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资料分享——变态心理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18 10:4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中科院心理所黄老师来勤思讲变态心理学,我听了一天,这两天又听了一下,整理了一下笔记,分享给大家。
变态心理学概述——基于“可变视角”的异常心理行为模式及其干预策略
可变性的含义:
1、  不会有任何一个心理异常者在所有指标上都不正常
2、  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处在好的状态
3、  正常和异常是时时变化的
4、  经过咨询和治疗变态心理是可变的
概述
1、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用“障碍”而不是“疾病”来描述精神方面的问题(disorder vs disease)。
2、  是用“精神病”这个术语要非常慎重,一般在明确的幻觉妄想、思维破裂、原发性妄想、木僵—兴奋交替、抑郁且伴有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缓等情况下,可以替代性使用“精神病性”(psychotic
研究对象
1、  What is going on in a particular person`s life that results in unhappiness and disordered behavior?
2、  What can be done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These questions are the focu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3、  心理学取向(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的操作性路线(黄老师自创)
早起经验、人际关系、人格特质、应对模式
变态心理学简史
1、  希波克拉底 体质发生论
2、  Philippe pinel 人道主义治疗  心理咨询师鼻祖
3、  Franz Anton Mesmer 催眠术及心理发生论  心理咨询师装神弄鬼的祖宗
4、  Josef Breuer 精神宣泄  弗洛伊德的老师
5、  Pierre Paul Broca  运动性失语症
6、  Freud 精神障碍的起因——性冲动
7、  克雷佩尼
8、  斯佩里 割裂脑
沙发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18 10:42:06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好多内容,亲们可以加我扣跟我沟通,我的名字就是哦。
板凳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19 16:29:4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昨天的课程笔记,都是我听课时自己记的,勤思黄老师讲得很好,会渗透很多医学治疗的知识
发展趋势
1、表象观察——机制探究
2、主观臆断——证据至上
3、人到关怀——科学治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1、3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潜意识控制心理过程
   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        基本推论
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驱动力经历3个最重要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I gain)、肛欲期(I control)、生殖器期(I win)(潜伏期、性器期)
心理结构的组成和人格结构的组成是不一致的
防御机制被发展出来用语缓解焦虑
3、        异常心里的缘由
固着(fixation):接受的刺激太多或太少导致,主要是太少
焦虑:源于人格中3个成分的冲突
压抑:将冲突压制在意识领域之下,以缓解焦虑和痛苦
     压抑成功后没有表现出焦虑烦恼等但还是会以变形的冲突:口误、梦、错觉体现出来不成功就会体验到焦虑
4、        焦虑
道德焦虑 由超我引发 体验到超我要开始起作用
现实焦虑(客体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 本我引起 自我控制不住了开始烦恼焦虑
二、行为主义解释
1、巴普洛夫的观点
一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及于人
神经症和精神病是“兴奋—抑制”过程的冲突和强刺激共同导致的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2、        华生的观点
心理学应研究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强调后天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塑造作用
三、人本主义解释
1、罗杰斯
人具有某种趋向完善内在动因,即潜能(形成的直接趋向)
一旦潜能的实现受阻,则会带来挫折感
2、        马斯洛
人存在类本能。除本能外还有其他向善帮助分享互助等称为类本能
心理异常的最基本表现是存在焦虑
焦虑由存在和责任的冲突导致
明天会继续学习的,大家等我明天的笔记吧,或者跟我沟通一下,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地板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19 18:11:48 | 只看该作者
发展趋势
1、表象观察——机制探究
2、主观臆断——证据至上
3、人到关怀——科学治疗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1、3对心理异常现象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潜意识控制心理过程
   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        基本推论
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驱动力经历3个最重要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I gain)、肛欲期(I control)、生殖器期(I win)(潜伏期、性器期)
心理结构的组成和人格结构的组成是不一致的
防御机制被发展出来用语缓解焦虑
3、        异常心里的缘由
固着(fixation):接受的刺激太多或太少导致,主要是太少
焦虑:源于人格中3个成分的冲突
压抑:将冲突压制在意识领域之下,以缓解焦虑和痛苦
     压抑成功后没有表现出焦虑烦恼等但还是会以变形的冲突:口误、梦、错觉体现出来不成功就会体验到焦虑
4、        焦虑
道德焦虑 由超我引发 体验到超我要开始起作用
现实焦虑(客体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 本我引起 自我控制不住了开始烦恼焦虑
二、行为主义解释
1、巴普洛夫的观点
一动物实验的结果推及于人
神经症和精神病是“兴奋—抑制”过程的冲突和强刺激共同导致的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2、        华生的观点
心理学应研究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强调后天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塑造作用
三、人本主义解释
1、罗杰斯
人具有某种趋向完善内在动因,即潜能(形成的直接趋向)
一旦潜能的实现受阻,则会带来挫折感
2、        马斯洛
人存在类本能。除本能外还有其他向善帮助分享互助等称为类本能
心理异常的最基本表现是存在焦虑
焦虑由存在和责任的冲突导致
5#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0 10:30:2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又学了一小会儿,大家跟我交流下,自己一个人边工作边学习,很辛苦也很孤单,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6#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0 10:34: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正常功能 1、生物学效用   顺利适应环境、健康生存发展
2、        心理学效用   正常认识和反应客观世界
         3、社会学效用    正常进行人际交往,承担责任
                          承担责任的意愿和成都哪责任的能力
2.1.1正常心理行为的界定
正常的心理成长是伴随着正常的发展任务而来的,所有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都要与之奋斗并把握它(埃里克森)
最符合正常的定义的人可能是那些在童年时期就学会各种应对技巧并能在紧张状态下应用这些技巧,能完善地适应特定的内部或外部紧张事件而表现出灵活性的人。(Ofler)
2.1.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标准化区分
李天心
医学标准  精神障碍有客观存在的生物学变化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主体和课题的内省
社会适应标准   符合行为道德准则 履行社会功能
郭念锋
主客观世界统一   强调自知力和现实检验能力  自知力也就是内省 严重障碍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知情意一致  悲伤事件微笑流泪陈述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具有个人风格的、内在的动力组织系统     平时小气突然大方
2.1.3新的区分法则
文化相对性标准  
少见标准
不舒服标准
精神疾病标准
适应不良标准
7#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1 13:40:3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跟我交流下,我的名字就是 我的扣
第三节心理异常的症状学
几个方面: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综合症
3.1认知障碍
3.1.1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摸一下脸认为是在打你)感觉刺激是1你感觉是50
感觉减退刺激50感觉1
感觉倒错(给糖水认为苦)
感觉脱失(用火烤不觉得疼癔症较多神经系统没问题)
内感性不适 身体内部出现感受奇特甚至虚幻不舒服的体验并且无定位 精神分裂多见
8#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2 11:30:16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分享给大家,欢迎交流,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3.1.2知觉障碍
1、错觉 光线昏暗,犯困等容易出现错觉,临床意义不大
2、幻觉
按感受器划分:
幻听:言语性幻听、非言语性幻听
幻视:
幻嗅:幻嗅和幻视在精神分裂与癫痫发作都有可能
幻味:饭菜里有毒药的味道
幻触:皮肤上不好的感觉
内脏幻觉:内脏感觉烂掉了,融化了,位置是固定的
按体验来源划分:
真性幻觉:睁开眼睛才看到,捂住耳朵就听不到
假性幻觉:闭上眼睛都看到鬼在跳舞
按产生条件划分
功能性幻觉:感受器启用同时伴有正常功能,打手机另一只耳朵听到有人骂,可用于精神分裂诊断
思维鸣响:所想被别人说出来,摇头晃脑
心因性幻觉:出现情感心因性事件,继发于情感事件,癔症和歇斯底里发作常见
3、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属性理解正常,细节部分扭曲,人长马脸
窥镜症:认为自己的面孔或梯形改变了形状,长时间照镜子,其他人都认为长相很正常
空间知觉障碍
非真实感:患者认为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
9#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4 13:55:24 | 只看该作者
思维形式障碍啦,继续努力学习,也希望能继续和大加交流,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3.1.3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联想的速度、量、逻辑性、连贯性
1、        思维奔逸:语速快、声音高、话题多、连贯性逻辑性没有问题、能够被人理解但稍显肤浅(躁狂发作)严重时谈话内容会出现音联、字联或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发作。
2、        思维迟缓:速度慢、声音低、话题少、慢慢说,断句,脑子不好用,能思考(抑郁发作)
3、        思维贫乏:话少、没有话少语速正常、不思考常常不回答问题或直接说“不知道”
4、        思维松弛:神志清楚、思维不连贯、语速正常,给人答非所问的感觉(精神分裂早期)
5、        思维破裂:联想句子没有问题,但句语句之间没联系无逻辑
6、        思维不连贯:意识不清楚、所思所讲不连贯、通常伴有器质性病变
7、        思维中断:说说突然停止然后接着说,意识清楚
8、        思维插入:间断时谈其他内容,患者认为这种思想不属于自己,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不受其意志支配
9、        思维被夺:在思考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力量夺走了,喇叭,冰箱多见于精神分裂
10、        思维云集: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大量涌入脑内,内容往往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患者认为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精神分裂常见
11、        病理性赘述:陈述话题转换带有粘滞性,(会带些无关赘述、但是还是会回答问题)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2、        象征性思维:将动作词语赋予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心得意义,投胎 头冲着轮胎
13、        词语新作:患者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的含义(手心代表书桌的意思)多见于精神分裂
14、        逻辑倒错思维: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明显障碍,(因为胖所以多吃)常见精神分裂
10#
 楼主| Q_2811874118 发表于 12-12-25 14:08:2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学思维内容障碍,内容比较琐碎,记起来比较麻烦,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跟我沟通下,我的名字就是我的扣
思维内容障碍
1、        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错误的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具有可理解性、不算荒谬,与自身利益有关。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
2、        强迫观念:反复出现、无法摆脱、违背自身意愿、荒谬、不必要的观念或意向
3、        妄想:脱离现实的错误信念;病态的推理或判断
1)        特征:不合事实,无法验证、但坚信不疑
          妄想内容与自身安全或利益相关,带有个人风格
          与其经验相匹配(以自己为参照系)被害妄想剃阴阳头,美国人不会有文革才会有
2)        妄想按内容分
关系妄想:鸟叫是别人派来监视的,车多人多大家注意小偷,就觉得别人认为他是小偷(多见于精神分裂)
被害妄想:有人要害我 多见于精神分裂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特殊意义妄想:与象征性思维区分,特殊意义妄想对整个事件的含义有一些不恰当的理解。
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喇叭控制,无线电波告诉我做什么)多见于精神分裂
夸大妄想: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觉得自己特别帅)
自罪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甚至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改。(主动到派出所要求把自己关起来以免犯罪)多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疑病妄想:坚信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多见于精神分裂,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钟情妄想:坚信一个身份地位财富很高而且根本见不到面的男人钟情于她。
内心被揭露感:内心的想法或行为都被人揭露了。重精神分裂
嫉妒妄想:以后会讲
按起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
袁发祥妄想:突然发生、荒谬不可理解、与情景无关,范围越来越大(喇叭控制、街上有人要害他,回家有臭味,已经有人下药了)
  原发性妄想的两种表现形式:妄想知觉(直觉到事物之后才出现的形象鲜明)
                            妄想心境(不由自主的觉得教室有邪气)导致被害妄想
继发性妄想:继发于某种错觉、幻觉或特殊心境的妄想
原发性比继发性的诊断有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5 05:48 , Processed in 0.28561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