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关于无意识知觉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ni0112 发表于 08-9-22 17:0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心理系 耿海燕 朱滢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关于无意识知觉的心理学研究。在长期以来采用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未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的质的差异,并获得了相当一致的研究结果。过程分离程序的应用也支持了上述结果。


关键词 意识知觉 无意识知觉 任务分离 质的差异 过程分离程序


信息可以被无意识地知觉到,这一观点已有很长的历史。1960年Whyte在对无意识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的时候提到,将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加以区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Descarts,远远早于Freud。大约300年前,Leibniz在他的一本书《New Essays on Human Understanding》中,清楚地阐述了无意识知觉过程在指引人的行为中的可能作用。


虽然意识和无意识知觉过程的概念区分已有较长历史,但无意识知觉过程是否可以用实验技术加以测量并给出实证性的描述仍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最早对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北美的心理实验室,然而,仅在过去的15到20年间,我们对于无意识知觉过程的理解才取得较大进展。为什么最初的发展如此缓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早期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的——无意识知觉过程是否存在?研究者常用的两种实验方法是:意识的内省测量和意识的行为测量。但两种方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一旦研究者认识到要通过这些方法证实无意识知觉过程存在与否相当困难,他们的兴趣就转向另一个更具建设性的问题: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存在怎样的差异?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已确立了一些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间的质的差异,这些差异涉及对刺激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这些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无意识知觉过程的重要性。事实上,通过证明两种知觉过程的质差,要比直接去证明刺激能被无意识地知觉到,可能获得更为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无意识知觉过程的存在。



一、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


无意识知觉是否存在?围绕这一问题的大部分研究都采用了任务分离的范式。其基本逻辑是两种不同的知觉测验的比较。第一种测验反映了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而第二种测验既反映了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又反映了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建立一定的实验条件使得意识知觉测验的敏感度为0,那么如果第二种测验的敏感度高于0,则反映了无意识知觉的影响。可以看出,在这种研究范式中,寻找一种对有意识的知觉经验进行充分而彻底的测量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两类较普遍应用的测量方法是:意识的内省测量和意识的行为测量。


1.意识的内省测量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被试对自身的知觉经验的自我报告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Sidis1898年的实验。他给被试呈现一些印有一个数字或字母的卡片,他认为被试报告能否“看见”视觉刺激是意识状态的最好指标。为了建立无意识知觉的条件,Sidis系统地增加被试与卡片的距离,直至被试报告不能辨认卡片上的字符为止,在这种条件下让被试猜卡片上的字符,结果发现被试猜对的比率高于机遇水平。据此Sidis得出结论:“初级觉醒自我”(Primary Waking Self)不能获得的信息可以被“二级觉醒下自我”(Secondary Subwaking Self)所知觉,从而辅助了被试的猜测。


这些早期的实验结果清楚地证明了,当被试确信(内省报告)他们的意识知觉不足以指导他们的选择时,他们却做出了准确的知觉辨认。那么Sidis的实验是否为无意识知觉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一问题的答案依赖于我们是否接受下列假设:被试的言语报告提供了对所有相关意识信息的充分测量(测量的充分性)。如果接受这一假设,那么这些研究结果是无意识知觉的有力证据;如果不接受,Sidis的实验仅仅又一次证实了内省报告的不可靠性。很多研究者不接受这种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很难知道个体在报告他们的意识经验时所采用的标准。所以,基于内省报告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并没有为无意识知觉的存在提供结论性的证据。


2.意识的行为测量


在70、80年代,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力开始转向运用意识的行为测量所进行的研究。意识的行为测量是以被试的分辨能力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两种典型的测量方法是:(1)迫选性刺激有-无决策;(2)在一系列刺激备选项中做出迫选决策。把分辨能力的测量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其基本假设是:所有正确的决策是受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引导的。


突出的例子是Kunst-Wilson和Zajonc1980年的实验。他们的兴趣在于说明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会影响随后的情绪反应。他们首先给被试呈现10幅无意义的、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每个图形呈现5次,每次呈现1毫秒。随后让被试完成两种任务:再认迫选(意识知觉的测量)和喜好迫选(无意识知觉的测量)。在两种测验任务中,都是给被试呈现10对图形,每对包括一个呈现过的图形和一个没呈现过的图形。再认迫选要求被试从每对中选择一个呈现过的图形,而喜好迫选要求被试从每对中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结果发现,当再认迫选的成绩处于机遇水平时(i.e.,50%正确率),喜好迫选的成绩却显著高于机遇水平(i.e.,60%正确率)。如果接受再认迫选是对意识知觉的充分测量这一假设,这些结果为无意识知觉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他的研究者,如Marcel(1983),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说明:视觉刺激即使在观察者不能觉察它们的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被知觉到。如果刺激有-无侦察是对意识知觉的充分测量,那么在不能进行刺激侦察的情况下发生的知觉就证明了无意识知觉的存在。


然而这一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Kunst-Wilson的实验中,呈现完所有图形才进行意识测量,也许被试仅仅在呈现那一时刻体验了短暂的意识;另一种可能是由于呈现时间非常短暂,被试不相信他们知觉到了足够的信息来对刺激进行分辨,因此就不会积极地去完成迫选分辨任务。更一般的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特定的行为测量是否是对所有相关意识经验的充分测量仍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而且,如果要说明刺激不被察觉和辨认情况下的知觉,所用的测量必须只受意识知觉的影响。但是,所有的行为测量可能既受意识知觉的影响,也受无意识知觉的影响。如果行为测量既反映了意识过程,又反映了无意识过程,那么建立一定的实验条件使得这些测量的敏感度为0,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见,意识的行为测量在证明无意识知觉过程的存在方面也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研究策略。



二、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


由于上述关于无意识知觉是否存在的争论的先入为主,意识和无意识知觉之间的概念区分却被忽略。如果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导致性质不同的结果,而并非无意识知觉仅仅是意识知觉在量上的弱化变体,那么这种概念区分就更为重要。由于这些原因,最近的一些研究是围绕下列问题进行的: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存在怎样的差异?已经确立的两者的质的差异表现在下列六个方面。


1.情绪反应


Murphy和Zajonc发现(1993),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比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可能更大。每次试验给被试呈现一个清晰可见的汉语表意文字,然后要求被试在一个五点量表上指出它代表一个“好”或“坏”的概念。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在于,在每个文字之前呈现一幅人脸的图画,这些人脸或者表现愉快(如微笑)或者表现愤怒(如皱眉)。对其中一组被试,每幅人脸的呈现时间很短(4毫秒),以至他们报告没有察觉这些人脸。而另一组被试,同样的文字和人脸被呈现,但每幅人脸的呈现时间足够长(1000毫秒),所有被试都报告察觉了这些人脸,但他们被告知忽略人脸,集中注意于评价文字。


结果发现,短暂呈现的人脸影响了被试对文字的评估。当被试没有意识到人脸时,他们更有可能将跟随微笑人脸的文字评价为代表一个“好”的概念,而将跟随皱眉人脸的文字评价为代表一个“坏”的概念。相反,当人脸清晰可见而被有意识地知觉到时,被试对文字的评估很少或不受人脸的影响。这些结果说明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之间的质的差异: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比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反应影响更大。

2.主导编码


Groeger提出了字词的不同编码依赖于对它们的知觉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一个使用视觉刺激的实验中,Groeger(1984)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靶子词,要求他们从随后呈现的由24个字词组成的矩阵中选出靶子词。这些矩阵不包含实际的靶子词,是由一些在语义上或结构上与靶子词相似的字词构成的。当靶子词的知觉是无意识的(呈现时间很短),被试倾向于选择语义相关的字词。相反,当靶子词的知觉伴随有低水平的意识时(呈现时间较长),被试倾向于选择结构上相似的字词。Groeger(1988)使用听觉刺激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当靶子词的知觉是有意识的,则语音相似的字词被选择;而当靶子词的知觉是无意识的,则语义相似的字词被选择。这些实验结果表明了在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状态下,行为是受一个刺激的不同方面引导的。


3.指导语的作用


通常认为,意识知觉使人能够利用知觉到的信息作用于世界而产生一定作用。相反,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引起不由知觉者控制的自动反应。很多实验都发现了这种知觉的主动结果和被动结果之间的差异,表现为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使得被试能遵从指导语,而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引起自动反应(e.g.,Debner&Jacoby,1994;Merikleetal,1995)。


Merikle和Joordens在1997年做了一项研究(inpress),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些单字,每次试验只呈现一个。单字的知觉特性是通过变化呈现时间来控制的,当呈现时间较短时(如50毫秒),大部分单字的知觉是无意识的;而当呈现时间较长时(如150毫秒),大部分单字的知觉是有意识的。在每个单字呈现之后,立即给出这一单字的前三个字母让被试补笔,但不能用刚才呈现过的单字补笔。结果发现,当单字的呈现时间为50毫秒时,被试不能按指导语的要求在补笔中将呈现过的单字排除掉;而当单字的呈现时间为150毫秒时,他们能成功地将呈现过的单字排除掉。这支持了上述说法: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引起不由知觉者控制的自动反应;而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能指导知觉者的行为,从而遵从指导语的要求。


4.预期策略


Merikle等人(1995)利用Stroop色词干扰任务的一种变式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首先给被试呈现一个灰色的色词,如RED或GREEN,对色词的知觉或者是有意识的(呈现时间较长),或者是无意识的(呈现时间较短)。接着呈现一个色块(红色或绿色)让被试尽可能快地命名。色词和色块有时一致(如RED和红色块),有时不一致(如RED和绿色块)。当一致的色词-色块对发生的概率(如25%)远小于不一致发生的概率(如75%)时,被试的反应结果依赖于对色词的知觉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意识状态下,被试对不一致的色块的命名要快于对一致的色块的命名,出现了Stroop效应的反转。而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试对一致的色块的命名要快于对不一致的色块的命名,出现了典型的Stroop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的差异?作者认为,在意识状态下,被试能利用概率信息形成一定的反应策略——看到色词预期相反的色块;而在无意识状态下,被试的反应不受色词-色块的预期关系的影响,从而出现了上述结果。这又一次证明了无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引起自动反应,而有意识知觉到的刺激引起更为灵活的反应,二者存在质差。


5.背景的影响


我们对世界的知觉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被知觉物体或事件所处的背景的影响。Marcel(1980)假定背景对于知觉的影响仅限于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并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他给被试呈现一些刺激序列,每个序列由三个单词组成:第一个词是清晰可见的背景词(如,hand或tree),第二个词是双义词(如palm),第三个词是清晰可见的目标词。双义词有两种呈现条件:(1)无意识条件:刺激有-无辨别作业处于机遇水平;(2)意识条件:刺激有-无辨别作业高于机遇水平。而且是在两种背景下呈现的:a.一致背景:背景词和目标词与双义词的同一个意义相联系(如,hand、palm、wrist);b.不一致背景:背景词和目标词与双义词的两个不同意义相联系(如,tree、palm、wrist)。被试的任务是判定每个刺激序列中的第三个词-目标词是词还是非词。


结果表明,当双义词清晰可见时,被试的判定作业只在一致背景下得到促进。Marcel将之解释为:双义词的有意识知觉导致了与背景一致的意义的选择。而在无意识条件下,只要目标词与双义词有语义联系,被试的判定作业就会得到促进,而不管背景是否一致。Marcel认为这表明了:当双义词的知觉是无意识的,则它的多重意义都被自动激活,背景限制不了意义的选择。这一结果支持了他的假设:一个刺激的有意识知觉受背景的限制,而同样刺激的无意识知觉却引起不受背景限制的自动反应。这也证明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质的差异。


6.错误再认


Jacoby和Whitehouse(1989)也对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间的定性差异进行了研究,实验的反应变量是错误再认——没学过的词错误地再认为学过。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呈现一系列的词让被试学习,第二阶段进行再认测验,与以往的再认测验不同的是,在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先呈现一个背景词。背景词与测验词的关系有三种:(1)匹配:二者完全相同;(2)不匹配:二者不同;(3)基线:背景词是非词字母串如,XOXOX)。有两种实验条件:a.意识组: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200毫秒),并告知被试每次测验将有两个词呈现,但只对第二个词进行反应;b.无意识组:背景词呈现时间很短(50毫秒),且不告知被试背景词的存在。结果发现:意识组的被试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比不匹配条件下要低,而无意识组的被试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比不匹配条件下要高。Jacoby的解释是,两种意识条件下的被试对没学过的测验词的知觉熟悉性的提高做了不同归因:在意识状态下归因于背景词的呈现,因而错误再认率低;而在无意识状态下归因于学习时的呈现,因而错误再认率高。这又一次证明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间的质的差异。



三、过程分离程序在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应用


Debner和Jacoby(1994)将过程分离程序(A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用于知觉研究,分离并计算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对词干补笔作业的作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些刺激序列,每个序列包括:前掩蔽词,靶子词,后掩蔽词,靶子词的头三个字母的词干。要求被试在两种情况下进行补笔:包含测验(Inclusion)──用闪现过的词补笔,如果闪现过的词不能用于补笔,则用第一个想到的词补笔;排除测验(Exclusion)──用除了闪现过的词之外的任意词补笔。靶子词与词干的关系有两种:(1)匹配:靶子词能用于补笔;(2)不匹配:靶子词不能用于补笔。靶子词的知觉特性是通过操作呈现时间(50毫秒或500毫秒)或注意(分散注意或集中注意)来控制的。


结果发现,减少靶子词的呈现时间既降低了意识知觉的作用,又降低了无意识知觉的作用,但前者的影响更大;而分散注意降低了意识知觉的作用,但不影响无意识知觉的作用,出现了两者的分离。Merikle等人(1995)将排除测验的方法用于鉴别各种刺激情景中无意识影响的相对量,并成功地预测了在Stroop启动效应和错误再认两种作业中,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质的差异。


综上所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无意识知觉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很大改进。最初的任务分离方法试图找到一种“充分的”测量意识知觉经验的方法,最终发现要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是相当困难的。大部分知觉测验可能既反映了意识影响,也反映了无意识的影响。而且应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很多研究,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定的条件使得意识知觉测验的敏感度为0,这就严重限制了无意识知觉的系统研究。当发现这不是一个很明智的研究策略后,研究者们开始转向另一个更具建设性的问题: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在行为结果上存在怎样的差异?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一致的结果,证明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概念区分是很必要的,两者在行为结果上存在质的差异,这也不言而喻地说明了无意识知觉的存在。过程分离程序在知觉研究中的应用,分离和计算了意识影响和无意识影响的量,它可以说明在各种刺激情景下两种影响量是如何变化的。排除测验还可单独应用于测量意识影响和无意识影响的相对量。


在无意识知觉这一研究领域里,其它一些问题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如无意识知觉的影响时间、无意识知觉和注意外知觉的关系等。总之,无意识知觉是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有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沙发
 楼主| mini0112 发表于 08-9-22 17:22:40 | 只看该作者
无耻地抢个沙发。。
板凳
kesain 发表于 08-9-25 12:49:33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基础心理学 认知方向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1 00:33 , Processed in 0.08560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