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学试题0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三、分析题
1. 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3. 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
4. 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
5. 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最大量程为300磅的台秤称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磅。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磅。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请问该研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6. 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30个学生记忆无意义单词的能力,自变量是每个项目被诵读的次数,一次或五次,请分别采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7. 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情况,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实验由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写出这个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
8. 测定飞行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强度,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请简述其测量过程。
9. 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程序是使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字,如用蓝色写成的“红”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Stroop效应。
10. 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来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11. 假设有两家公司(1和2)提供了两份工作,初始工资相同,在公司1工作第一年工资增长20%的机会是50%,在公司2工作一年工资增长10%的机会是90%,你会选择哪一家?请问: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你会选择哪一家?两种情况下的选择是否一致,为什么?
12. 由于遇到市场变化的威胁,某公司的领导人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但却遇到
了一个两难选择:
方案1:执行该方案可以保存一个工厂,保留2000名雇员.
方案2:执行该方案有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的3个工厂和6000名雇员,但是2/3的概率是全部工厂倒闭,全部的6000名雇员全部失业。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领导,会选择哪个方案?是否与卡内曼的回避损失原则一致?为什么?
13. “电脑总有一天会取代人脑”,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14. 在大型的演讲之前,主持人通常总要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试分析这种介绍的作用。
15. 如今的高架道路通常都有速度限制,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将高架道路的速限设置为多少才是比较合适的呢?请对此作出分析,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沙发
 楼主| chendinggui126 发表于 09-6-5 07:34:10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学试题答案03

分析题
1、针刺麻醉真的有效果吗?请结合信号检测论分析“针刺麻醉”说,并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答:(1)针刺麻醉,即针灸镇痛说,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是指被试或患者由于接受了针灸处理而使得他们的痛阈提高的说法。(2)设计思想: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在实验中分别采用传统心理法的极限法测量针灸前后的阈限变化,和现代
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来测量针灸前后的d’和β的变化。(3)具体程序:采用被试内设计,针灸前后用枪式热辐射仪测量被试的痛觉感受方面的反应,并记录各个刺激值和被试相应的反应值。极限法——计算微痛阈限和耐痛阈限。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微痛阈和痛阈的差异是否显著。信号检测论——计算针灸前后的虚惊率、击中率,和由此得出的d’和β。对结果进行t检验,看针灸前后被试的客观感受性和主观决策标准的变化情况。(4)结果分析:针灸前后,如果d’不变,而只是β发生了变化,那么可知针灸镇痛说,看到的只是主观因素对痛觉报告的影响;如果用极限法得到的阈限是随着针灸前后而发生变化的话,或者说表现出了针灸镇痛的效应,与信号检测论的结果非常不同,那么可能信号检测论是一个好的指标,能将主客观因素区分开。
2、“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该故事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请参照心理学研究的整个程序(查阅文献——实验研究——形成理论——深入研究——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概述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步骤。
答:“和尚挑水”的故事揭示了责任扩散现象,即某一情景中所涉及的个体越多,分散在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就越小,人们心里越会萌生一种想法“自然有人会去做的,我就不必去了”,所以,此时,情景引发特定行为的压力也越小。
(1)查阅文献: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和尚挑水”事件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责任扩散现象。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了解对于这一问题,前人是否有研究,研究到了什么程度,从而更为具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切入点。查询后发现拉坦内和达利曾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情景来验证责任扩散现象(Darley和Latané,1968)。他们实验的结果为随着其他旁观者数量的增加,试图帮助陌生人的被试比例下降,即便是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当想到还有其他人在场时,被试的反应也较慢。这说明人越多,责任越扩散,个人感到必须干预的压力也就越小。
然而,仔细分析拉坦内和达利的实验,不难发现,他们的研究关注的是利他行为,而“和尚挑水”情景涉及的是和自身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事件,继而,问题在于:当情景中涉及的不再是和自身无关的利他行为,而是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责任扩散现象是否依旧会发生?
(2)实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始设计实验,即采用什么作为自变量、
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额外变量,根据变量的特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被试内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混合设计。对于“和尚挑水”这一实验情景,其中自变量为情景中被试的人数,分为三个水平,1人、2人和3人,因变量为是否发生挑水行为和被试第一次发生挑水行为的延时,由于每个被试只能接受一种实验处理,所以为被试间设计,其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是被试的饥渴程度,这可以事先通过测定被试口水的粘稠度和让被试进行饥渴主观评定进行测量。当然,也可以设计另一个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进行实验,如让被试呆在强噪音的环境中做算术应用题,考察情景中的被试人数对被试主动寻求减低噪音的行为的影响。
(3)形成理论: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分析是否与预期的一致,如果一致,则验证了 “责任扩散”理论可推广到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去。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
(4)深入研究:在做完此实验后,根据得到的结果,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既然责任扩散现象在利他情景和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景中都适用,那么是否可以推广到更多的情景中去?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责任扩散程度相同吗?……
(5)实际应用及理论校正:实验得到的结果除了用于进一步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于现实生活,对日常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责任扩散想象可以用于企业管理中,对领导如何安置员工,如何分配任务有指导意义。实验结果、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反过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可能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围绕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实验,得到新的结果,从而有助于理论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3、有一个问题儿童比尔特别能哭闹,父母亲想了一切办法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带他去见了心理医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小比尔竟真地不再哭闹了。有研究者猜测是成人的注意强化了比尔哭的行为,心理医生在治疗期间可能只是采取不理会比尔的哭声的做法,比尔就改掉了爱哭的毛病。如果你是研究者,你会采用怎样的实验设计来验证这一假设?
答:首先,在这一研究中要考虑的是如何排除治疗期间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比尔哭声的减少是否是由于安慰剂效应或者仅是换了一个陌生的场所(治疗室)所致,而不是真正医生的治疗(不关注比尔的哭)?在此,我们可以使用
ABA设计多基线设计来排除这些因素对因变量的污染。
在ABA设计中,A表示治疗(矫正)前的基准状态,即医生对比尔的哭声表现出了一种正常的注意,所以比尔哭的次数很多,B表示治疗(矫正)后的状态,即医生试图通过不理比尔的哭声来减少比尔哭的次数。医生对哭行为的治疗(矫正)是自变量。如果真如我们所期望的,从A到B,比尔的哭声减少了,那么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医生的不理会起作用了吗?当然不能。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AB设计的两个阶段。但是我们还不能确信比尔的行为改善是由于操纵自变量而导致的,也许哭声减少仅是由于比尔换了一个环境,他畏于陌生环境,而不敢肆意乱哭。
为了获得更充分的证据,我们必须使比尔的行为返回到基线水平,即第二个A阶段。如果由于再次用注意强化哭行为,比尔开始退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此时研究者可以确信地推断,正是由于注意强化被撤销而不是其它因素导致了第一个B阶段中哭行为的终止。
其次,ABA设计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是,B阶段的治疗效果应该是不持久的,因为只有这样,当治疗结束后,被试的行为才能回到治疗前的基线状态。然而,事实上,这一前提经常是无法满足的,即治疗的痕迹很难消除而回到从前的状态,撤销注意一旦对比尔的哭发生影响之后,就很难再通过注意来建立比尔的哭行为。此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基线设计。
多基线设计的程序是:找到一个或若干个与所要研究的行为(或被试)接近的行为(或被试),在不同时间内对它们引入同一自变量的处理(治疗),也就是不同的行为(或不同的被试)在引入自变量之前有长短不等的基线期,从而可以将自变量的影响和时间的因素逐阶段地演示出来,以便于研究者最终确定被试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和自变量处理的真实效果。多基线设计的内在逻辑是:当一种行为或一个被试正在接受处理时,另一种行为或另一个被试仍处于基线条件下。如果这种未受处理的行为在自变量引进之前(保持稳定,然后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可以认定,是自变量导致了该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碰巧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
多基线设计有被试内多基线设计和被试间多基线设计之分。如果在几个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同一被试的不同行为,那么就是被试内多基线设计;如果在几个
不同的基线阶段比较不同被试的同一行为,那么就是被试间多基线设计。
基于被试内多基线设计的基本逻辑,为了考察注意对比尔哭行为的强化效应,除了哭,还必须观察比尔的另一个行为(如摔打),让这两种行为的基线期不等。比如先对哭进行矫治,过几天后再对摔打进行矫治。如果摔打行为在矫治之前保持稳定,然后随着注意撤销的开始而变化,研究者就可以认为,是自变量(注意撤销)导致了这些行为的改变,而不是一些在观察期内发生变化的其他因素。不过我们可以想见,哭和摔打一般总是连在一起的,因此,一种行为的处理会影响另一种行为的发生,也就说,撤销对比尔哭的注意时,摔打行为也会随之相应减少,这样就不能把该行为的变化归功于自变量的作用了。所以,当自变量有明显的迁移效应或行为之间会发生相互影响时,应该采用被试间多基线设计。采用被试间多基线设计时,研究者先要找到一个和比尔症状十分类似的儿童,然后在某一时间开始撤销对比尔哭的注意,几天后再开始撤销对另一儿童的摔打行为的注意,那么如果该儿童摔打行为在注意撤销之前保持稳定,就可以认定是撤销注意减少了比尔的哭行为。
4、假设有一个研究计划: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子后还要通过非言语、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去阻止其他人在你身边的空座位坐下来。按照这个计划,你去图书馆将书、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摊在桌子上,你希望这样可以阻止他人在你旁边坐下,坚持了15分钟,有人坐到了你的旁边,这时你的研究结束了,请判断这是一项实验吗?为什么?
答:不是。构成实验的三大要素为假设、变量、控制。其中,变量是实验的核心;实验假设归根到底就是确定实验变量的选择;而实验控制也无非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操纵。变量作为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到底符合什么条件的研究才可以成为实验:即实验必须操纵环境以产生变化。
显然,上述研究还不构成实验。因为,概括地说,当研究者系统地操纵环境,然后观察对环境的操纵导致的行为变化时,实验才产生。但遗憾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系统地操纵环境,而只是创造了一个单一水平的环境并记录下了被试的相应行为,而这样的研究能够说明的问题是很有限的。
然而,实验则要求:对环境的操纵必须是有变化的,就是实验中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值或两个水平。通过在两个环境水平下被试反应的比较,我们就
可以判断环境的改变是否导致了行为的变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这项研究中增加一个操纵水平,让被试再次抢个位置,但这次不将东西摊在桌子上。这样对环境的操纵就有了两个水平:东西摊在桌子上与桌子上不放东西。此时,我们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了。至此,这项研究就成其为实验了。
可见,“改变”(包括对环境的改变和可能由它导致的行为改变),然后“比较”,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逻辑和基本特征。显然,实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各种变量的操纵、控制、观察和比较等的过程。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齿轮。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因此,变量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实验研究的根基。
5、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最大量程为300磅的台秤称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磅。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磅。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请问该研究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答:该研究潜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测量体重时采用的测量工具,台秤的量程是0到300磅,这样在起初所获得的二人的体重可能并不准确。有可能发生天花板效应,也就是说两个人可能体重都在300磅以上,或者一个刚好300磅另一个在300磅以上,由于量程狭窄的限制,两个人都获得了量程上的最高分数,而这个分数并没有反映出被试真正的体重。这样我们也就无法确信他们最初的体重减去250磅就是他们减肥减掉的重量。这样最后得出的跑步和游泳减肥效果的结论也因为量程限制而不可信。
6、要在一个实验中测定30个学生记忆无意义单词的能力,自变量是每个项目被诵读的次数,一次或五次,请分别采用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进行实验,并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
答:被试间设计的特点是每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于上述研究来说,就是将被试分成两组,每组十五个学生,一组学习五次,另一组学习一次。这种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我们就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
化所致。在上述研究中,如果把五个记忆力特别好的人有意放在学习一次的小组中,而将五个记忆力特别差的放在学习五次的小组中,那么研究者就有可能得到误导的结果——学习次数不影响记忆效果,甚至学习一次的成绩更好。因此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为了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通常采用匹配和随机化技术。
匹配设计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比如为了上述减少两组被试的差异,在实验前,对被试的记忆力进行前测,并根据前测结果将被试分配到两组,使得两组被试的记忆力相当。随机化法就是把被试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随机法的统计学前提是:各随机被试组在未经受不同处理之前是相等的,即使有差异也是在统计允许的限度以内的随机误差。
被试内设计的特点是所有的被试都会受到每一水平自变量的影响。对于上述研究,则30名被试都接受同样的实验处理:先对第一组无意义单词诵读1次,而后测试,然后再对第二组无意义单词诵读5次,而后测试。此种设计的问题在于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诵读一次和诵读5次间存在时间间隔,这一间隔内,被试可能会想到某种有效的记忆术来提高记忆效果,这样即使实验发现诵读5次的效果好,也不能说明这仅是由于学习次数导致的;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就可能混淆近来,比如被试的表现是否会因为逐渐熟悉实验情景而有系统地提升?又或者其表现是否会因为连续作业的疲劳而系统地下降?前者称为练习效应(practice effect),后者称为疲劳效应(fatigue effect)。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效应,研究者使用ABBA和拉丁方等设计。
7、为了测定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个体空间,实验分别选择一个面积为10米×l0米及20米×20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或大厅)实施实验,准备一把量程大于2米的米尺。实验由3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实验由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5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写出自变量,因变量和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
答:测试时空间的大小,有两个水平10米×10米和20米×20米。因变量为被试喊停时主试和被试间的距离,即被试在某一方向上个人空间圈的大小。题目中明显进行控制的额外变量是主试、被试、记录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本类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额外变量还有被试的性别、年龄、情境因素以及民族文化和伦理背景文化等。
8、测定飞行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强度,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进行测量?请简述其测量过程。
答:对于具有飞行恐惧症的患者,一般不可能在实际的飞行中,去测量其恐惧情绪的强度,因为一旦在实际的飞行中,很难及时处理过度的恐惧引发的并发症(如心肌梗塞等)。所以此类测量一般在实验室的模拟器中完成。具体的测量方法有主观评定法、任务操作法、生理指标测定法等。
(1)主观评定法:可以用各种有关恐惧的形容词检表、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进行测定。一般的做法是先让被试呆在飞行模拟器中感受高空飞行的感觉30分钟左右,结束后,立即用各种量表进行测量,要求被试直接在形容词检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恐惧状态的词汇或直接对其恐惧体验、认知和行为三方面的强度做等级评分。
(2)任务操作法:一般认为,当人处于恐惧或焦虑情绪中,任务的操作效绩会有所下降。所以任务的操作水平可以作为衡量恐惧情绪的指标。用任务操作水平衡量恐惧强度的一般做法为要求处于飞行模拟器中的患者在感受高空飞行感觉的同时,再进行一项任务,比如:短时记忆任务、选择反应任务等,用任务的操作水平来衡量患者的恐惧程度。不过不同于主观评定法,任务操作法会起到分心作用,干涉被试感受高空飞行,而降低由于飞行场景所引发的恐惧情绪,所以一般所纳入的任务要尽可能简单,基本不占用患者的注意资源。
(3)生理指标测定法:诸如心理、血压、生化物质的含量等都会随着恐惧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这些生理变化可以作为恐惧强度的指标。生理指标测定法的一般做法为:当患者处于飞行模拟器中时,便对其心理、血压和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测定,以考察恐惧的强度。和任务操作一样,此种测量方法也会影响到感受高空飞行的过程,起到分心作用,所以测量效果可能受到污染。
此外,有些生理指标的测量(比如:EEG)则需要在头部安置电极,这种操作本身就会提高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此外,现代面部表情识别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情绪强度测量技术,但是此类技术一般只适用于特定情绪的鉴别,而无法测量情绪的强度,所以在此不宜使用。
9、关于Stroop效应的实验程序是使用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的字,如用蓝色写成的“红”字,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跨通道间是否也存在着Stroop效应。
答:实验中,同时以听觉形式呈现一个词(如“红”),和以视觉形式呈现一个色块(如绿色),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如果与中性词相比(如“房子”),色块颜色和单词意思一致的情况下,报告速度会快些;单词意思和色块颜色不一致时,报告速度会慢些,那么就表明出现了跨通道的Stroop效应。
10、当看到远处有一个人慢慢地在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可能会运用哪些线索来判断这个人离我们的远近?
答:第一,单眼线索:(1)适应:当此人离我们10米以内时,眼睛的适应状态可以作为估计此人距离的线索,即看远物时晶状体较扁平,而看近物时较凸起。(2)辐合:当此人离我们几十米内时,双眼视轴的辐合可以作为距离线索,即在看近距离物体时,眼球外部肌肉紧张度增加,两个眼球转向鼻侧,视轴趋于集中;看远距离物体时,眼球外部肌肉紧张度减少,视轴趋于平行。
第二,物理线索:(1)遮挡:比方说,在某一时刻,此人可能被某棵大树遮挡,此时,我们可以判断他比大树离我们远。(2)几何透视:即近大远小的道理,当此人慢慢地靠近我们时,此人在我们网膜上的影像会慢慢变大。其中,根据几何透视原理所形成的单眼运动视差则可以较为简便地帮助我们判断出此人的距离。比如:当此人站在远处不动时,如果我们把头移向左边,此人好像也在向左移动,而当此人站在近处,如果头向左运动,此人好像移向右边。
第三,双眼线索,主要是指双眼视差。借助于双眼视差比借助上述各种线索更能精细地知觉相对距离。具体举例来说就是,当我们眼睛辐合在某棵树上时,如果此人在双眼网膜上的影像距离中央凹较近的点在鼻侧,那么此人比树离我们近,如果此人在双眼网膜上的影像距离中央凹较近的点在颞侧,那么此人比树离我们远。
11、假设有两家公司(1和2)提供了两份工作,初始工资相同,在公司1工作第一年工资增长20%的机会是50%,在公司2工作一年工资增长10%的机会是90%,你会选择哪一家?请问:如果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你会选择哪一家?两种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期望效用理论认为:决策者一般选择期望效用值最大的那项备择方案。期望效用值可以用备择方案的结果发生概率与该备择方案的效用值之间的函数来表示。假设在当前状态下,采用的决策方案为Aj,产生的可能结果为Sj,每一结果的效用值是U(Sj),概率为Pj,则该决策的期望效用值为E(Aj)= PjU(Sj),期望效用值最大的方案即为当前的最佳决策。那么,根据期望效用值理论,第一种决策方案产生的可能结果为工资增长20%,其可能发生的概率为50%,所以计算其期望效用值为0.2×0.5=0.1,而第二种决策方案产生的可能结果为工资增长10%,其可能发生的概率是90%,所以计算其期望效用值为0.10×0.90=0.09。第一种方案的期望效用值大于第二种,所以应选择第一种决策方案。
但是,你可能会选择第二种,甚至在已经计算出上述两种期望效应值之后,你仍会选择第二种,这说明人们在决策时并不像期望效用理论所预期的那样,是完全理性的,而只是有限理性的。
12、由于遇到市场变化的威胁,某公司的领导人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但却遇到了一个两难选择:
方案1:执行该方案可以保存一个工厂,保留2000名雇员.
方案2:执行该方案有1/3的概率可以保留全部的3个工厂和6000名雇员,但是2/3的概率是全部工厂倒闭,全部的6000名雇员全部失业。
如果你是该公司的领导,会选择哪个方案?是否与卡内曼的回避损失原则一致?为什么?
答: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方案1可以100%保存2000名员工,所以其保存工人的期望效用值2000个工人,损失工人的期望效应值是4000个工人。对于方案2来说,其有1/3的机会保存6000工人,其保存工人的期望效应值2000个工人,而它也有可能有2/3的机会损失6000工人,所以其损失工人的期望效应值是4000个工人。按照期望效用理论,应该很难在这两个方案间做出选择。但是一般人们都会选择方案1,这样的决策体现了有限理性,符合回避损失的原则。根据回避
损失,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倾向于回避损失,方案2提到了可能带来的损失,而根据回避损失的原则损失的效用要比等量收益的效用得到更大的权重,人们会倾向回避这一方案,而且这一方案显得损失要比方案1大,因此人们也会倾向于选择方案1。所以人们在做出决策是还是会依靠非理性因素的。
13、“电脑总有一天会取代人脑”,你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答:这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是一种强人工智能的观点,即要求电脑和人脑在两方面做到匹配:(1)硬件匹配,人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模拟的思维具有同样的硬件基础,人脑和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一样,都是“全或无”的方式进行信息加工的,神经冲动的发放要么就是产生动作电位,要么就是不产生动作电位,决不可能产生一半强度的动作电位,而计算机电流的状态也只有“通”和“不通”两种;(2)软件匹配,人的思维程序和计算机模拟思维程序一样,人的思维具有规则性,可以转换成某种计算机语言,比如:循环、条件和顺序结果的综合,而计算机程序也正是具有高逻辑性的计算机语言的堆砌。只有符合硬件匹配和软件匹配两个要求,计算机思维模拟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电脑才能真正代替人脑。而事实上,人的思维过程在很多方面具有随机性,有时并不是按照某一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人的思维过程和计算机模拟思维过程有时无法进行软件拟合。电脑无法真正取代人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塞尔(1980)中文房间假想实验显示虽然电脑表现得好像能进行各种思维,解决各种问题,但是实质上则只是根据一套事先设定好的原则进行类似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他们反应的标准是当前刺激与预先存储的某个刺激的匹配程度,而不是真正根据语义或是某一思维策略进行反应。计算机程序中,唯一遵循的原则是计算机语言的合法性,而不是更高级的意义标准,计算机根本不懂问题所描述的内涵。而真正的人类思维过程是智慧的凝聚,反应标准应是高级的意义成分,或是有目的的思维策略,思维的基础是对整个问题内涵与外延的整体把握。计算机思维模拟的反应标准和人思维的反应标准大相径庭。从这层意义上说,计算机反应标准上的局限性使得电脑无法达到人类的智力水平,无法重复人类的思维过程。
(2)加工方式上的局限性:通常,计算机程序具有线性结构,往往要求执行完一条命令之后,再执行下一条命令,同时执行两条命令则会发生错误。这种对
信息的线性处理方式和人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太一致。虽然信息加工的观点将心理过程看成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信息加工是系列的或是串行的,但仍有许多心理学家对线性加工提出了质疑。艾森克(1984)指出:如里坚持线性加工,那么只能有刺激驱动的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而不会有概念驱动的加工,即受到过去经验与知识影响的、自上而下的加工。但实际上,人类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受着经验的影响,比如:上述的启发式策略就是根据经验来确定问题解决方向的实例。并且,现在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既包含概念驱动的过程,也包含经验驱动的过程,这两种加工可能是同时进行的或部分重叠的,比如:在解方程式时,我们既需要根据各步所得的数据来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也需要以往的经验来指导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这两种加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的。这就意味着人类的思维过程中平行加工似乎更多。用线性加工的计算机程序去模拟并行加工的人类思维过程,一定会存在问题。因为,并行加工往往具有模糊性,同一时刻,思维的结果到底是上行(刺激驱动)还是下行(概念驱动)加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而计算机的线性加工则必须要排除这些模糊性,因为某一结果一定是由某一条件产生的,执行这条语句后,必定会执行下一条语句。计算机的加工方式限制了人类思维模拟的精度。
(3)调节系统的缺失:诺曼(1981)认为将人和计算机进行类比,存在根本性的问题:计算机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人则有更多的东西,人是生命的有机体,具有生物适应功能,能根据环境的条件来调节自己本身的机能,人还是社会生物,始终和他人、社会发生着互动,并根据他们的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诺曼区分了人的三个系统,一个为认知系统,他们认为有生命的和人工的信息加工系统有着共同的结构,这部分可称为纯粹认知系统或认知系统,但有生命系统(比如:人)和人工系统(比如:计算机)不同的是,有生命系统需要根据环境的条件来调节自己的机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通过调节系统来完成的。调节系统是一种内稳态系统,它与认知系统互相作用,以作出对环境的解释和维持内稳态的行动。所以,有生命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相关的作业。正因为缺失了调节系统,计算机思维模拟程序往往不能应付多种情景或在多种情景中进行选择。
14、在大型的演讲之前,支持人通常总要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试解释这种介
绍的作用。
答:演讲,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个说服过程。说服,即通过给予一定诉求,引导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趋向于劝说者预定方向的活动。霍夫兰德把说服看作信息交流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个标准的说服模型。该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态度改变的四个关键因素——沟通者、沟通本身、接受者及沟通情境。沟通者的专业性、权威性、可靠性、吸引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态度改变的效果。阿伦森等人(1963年)进行过一个实验,他们列举了由不同的现代诗人撰写的几首诗,向被试征求意见。这些被试对其中的一首诗做出了否定性的评价之后,他们告诉这些被试说,有人认为这首诗写的相当好。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被试说,作出这一评价的是著名的诗人艾利奥特;而对另一些被试说,作出这一判断的是南方州立师范学院的学生斯特恩。然后让所有的被试重新评价这首诗。不出所料,听到艾利奥特意见的被试中有更多的人改变了对这首诗的评价。这个实验表明,威信高的传播者比起威信低的人来说,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信息接收者的态度。在大型的演讲之前,对演讲者进行一番介绍,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的,即竖立演讲者在听着心目中的权威,这样一来,被试的态度更易于向演讲者方向转变,演讲效果才会更好。
15、如今的高架道路通常都有速度限制,这一速度限制和驾驶员的心理负荷息息相关,将高架道路的速限设置为多少才是比较合适的呢?请对此作出解释,并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答:现在的车辆性能越来越好,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的有很多,但是在现在城市拥挤的交通道路情况下,高速行驶,一旦意外,将是十分恶性的事故,所以当前高架的速限一般为每小时80公里。高架的速限要求驾驶员时时注意速限问题,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80公里以内,这样一来,对驾驶操作的心理负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我们在设定高架限速时也必须考虑驾驶员心理负荷的因素,以设置最优化的高架速限。为了考察限速水平和心理负荷之间的关系,设计最适宜的限速,可以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的自变量为速限,有三个水平——每小时60公里,每小时80公里和每小时100公里。实验采用次要任务法,在驾驶模拟器里进行,实验被试是持有卡车营业执照的司机,将他们随机分入三组(60公里组、80公里组和100公里组)。实验中,司机们的首要任务是在不同车道状况和交通密度情况下安全驾驶,但必
须将速度控制在所要求的速限之内。次要任务为瞬时记忆任务,任务要求司机不停地地对听觉呈现的5位数字做立即复述。复述的准确性则可以作为衡量驾驶任务心理负荷程度的指标。统计和整理实验结果,考察哪一组被试的心理负荷程度最低,心理负荷程度最低一组的速度限制则可以作为高架设定速限的参考。
板凳
wtr117920741 发表于 09-6-18 13:02:06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地板
wtr117920741 发表于 09-6-18 13:03:42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5#
livi915 发表于 09-6-18 16:52:23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思 不错
6#
吾爱浩天 发表于 09-7-5 09:42:19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3 01:06 , Processed in 0.10010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