,您主动走向他/她,拥抱他/她,抱得更紧一点,更久一点。
您的拥抱会迅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找回从前的感觉,好像你们从未分开。


【与孩子见面的第一句话】 --------说出孩子的变化
仔细端详孩子,从头到脚,看着孩子时您目光中的喜悦,是送给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然后对孩子说:你长高了,你长大了,你变漂亮了……
直接对孩子说出您觉察到的变化,让孩子知道,尽管您没有与他/她生活在一起,但他/她一直在您的思念中。在您心里,一直记着离别时的他/她。

【当谈到孩子的学习时】 --------平和沟通、关心过程而不是结果

每个孩子都忐忑不安地等着父母看成绩单的那一刻,所谓“见包公”,哪怕再满不在乎的孩子 ,灰溜溜的。我们由此应该明白,孩子是知道自己对于学习是负有责任的,对于自己不够理想的成绩他/她们心里已是满怀内疚与羞愧,因此,在与孩子谈论学习时,一定注意方式方法,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提高而不是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父母最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外出打工,当然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学习为代价。在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强人意时,父母难免会有情绪,一时冲动,就训斥,乃至打骂孩子。

父母不在身边会影响孩子学习吗?有些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得出结论,留守孩子并不等于差生,就是说留守孩子与非留守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中央教科所的调查就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和对自身学习成绩的认识上没有显著差异(吴霓,2004),请您务必记住这一点。不要因为是留守孩子,就特别担心孩子的学习。

建议您调整心态、调整情绪,以平和的状态与孩子谈学习。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关心过程而不是结果。把孩子的成绩放一边,问他/她是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让他/她讲个例子,比如,碰到不会做的题目,父母又不在家,他/她是怎么想办法解决的。孩子讲一个学习的故事,您和他/她都能从故事中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她的智慧和能力。如果他/她找到办法解决了碰到的困难,一定要问他/她是怎样想到这个好点子的,他/她肯定两眼放光地给您讲一个让他/她自信满满的故事。

【当有人向您告状】--------不要急于当着“外人”面呵斥孩子




老人们会历数孩子在家诸多不听话、不乖的情况,带着孩子逛街、串门时,亲朋好友也会逮着机会向您讲一些孩子干的调皮捣蛋的坏事,这都是向您“告状”,您可能觉得,好不容易回家了,就应该好好管教一下孩子,好好收拾收拾他/她。
您错了!首先,这些告状的,并不都是在说孩子不好,他/她们在表达别的意思,老人在说自己很辛苦,亲朋好友在说您不家时,他/她们也在关注孩子,您只需对他/她们表达您的感激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要清楚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失去了重要的保护、支持力量,一般会比较胆怯、退缩,所以,在碰到告状时,您可能要先“护短”,护着孩子,而不是急于当着“外人”面呵斥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你应该让孩子有底气,知道父母是始终站在他/她这一边的。当然,可以在私下询问孩子具体情况,问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孩子一些建议、指导。

【当发现孩子有些可能的问题行为时】-------先理解孩子
根据已有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正常的,与父母没有外出的儿童没有显著的区别,他/她们不是“问题儿童”(谭深,2011)。请您注意:

首先,许多孩子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有可能是孩子特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现象,比如俗话“七八九,嫌死狗”,就说得很明白,过了那阵子,所谓的问题就消失了,因此不必太在意。

其次,影响孩子行为的不一定是留守本身,可能存在其它问题,如父母离婚、父母感情不好、重男轻女、婆媳矛盾,或者是学校环境不好等,孩子的问题可能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找到症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最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单纯讲道理没有什么效果,有时孩子比我们懂的更多,讲道理我们不一定讲得过孩子,表面上他/她在听,在点头,在答应,心里不一定服气,孩子更喜欢一个理解他/她的父母,而不是一个说教的父母。打骂教训孩子更不行,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相反增加孩子的抵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对于留守孩子的心理有以下几点理解,稍后我们会给出一些建议:
1.对亲密关系恐惧


因为与父母分离,孩子内心对亲密关系会有些恐惧。对于他/她们而言,别离是切肤之痛,是真切、难以忘怀的体验,所以他/她们与他人亲近时,会对分离非常敏感,有可能因为恐惧分离,干脆就不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她们会显得比较孤单。尽管我们一再鼓励他/她们多交朋友,但因为恐惧,他/她们很难迈出这一步。与父母分开时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建议:孩子三岁前母亲尽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妈妈在孩子三岁前就出去打工了,您可能要更用心地去理解孩子。

2.缺乏规则
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在与父母密切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孩子从父母言传身教中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规则,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缺少了学习的机会,有可能因此孩子觉得茫然无措,显得比较退缩,注意到孩子的这一倾向,就要多跟孩子讲一些具体的事例,把每个环节都讲到,越仔细越好,这样孩子就心中有数,遇事胆量自然会大一些。

另一种情况,孩子比较调皮捣蛋,这实际上是孩子鼓起勇气,自己跌跌撞撞地在探索,所以不要轻易责怪他/她,尽量与他/她一起分析发生过的事,从中学习。

3.不善于表达
有一个调查说,华中师范大学周宗奎教授等人调查发现50%的留守孩子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父母不仅要关心他/她们的学习和生活,更要关心他/她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多问他/她们的心情:最近开心吗?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多听他/她们讲,不要随便打断他/她们。我们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就阻碍了他/她们表达。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我们注意到的一种现象,因为分别太久,孩子可能已经不习惯妈妈做的饭菜的口味,应孩说,孩子尽了最大努力去适应了您不在身边的生活,包括吃老人们做的饭菜,再说,孩子处在变化比较快的年龄阶段,您一定要留心观察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当他/她吃得不香、不欢,又不直接表达时,您需要去仔细琢磨琢磨原因,耐心地去询问他/她,尽量去适应孩子。

【在您重新离开孩子之前】
相聚是短暂的,转眼之间,您又要打点行装上路了,孩子又再度面临分离。
我们认为您可以充分做好分离的准备,给留守孩子创造最佳的生活、学习条件。

1.与孩子交流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详细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多问孩子曾经碰到的一些困难,请注意,您不在他/她身边,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他/她希望找什么人、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方式解决他/她遇到的困难,因为如果不是他/她认可的方法,他/她就不会主动采用。


与孩子一起设想各种可能碰到的困难,一起想办法。当这些困难真正发生时,因为您已经与他/她讨论过,他/她不仅有心理准备,有对策,而且他/她也不孤单,好像您就在他/她身边一样。

2.拜访老师、亲朋好友
先与孩子有了充分的交流,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拜访老师与亲朋好友,感谢他们对于孩子的关照,确保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们及时的帮助。

3.与孩子商定交流方式
我们认为这是重中之重。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爱的滋养,稳定的、持续的、经常性的交流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觉得在离开孩子之前,一定与孩子商定好交流方式,比如电话、写信等。

写信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妨跟孩子一起去买信封、信纸,贴好邮票,写好地址,一起做这些准备工作。

这里还想说一下交流的内容。据统计,父母打电话或写信与孩子沟通,谈的内容最多的是学习,占71.9%,询问生活情况占12.3%,谈及为人处事道理的占7.2%(李庆丰,2002),可以想象父母的良苦用心,利用可能的机会就关心孩子学习,帮助他/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怕他/她们在没有自己监督的情况下学坏,另外,好像我们也比较擅长很孩子谈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可能并不喜欢读这样干巴巴的信。怎样的信,孩子会反复读,觉得有趣、温暖呢?

讲或写一些发生在身边的趣事,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的感悟,可能孩子喜欢看,感到熟悉、亲切,而且回味无穷,或许他/她会产生一直与您在一起的感觉。功夫在诗外,如果阅读您的信,他/她有开心、愉悦的体验,学习起来说不定效果更好。

【当你感到内疚】
面对留守孩子,父母会有强烈的内疚,而内疚会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因为内疚,会尽可能在物质上补偿孩子;因为内疚,会在回家后给予孩子很多关注,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分离之后一热一冷的极端对比;更隐蔽的是,内疚不堪忍受,就变成指责:我们在外边打工非常辛苦,可你却不懂事、不听话。其实,对孩子的许多愤怒都是内疚在作怪。有时,孩子甚至就利用父母的内疚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应该在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表达和实现,而父母不能因为内疚一味妥协。

外出打工是肯定是您慎重的决定,您肯定也为孩子做了尽可能妥善的安排,所以您不用内疚。

我们只需要努力做到更好。

【我们的话】
尽管我们用了“留守孩子”这个称呼,但我们反对贴标签。“留守”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而不是孩子的“长久属性”,只要与父母在一起了,就没有什么“留守孩子”了(罗国芬,2006),我们不要以特殊的目光看待他/她们,即使是出于善意的动机。
也许您对留守孩子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已经把分离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衷心祝福您的孩子,也恳请您与大家分享您的经验。
您也许对这本小册子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希望能和您交流。
我们特别想说的是,您有可能很认可我们的提议,但您很不习惯去做,做的时候极不自然,或者无法坚持,这并不奇怪。您会发现开始行动后会感觉到比较麻烦,甚至混乱,保持原状说不定更好一些,而我们建议您,既然开始了新的尝试,就不妨坚持下去,这有点像宇宙飞船变轨,变化中有不适应,变轨成功后就靠惯性运转了。
看了这本小册子,您也许什么都没做,这也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抛砖引玉,您在阅读时可能有许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我们推荐您看下边这篇文章:

我们去放风筝吧

爸爸是打水漂儿的石块,是在泥地里打滚的人,是水里的巨兽,是从天花板上飞下来的怪爪,是将孩子扛在肩上奔驰的人——他们会上上下下、左翻右滚、转来转去地咻咻地叫。爸爸也是打探情报和分享秘密的人。
------海伦•汤姆森

当儿子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我经常在外地旅行。我总是担心这样的日子对他的将来会有影响,更别提我因为身在远方而错过他所有重要的日子是多么的难熬了。其实我了解,对一个男孩子而言,父亲能陪在一旁是多么的重要。尽管我这辈子所见到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而且独来独往,然而我最珍惜的仍是和父亲在一起的特别时刻;除非为了困苦的生活而努力使得他分不开身,否则我们一定会安排特别的日子相聚。至今,我仍珍藏着这些美好的回忆。于是我决定,如果不能常陪伴儿子,我就要为我们安排这类值得留念的片刻。

有一年,我几乎整个夏天都必须呆在欧洲——这是我最难过的一段日子。那时儿子正在放暑假,本来该是全家一起度假的日子。我太太为了聊解我的思念之苦,便从家里寄给我一些小小的“爱心”包裹。包裹里有照片和儿子做的可爱的小字条和图画。又一次,儿子寄给我一个被他咬了一口的糖果,还附上纸条写着:“和你一起吃。”

我在一封家书里向他保证要教他放风筝,我告诉他我们可以到附近的海边将风筝放到最高,而在旅途中我将收集一些东西,当做制作风筝的材料寄给他。我曾买了几个制作风筝的蓝图寄过去,又找到一些可以用来做骨架的西印度轻木,我仔细地包装好,一次寄过去一支。就这么一点一滴,每次寄回家的信和包裹都附上一些制作风筝的材料。当我出差的日子接近尾声时,由于公务我先到日本去了一趟,并在那儿找到了一种织着金丝线的蓝色绸布,心想:“这真是完美的风筝材料。”就把它也寄回了家。后来我发现了一些很适合做风筝尾的彩色缀饰,还附上了小小的佛像,可以增加体重。我寄给他的信上说:“放风筝的日子近了,因为我已经踏上归途。”

到家那天夜已深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儿子的房间里去,发现他正熟睡着,而且床的四周摆满了我寄回来的风筝材料。

接下来整整一周,我们努力地完成我们的杰作。这段时间的每一秒钟都令我倍加珍惜。因为每天晚餐后待在车库里的时间完全属于我们俩人。

最后,风筝终于完成了。好美的风筝!蓝色的丝绸使它显得那么高雅,简直就像一个展示品而不是玩具了。为了阻止儿子带着风筝上床睡觉,我说:“你总不希望压坏它吧?”他却耐心的为我解释,他绝对不会压坏它,因为即使睡着了,他心里也会知道风筝就在他身边,所以他会很小心地睡。最后,我们决定把风筝放在床边的椅子上。“我们明天要去放风筝,对不对,爸爸?”

“如果天气状况许可的话。”我向他解释要有风才能将风筝放上天。其实我很担心天气的状况,因为外头看起来就要下雨了。

“我们明天一定可以去放风筝,因为我要全心全意地祈祷明天是个放风筝的好日子。”当晚我再到他的房间里查看,发现熟睡的他把放着风筝的椅子推到床头,还将手搁在风筝上。

隔天,虽然天气状况未明,却连一丝微风都没有。儿子拿着风筝走到客厅来,对我说:“爸,我们走吧!”于是我们走到外头去,可我还在犹豫的时候他却已经准备就绪了。我们走到海边,发现这里仍是一片风平浪静,可是,就在我们步上沙滩的时就刮起风来了,我们的风筝就这样毫不费力地飞上了天空。风不断吹着,天气晴朗而美丽——我们放了一整天的风筝。“你看,我就说天气会很好吧。”他是对的,我再也不敢低估孩子祈祷的力量。


儿子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了。几天前我们还在一起喝咖啡——无论生活有多忙,我们仍会为对方保留一些时间。喝咖啡的时候,他提到有一些他女儿的照片想送给我,当他伸手进皮夹子拿照片时,无意间掉了一个东西出来。我帮他捡起来之后突然看清楚,这个存放在他皮夹子里的东西原来是一小片织着金丝绒的蓝色丝绸。我不经意地“哎呀”一声,递还给他,他对我笑了笑。就在他将这个宝贝重新收进皮夹子的时候,记忆如洪水般淹没了我俩。

罗伯特•迪克森

(摘自陈淑娟译《亲情记录》,现代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我们都为这个故事深深打动,我们相信,无论您身处何方,您都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与您在一起……..



(此小册子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吴和鸣撰稿。编写过程中宋园园、盖艳伟、侯萍等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宋晶晶老师曾带领学生开展以“关爱留守孩子”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亦给予本小册子重要的建议。在华中子和心理研讨会,吴江、王光及陈偲等心理咨询师帮助做了最后的修订。YZ负责编辑,所有的插图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欢迎复制。您可以印刷成册送给您打工的朋友…… 点此下载WORD版全文:关爱留守孩子(编)小.dochttp://t.cn/zYhzwx0

沙发
 楼主| psyedu 发表于 13-1-23 12:15: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yedu 于 2013-1-23 13:20 编辑

请把这份善意传递给您周围的打工朋友,帮助他们在节日中与久别的孩子更好的相处!感谢心理治疗师吴和鸣老师倾情编写,欢迎公益传播,版权是大家的,希望有机构和个人来将此文本印制出来免费发给外出务工的朋友,以传递公益,word文档下载地址 http://t.cn/zYhzwx0
有新浪微博者欢迎转发这条微博  http://weibo.com/1083647340/zfMbxal2p

也不知道发在这个版块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管理员请转移一下地方。
板凳
Drift547 发表于 13-1-23 12:35:00 | 只看该作者
已转发,希望大家都加把力,让更多的人看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8 07:38 , Processed in 0.09904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