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课后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
1. 新闻评论表达观点,新闻报道陈述事实。这是两者基本的区别。新闻报道中为什么不应该包含观点?新闻评论中是否可以包含事实?为什么? 参考答案:新闻报道中不应该包含观点,这是新闻报道的规范所决定的。这个规范由来已久,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报道本身的客观性,因为观点是主观性信息,它介入报道,可能使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或使受众受到作者主观评论动机的影响,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立场。新闻评论中包含事实则是正常的,客观事实不会改变新闻评论作为主观性信息的本质,却同时可以为新闻评论提供客观的依据。新闻评论就是针对客观事实进行评论,因此也不可能不包含客观事实。但应当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中的事实不应淹没观点。
2. 如果说,追求传播的效率是新闻传播各个环境、各种形式的共性,那么,它表达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特性? 参考答案:这主要应该从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中着眼:新闻评论着重于传递作者的主观观点,其传播的效率性也主要表现为论点在文中是否得到了突出、明确的表达,全文的结构是否有助于受众更方便地了解、把握作者的论点。    新闻报道中只有事实,没有观点。新闻评论中却有新闻事实与作者观点两种要素。新闻评论的表达效率,往往表现在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两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上。    此外,与新闻报道的独特形式—消息不同,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一种,它的写作,还要照顾到人们在议论文传统中养成的接受习惯。
3.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思考一下:在新闻评论写作中不同环节,可不可以联想,联想在新闻评论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没有确定答案。本书作者把它当作是新闻评论写作和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它需要从个人的写作体验出发,同时要结合认识与表达的实际效果。如果联想实际促进、深化了认识,并且对于表达认识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它就是值得肯定的。如果相反,联想干扰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削弱了论证的力度,不利于人们有效率地接受作者的观点,那么它就是不值得肯定的。
沙发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5: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1. 以一篇新闻评论作为分析对象,区分并说明哪些内容是事实,哪些内容是观点;在观点中,哪些内容是论点,并详细说明论点与其他观点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这是从要素辨识的基础出发,进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的一个基础练习。应从最简单的做起,循序渐进,先把事实与观点分开,然后在不同的观点之间寻找关系。文章的论点,就在于观点之间关系的确定。这个练习做好了,就会对一篇评论的内在结构了解于胸,也就比一般的阅读更有助于实际的写作能力。
2. 为什么说“‘判断’这个认识活动中是明显包含着‘对象’的,而新闻评论则是‘对象性’突出的议论文本”?请通过与一篇其他文体的文章的比较验证一下这个说法。 参考答案:判断就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对象的判断,没有不包含对象的判断。新闻评论针对新闻事实进行判断,新闻事实在新闻评论中作为认识对象的作用比在其他文体中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人们阅读新闻评论的基本动机就是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我们可以拿一篇新闻评论与一篇杂文或是散文进行比较。
5. 分析下面这篇短评分别做了几个层次的事实判断:参考答案:可以看出这样几层判断:(1)对“英法协商”作为“英国外交之一奇现象”的判断,因为后面的一句话是对这个判断的论证。(2)对“英法协商”具体原因的判断。(3)扩大范围做出的对“全世界之重要外交事件”与中国关系的判断。
6. 以欧阳修《纵囚论》作为分析对象,想一想: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对李世民“纵囚”这一事件的判断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其判断的依据或标准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之所以《纵囚论》作为分析对象,一是因为它所议论的司法与道德问题与今天新闻评论所关注的问题比较接近;二是因为对李世民“纵囚”行为,历史上有不同的认识与评价,观点纷呈,这也是当代新闻评论的常态;三是因为古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不如现代新闻评论那样明白确定、讲求效率,因此,在复杂的论证中辨识其论点就有一定难度。分析这篇文章,回答上述问题,要把它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价值体系的背景之中来思考,找出人们和作者做出判断的前提。
7. 以“正确性”来要求论点和以“争议性”要求论点,这两种对论点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反映了对于新闻评论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要求论点具有“正确性”,强调的是评论者与媒体面对受众的传播责任,这一点可以联系我国党报体系长期以来引导舆论、教育人民的传播宗旨来理解。但实际上,一篇新闻评论论点的正确性,在写作中是不能根本解决和确认的,它应该在不同观点的交流、论争中,特别是在实践的验证中才能够逐渐实现。而强调“争议性”,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篇新闻评论在多元化、多种观点并存的社会中的交流价值。
板凳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5: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事实
1. 在新闻评论涉及的事实材料中,“由头”与论据这两种内容在性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放在篇首引发议论的“由头”,是否可以作为作者的论据?与论据一样,“由头”本身一般具有无争议性,不需要作者在文中做出判断,从这一点上来看,它是可以作为论据的。但在实际的评论写作中,“由头”往往仅仅起到一个引起话题的作用,作者离开了这个起点就不再回来了。他更多地要依靠其他的事实材料来进行论证。
3. 一个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在评论中作为论据和作为新闻评论的对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二者的区别在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本身已不具有多少认识价值,它可能是以前频繁出现过的,人们已经熟悉了并且在评判上没有什么争议的事实;而在一篇评论中作为“对象”的新闻事实,可能是较新出现的,人们对它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共识。
4. 社会作者在新闻评论中使用直接得到的事实材料,如何才能使人相信?评论编辑如何才能避免这个来源的事实材料失实的风险? 参考答案:新闻评论一般不承担传播事实性信息的责任,特别是单独的社会作者的新闻评论,其作品中事实性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伦理性是难以得到保障的。媒体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因此也要付出核实成本。作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公信力或其他材料向媒体证明这些事实材料的真实性,编辑也可以通过常识、逻辑与相关公共信息来怀疑这个来源的事实材料。如果仍然难以确认,就要考虑这个材料在评论中是否必要,也可以隐去一些可能侵权的事实要素,比如当事人姓名,但如果文中常见不确指的“某某”,也会使读者产生不信任感。
地板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6:1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2. 你怎么看待下面这一场论辩的证明力,这样的论证,是否适用于现代新闻评论?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中心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参考答案:论辩双方都把论证建立在比喻上,以“水性”来说明人性,并且各自任意选择了有利于自己论点的解释,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其实不可能由这种方法得出确定的答案,因为水与人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性状。这是古人典型的用比喻代替论证的方法,不适于现代新闻评论。
5#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6: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
2. 简单的结构对于新闻评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复杂的结构? 参考答案:简单的结构易于理解。当事物的关系和认识的层次相对复杂时,不免出现复杂的结构。
3. 如果说,新闻评论论点的前置类似于消息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是追求传播效率的表现形式的话,那么,如何看待那些把论点放在靠近结尾处的评论呢? 参考答案:这一般是作者在论点的表达效率与实际的说服效果之间权衡的结果。作者考虑到有一些论点很难一开始就为读者接受,更愿意采用逐层分析推理,最终“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的方法。但这样的论证方式也有风险:要看读者在没有看到论点之前,是否愿意一直读完全文。
4. 递进结构,是不是一种容易令读者“迷失”的结构?怎样才能避免读者在这种结构中“迷失”? 参考答案:递进结构与并列结构相比,的确是比较复杂一些,因为不同的段落所反映的是不同层面的思维。所谓“迷失”就是读者跟不上、看不清作者的论述线索。如何帮助和引导读者顺利地从前一个层面的思维进入后一个层面的思维,是作者应该着重处理的:首先应当明确地表达前一个思维阶段产生的结论,并且使读者把它接受为后一个推理过程的前提。这里就需要一些明确的表达方式,比如“既然……那么……”。汉语中还有其他的相关语词,要留意观察和尝试使用。
5.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有没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从开头来说,如果叙事的内容较长,节奏就会较缓;如果开头叙事简练,或者把论点一下子在开头推出,节奏就会紧张起来。从总体上说,叙事与议论最好在读者的阅读进程中相互搭配,形成“缓急相间”的节奏。另外,利用递进结构产生连续推论,与单纯的并列结构相较,会使全篇的节奏更为紧张一些。
6#
 楼主| xuhuijie87 发表于 09-4-18 16:27:17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
2. 考虑到新闻媒体激烈竞争而造成的对评论选题的时效性压力,一些需要长时间思考的非事件性选题是否会最终消失?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是存在这种可能。但认识这个问题,应该从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体与受众需求的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没有媒体自觉的责任意识,没有受众需求对媒体的影响力,不仅这个问题不好谈,其他媒体问题也不好谈。
3. 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否可以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事件性选题在内容上以具体的事件性新闻作为议论对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形式上全篇材料围绕着这一事件,结构会显得比较紧凑。非事件性选题以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议论对象,往往表现作者在较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普遍性认识;它的时效性不是很强,全文的节奏也相对缓慢、从容。如果非事件性选题的普遍性认识能够恰好找到一个事件性新闻作为由头,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说,就实现了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的相互转化。
7#
lkscjwddsg 发表于 09-4-18 18:56:30 | 只看该作者
sdfasfagag
8#
天语流芳60 发表于 09-4-22 17:22:42 | 只看该作者
拿走啦...感谢LZ
9#
卜苗苗 发表于 09-5-3 13:30:06 | 只看该作者
(*^__^*)
10#
Emily1223 发表于 10-1-17 15:59:33 | 只看该作者
(*^_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2 11:11 , Processed in 0.097022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