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么敬悦 于 2011-8-14 20:45 编辑
因为一直喜欢英语吧,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上总是想要让她显得艺术性一点,不想搞得那么应试。于是给自己的英语复习(其实好多单词都是假期学的,应该叫预习更贴切吧)制定了双线索的复习计划。
一条线索,是从英语语言结构的角度来的。 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所以我根据把文章解构的逆序来安排这条线。 词汇→词组→长难句→篇章
另一条线索,是从试卷结构角度来的。 都知道英语试卷是由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小作文、大作文来的,这一条线索就是按这个来的,不过后边我给自己加了一个模考期。
八月份就是(词汇+完型)了。
目前我是下午学英语,因为考试是下午(是吧?记得某次查的是。)而且学校的晓梅老师的免费英语考研课目前也是下午。
没有晓梅的考研课时我就在寝室听刘一男的单词(论坛有人发布的,光记住TA在速度盘里叫“让我再冥想一下”了,论坛里TA叫啥没记住,呵呵。谢谢TA~)。同学里有不习惯他讲课的(实际上他是嗤之以鼻啊,不知道他是对刘一男讲课有意见还是对我这个“媒婆”有意见。我把刘一男的视频发给他的。),但是我喜欢。因为他把词汇讲得像一个个生动的人一样。 记得考研大纲解析里也做过类似的比方: 个人基本情况(年龄身高性情爱好)→→→→→→→→→→→→→词汇基本知识(词性词义本义引申义) 社会关系(喜欢与什么人交往、有什么样的活动能力)→→→→→词际关系(同义词、近义词,形近字,词组短语搭配) 家庭背景(成员籍贯)→→→→→→→→→→→→→→→→→→→词汇“背景”(词源、词根、词缀) 我喜欢这种拟人的感觉,“他爸,他儿子”什么的好可爱。
上边就是纯词汇的那条线,下边是完形那条线。
上完李晓梅的英语课或是听完刘一男的单词后我就做完形。完形的目的是背单词。做题的时候、总结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清醒,知道我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背单词)。 完形我是掐时间做的,15分钟一篇,边做便把不会的词画出来,尤其是看着眼熟但说意思时卡壳的单词。我觉得这种单词最有被记住的潜能了,因为做题时你在TA上边绊住了,多少对TA有点感情,而带有感情的事件是容易被记住的。这大约就是从错误中学习的原因吧? 做完了对答案(目前在由个位数向两位数冲刺,对了7个、9个和10个。木有一丝惭愧的着急,我坚信我会慢慢对的多起来的,因为我喜欢这个自己安排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 对了答案然后自己琢磨自己哪错了。通常这时候会有一两个“拍大腿”的错误,那种你不用看各种解析,一看正确答案就知道自己哪错了。 对完答案,最重要的时刻到来了,就是把题目还有选项中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我这个查是有点小讲究的。我不用字典查,我用的是我买的一个小册子“最新词汇大纲标准注释”(说是什么考研战略家的内部资料,其实论坛里也有人传过类似的),用它查我就知道哪些是大纲里本来就有的,哪些是衍生的,而且还知道哪些是核心词汇,因为它标出来了。而且我是分两步查: 第一步查选项中的生词,主要还是为了对答案,明白自己为啥错了。 第二步是查原文的生词,顺便就用铅笔把文章翻译一遍(就当是给翻译甚至阅读热身了),然后再看有没有哪道题还是自己想不明白的。 基本上这么下来我就都用自己的思路把所有正确的答案内化的到我的脑子里了。说是把答案内化,其实是把出题者的出题心理以一种背答案的方式熟悉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这时候再有想不明白的,我就看黄宝书神马的。我是不会只看一本解释的,因为对自己的英语潜力过于自恋吧,我自己弄不明白的看别人的解释时也会挑剔些。你这个解释我要是不接受,我就难以内化到我脑子里,当然不能成为我的认知喽。 之后的几天早上我会照着一个空的完形念完形。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么,多念几遍那些单词我就记住了。有一天我一起床脑海里蹦出来一单词还有它的第一个义项——involve “卷入”,后来想起来那是前两天我做的一完形里的第一个生词。 我觉得我要老是对着旁边写着汉语意思的词汇书背,我很容易就是小和尚念经了。所以我还是对着一什么字都没有的完形背吧。
当然完形用不了一个月,快开学的时候应该把阅读开始了。 以后的计划啊,到时候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反正我是有信心对困难“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哈哈哈 ——————————————————————————————————————— 为毛我的积分是0呢?是不是因为我老不发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