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病理学笔记(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shuguo888 发表于 07-9-10 08:2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节 概述

一、炎症的概念

1、炎症的定义: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2、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反应: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末梢血白细胞升高。

3、炎症反应的防御作用:防御作用和损伤作用共存。

二、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

2、化学性因子

3、生物性因子

4、坏死组织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第二节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质(alteration)、渗出(exudation)和增生(proliferation)。

一、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二、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1、血流动力学改变

2、血管通透性增加

(1)内皮细胞收缩

(2)内皮细胞损伤

(3)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3、渗出液的作用:

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有利于白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网架可成为修复支架,并利于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

4、白细胞的渗出和吞噬作用

(1)白细胞边集

(2)白细胞粘着

(3)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4)白细胞的局部作用:吞噬作用,免疫作用,组织损伤作用。

5、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1)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组胺和5-羟色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细胞产物、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NO及神经肽。

(2)体液中的炎症介质: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三、增生:包括实质细胞(如鼻粘膜上皮细胞和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第三节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一、炎症的经过

1、急性炎症的特点: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为发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加。

2、慢性炎症的特点:持续几周或几月,可发生在急性炎症之后或潜隐逐渐发生。

二、炎症的结局

(一)痊愈

1、完全愈复

2、不完全愈复

(二)迁延为慢性炎症

(三)蔓延扩散

1、局部蔓延

2、淋巴道蔓延

3、血行蔓延:

(1)菌血症(becteremia);细菌从局部病灶入血,并从血中查到细菌。

(2)毒血症(toxemia);细菌毒素吸收入血,机体有明显中毒症状。

(3)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力强的细菌入血后,在大量繁殖的同时产生毒素,机体有明显中毒症状。

(4)脓毒败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一、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概括的分为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

二、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渗出和增生改变较轻微,多见于急性炎症。

1、部位:肝、肾、心和脑等实质性器官。

2、疾病举例:急性重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三、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多为急性炎症。

(一)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其特征。

1、部位:发生于粘膜——浆液性卡他性炎

浆膜——体腔积液

疏松结缔组织——局部炎性水肿

2、对机体的影响

(二)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素。HE切片中纤维素呈红染交织的网状、条状或颗粒状。

1、部位:发生于粘膜——假膜性炎

浆膜——如“绒毛心”

肺组织——见于大叶性肺炎

2、对机体的影响

(三)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1、表面化脓和积脓(empyema)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主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3、脓肿(abscess):指局限性化脓性炎,可发生于皮下和内脏。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4、出血性炎(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上述各型炎症可单独发生,亦可合并存在。

四、增生性炎

(一)非特异性增生性炎

(二)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多为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

1、肉芽肿的定义: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常见病因

3、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1)异物性肉芽肿

(2)感染性肉芽肿

4、肉芽肿性炎病理变化: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央——干酪样坏死

周围——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

可见郎罕氏巨细胞

外围——淋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

第五节 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一、致病因子的因素

二、全身性因素:

1、免疫状态

2、营养状态

3、内分泌状态

三、局部因素:

1、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

2、炎症渗出物和异物是否被清除或通引流情况

第五章 肿 瘤

肿瘤(tumor,neoplasia)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第一节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一、肿瘤的概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一)肉眼观形态(大体形态各异,反映良恶性)

1、数目和大小

2、形状

3、颜色

4、硬度

(二)组织结构多样、基本成分均分两类

1、实质(肿瘤细胞):

(1)肿瘤的主要成分,大多一类,少数两或三类

(2)决定该肿瘤的性质,命名,生长方式,形状结构

(3)按分化程度分高(良性)和低(恶性)

2、间质(结缔组织、血管、免疫细胞)

(1)结缔组织、血管——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机体抗肿瘤反应

(3)肌纤维母细胞——限制肿瘤细胞扩散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异型性(atypia):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异型性。

异型性小——分化程度高,生物行为表现为良性过程。

异型性大——分化程度低,生物行为表现为恶性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4 04:09 , Processed in 0.095107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