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资产评估硕士《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题库【名校考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6:5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8370.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说明:精选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多所名校的考研真题,按照章节、题型予以分类、详解,答案清晰,思路翔实,参考价值非常高。
 第一篇 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成本理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二篇 资产评估学
  第一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机器设备评估
  第四章 房地产评估
  第五章 无形资产评估
  第六章 流动资产评估
  第七章 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第九章 资产评估报告
  第十章 资产评估准则
 第三篇 财务管理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第二章 价值衡量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四章 企业融资决策
  第五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七章 短期财务决策
  第八章 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说明:参考多本资产评估经典教材和名校《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考研大纲的章目编排,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并进行解析,试题内容涵盖了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全国统一命题指导意见的全部内容,全部试题均有答案详解。
 第一篇 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生产理论
  第四章 成本理论
  第五章 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二篇 资产评估学
  第一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机器设备评估
  第四章 房地产评估
  第五章 无形资产评估
  第六章 流动资产评估
  第七章 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评估
  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第九章 资产评估报告
  第十章 资产评估准则
 第三篇 财务管理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第二章 价值衡量
  第三章 财务分析
  第四章 企业融资决策
  第五章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六章 长期投资决策
  第七章 短期财务决策
  第八章 利润与股利分配政策
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
 资产评估硕士《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资产评估硕士《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一篇 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A.个体经济单位
B.市场
C.国民经济
D.一般均衡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企业和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分析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2.其它条件不变,若某商品价格下降0.5%时,其需求量上升0.2%,则该商品的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江苏大学2012年研]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的变动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可以计算得出本题中商品需求弹性ed=0.4<1,则该商品需求缺乏弹性。
3.猪肉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A.猪肉价格上涨
B.鸡蛋价格上涨
C.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D.鸡蛋预期价格上涨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本题中,能够引起猪肉需求曲线变动的选项包括鸡蛋价格、猪肉预期价格和鸡蛋预期价格。B项,若鸡蛋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会上升,猪肉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项,若猪肉预期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会增加当期猪肉的消费,猪肉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项,若鸡蛋预期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会增加当期鸡蛋的消费,减少当期猪肉的消费,猪肉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4.吉芬商品表现为(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
C.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
D.需求收入弹性为正值,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需求收入弹性公式:

。当消费者收入上升,吉芬商品的需求下降,弹性小于0,为负值。
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当价格上升,吉芬商品需求上升,弹性大于0,为正值。
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武汉大学2013研]
A.向左方移动
B.向右方移动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使得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上升,从而导致其替代产品在原有每一个价格下需求量下降,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通过降低价格提高销售收入的条件是所出售商品的(  )。[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
A.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
C.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D.需求收入弹性等于1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7.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重庆理工大学2011研]
A.资源利用问题 
B.就业问题
C.资源配置问题 
D.物价问题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即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8.某卫生组织宣称某种食品可以美容,这时该种食品的销量大增,原因可能在于(  )。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该食品价格下降
B.该作品价格上升
C.消费者增加对该食品的偏好
D.消费者收入普遍增加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在某卫生组织宣称这种食品可以美容之后,消费者增加了对该食品的偏好,使得该种食品的销量大增。
9.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优质商品的需求曲线产生的影响是(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不动
B.曲线向右移动
C.曲线向左移动
D.无法确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优质商品的需求量同消费者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收入增加,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优质商品的需求量也增加,所以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10.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未来将会上升时,该产品当期的需求量通常会(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相对减少
B.相对增加
C.不变
D.不知道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11.某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促使生产者增加该物品的产量,这一现象说明了(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需求规律
B.供给规律
C.供求规律
D.弹性理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
12.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上升3%而需求量减少4%,那么该物品的需求(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单位弹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Ed=

,故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13.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为增加收入可采取的措施有(  )。[江苏大学2012年研]
A.降价
B.提价
C.保持价格不变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对于edd=∞。(c)中的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均为零,即ed=0。可见,对于直线型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不相等的结论来说,水平的和垂直的需求曲线是两种例外。

图1-1-1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3.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解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4.需求必须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研]
【答案】正确查看答案
【解析】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5.就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言,富有弹性的需求线相对比较陡峭,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相对比较平坦。(  )[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研]
【答案】错误查看答案
【解析】就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而言,富有弹性的需求线相对比较平坦,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相对比较陡峭。
三、名词解释
1.需求函数[山东大学2016研]
答: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需求函数的关系式为:

。式中,

为商品的价格,

为商品的需求量。
1.弧弹性[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
答:弹性是用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一般可以用弧弹性和点弹性表示,其中弧弹性表示的是两个变量点之间因变量的变动量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动的百分比。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弧弹性的一般公式可以表示为:


2.市场均衡[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
答: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3.需求收入弹性[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
答: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

表示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用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



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值来判断该商品是必需品、奢侈品还是劣等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大于1,即

,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则该商品为奢侈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即

,表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水平上升幅度,则该商品为必需品;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即

,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供,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4.需求价格弹性[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1年研、重庆理工大学2013研]
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即商品是单位弹性,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武汉大学2012年研、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研]
答: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如果用

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用

表示商品

的需求量的变化量,

表示相关商品

的价格的变化量,则需求交叉弹性公式为: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6.引致需求[武汉大学2012年研]
答:引致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派生需求” 或者“引致需求”。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即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
7.均衡价格[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
答: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的变化,供给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化。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限制价格”?[厦门大学2014研]
答:限制价格也称为最高限价,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图1-1-2表示的是政府对某种产品实行限制价格的情形。开始时,该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若政府实行限制价格政策,规定该产品的市场最高价格为P0。由图可见,限制价格P0小于均衡价格Pe,且在限制价格P0的水平,市场需求量Q2大于市场供给量Q1,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图1-1-2 限制价格
政府实行限制价格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有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政府也会采取限制价格的做法。但政府实行限制价格的做法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限制价格下的供不应求会导致市场上消费者排队抢购和黑市交易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又不得不采取配给的方法来分配产品。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2.简要分析: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厦门大学2014研]
答: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例如,馒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较小的,电影票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较大的。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例如,火柴、盐、铅笔、肥皂等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比较小的。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这是因为,在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
3.经济学家常说“商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都不会长期存在”,为什么?[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
答:“商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都不会长期存在”这句话说明的是市场自动调节功能。
图1-1-3是一组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综合图,下面利用该图进行具体的分析。

图1-1-3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综合图
(1)需求曲线的推导
图(a)、(b)中分别是甲、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1和d2。图(c)中的市场需求曲线D是由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能够给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需求量。
(2)供给曲线的推导
图(d)、(e)中分别是A、B两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成本曲线。由于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SMC曲线上等于和大于AVC曲线最低部分推导得出的,所以,可以把图中的SMC1曲线和SMC2曲线分别看成是厂商A和B的短期供给曲线。单个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单个厂商带来最大利润的供给量。图(c)中的行业短期供给曲线SS是由图(d)、(e)中的两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即SMC1曲线和SMC2曲线水平加总而得到的。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上的每一点同样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可以给行业中每一个厂商都带来最大利润的供给量。
(3)均衡状态的实现
在图(c)中,市场需求曲线D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E点是市场的一个短期均衡点,同时,E点又是市场的一个长期均衡点,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和Qe。
由E点可知,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和长期均衡数量分别为Pe和Qe。就Pe而言,它等于厂商的LAC曲线的最低点。这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点上,厂商的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它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而且,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也降到了这一最低的水平。再就Qe而言,它既等于市场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之和,又等于市场上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
所以,此时,市场刚好出清,既不存在供不应求,又不存在产品过剩。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所有的厂商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产品,并且都获得了最大的利润(尽管利润为零),另一方面,所有的消费者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产品,并各自都得到了最大的效用。
正因为如此,西方学者提出,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状态的形成及其特征表明,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经济资源。
所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促使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分配,维持“商品的短缺和过剩现象都不会长期存在”。
4.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而农民不增收”的现象,请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一现象。[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
答:粮食是一种必需品,且缺乏弹性,即粮食的弹性ed<1。
(1)经济原理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其原因在于:
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P·Q值减少。
(2)图形解析
如图1-1-4所示:

图1-1-4 商品的需求曲线
图1-1-4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两点之间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分别为P1和P2时,销售收入分别为矩形OP1aQ1的面积和矩形OP2bQ2的面积,且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这就是说,当厂商降价,即由a点运动到b点时,销售收入是减少的;相反,当厂商提价,即由b点运动到a点时,销售收入增加。
但是,由于粮食这种商品的特殊性,国家对于粮食的售价有着较为严格的监管,所以粮食价格无法自由地、无限制地根据收入最大化的条件调整,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导致粮食的销售收入不会大幅增加,即“粮食增产而农民不增收”。
5.每年到一定季节,服装等时尚用品会出现打折促销的情况,而面包等食品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请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解释这一现象。[中国人民大学2013研]
答:这一现象主要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2)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三种类型及其与收益的关系
①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即该商品富有弹性;对于该类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②ed<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该商品缺乏弹性;对于该类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③ed=1,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率刚好相等,即该商品具有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对于该类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3)在本题中,服装等时尚用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即富有弹性,厂商采取折扣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即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是增加的。
相反的是,面包等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缺乏弹性,厂商采取折扣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即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P·Q值减少。
因此,每年到一定季节,服装等时尚用品会采取打折的方式降低价格,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面包这类生活必需品则不会采取打折的方式降低价格。
6.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 [武汉大学2013研]
答:(1)均衡价格的实现
①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②图形分析
如图1-1-5所示,假定D曲线为市场的需求曲线,S曲线为市场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E点为均衡点,是一种使买卖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

图1-1-5 均衡价格的决定
所以,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的状态。一般说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由此可见,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或市场出清。
当然,均衡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供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均衡价格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均衡价格。
如图1-1-6所示,开始时的需求曲线为D1,供给曲线为S1,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1。之后,当需求曲线的位置由D1移至D2,同时供给曲线的位置由S1移至S2时,市场均衡价格上升为P2。新的均衡价格形成。

图1-1-6 均衡价格的变动
(2)均衡价格形成的意义
均衡价格的形成对于政府制定价格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格有关的政策主要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两种:
①所谓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而这一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抑制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尤其是为了对付通货膨胀。有时,为了限制某些行业,特别是限制一些垄断性很强的公用事业的价格,政府也会采取最高限价的做法。但政府实行最高限价的做法也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
②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是指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政府实行最低限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扶植某些行业的发展。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是一些西方国家所普遍采取的政策,在实行这一政策时,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
可见,价格政策的指定都是围绕着均衡价格进行的,对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的准确把握将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为准确地制定价格之策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7.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优点主要有哪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研]
答:西方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著名的被称之为的经济学原理,指代的是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解作用,用以论证资本主义相对于封建社会的优越性。
正常情况下,市场会以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的运行。其中主要依据的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人理性原则,以及由经济人理性原则支配下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支配着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因此,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市场经济主要有以下优点:
(1)市场经济能够适应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
(2)市场机制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推进技术进步与节约消耗;
(3)市场竞争机制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8.简述市场机制的含义,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相关题:市场机制[名词解释,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
答:(1)市场机制的含义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它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2)市场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市场价格除决定于价值之外,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既会增加需求,同时会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而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需求,也要以消费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所以,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处于核心的地位。从这样的意义上,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可以归结为价格机制的作用。
供求机制是与价格机制紧密联系、共同发挥作用的机制。商品的价格不仅要反映价值,而且还要反映供求关系。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供小于求的商品价格会高于价值。由此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又一个重要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一些按高于价值的价格出售的商品生产者必将获利,一些按低于价值的价格出售的商品生产者必将亏损。长期获利的生产者将生存,长期亏损的生产者必将被淘汰。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商品生产者之间必然在适应市场和提高效率上展开竞争,努力提高技术,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由此便推动整个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9.什么是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举例说明。[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研]
答:(1)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正常物品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都属于正常物品。
(2)低档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低档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即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反方向变化。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在少数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就是吉芬物品。根据定义,吉芬物品降价使得吉芬物品需求量减少。吉芬物品降价的替代效应为正值(吉芬物品需求量增加),吉芬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并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为负。
10.什么是经济模型?如何建立经济模型?[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研]
答:(1)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它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
(2)经济模型的建立过程为:以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中心,从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一些变量,设立某些假设前提,并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把这些变量列成一定的方程式或方程式体系,以表示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经济过程的运行情况,模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行为;同时据以分析过去和现在,并预测未来。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其一定的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及其简单的描述。以均衡价格的决定问题为例,说明经济模型的意义和它的建立过程。决定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例如,气候、消费者的偏好、生产者的效率,甚至社会事件都是决定的因素。经济学家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在众多的因素中精简得只剩下商品的需求、供给和价格三个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水平所决定的这样一个经济模型。该模型可以被表示为三个联立的方程:
Qd=α-β·P (1)
Qs=-δ+γ·P (2)
Qd=Qs (3)
式中,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
(1)式和(2)式分别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方程,由于它们都表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所以也被称为行为方程式。(3)式是均衡条件,也被称为均衡方程式。将需求曲线方程和供给曲线方程代入均衡方程,就可以求得价格和数量的均衡解。
11.简述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研]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



(2)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因为,在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
需要指出,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12.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什么特征?请解释出现这种特征的原因。[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研]
答:(1)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像土豆这种随着物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物品称之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
(2)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13.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之间的区别。[天津商业大学2012、2013年研]
答:需求量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
需求变化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化。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如图1-1-7所示,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化时,将引起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如需求曲线D0上的箭头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化,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0到D1),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0到D2)。

图1-1-7 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
五、计算题
1.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这里a,b>0。
(1)求市场价格为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
(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武汉大学2013年研]
答:(1)

当P=P0时,

即为市场价格为P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a=3,b=0.5时,Ed=1.5,即

解此可得:P=1.2
此时的市场需求为:
Q=a-bP=3-1.5×1.2=1.2
(3)市场总的销售额为:
TR=PQ=P(a-bP)=aP-bP2
对TR求P的一阶导数为:

要使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就必须使

,所以a-2bP>0,即P<

为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2.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4)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江苏大学2012年年研]
答:(1)需求函数为Qd=50-5P
供给函数为Qs=-10+5P
联立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得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为:Pe=6,Qe=20。
(2)需求函数为Qd=60-5P
供给函数为Qs=-10+5P
联立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得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为:Pe=7,Qe=25。
(3)需求函数为Qd=50-5P
供给函数为Qs=5+5P
联立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得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为:Pe=4.5,Qe=27.5。
(4)①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1)、(2)所示,收入增加使得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由6上升至7,均衡数量由20增加到了25。
②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2)、(3)所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得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均衡价格由7下降至4.5,而均衡数量由25增加至27.5。
3.一个完全竞争行业有一条长期需求曲线Xd=40-2P,它的长期供给曲线为Xs=4P-20。试求:[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年研]
(1)均衡价格和产量。
(2)假定向消费者征收每单位6元的税,计算新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3)厂商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各位多少?
答:(1)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需求等于供给,即Xd=Xs,40-2P=4P-20,解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P=10,Xd=Xs=20。
(2)向消费者征收每单位6元的税,则Xd=40-2(P+6)=28-2P,供给曲线不变,进而根据供需相等可等:28-2P=4P-20,解得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P=8,Xd=Xs=12。
(3)消费者的税收负担为10-8=2,厂商的税收负担为6-2=4。
六、论述题
1.作图说明支持价格的原理以及作用后果并举例。[厦门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请利用弹性原理解释“谷贱伤农”?[简答题,东南大学2015研,浙江财经大学2011研]
答:(1)支持价格的原理
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假定政府实行支持价格政策,将价格由均衡价格水平P*提高到P0,即将支持价格定为P0。于是,受价格上升的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为Q1,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为Q2,供给过剩的现象发生。假定生产者的销售量取决于需求量,那么,生产者实际提供的产量只能是Q1。这就是说,一部分原有生产者将不得不退出生产,一部分原有消费者将退出商品购买,如图1-1-8所示。

图1-1-8 支持价格
(2)支持价格的作用后果
①支持价格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福利效应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在高价位继续购买商品的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为矩形面积A,退出购买的原有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为三角形面积B,总的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A-B,即福利损失为-A-B。
对于生产者:在高价位继续生产的厂商的剩余增加量为矩形面积A,退出生产的原有厂商的剩余损失为三角形面积C,总的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C。
最后,市场总剩余的变化等于(-A-B)+(A-C)=-B-C。其中,由于提价导致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A转化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A,这也反映政府实行支持价格的目的往往更多的是顾及生产者的福利。
②支持价格对市场交易量的影响
具体地看,支持价格导致供给量Q2大于需求量Q1(即供给过剩)。于是,根据市场交易的短边决定原则,支持价格下的市场交易量取决于小的需求量Q1(因为,销售量通常总是等于需求量)。因此,支持价格使市场交易量由Q*减少为Q1。
(3)实例分析: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现象在我国民间被形象地概括为“谷贱伤农”。
其实,造成这种“谷贱伤农”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下面,具体地利用图1-1-9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

图1-1-9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在图1-1-9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原先的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 Q2的面积之差。
以上的经济事实及其经验,在不少的国家,为了保护农场主和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都纷纷执行了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其一般做法是: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农场主和农民的收入。
2.政府在对总需求进行调整时,常常需要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不同方式的搭配会引起不同的政策效果,试予以说明。[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研]
答: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都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如图1-1-10所示。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而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图1-1-10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各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使用的效应如表1-1-1所示。
表1-1-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上升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下降  
  4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加    不确定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
(1)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3)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又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4)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3.为什么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为什么?[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年研]
相关试题:
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企业的总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简答题,河北大学2012年研]
答:(1)化妆品可以薄利多销而药品却不行,这与两者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当Ed>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②当Eddd=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d=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综上所述,由于化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因此厂商可以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增加销售收入,实现薄利多销。而一般来说药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厂商降低价格只会减少销售收入,故不能实现薄利多销。
(2)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不能薄利多销,这主要取决于不同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
因此,一般来说,药品的需求的缺乏弹性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种药品的可替代药品比较多,或是用途比较广泛等,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感冒药等,其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同样可以实现薄利多销。
4.分析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并举例说明你对商品价格弹性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年研]
答: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大;相反,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就越小。对于食盐来说,没有很好的可替代品,所以,食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几乎等于零,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极其小的。对一种商品所下的定义越明确越狭窄,这种商品的相近的替代品往往就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也就越大。譬如,某种特定商标的豆沙甜馅面包的需求要比一般的甜馅面包的需求更有弹性,甜馅面包的需求又比一般的面包的需求更有弹性,而面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比一般的面粉制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又要大得多。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说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例如,馒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较小的,电影票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较大的。
(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者在某商品上的消费支出在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例如,火柴、盐、铅笔、肥皂等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比较小的。因为,消费者每月在这些商品上的支出是很小的,消费者往往不太重视这类商品价格的变化。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反之,则越小。因为,在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例如,当石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减少需求量。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的需求量较大幅度地下降。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3837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9 14:14 , Processed in 0.11194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