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文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6-12-9 16: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 上古文学
授课时数:7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上古代文学的概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神话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分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断限:上古——近代,概括划分为:
上古文学:先秦文学、两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文学自觉的时期,诗歌和散文的成就达到顶峰。
近古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文学转型的时期,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
近代文学。古典与现代交叉,从古典到现代过渡的时期。
先秦文学概貌:
中国文学起源甚早,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初步定型的文学,也开始产生了书面文字。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之辞,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文诰,是散文的萌芽。《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叙事散文和诸子的说理散文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达到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西周的诗歌总集《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比兴的艺术手法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战国后期诗歌创作出现了个人独立创作,产生了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先秦文学是古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诗歌、散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都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文学发展丰厚而坚实的基石,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光辉而良好的开端。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1、最早的文学类型:原始诗歌和上古神话是最早出现的两种文学类型,它们最初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行的,从产生的先后说,诗歌应更早于神话。
2、文学艺术起源的原因:
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理论。
心灵表现说: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巫术说:诗歌源于原始巫术的咒语。
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编》、亚里士多德《诗学》。
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过程中,它是根据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出来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在审美观点来看待他们。”
第二节 上古歌谣
一、上古歌谣的保存
上古歌谣零散保存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后代集中辑本有: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为详尽。但并不完全可信,有些如《击壤歌》、《卿云歌》、《南风歌》是出于后人的伪托。
二、上古歌谣的内容
1、再现劳动过程的:
《吴越春秋》中《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作品,反映渔猎时代的劳动过程。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摆脱蒙昧时代的重要标志。恩格斯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我国弓箭的发明很早,有所谓:“少昊生般,是始为弓”(《山海经•海内经》);“羿作弓”。(《墨子•非儒》)其实弓箭的发明不是个人创造,而是原始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智慧和经验的积累。这首短歌流露着原始人对制造灵巧工具的自豪和喜悦,也表现了他们获取更多猎物的渴望。
2、征服自然愿望的:
《礼记•郊特牲》中《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作品。伊耆氏,即神农氏,一说指帝尧。蜡,是古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周代在12月举行祭祀百神之礼,称为蜡礼,蜡礼上所用的祷辞,即称蜡辞。从这首短歌命令的口吻看,实际是对自然的“咒语”。
大水泛滥,土地被淹没,昆虫成灾,草木荒芜,眼看收获无望,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企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
《周易》中《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这是一首抢婚的诗,一群男子骑在马上,迂回绕道而来,原以为是敌寇,等到闯进门来把姑娘抢走,才知道是为了婚事。反映了古代确实存在过的抢婚制度。诗短,但写得曲折形象,音韵和谐。
4、与战争相关的:
《周易》中《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这是一首写战争的诗,描写战争结束胜利归来的情景。战争胜利以后,有的仍在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引吭高歌。寥寥十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场面。
5、愉快的劳动生活:
《周易》中《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牧场上男男女女们在剪羊毛、拾羊毛,男的剪羊毛,不见血;女的承筐装羊毛,不觉得有重量。轻快、生动,有情有景。
6、思恋之歌
《吕氏春秋•音初篇》中《候人歌》:候人兮猗。
传说大禹治水,娶涂山氏女为妻,大禹巡省南土,久不归,女乃唱了这首歌,渴望大禹归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比较稳定的夫妻关系和夫妻感情,只有在一夫一妻制出现以后才有可能,而这时已属私有制萌芽后的氏族社会晚期。二字为句,语气词拖长尾音,取得了独特的抒情效果。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情诗,开抒情诗传统之先河。
三、上古歌谣主要特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另外,上古汉语都是单音节词,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是最初的句子,这种句子的产生与上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能力直接相关。
第三节 上古神话传说
一、什么是神话:
上古神话并不就是文学,但含有文学的成分,并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文学史必须注意研究上古神话。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二、神话产生的原因:
学术界普遍认为神话产生于野蛮期的低级阶段,到野蛮期的中级阶段,神话进入了繁荣期。(关于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参见摩尔根《古代社会》)我国学者杨堃(《论神话的起源和发展》载《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1期)和袁珂(《中国神话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4月第一版)等认为神话的起源是在蒙昧期的高级阶段,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原始人不能解释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和无力,于是他们通过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这就是古代神话产生的原因。
三、神话的内容
上古神话从内容上说大致可分为三类:
1. 解释和说明自然现象的神话
如《艺文类聚》卷一《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这个神话,反映了原始人类用形象手法去解释天地产生的过程。
女娲造人的详细过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今本《风俗通义》无此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絚人也。”从贫贱的划分来讲,这则神话被记录下来,应当较晚,不会是原始神话的原貌。但造人的神话肯定产生在屈原之前。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见于《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说明女娲是造人的神。黄土造人的神话固然荒诞,但有现实的基础,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在发明制陶技术后,容易从陶器用泥土作坯的过程中产生关于人类可能用泥土捏造的联想。这一则神话是这种现实的折光。这一则神话意蕴丰富,它不但虚构了人类的产生,同时也试图阐释人类为什么会有社会地位的差别。
2、人类对自然斗争的神话
如《淮南子•览冥训》的《女娲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种灾难是不可想象的,从女娲采取的四项措施来看,主要原因是苍天缺、四极废、黑龙肆虐、洪水为害。这四项之中,天是不可能缺的、四极是不可能废的,只有黑龙肆虐和洪水为害了。想来是由于洪水泛滥,水中的凶猛动物(包括黑龙)危害人类,实际上就只有洪水与水中动物两项,归根到底是巨大的水灾。女娲不辞辛苦地创造了人类,又以极大的勇气保护了人类。她一身而兼有两项如此伟大的功业,反映了原始人对人类母亲的爱戴和崇敬。这个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早期的母系氏族时代。女娲所克服的这一次水灾,是人类出现以来的第一次洪水。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显然又是一次洪水灾害。不同于前一次的是,这一次是人为的。因为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本经训》说:“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空桑是地名,即颛顼的首都。也许是共工之触不周山,本意是要淹没颛顼之都,却造成了“天柱折,地维绝”的局面。
从《淮南子》中保存的神话来看,由共工引发的这次洪水到舜的末年才得以治平。《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为他鸣不平:“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
禹继承了鲧的遗志,开始也是采取“堙yin”(堵)的方法,但仍难以遏止汹涌的洪水,于是改用疏导的方法。为疏通水路,禹不辞辛劳到处勘察河道、地形,据《吕氏春秋》载,他向东走到海边,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乡,向西走到三危之国,向北走到犬戎国。在治水过程中,“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股无胈(bá人身上的细毛),胫无毛,手足胼胝(piandi) ,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史记•李斯列传》),可谓历尽千辛万苦。除此之外,他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山海经•大荒北经》,《山海经•海外北经》)、擒服水怪无支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等。他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伏羲帮助他丈量土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从事劳动(《拾遗记》卷二,《楚辞•天问》)。总之,弥漫天下、祸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来。洪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
《羿射十日》鲧、禹是治水的英雄,后羿则是抗旱的英雄。羿本来有两个,一个是帝尧时代以“射十日”的神性的羿,也称夷羿,另一个是夏朝太康时代人性的羿,又叫后羿。两者从屈原时代就已经相混,但其实并不是一人。神话里的羿,据说是帝俊派到大地上来帮助解除各种危难的:“帝俊赐羿彤弓素矰(红色的弓和白色的箭),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海内经》)“古者羿作弓”。(《墨子•非儒》)羿为了拯救下民,他做了哪些善事呢?《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奉帝尧之命弈先后完成了诛凿齿、九婴、大风、猰貐、修蛇、封豨、射十日等七件大事。羿要射落九日,不仅需要神技,还要有超人的胆略。十个太阳都是天帝俊的儿子,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载:“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树上,轮流出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楚辞•天问》王逸注引《淮南子》云:“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于是羿弯弓搭箭,“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人间的秩序又得到了恢复。夷羿不仅抗旱,而且也与水患进行斗争,尧时河伯“溺杀人”,羿就射瞎了他的左眼,但对洛水女神却很好,娶她做妻子。《天问》:“帝降夷羿,革孽下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夷羿还有一个妻子叫嫦娥,据《淮南子》说: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了不死之药,嫦娥自己偷吃了。就飞到了月宫。
《夸父逐日》的神话:“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太阳给大地以温暖,造福于人类可谓至大,但有时也会造成干旱。原始人要了解它、驾御它,屈原“出自汤谷,次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的提问,即反映了古人探索太阳运行规律的兴趣。夸父追赶太阳,可见也是为了观察、了解并进而控制太阳的。夸父以无比的英雄气概去追赶太阳,忍受着江河湖泽不足以消解的口渴,终于在一个叫禺谷(虞渊,日落处)的地方赶上了它。他渴死了,但他的拐杖化作一片桃林,为后继者乘凉解渴,使之得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令人鼓舞和振奋。这则神话体现了原始人了解太阳奥秘的强烈愿望。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鸟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其外形十分可爱。她不幸淹死了,不过区区一只小鸟,却要衔着微木细石去填平浩瀚的大海,气概超过大海,在东海与精卫极端悬殊的对比中,更显出精卫惊人的意志和力量,悲壮感人的艺术力量也从这里产生出来。陶渊明高度赞扬精卫的反抗精神:“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咏山海经》十三首)
3.人类社会之间的斗争神话
《准南子•天文训》的《共工怒触不周之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和黄帝的后裔颛顼争做领袖,共工发怒而撞倒了周山,使支撑苍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着大地的绳子断了。天在西北方塌下来,因此日月星辰移向西北方;大地东南方沉下去,因此江河积水和尘埃全倾到东南方来。这个神话,反映了共工族和颛顼族之间的激烈的斗争,使苍天大地发生了巨变。
此外还有《黄帝擒蚩尤》的神话:“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蚩尤属于南方的苗蛮部族,他有81个铜头铁额的兄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已经装备了金属盔甲,一些文献上提及蚩尤冶炼金属作兵器,这与当时冶金术的发展程度是相适应的。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而风、雨、旱、雾等气象也成了相互进攻的利器。这两则神话不仅涉及古代的祈雨、止雨巫术,还涉及一些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发明,内涵较为丰富。
四、神话散亡的原因
上古神话在周代以后迅速消亡,其根本原因乃在于:神话与周代以来理性文化的主流相抵牾。有的神话被认为“其言不雅驯”而被摒弃,有的被改造为信史,使神话历史化了。司马迁在整理史料时,发现有大量的神话内容,但认为“其言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而摒弃了。
神话的历史化:《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尸子》记载:子贡问孔子:“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说:“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此之谓四面也”。
(《太平御览》,类书,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命李昉(fǎng)等编篡。《尸子》战国时鲁人尸佼撰。尸佼是商鞅的宾客,商鞅被车裂之后他逃到蜀地,著此书。《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元明时此书全佚,清代孙星衍等有辑本。)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鲁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说:“夔,一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神话大量散亡,但有零星的保存。《山海经》《淮南子》《楚辞》保存较多。《诗经》《尚书》《周易》《左传》《国语》《墨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有少量片段的记载。
五、上古神话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神话是原始人类社会意识的最初记录,它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古代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学中民族精神的形成。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现实的苦难,并作不懈的努力。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于命运的抗争,由此而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这种顽强的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古代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神话表现出强烈的悲剧美和崇高美,它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情节、新奇夸张的手法,对后世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章节名称:第二章《诗经》
授课时数:12
教学目的和任务:
全面了解着掌握《诗经》的内容分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诗经》的艺术特点,风雅精神,诗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与西方古代文化的比较。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概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也就是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时代如此之长,地域如此之广,作者如此复杂,显然是经过有目的的搜集整理才成书的。
第二节《诗经》的编集
《诗经》的编集,在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采诗”、“献诗”、“删诗”之说,透露了《诗经》作品来源和编定的一些消息。
采诗:周代朝廷采诗、献诗以制作礼乐。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种采诗制度的目的是观风察政。
献诗: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国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公卿列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附:删诗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东汉王充《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孔子删其重复,正而存三百五篇”。删诗说影响很大,至今有人坚持,但多数学者认为此说不确: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鲁乐公演奏十五国风,名称顺序与今本是《诗经》相同。当时孔子仅8岁。《史记》说孔子删诗是在“自卫返鲁”之后,但《论语》中孔子不止一次提到“诗”、“诗三百”。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主张“放郑声”。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
第三节《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国风中,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周颂不同于其他诗的体例,不是由数章构成,每篇只有一章。鲁颂4篇,产生于春秋中叶鲁僖公时,都是颂美鲁僖公之作。商颂5篇,大约是殷商中后期的作品。写歌舞娱神和对祖先的赞颂,商部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第四节《诗经》的应用和流传
一、赋诗言志:
《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广泛流传,《左传》中大量记载了诸侯君臣赋诗言志的事例,他们以“诗”来酬酢应对,出使专对,以赋诗来表情达意。称引“诗”句,来讽谏劝戒,评论抒情,在上层的人际交往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吴楚交战,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春秋左传•定公五年》)   
齐庆封来聘,其车美。孟孙谓叔孙曰:“庆季之车,不亦美乎?”叔孙曰:“豹闻之:‘服美不称,必以恶终。’美车何为?”叔孙与庆封食,不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二、四家诗:
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汉儒传《诗》,使《诗》经学化,固然有对《诗经》的曲解、附会,但汉代形成的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不仅对《诗经》的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古代《诗经》研究简说:
《诗经》的传授和研究,自汉以下,主要用于经学。经学是开始于汉代、绵延至清代的一门专攻儒家经典的学问,这门学问的宗旨,是为封建社会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建设服务,一般以“六经”注我的方式阐发学者的主观思想。《诗经》作为经学的一科,讲授和研究的主题,自然不是艺术形式而是思想内容。大致说来,汉学重“美、刺”,宋学重“义理”,清代“朴学”重“考据”。
汉学:是汉、唐经学研究的主流。汉学研究《诗经》的典型著作有《毛诗序》、《毛诗郑笺》、《毛诗正义》。汉人在诗的标题下写一篇类似于题解的文字,称为毛诗序,《关雎》篇为大序,其余为小序。《诗大序》总论《诗经》,认为诗歌反映政治:“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小序》则以史解诗,以诗证史。具体指出各篇的政治背景,或因某事而美某人,因某事而刺某人。所以清人程廷祚《诗论》说:“汉儒说诗,不出美刺二端”。到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集《诗经》汉学研究之大成,全面继承了汉儒“美刺”的说法,进一步肯定了《诗经》是一部美刺时政的政治诗集。应该说《诗经》中有一部分诗是与政治有关联的,具有美刺的性质。但不加区别地说每一首诗都是美刺,就过于拘泥了。
宋学:是宋、元、明经学研究的主流。宋学不满汉学只讲美刺的毛郑诗学,集中批判毛诗序。苏辙《诗集传》、郑樵《诗辨妄》、王质《诗总闻》,代表性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废序言诗,自由讨论。跳出汉学的窠臼,而讲出了宋学的特色。宋学以理说诗,主性情、主义理。“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性情之正而已。”(《四书集注》)这样《诗经》由汉学家的政治教科书变成了宋学家的“理学教科书”。宋学的功劳在于指出了《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与“美刺”无关的民间歌谣。“凡诗之所谓风者,所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诗集传》序)宋学的弊端在于指责这些民间歌谣是“恶为可诫”的淫奔之诗。宋学还有脱离训诂、随意穿凿的毛病。
清代朴学:汉学复兴,宗汉而攻宋。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胡承珙《毛诗后笺》、陈奂《毛诗传疏》推崇毛传。其宗毛攻宋的武器就是发扬汉代“汉学”重视考据的朴实学风,认真地做音韵、文字和词义的工作,所谓“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其字也,由字而通其词,由词而通其道”。(戴震)清代朴学的贡献在于:专心的考据,对于《诗经》训诂,贡献良多。但其弊端在于:只敢拿《诗经》做往古的学问,不敢拿《诗经》作当世的鞭策,背离了复兴“汉学”“引古筹今”,用之于“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顾炎武)的初衷。
第五节《诗经》的内容
  一、祭祖颂歌:
  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ráng)灾的祭歌。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总之是歌功颂德之作。但这些作品也有其历史和文学价值。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从《生民》到《大明》,周人由产生到逐步强大,最后灭商,建立统一王朝的历史过程,得到了完整的表现。五篇史诗,反映了周人征服大自然的伟大业绩,社会制度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的转化,以及推翻商人统治的斗争,是他们壮大发展的历史写照。因此,它们与后世的庙堂文学有明显的区别。
讲解《大雅•生民》(ZP42)
克禋克祀:郑玄笺:“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阴也”。夏以水菜(后来三晋节俭)、殷人(东夷、郑卫宋齐、楚)尚声,周人重气。
履帝武敏歆:闻一多先生说 :履帝武敏是一种象征性的舞蹈,“所谓帝是代表上帝的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其事可乐,故曰:‘履帝武敏’,犹言与尸伴舞而甚悦喜也。‘攸介攸止’介林光义读为‘愒(qì)’:息也,至确。盖舞毕而相携止息于幽闭之处,因而有孕也”。(《神话与诗》)
这里实际描写的是古时求子求爱的仪式。
宋周去非《岭表代答》:“人每岁十月旦,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其庙前会男女无夫家者,男女各群,连袂而舞蹈,谓之踏摇。男女意相得,则男咿嘤奋跃,入女群中负其所爱而归,于是夫妇定矣。”这是原始狂欢节求爱求子仪式的遗存。而“履帝武敏”当是许许多多形式中的一种。
清陆次云《峒蹊纤志》:苗人每遇节令,男子吹笙撞鼓,妇随其后,婆娑进退,举手顿足,疾徐可观,名曰踹堂之舞。不过苗人此舞,已经失去原始时代舞蹈的意义。他们只是在象征性地表演祖先的狂欢舞而已。苗人是伏羲氏之后,传说伏羲也是因为他的母亲华胥履迹而生。
履帝迹生子的神话,实际上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的折射,而且反映了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的历史背景。反映了殷周时期的历史图景,以及人们敬天祭祖的宗教观念。
艺术上:本诗采用铺叙手法,歌颂后稷功德,似乎是一篇《后稷本纪》。后稷出生、转弃、稼穑、祭祀过程,生动细致。用方、苞、种、裦、发、秀、坚、好、颖、粟,描写谷物生长过程中的十种状态。用旆旆、穟穟、幪幪、唪唪描画豆、谷、麻、瓜四类作物的长势。以舂、揄、簸、蹂、释、烝,叙谷物处理的六个步骤。精细而形象。孙鑛《评诗经》:“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状,描摹如纤,绝有境之态。”
传奇色彩:履帝迹而怀孕,生而如肉团,剖之不开,弃之见异,生而会立,天生知农,天降嘉种。
二、农事诗:
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新石器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标志着农业的初步发展。周人将自己的始祖与发明农业联系在一起,可见农业在周人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与之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
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予丰收,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周天子的藉田中象征性犁地。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这类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讲解《七月》
《七月》是一首农事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其最伟大的价值是史料价值,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古代气候的学者都必须参考。
艺术上,这首诗受到的称誉过多,说它“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洵天下之至文”、“真是无上神品”,这些赞词,都缺少发展的眼光。清代崔述:“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评价比较中肯。的确,这首诗不着意构筑,信口而出,用赋的手法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朴实、生动地描摹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这便是《七月》的艺术特点。
  三、燕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周代是农业宗法制社会,宗族间相亲相爱的关系是维系社会的重要纽带。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
讲解《小雅•鹿鸣》。
本诗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而对不能循礼自制,纵酒失德的宴饮,则是否定的。礼乐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全诗以鹿鸣起兴,首章言奏乐,二章言饮酒,末章则并奏乐、饮酒而言之。从情绪上说,是一章比一章亲近;从气氛上说,是一章比一章热烈。至末章则达到“和乐且湛”的高潮,层次十分清晰。
四、怨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这些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所谓“变风”、“变雅”:《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后世经学家纳入伦理轨道后对《诗经》作品的主观解说,即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确有不少含蓄蕴藉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直吐怒骂之作。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其特点是“多具忧世之怀”,“有忧生之意”。刘熙载《艺概》)如小雅中的《节南山》、《雨无正》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五、战争徭役诗:
战争与徭役为主要题材的叙事和抒情诗称为战争徭役诗,这类诗大概有30首。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般被称为“王事”: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采薇》)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唐风•鸨羽》)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小雅•北山》)
参加战争和徭役,是周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由于周人重农尊亲,所以从总体上看,战争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诗经》反映战争徭役有两种情况:
其一、对周边民族的抵御与进攻(积极防御)。自西周建国,不断受到外来侵扰,北方的玁狁(戎狄),东南的徐戎、淮夷,南方的荆楚。这些部族尚处于游牧阶段,未进入文明的门口,文化水准的差异及对子女财帛的垂涎(xian),使他们对农业为主体的较为富庶的周民族发动进攻。于是就有了战争诗。《小雅•采薇》《秦风•无衣》(与玁狁)《大雅•常武》《大雅•江汉》(与荆楚)周族创造的是农业文明,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北方玁狁侵犯周朝,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说明其所怨恨者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戌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其二、对内镇压叛乱的。武王灭殷之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国,并让管叔、蔡叔、霍叔监督武庚。武王死后,周公当政,武庚、管叔和蔡叔及徐国、奄国相继背叛,周公率兵东征。经历了三年的激战,最后平定了叛乱。如《豳风•东山》。《豳风•东山》反映的完全就是士卒的厌战情绪了。出征三年后的士兵,在归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着家乡的景况和回家后的心情。“我”久征不归,现在终于脱下戎装,穿上平民的衣服,再不要行军打仗了。归家途中,触目所见,是战后萧索破败的景象,田园荒芜,土鳖、蜘蛛满屋盘旋,麋鹿游荡,萤火虫闪烁飞动,但这样的景象并不可怕,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盼望着“我”的归来。遥想当年新婚时,喜气洋洋,热闹美好的情景,久别后的重逢,也许比新婚更加美好?这里既有对归家后与亲人团聚的幸福憧憬,也有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整首诗把现实和诗人的想象、回忆结合在一起,极为细腻地抒写了“我”的兴奋、伤感、欢欣、忧虑等心理活动。诗人对战争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果说在战争诗中,除了厌战思乡之情外,还有少数激奋昂扬之作的话,《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了。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如《卫风•伯兮》,即写一位妇女由于思念远戌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女为悦己者容,所爱的人不在面前,梳妆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率真质朴地写出了思妇内心的相思哀痛。《王风•君子于役》也以思妇的口吻抒发了对役政的不满。黄昏时候,牛羊等禽畜都按时回家,而自己的丈夫却不能回来,即景生情,因情寓意,在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小景中,渗透了思妇的无尽相思和悲哀。
六、婚恋诗。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有单相思的诗:《周南•关睢》;男女相互爱慕的诗:《邶风•静女》;女子对男子的思念:《郑风•子衿》、《郑风•出其东门》;争取婚姻自由的诗:《鄘风•柏舟》;弃妇诗:《卫风•氓》和《邶风•谷风》。
讲解《氓》和《谷风》。
《氓》以一个普通妇女的口吻叙述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全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巧妙地将事件过程和弃妇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谷风》以具体的事实诉说自己的劳苦贤淑和丈夫的薄情寡义,指责了丈夫的喜新厌旧,得新捐故的恶劣行为。客观地反映了妇女的悲惨命运。
第六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开端: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二、赋、比、兴的手法: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小雅•白华》以同样的句子起兴,抒发的却是怨刺之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这种与本意无关,只在诗歌开头协调音韵,引起下文的起兴,是《诗经》兴句中较简单的一种。《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缺的部分。《郑风•野有蔓草》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而绿意浓浓、生趣盎然的景色,和诗人邂逅相遇的喜悦心情,正好交相辉映。再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和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互相映衬。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是一种象征暗示的关系。《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如《秦风•蒹葭》,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重章叠句:《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苡》三章里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莒的整个过程。复沓回环的结构,灵活多样的用词,把采芣苡的不同环节分置于三章中,三章互为补充,在意义上形成了一个整体,一唱三叹,曼妙非常。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如《豳风•东山》四章都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开头,《周南•汉广》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如《召南•江有汜》,既是重章,又是叠句。三章在倒数第二、三句分别叠用“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
第七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诗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产生了如此众多、水平如此之高的抒情诗篇,是世界各国文学中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离骚》及《九章》中忧愤深广的作品,兼具了“国风”、“二雅”的传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他的诗歌革新主张,就是要以“风雅”广泛深刻的现实性和严肃崇高的思想性,以及质朴自然、刚健明朗的创作风格,来矫正诗坛长期流行的颓靡风气。不仅陈子昂,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一);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其六),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意旨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都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诗歌创作中,从宋陆游到清末黄遵宪,也代有其人。
三、比兴的垂范
    《诗经》于比兴时有寄托,屈原在《楚辞》中,极大地发展了《诗经》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同时,《诗经》中不一定有寄托的比兴,在《诗经》被经学化后,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作为政治说教的工具。因此,有时“比兴”和“风雅”一样,被用来作为提倡诗歌现实性、思想性的标的。而许多诗人,也紧承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写了许多寓有兴寄的作品。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诗经》其他各种句式当时只是单句,后世演之,遂以成篇。同时,后世箴、铭、诵、赞等文体的四言句和辞赋、骈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句式,也可以追溯到《诗经》。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不愧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章节名称: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授课时数:9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左传》的叙事特点和记言特征
2、了解《国语》的文学成就
3、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读指定的作品篇目,并掌握每篇作品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
一、殷墟卜辞可以说是先秦散文的萌芽,它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集,它是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朱熹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 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比喻: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
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近人曾运乾的《尚书正读》和牟庭的《同文尚书》等,也可供我们参考。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出现的《春秋》,是鲁国史官所整理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以记录鲁国的历史事件为主,同时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孟子和司马迁都说是孔子所作,但《左传•昭公二年》记:晋大夫韩起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这里的《鲁春秋》当为现今《春秋》之原本。这一年为公元前540年,孔子年仅十多岁,可能孔子对《春秋》做过删改和修订,《春秋》的原始作者可能是鲁国世代相承的史官。属于记事体。
《春秋》的主要内容是记录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事件,其中有国家重要的祭典、盟会,国君的嗣立、丧葬,各诸侯间的交往和互访,以及大量有关军事行动的记录。
《春秋》记事,基本以某年、某月、某日于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的格式记写。记录是提纲式的,但条陈清晰,言简意赅。如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按照自然事件的顺序依次叙写,全书约一万六千五百余字。
春秋笔法:由于孔子和《春秋》的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春秋》采善贬恶”(《史记•太史公自序》)是表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的,即反对诸侯兼并,反对篡位夺权、犯上作乱。而实际上这也是鲁国史官的思想主张。孔子不可能修改《春秋》的全部记事,他只是认为:“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同上)这种“见之于行事”或称“属辞比事”的写法,就是春秋笔法。朱熹:“直书其事,善恶自见。”(朱彝尊《经义考》引朱熹)
第二节《左传》
一、《左传》的作者
《左传》的作者,说法不一,比较可靠的是鲁国的左丘明。孔安国注《论语》时说:“左丘明,鲁太史也。”这位鲁国史官很可能在后半生遭遇什么不幸,便双目失明,成了一名瞽史。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刘向《别录》说:“左丘明作传授曾申。”(孔颖达《杜预〈春秋序〉引》曾申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据此左丘明应该是孔子的晚辈。但孔子对左丘明十分敬重,并引以为志同道合者。《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这正是左丘明所具备的良史之德,著述《左氏春秋》成功的主观条件。此外,左丘明还有撰写史书的客观条件,他所在的鲁国,原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号称礼乐之邦,保存周代文献比较完整。晋杜预说他“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春秋经传集解序》)为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他又同孔子一起到东周观看有关史料,回鲁后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纲,仿照其体例,写成了一部详备的史书《左氏春秋》。
二、《春秋》与《左传》的关系
班固认为《左氏春秋》同《公羊传》、《谷梁传》一样,是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因而称《左氏春秋》为《左传》,即所谓“《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用问答形式逐层阐释经文的“微言大义”,虽选词严密、表述洗练,但由于只重训诂释义,所以历来不为史学与文学研究者所重视。
关于《左氏春秋》是否为解经之作,历来有很大分歧。我们认为《左氏春秋》不是解经之作,而是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理由是:
1、若为解经,须处处合经。经所不载,传亦不能随意添加。但《左传》有无经之传,也有无传之经。如文公十八年,经文中共载九件事,其中两件“秦伯罃卒”与“季孙行父如齐”传中没有。而传中记载八件事,其中两件“齐懿公报复邴歜父子”与“宋文公攻武氏”,经文中没有。可见,《左氏春秋》有自己的编写内容。
2、《春秋》记载以鲁国为本位,而《左氏春秋》虽称鲁为“我”,但叙述最多的是晋、楚之事,其次才是鲁,其余齐、郑、宋、卫、秦各国也各有记载。可见《春秋》主要本于鲁《春秋》,而《左氏春秋》则参考了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同时博采古代和当时各种史书记载及历史传说,删繁就简,编纂而成,它有自己的编写原则。
3、《春秋》不足17000字,所记只限于春秋242年史事,《左氏春秋》180273字,常通过对话,展示许多旧史遗闻,可向上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保存了那个历史时期的部分史料。向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下限多出13年。有自己的编写体例。
4、《春秋》所涉及内容是政治、军事事件,《左氏春秋》扩大了记载范围,反映了社会的全貌。对春秋以来的变革,《左氏春秋》流露的思想感情与《春秋》也有区别。《春秋》维护周礼,反对“犯上作乱”;《左氏春秋》却对《春秋》谴责的人和事有时表示同情。如鲁宣公二年,《春秋》书:“赵盾弑其君”,而《左氏春秋》则大书“晋灵公不君”。《左氏春秋》有自己的思想立场。
《左氏春秋》本不是解经而作,当然说与《春秋》无关也不合适。可以说,没有《春秋》便没有《左氏春秋》。《左氏春秋》采用了《春秋》的编年体,而且大体上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春秋》所列鲁君的世次为序,来建构自己的框架。但《左氏春秋》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巨大的创造。
三、《左传》的文学成就
1、作为编年史,《左传》的叙事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晋•范宁《谷梁传集解自序》中说:“《左传》艳而富”,其“艳而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左传》生动地展示了春秋时期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作者不仅记载各国君位的嬗变、执政者的谋权夺势、政客的宦海升沉、贵族内部的倾轧火并、侯国之间的欺诈侵掠、辽阔战场千军万马的厮杀格斗、阴暗一隅数人的密谋策划,各种各样的矛盾、大大小小的动乱、五花八门的变故,无不网罗其中;而且作者采集了大量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甚至于还有风俗遗闻、童谣民歌。这些材料通过细心的组织编排,极大地丰富了《左氏春秋》的内容。
《左氏春秋》广采博取各种文字的、口头的资料进行编撰,从现代编年史的标准看,显得芜杂,说明历史科学尚在草创之中。然而正是这一特点,才更体现了中国史传文学的特点。《左氏春秋》的作者善于对庞杂的资料进行取舍与剪裁,全书所载历史前略而后详,后期更详于襄公与昭公,二公在位共63年,不足全书的三分之一,二篇幅却近于全书的一半。就各国诸侯来说,也各有侧重,晋国最详,所记占全书的四分之一,晋国之事中又突出重点,详细记载晋文公的霸业兴衰。记载较略之国,其事也不平均使用笔墨,如记郑国的文字约15000字,多集中在郑庄公、子产身上。而子产为相执政一事就占了很大的篇幅。凡是能生动体现国家治乱、兴亡,能形象地显示社会各种代表人物特征的事情,则“纤芥无遗”,反之则“丘山是弃”。《左氏春秋》有自己的详略标准,它深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左氏春秋》不满足于《春秋》那种对历史史事做简单陈述的史笔笔法,它要展示那个动荡历史年代的全部过程,要展示各种历史人物在各种事件中的各种表现,它摒弃了一字褒贬的“春秋笔法”,创造了在生动记叙史事的基础上显示各种人物形象、心态,表达作者观点立场的方法。
作者重视对事件的完整把握,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时能给予集中叙述,突破了编年体的界限,使事件的记叙有了记事本末的因素。也使人物的刻划有了传记的意味。
《左氏春秋》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左氏春秋》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氏春秋》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战事的酝酿、起因,战前军事、外交的谋略,兵马的调遣、战时激烈的搏杀,战局的变化,双方的进退,战后胜负的结局,各方面的反应,认识的处理等,都表现得迂徐有致、笔力纵横。如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通过蹇叔反对出师袭远,介绍了殽之战前秦、郑、晋各方面的形势与动态,又通过蹇叔哭师这一细节,预示了秦军必败的结局。
在战争描写中,战争过程本身往往写得比较简略,但“疏而不遗,俭而无阙。”作者常选取决定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来重点刻划,以展示战争的经过。常以战场上这些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来反映酣战中千军万马的心态和姿态。如成公二年的《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晋军将士殊死奋战的英雄形象历历在目。
2、《左氏春秋》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些行人和大夫,凭借十分讲究的言辞折服对方,推行自己的一定主张,委婉而有力。刘知几《史通•申左》:“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述远古则委曲如存,征近代则循环可覆。”行人辞令委婉陈词,不亢不卑,慷慨激昂,显示了个性风采。
《左氏春秋》的叙述语言词约事丰、意蕴厚实。如宣公十六年记载晋军败于楚,溃不成军,作者写道:“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晋军仓皇败逃之全状可想而知。作者又记入冬以后楚军将士受冻,“王巡三军,抚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几句体恤的话温暖得就像穿上了棉衣,比喻贴切。
《左氏春秋》叙事能显能晦,能虚能实,因物赋形,事愈错综,辞愈纵横,声调的缓急随情而发,文笔的曲直莫不以肖为准。有时笔法又出人意表,写秽亵事笔反洁,写繁杂事笔反简,写紧张事笔反暇。变化多端,妙趣横生。刘知几《史通》:“盖叙事之体,其别有四:有直纪才行者,有唯书其事迹者,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赞论而自见者。”
《左氏春秋》中有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合情合理的虚构,作者采集的文字记载、历史传说、民谣故事、神话异闻,仅是一堆“材料”,作者的想像与虚构不仅补足了材料中普遍缺少的细节,甚至还创造了一些必要的情节与人物的语言,它像粘合剂一样,把全部材料粘连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统一体。想像与虚构是贯彻《左传》写作始终的一种重要艺术思维形式,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和母亲的对话纯属作者揣摩、想像而虚构的。想像与虚构的运用、作者对旧史料的修饰润色、对传说逸闻的广泛吸收,使《左传》行文更加铺排,叙事记言更加夸张,因而不少人从史学的角度加以非难,王充《论衡》:“言多怪,颇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相违反。”范宁《谷梁传集解自序》:“《左氏》艳而富,其失也诬。”韩愈《进学解》:“《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从史学求真、无证存阙的原则看,《左传》不是严格的史事记录,然而从史传文学的角度看,这正是《左传》艺术创造的重要表现。
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据司马迁、班固、韦昭说,《国语》是左丘明在失明以后将其编著《左传》剩余的资料略加整理、汇编而成。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除没《周语》3篇、《郑语》1篇涉及西周事以外,其余记载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外交等重点史实。《鲁语》2篇主要记载臧文仲、里革、公父文伯故事,《齐语》一篇主要记管仲为相辅佐齐桓公事,《晋语》9篇重点记载灵公、昭王事,《吴语》一篇、《越语》2篇着重记载吴越争霸。这些显然采自春秋时期各国史籍“百国春秋”中的资料,它上起西周穆王不听祭公谋父规谏讨伐犬戎,下至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智伯500年的历史。
《国语》与《左氏春秋》有很大的不同,它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首先,《国语》是一部各国史官的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分国记录君臣谋议得失的谈话,基本上属于记言体。虽有记事,只是记言体中插叙和补充,比较接近《尚书》。《国语》在记言结束以后,往往缀上几句事情的发展或结果。如《鲁语下》记叔孙穆子论楚公子围,记事言语不多,但构成了完整的史实记叙,比《尚书》富于故事性。
其次,《国语》开创了以国为单位来叙述史实的体例——国别体,它集中叙述某国的历史,又往往可以集中叙述某人生平始末,为传记体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
最后,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比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饬,颇有气势。
总的说来,《国语》文学成就不如《左氏春秋》,但它长于对话,有自己的特色。《国语》有些人物对话写得相当精彩,相比之下,《左氏春秋》或空缺、或简略,而缺少《国语》中人物对话的生动与风趣。如姜氏劝夫不成,《左传》写道:“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而《国语》中写道:
姜与子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其知餍乎!”舅犯走,且对曰:“若无所济,余未知死所,谁能与豺狼争食?若克有成,公子无亦晋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将焉用之?”遂行。
第四节 《战国策》
一、《战国策》的成书
《战国策》同《国语》一样,也是一部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辩论的言辞,所载上继《国语》下限,下至秦并六国之后,即从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开始,迄秦二世即位为止,245年间各国诸侯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史实。这些资料大部分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策士所记,来源不一,零散错乱,名称各异,有所谓《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等称呼。到西汉,刘向第一次对这些史料进行系统整理、修订成书,共33篇。因其主要记载“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所以定名为《战国策》。到北宋,旧本《战国策》散佚甚多,文学家曾巩遍访藏本进行校补重编,才成今本规模。东、西周各1篇,秦5齐6,楚扎、赵、魏各4,韩、燕各3,宋、卫合为1篇,中山1篇。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内有战国纵横家著述27章,11000字,无书名、篇名,整理这些帛书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或帛书《战国策》,其中11章内容与今本《战国策》、《史记》相同,16章属于佚作。这说明战国时史官及策士记载所谓“纵横家”论辩言辞的资料是很多的,传到汉时仍为数不少,刘向编订《战国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统治者逐渐认识到要想争霸天下,国势、军力固然重要,但政治攻势和外交斗争也是必备的条件。但在这种形势下,士阶层中分化出了一批又一批游说策士。他们继承了春秋时期行人相聘于诸侯的传统,熟悉纵横捭阖之术,凭借自己的口才,鼓吹“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为了自己功名利禄,朝秦暮楚,见风使舵,明辨利害得失,能为诸侯争城、掠地、杀人、灭国,出奇谋、划妙策。他们或游说君王,或互相辩难,无不变本加奇,铺张扬厉,形成文字,令人拍案叫绝。章学诚称为“行人辞令之极。”
二、思想倾向
《战国策》的思想比较复杂,今略举大端。其进步思想表现在:
1、反映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十分流行,《战国策》有些文章表现出对平民力量的重视,如“赵威后问齐使”把平民的地位放在君位之上,认为“苟无民,何以有君?”(《齐策四》)这和《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有相通之处。又如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其中之一就是“焚券”、“市义”,使薛地百姓皆呼“万岁”。虽然是为了收买人心,但也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人心向背对贵族的安危是如何重要。这种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
《战国策》对那些残害百姓、杀戮忠良、荒淫无耻的统治者予以无情地揭露。如宋康王无道,“骂国老谏者,为无颜之冠以示勇,剖任之背,锲朝涉之胫,而国人大骇。”于是“齐闻而伐之,民散,城不守。”(《宋卫策》)齐闵王拒谏饰非,枉杀直臣,弄得百姓不附,宋族离心,国被燕所伐,身卫淖齿所杀。(《齐策五》)作者对这些暴君都持有鲜明的否定态度,表现了一定的正义感。
2、有明显的“贵士”的倾向,把士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颜斶见齐宣王,大胆宣称“士贵耳,王者不贵”“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垅”。燕昭王筑黄金台,尊郭槐为师,礼贤下士,“士争凑燕”,终于破齐复国,报了大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思想对于束缚人才的世卿世禄的官吏制度是一个冲击。书中还提出发现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看大节,而不苛求小疵;要充分信任,而不要随便怀疑等,这些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3、《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虽主要是对某些统治者的规劝,但对后世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触龙说赵太后》,主张贵族子弟要及早为国立功,长辈不要溺爱,否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是非常危险的。公子牟劝范睢,“夫贵不与富期而富至,富不与果肉期而果肉至,果肉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唐且向信陵君建议:“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些话具有格言意义,包含了某种生活哲理。
4、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战国策》给予充分肯定。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他毫不退缩,同他们反复辩论,坚持到底。他多次宣布“反古未可非,循理未足多”。“便国不必法古”,礼、法、政、教都要从实际出发。并且明确表示,儒家所提倡的那一套不合时宜,不足取法。“仁义道德,不可以束朝”(均见《赵册二》)这些都是当时观念形态变化的真实反映。
5、从思想线索上看。《战国策》艺术上自成一家,就是纵横家。而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学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刘向已指出《战国策》的这种倾向。三国时秦宓曾攻讦:“战国反复,仪秦之术,杀人纫生,亡人纫存,经之所痊”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北宋曾巩指责《战国策》是“邪说害正”,要“放而绝之”。元人吴师道认为“是书善恶无所是非”,“善言之少,不足以胜不善之多”(战国策序)甚至宣扬受贿有功,造谣言说假话有理,露骨的提倡个人功名利禄,宣扬利己主义等,无疑都是糟粕。
    三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  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
    2、《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秦策一》中《苏秦始将连横》记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3、《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4、《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 “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5、多用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地达到辩说的目的。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寓言的巧妙运用,成为《战国策》文章的一大特点。
阅读作品: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鞌之战》、《殽之战》、《晋公子重耳出亡》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
作业题:
1、从《郑伯克段于鄢》、《殽之战》看《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
2、试析《晋公子重耳出亡》的人物形象。
3、从《苏秦始将连横》看《战国策》的语言艺术。
4、由《冯谖客孟尝君》看战国时期“重士”和“以民为本”的时代风气。

    章节名称: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
授课时数:8
教学目的和任务:
掌握《论语》、《孟子》、《墨子》、《庄子》的文学价值。
了解《荀子》、《韩非子》的文章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 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
   先秦说理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
   主要著作先有《论语》,后有《老子》、《墨子》。《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它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人们的一言一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言论警辟精炼,大多富于哲理。
第二期:战国中期
   语录体仍旧通行,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形式。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主要特点是词藻丰富,说理畅达,行文多有寓言和比喻。
第三期:战国后期
   在这一时期,诸子散文完全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已经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个人的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理。
第二节 孔子与《论语》
一、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字仲尼,名丘。远祖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在内乱中被杀。孔父嘉的儿子避难到鲁国,居于陬邑。至孔子父亲叔梁纥时,家境已经衰落。孔子年少时身处贫贱,20岁左右时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和畜牧的小吏,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鲁国在春秋时期仍保留了浓厚的周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培养了孔子对周文化的浓厚兴趣,15岁便立志学习周文化。约30岁左右,学成,收徒讲学,从事教育。其间一度离开鲁国到齐游览,受到齐景公的礼遇。回到鲁国之后,继续从事教育活动,51岁时,孔子被任命为鲁国的中都宰,从此进入政坛,后来位居司寇,掌管司法,诛少正卯,力图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孔子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主张尊王忠君,强化朝廷力量而抑制私门,因此与鲁国政权的实际掌管者“三家”孟孙、叔孙、季孙发生冲突,被迫于55岁时辞官。他离开鲁国,先后到卫、陈、曹、宋、郑、蔡等国,宣传自己的德政教化思想。这种思想在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斗争尖锐的春秋末年,不切事宜,因而未被各国君主采纳。孔子经过14年的奔走游说,68岁时再度回到鲁国,专门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的工作。
孔子晚年遭遇不幸,儿子孔鲤、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子路相继去世,鲁国的动荡局势又加速了他政治主张的破灭。鲁哀公16年,孔子去世,终年73岁。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仁和礼)继承周文化的传统,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的思想领域很有影响。被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尊奉为统治思想,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对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发生了难以估量的复杂的深远的影响。
孔子整理文化典籍,司马迁说孔子“序《诗》、传《易》、正《礼》、《乐》、作《春秋》,未必完全可信,但六家典籍都经过孔子整理和编订是可以肯定的。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孔子有过重大的贡献。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为文化教育的普及开创了道路,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感人之处在于他“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和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孔子招收弟子,不分等级,不分贫富。孔门弟子中的优秀人才多是家境贫寒者,颜回身居陋巷,子路原是乡野之人,曾参缺衣少食,仲弓家无立锥之地。《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对他们的亲切教诲,尤其是对仲弓的自强好学,孔子用“山川其舍诸!”的形象比喻,给欲特殊的关怀和鼓励。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訒”。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二、《论语》的文学价值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2、《论语》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
3、《论语》多用语气词,含蓄蕴藉,形成迂徐婉转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孟轲与《孟子》
一、孟子及其思想主张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得孔学嫡传。
孟子继承儒家德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用事的精神,主张以仁义治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50岁以后曾率领弟子先后游说齐、梁(魏)、鲁、邹、滕、薛、宋等国君主,宣传他的仁政理论,在齐一度为客卿,在其他国家也受到不同程度了礼遇。但是他的仁政理论在急剧变革的战国时代,不切实际,不被采纳。约在65岁时回到邹国,专心从事教学和著述。终年84岁。
孟子对于孔子的学说,又有明显的发展。性善论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第一个贡献,所谓性善论即人皆有天赋的善性,而善性就是仁、义、礼、智四端。孟子的性善论是抽象的人性论,是唯心而先验的。但他却成为孟子进步学说的理论基础。由此而生发,产生了他进步的圣人观、进步的仁政主张。孟子把人心(四端)视为人所以为人的根本,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离娄》),“存心”就是保持固有的“四端”,仅有四端还不能成为完善的人,还要扩充四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保父母。”(《公孙丑》)扩充四端,作为道德准则,是人提高道德修养,认识宇宙人生,达到圣人境界的途径,这就是“内圣”。
扩充四端作为“仁政”的理论基础,就是推行王道,仁政爱民,从而成为统一天下的明君,这就是所谓的“外王”。“内圣”、“外王”都缘于扩充四端。可见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基于性善论,才生发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人观和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重民思想是孟子对儒家学说的第二个贡献,儒家有重民的传统,孔子讲“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不侵夺农时,关心百姓。孟子则强调百姓在封建政治统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尽心下》)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孟子的重民思想是战国时期重民思潮的最高代表。基于重民思想,他主张“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省刑罚,薄赋敛。”(《梁惠王上》)基于重民思想,他反对战争,认为诸侯发动战争就是“率兽而食人肉,罪不容于诛。”(《离娄上》)基于重民思想,他反对暴政,并警告暴君:“暴其民,则身弑国亡。”(同上)
二、《孟子》的文学价值
1、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2、《孟子》的突出特点是善用比喻。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赵歧《孟子题辞》:“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评论是恰当的。孟子书中的比喻,有的属于推理,如“折枝”(《梁惠王上》),“攘鸡”(《滕文公下》);有的是寓言比兴,如“揠苗”(公孙丑上),“乞祭”(《离娄下》)都妙趣横生,旨意明白。
3、善设机辟,请君入彀。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慢慢引入正题,使对方陷入论辩的困境。
4、《孟子》散文富有气势。多用排比,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第四节《墨子》
一、墨子及墨家学派
墨子(公元前480—前410),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后汉书•张衡传》说他“当子思之时,出孔子后。”通过《墨子》和先秦一些典籍,我们知道他平日言谈不离耕织、百工之事,会造大车和守城器械,并收徒弟讲学,外出游历时载书甚多。自称:“上五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却被楚国贵族称为“贱人”。他大概是手工业出身的“士”。墨子为了止楚攻宋,自鲁至楚,“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吕氏春秋》)他曾仕于宋为大夫,北之齐,西使魏,屡游楚,是一位有着广泛社会交游、热心公益事业的学者。
《淮南子•要略》:“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可见墨子是通过对儒家学说的批判、改造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墨子“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形成了与儒家对立的墨家学派,影响很大。世称“显学”。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形式,近似于宗教集团,其首领叫“钜子”。墨家有严明的纪律,墨家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即使国家赦免,也要按照“墨者之法”处置。(《吕氏春秋•去私》)墨家崇尚节俭,反对儒家的“繁饰”,“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庄子•天下》)”“量腹而食,比于宾萌。”(《吕氏春秋•高义》)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韩非子•显学》)后期墨家对墨子的学说有所修正和发展,在战国争鸣中,对先秦学术作出了巨大贡献。终战国之世,墨家一直影响很大,但秦汉以后,墨家作为一个学术流派逐渐湮没无闻。
墨子的学术理论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它不是墨翟个人的作品,而是墨家学派的总集。《汉书•艺文志》称《墨子》有71篇,今本《墨子》存53篇。可分为5类:
墨子的言行录:《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
弟子发挥墨子思想的杂论:《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非儒》
讨论宇宙、认识论和逻辑问题的,被人称为“墨辩”:《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
讨论守城工具和技术问题的,可能是墨家关于这方面知识的汇集。
以上四组并不能反映《墨子》哲理散文的主要风貌,通常所说的《墨子十论》包括《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是墨子讲学的记录,为墨子弟子所记。因为三派弟子各有所记,合而成书,故每篇分上、中、下,文字大同小异。《十论》原存30篇,今存23篇。它们体现了墨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和说理艺术的主要特点。
二、墨子的思想:
墨子针对战国初年“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的祸乱现实,提出了十项治国方略,其中代表墨子学术个性的是“兼爱”。
墨子的兼爱是建立在人们现实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互爱互利的关系。所谓“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兼爱中》)所谓“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亲吾也。”(《兼爱下》)把精神生活中的“爱”,同物质生活中的“利”联系起来,以“利”为爱的出发点。既以交相利为基础,就没有亲疏、远近、贵贱之分。墨子主张:“兼爱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明天下之无有私也。”(《兼爱下》)这种主张是小生产者在战国社会社会巨变中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墨子》的文学价值
《墨子》十论虽是墨子讲学的记录,具有记言性质,但每篇有明确的论题,充实的内容和清晰的层次。是中国论辩文的雏形。作为论辩文的初始形态,《墨子》十论还没有发展到基本上运用逻辑推理或抽象思辨的阶段,它采用类比推理和生活事实的简括叙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明确、清晰,具有很强的逻辑说服力。
1、墨子在讲学中自觉运用察类明故的逻辑方法。墨子所说的“类”是指一般的概念,从众多的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共同的本质。所谓“故”就是原因,“察类”就是在论辩中遵守一般制约个别的逻辑法则;“明故”就是考察因果关系。以《非攻上》为例。《非攻》的主旨是论证诸侯发动战争有大不义的罪行,在论证时,墨子首先从窃人桃李、攘人鸡豚、取人牛马等不义行为抽取出共同的本质——亏人以自利,得出“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重”的认识,这叫“取类”。然后指出诸侯发动战争、杀人攻国,属于“亏人以自利”一类,并且甚于窃人桃李、攘人鸡豚、取人牛马,是大不义的罪行,这叫察类。接着进一步推论,就杀人多少作比较,“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这又是取类。诸侯发动战争,杀人不止千百,其罪恶之深重,是不言自明的。
2、为了增加论辩过程中事实的说服力量,墨子进行了大量的生活现实和历史事实的简括叙写。《非攻》为了说明发动战争将遗害自身,重点叙写春秋末年的吴、晋两国的历史事件:吴王阖庐发动战争,打败楚国,朝宋与鲁,后被越王勾践所灭;晋国智伯发动战争,攻打中行氏、范氏,最后导致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智伯。具体的历史事实证明,发动战争必定是玩火自焚。事实的叙写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量。
3、墨子提倡质朴和实用,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墨子》意显豁而语质。”即语言质朴,不求华美,不事雕琢。前者是表达的特点,后者概括了《墨子》的文风。墨子讲学立言是为了“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恐其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因此他推论事理,尚简洁而不缭绕,叙写生活现象,尚质实而不夸饰,多用对比而不事渲染。文风的质朴说明墨子对自己理论力量的自信。
第五节  庄子
一、庄子生平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前),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蒙县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思想,是道家著名代表人物。
  曾做过蒙之漆园吏,但不久后又辞去此职。曾因穿补缀的粗衣、破烂的鞋子而被魏王讥笑:“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外篇.山木》),又因家贫而“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杂篇.外物》)。虽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楚威王曾派两位大夫请为相国,但婉拒,不肯出仕:“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二、庄子的思想
1、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庄子的自然哲学主要由构成万物基始的“气”、万物生成和存在形式的“化”以及宇宙根源的“道”三个范畴组成。
2、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认为人生面临着三种困境:
自然之限:死与生。
社会之限:时与命。
自我之限:情与欲
3、理想的人生境界:齐一生死、顺应时命、无情无欲。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三、《庄子》的文学价值
《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
2、《庄子》的文章又富于抒情性。如果说《孟子》的感情是在清楚的逻辑表达下运行的,那么《庄子》的感情,却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如《至乐》写庄子对髑髅的一连串发问,便是充满了人生的伤感。
3、《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第六节 荀子
一、《荀子》的文学贡献
《荀子》书中的文章多为关于社会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长篇专题学术论文,论点明确,论断缜密,结构谨严,风格朴实、深厚;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整齐流畅,适于诵读。
《荀子》中还有一组称为《赋篇》的文章、共有《礼》、《知》、《云》、《蚕》、《箴》五篇。形式为问答体,在体制上,《赋篇》也是汉赋的渊源之一。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间歌谣形式表达他的政治思想。
第七节 韩非子
一、韩非的生平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是韩之诸公子。曾师事儒学大师荀况,与李斯是同学。战国末年,韩国屡遭强秦侵凌,丧师失地,韩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之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万余言。”这些阐释法治理论的文章传至秦国,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上书秦王,主张率韩伐赵。李斯、姚贾出于嫉妒,在秦王面前谗毁韩非,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因将韩非下吏治罪,后被李斯害死在监狱中。
二、韩非的思想
韩非的思想渊源不一而自成体系,他的政治学说基本上是前期法家“法”、“术”、“势”思想的结合。其君主专制理论实受墨家“尚同”思想的启示;他的“循名实”、“因参验”的认识方法也与墨家“以名举实”有关。他的哲学世界观主要是对老子自然哲学的发挥和改造。韩非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
韩非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学说对整个中国古代统治和传统文化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从积极方面说,他站在法家的立场上,适应着历史的发展趋势,完成了专制集权的法治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专制的重要政治思想工具。韩非思想中的历史进化论观念、严刑峻法的主张、循名责实的思想,成为秦王统一天下以及历代君主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具有进步意义。从消极方面看,他的理论崇尚暴力,不讲怀柔,主张对下层百姓实行残酷镇压,则是反动的,容易激化矛盾,引起下层百姓的反抗,秦王朝的灭亡就是明证。汉代以后的统治者在确立封建伦理纲常和儒学为统治思想以后,韩非学说失去其显赫地位。有些统治者只能引用其术,韩非的学说被视为异端。
韩非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载韩非子55篇,今本《韩非子》也是55篇。综合历代学者考证,《初见秦》、《有度》、《饰邪》3篇确非韩非所作。
清•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今人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雄《韩非子浅解》和江苏人民出版社的《韩非子校注》是比较好的本子。
三、韩非文章的艺术特点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1、逻辑严密、论述细致、条理清晰。
2、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
3、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章节名称: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授课时数:12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屈原的生平、作品和对后世的影响。
2、读懂《离骚》、《九歌•山鬼》。
教学重点和难点:
《离骚》解读。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诗人。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因遭贵族子兰(怀王幼弟)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家败亡,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疾贤妒能的种种罪行。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
第二节 屈原的作品
一、《离骚》
1、创作时间,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怀王怒而疏屈原,屈原作《离骚》。大约作于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至少是在丹、淅之战之前。
2、《离骚》的主旨:爱国和忠君。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离骚》的艺术特点: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史上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的传统;诗体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一种句式长短不齐、参差错落的新诗体;结构形式上,抒情和叙事结合,幻想和现实交织,气势磅礴,浑然一体;语言运用上,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和楚物名称,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二《九歌》
《九歌》是屈原根据江南民间祭祀的乐歌,经过加工创作而成的。标题是袭用古题,据《离骚》:“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天问》:“启棘宾商,《九辨》《九歌》”,都说在夏代就有《九歌》。
《九歌》是组诗,共有11篇:
《东皇太一》:天神
《云中君》:云神
《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
《大司命》:主管寿夭之神
《少司命》:主管子嗣之神
《东君》:太阳神
《河伯》:黄河之神
《山鬼》:山神
《国殇》: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
《礼魂》是送神曲
创作时间:从《国殇》的情调看,应该是悼念在丹淅之战中阵亡的将士的歌辞,具体时间是在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丹淅之战之后,蓝田之战之前。
《九歌》与屈原其它作品的幽愤风格不同,而写得清新凄艳,幽渺情深。显然是因为利用了民间的素材,融入了民歌的情调,这样比起他其它的作品,风格有些独特。
《山鬼》讲析:
《山鬼》描写山中女神赴约不遇到,失恋悲哀的情景,创造了美丽、忠贞、痴情的女神形象。            
全诗分三个部分,非常细致地刻画了女神赴约过程中细腻的心态。先写女神收拾打扮准备与心爱的人约会。接着写女神等待心爱的人来约会的过程,着重表现其焦虑、希望和矛盾。最后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神失恋后烦乱痛苦、怨愤交织的复杂心情。女神继续采摘灵芝以“遗所思”,不肯轻易地放弃对爱情的追求,在久久地等待中怅然若失,在怅然若失中仍为对方寻找失约的理由,最后终于明白对方失约了,女神陷入怨愤和失望之中。全篇展示了女神喜悦——惆怅——怨愤的心灵波动,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女神的美丽、痴情和忠贞。《山鬼》在刻画女神形象时采用人神杂糅的艺术手法,诗中的女神既有神的身份和生活习惯,又有人的容貌体态和七情六欲,人神融为一体。既真实生动,又浪漫可喜。诗人还善于借景抒情,把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描写完满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将描写与女神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紧密融合。
三、《九章》
《九章》包括九篇作品,有《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作品不是一时一地所作,据西汉刘向《九叹》:“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说明至少在刘向时九篇作品已经编在一起。
这九篇作品,大都是屈原被疏远或流放在外时创作的,在思想内容上与《离骚》相近,反复抒写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但在表现手法上与《离骚》有所不同:多直抒胸臆,文笔比较朴素,想象夸饰成分极少。
四、《天问》
《天问》是一首很奇特的诗。其奇特表现在:
它基本由四字句构成,与屈原的大部分作品不同。
它基本用问句构成,与《诗经》的四字句相区别。
它对自然现象和社会历史提出疑问,与当时的普遍思想观念不同。
鲁迅《摩罗诗力说》:“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译文:关于远古的情况,是谁把它传说下来的?当时天地还没有形成,是根据什么来考察它的?白天黑夜还未区分,一片朦胧晦暗,谁能把它弄清楚?日出则明,日入则暗,明明暗暗,循环不已,是什么原因?阴阳参合,化育万物,可是阴阳的本源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变化?
五、《招魂》
《招魂》据东汉的王逸说是宋玉作招屈原之魂,“《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司马迁说是屈原作,《屈原列传》:“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我们同意司马迁的说法,认为是屈原所作。
《招魂》招的是谁的魂?林云铭《楚辞灯》说是屈原自招,近人大都认为是招楚怀王之魂,郭沫若《屈原研究》:“所叙的宫廷居树之美,饭食服御之奢,乐舞游艺之盛,不是一个君主是不够相称的。”楚怀王到秦国被扣留,顷襄王三年(公元前296),客死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楚世家》)屈原写下了这篇作品。从乱辞中“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来看,当是放逐初期所作。
这篇招魂辞,是对楚怀王客死于秦的悼念,它是根据流行于楚地的民间招魂词的形式写成的。他对楚怀王的追悼实际上是他关心楚国命运的表现。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序言、正文、乱辞。
序言:怀王之魂自述愁苦,天帝命令巫阳还其魂魄,巫阳乃为之招魂,
正文:前半叙述故居之外的各个地方的可怕,东南西北,上天下地都写到了。由此来说明:外边不可留。后半叙说故居的美好,对饮食歌舞、宫室侍女均极意铺陈,以此来招引魂魄返归。
乱辞:以作者的身份,结合自己的处境,再次呼唤“魂兮归来”。
正文招魂词句尾语气助词全部用“些”字,沈括《梦溪笔谈》说:“今夔峡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
六、《远游》
《远游》有浓重的求仙色彩,作者问题争议较大。
第三节 屈原骚体作品的节奏特征
美国诗人艾略特《诗的作用与批评的作用》:“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情感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因为“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音律和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
屈原的作品应该说是发明了一种新的节奏。表现在:
1、《诗经》四言句式、二二节奏的格局,言短而调重,屈原的作品采用五字、六字句等多种句式,采用三三节奏或三二节奏,“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因为“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声易杂”。
2、楚辞虽以五、六言为主,但不固定,根据抒情的需要,句子长短不齐,参差变化。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所臧。
                      ——《怀沙》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湘君》
句子长短变化,产生缓急不同的节奏效果。
3、在整齐与错落上,楚辞倾向于错落。所谓错落就是在上下句中有可能进行对偶时,而不对偶,使上下句的词语结构发生变化。
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少司命》)
但这类句子,在楚辞中不占多数,占多数的是: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离骚》)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离骚》)
《离骚》中凡是连用介词“于”“乎”二字时,总是前句用“于”,后句用“乎”,没有例外: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4、联迭修辞手法的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或同类单词并列连用。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5、节奏铿锵有力。颠倒词法和句法,变换节奏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兮”字的使用
沙发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6-12-9 16:10: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 秦代文学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秦代的文化政策和文学状况。
2、熟读《谏逐客书》
教学重点和难点:
《谏逐客书》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概 述
一 、社会历史概况
(一)、秦王朝的统治与文化专制
   秦统一后,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以维护中央集权。《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许慎《说文解字序》:“其后诸侯力政,……分为七国,田畴异畮,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集权意识走向极端的结果,是严酷的文化专制。《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曰:‘……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文献通考》:“秦焚诗书,独存博士官。所职者则犹令其司经籍。然既曰通古今,则上必有所师承,下必有所传授,故其徒实繁。秦虽存其官,而实恶其徒,常设法诛灭之。始皇使御史案问诸生,传相告引,至杀四百六十余人。又令冬种瓜骊山,实生,命博士诸生就视,为伏机,杀七百余人。二世时,又以陈胜起,召博士、诸生议,坐以非所宣言者又数十人。然则秦之于博士弟子,非惟不能考察试用之,盖惟恐其不澌尽泯灭矣。”
  (二)、统一的汉王朝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
西汉经济文化的繁荣。《汉书•食货志》:“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隋书•经籍志》:“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末年农民起义,东汉政权建立。
今古文经学之争。汉末统治危机,社会动荡。
二、文学概况
   秦代的《长城歌》,杨泉《物理论》:“秦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李斯的散文。《谏逐客书》等政论文、刻石文。
汉代的乐府民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其影响下,东汉末年的文人五言诗创作得到高度发展。
赋是汉代重要的文学样式。
在先秦散文的基础上,在汉代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代表传记文学高峰的《史记》、《汉书》等其他散文。

    章节名称:第二章 汉代乐府民歌
授课时数:5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乐府的概念。
2、掌握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读《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并掌握其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二章 汉代乐府民歌
第一节   关于乐府及乐府诗
一、“乐府”涵义的演变
音乐机关(两汉)——诗体名称(魏晋六朝)——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唐代)
二、汉代乐府机关的设立和任务
1、秦设乐府,官属少府;所制之乐,供郊庙朝会用。《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秦官,……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乐府、若庐、……。”
2、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汉书•礼乐志》:“孝惠二年,使乐府令夏侯宽备其箫管,……”
3、汉武帝时,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音乐专署,除造作雅乐外,兼采各方诗乐,以观政教、娱声色。《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颂,有赵、代、秦、楚之讴。”《汉书•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汉代乐府民歌的采集、整理、流传。
三、《乐府诗集》
1、 分类。
1)、郊庙歌辞  祭祀所用,祀天地、太庙、明堂、藉田、社稷。
2)、燕射歌辞  宴会所用。
3)、鼓吹曲辞  用短箫饶鼓的军乐。
4)、横吹曲辞  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5)、相和歌辞  用丝竹相和,都是汉时的街陌讴谣。
6)、清商曲辞  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古调及魏曹操、曹丕、曹叡
所作。
7)、舞曲歌辞  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朝飨,杂曲用于宴会。
8)、琴曲歌辞  有五曲、九引、十二操。
9)、杂曲歌辞  多种内容兼收并载。
10)、近代曲辞  也是杂曲,因是隋唐杂曲,故称近代。
11)、杂歌谣辞  徒歌、谣、谶、谚语。
12)、新乐府辞  唐代新歌,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或寓意古题、刺美人事,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2、 汉代乐府民歌的保存:《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
第二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一、社会生活的实录。
二、人生问题的探索。
第三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一、叙事诗的大量出现和诗中叙事成分的比重加大。
二、 善于运用戏剧性的对话和独白。
三、 形式比较自由。
四、 语言质朴、简练。
《诗源辩体》:“汉人乐府五言与古诗,体各不同。古诗体既委婉,而语复悠园;乐府体既轶荡,而语更真率。盖乐府多是叙事之诗,不如此不足以尽倾倒。且轶荡宜于节奏,而真率又易晓世。”

第四节   汉代乐府民歌的影响
一、 现实主义精神。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诗潮)
二、 新诗形式。
三、 艺术技巧。
第五节 作品选讲
一、《东门行》: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东门行》有两篇,一为晋乐所奏,即所谓‘古词’(文字颇有增改——原注),一为汉乐府原作,即所谓‘本词’(‘本词’之名,首见唐吴竸《乐府古题要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因之——原注),此处所录,乃未经晋乐修改之‘本词’。不曰携剑、带剑,而曰‘拔剑’,其人其事,皆可想见。饥寒切身,举家待毙,忍无可忍,故铤而走险耳。”
  《乐府古题要解》:“‘出东门,不顾归。’言士有贫不安其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愿共餔糜,不求富贵。”
二、《陌上桑》
  《汉魏乐府风笺》引费滋衡曰:“‘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起句便有容华映朝日之意。罗敷对使君之语只说夫婿,而自己之不可犯,使君之冒昧,更不必言。”
《采菽堂古诗选》:“罗敷致词,截然严正。但二语已足,此诗意可便竟。然后解又极写一段,傲使君耳。……若非此夫婿几无以谢使君者然。”
“写罗敷全须写容貌,今止言服饰之盛耳,无一言及其容貌,特于看罗敷者尽情描写,诚妙。立踟蹰是人,而反言马,亦奇。”
《诗源辩体》:“《陌上桑》云:‘罗敷喜蚕桑,……可值千万余’等句,皆古色内含、华藻外见者也。”
  三、《孔雀东南飞》: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此篇(按:指《孔雀东南飞》)首载《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乐府诗集》入《杂曲歌辞》——原注),……全篇浑朴自然,犹是汉魏风骨,惟以情事既奇,篇章复巨,而又历史久远,转相传写之间,失却几分本来面目。”
《诗源辩体》:“汉人乐府五言《焦仲卿妻诗》,真率自然而丽藻间发,与《陌上桑》并胜,人未易晓。”
《四溟诗话》:“《孔雀东南飞》,一句兴起,余皆赋也。其古朴无文,使不用妆奁服饰等物,但直叙到底,殊非乐府。如云:‘妾有绣腰襦,……种种在其中。’又云:‘鸡鸣外欲曙,……精妙世无双。’又云:‘交语速装束,……交用市鲑珍。’此皆似不紧要,有则方见古人作手,所谓没紧要处便是紧要处。”
古诗源》:“(《孔雀东南飞》)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断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沓,故竟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
《汉魏乐府风笺》:“(《孔雀东南飞》)历数十许人口中语,各各有其声情,神化之笔也。”
《采菽堂古诗选》:“此女(刘兰芝)不特性刚,亦特明智。见阿兄作此语,情知不可挽回,故更不作谢却语。至下文移榻裁衣,亦更不作不欲状。使人不疑,始得断然引决;勿令觉而防我,即难遂意。”
其他作品:《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等。
   

章节名称:第三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汉代文人五言诗
授课时数:5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文人五言诗的起源情况。
2、掌握“苏李诗”、“古诗十九首”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汉代文人五言诗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
一、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源于民间歌谣。西汉五言谣谚渐多,对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当有深刻影响。
  《汉书•五行志》引西汉民谣:“斜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汉书•酷吏列传》引西汉长安民谣:“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所作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五言诗进入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二、文人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
1、 东汉班固《咏史》是文人五言诗的初学之作。《诗品序》:“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2、 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的出现,表明东汉中期文人在学习乐府民歌方面,技巧已相当成熟。
《羽林郎》与《陌上桑》的比较。
3、 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第二节 《古诗十九首》
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题目、作者、时代《古诗十九首》最初载于《文选》,因其作者佚名,时代莫辨,萧统辑入《文选》,泛题为“古诗”。
关于作者和时代,历代说法不一。《文选》李善注:“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
《文心雕龙•明诗》:“《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
近代学者意见渐趋统一,认为《古诗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它们产生于东汉顺帝至献帝之间,作者是中下层失意的知识分子。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
四、《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和影响
五、作品选讲:《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
第三节  苏李诗:
《文选》收入题为苏武所作五言诗四首及李陵所作五言诗三首,一般称为“苏李诗”。苏李诗显然是东汉人所作,附会为苏武、李陵相别而作。从总的内容看,像是居者行者的赠答之诗。比较而言,苏武诗四首比李陵诗三首显得朴拙繁复,可能时代较早。

章节名称:第四章 汉代赋体文学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汉赋的概念。
2、了解汉赋的发展及流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刺世疾邪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 汉代赋体文学
第一节   关于汉赋
一、 赋的起源
(一)、赋的含义:
1、 时空铺衍。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刘勰《文心雕龙•诠
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2、 不歌而颂。班固《汉书•艺文志》:“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
赋,可以为大夫。’……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二)、赋和《诗经》、楚辞的关系。
二、汉赋的发展变化
赋是两汉极盛的文体,它的发展,按时间先后,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1、汉初(高祖至武帝初年)骚体赋时期:骚体赋是以骚体句式写成的赋。汉初赋体尚未大盛,文人多依傍楚辞体制写作。这一时期的作家有陆贾、贾谊、枚乘、严忌、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
2、西汉中后期,汉大赋全盛时期:西汉中后期是汉赋的全盛时期,又称汉大赋时期。这一时期著名的赋作家有数十人,其中成就尤为突出的是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扬雄等。汉代大赋的突出特点是,散文化倾向严重,尚铺排、叙述,辞藻华丽。
3、东汉抒情小赋时期:东汉是抒情小赋初起并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张衡、蔡邕、赵壹、祢衡、王粲等。抒情小赋的特点是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
汉赋的发展变化是和当时的社会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
第二节   作品选读
  一、《子虚赋》。
葛洪《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涣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
《艺苑巵言》:“《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
司马相如《答盛览作赋书》:“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
  二、《刺世嫉邪赋》。
《诗品》:“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困,悲夫!”


章节名称:第四章 汉代的政论文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汉代政论文的特点。
2、掌握汉代政论文的发展演变。
教学重点和难点:
贾谊和晁错的争论文特点及异同。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   汉代的政论文
第一节   汉代政论文概说
一、 汉初政论文:政论兼史论。
二、 西汉中期的经学文风。
三、 西汉末年的复古之风。
四、 东汉政论文:怀疑与清议。
第二节   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文
  贾谊《过秦论》:
《西汉文举要》引方苞语:“此篇言子婴不能救败,而深探其本,则由于秦俗忌讳。故三主失道,乱亡形见,而人莫敢言,己终不知。因重叹壅蔽之伤国,以总结三篇之意也。古文之法,一篇自为首尾。此论则联三篇而更相表里,脉络灌输。
高步瀛《文章源流》:“此篇前半极力形容秦国累代之强,非诸国所能敌;及始皇益强,遂灭六国而统一天下。其势益雄,防卫益固,真可谓若万世不亡者。而陈涉以一无势力之人一出,而遂亡秦。此段更就前文所述,两两比较,几同卵石之异,而卵竟碎石,是真奇怪不可测度。其千回百折,止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

章节名称:第五章《史记》和《汉书》
授课时数:7
教学目的和任务:
1、掌握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创作之间的关系。
2、掌握《史记》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史记》和《汉书》的不同。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五章《史记》和《汉书》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
  司马迁(前145景帝中元五年—前87年武帝末年),字子长,生于龙门(陕西韩城县)芝川镇,祖父司马喜,是有爵无官的五大夫,家境贫穷,司马迁十岁以前,“耕牧河山之阳”,十岁随父亲司马谈移居京师长安,“年十岁则诵古文”,向孔安国学《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他的一生,据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始终”。
1、家庭的影响: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事业理想方面受家庭环境和父亲的影响。
司马迁的先代,“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曾任太史令,他写过《论六家要旨》,曾想利用“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莫不毕集于太史公”的便利条件,修著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但未能如愿,临死时,就将这一未能实现的理想留给了司马迁,他在遗嘱中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矣。”司马迁流着眼泪对父亲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父为太史令,开始搜集材料,做写作上的准备。武帝太初元年,着手起草。
2、三次漫游:中青年时代,有过三次大的漫游。
第一次:青年时期漫游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司马迁二十岁左右,出游到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许多地方,到过屈原流放的沅、湘地区,在屈原自沉的汨罗凭吊;到庐山、九嶷、会稽等地,收集关于帝舜、夏禹的传说,访察了春秋时越王勾践的遗迹;北上淮阴,访问了韩信的故乡,搜求了韩信早年在乡里的故事;在山东曲阜,参观了儒家旧存的礼器;过徐州,考察楚汉战争的战场;归途中在魏都大梁,观看了信陵君遗迹。。
第二次:奉使随征巴蜀以南
司马迁回到长安后不久,便入仕做了郎中,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入仕后,奉武帝之命,奉使随征巴蜀以南,抵达邛(四川邛崃)、笮(四川汉源)、昆明。这一带属少数民族居住区,司马迁随着出征的军队,考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收集资料,
第三次:随武帝进行“封禅”大典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从长安出发,东行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作为皇帝的随从,一路追随武帝到泰山。封禅之后,他又从武帝“帅师巡边”,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呼和浩特附近),又东至碣石(昌黎)、辽西(辽宁义县西),考察了中国北部、东北部许多地区的情况。
3、李陵之祸
司马迁38岁时做了太史令,42岁时,武帝下令实行太初历,即改秦历为夏历。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便在这一年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99年)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天汉三年,遭受宫刑。太始元年(前96年)遇赦出狱。出狱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皇帝的近旁秘书),司马迁是在屈辱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实秘府。”刘歆《七略》“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而且按照当时的制度,“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即都掌握在史官的手里,这就为编纂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三、司马迁的其它著作:
除《史记》外,司马迁还有著名的《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创作目的与内容
一、《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52万字,130篇,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由五个部分组成。
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
世家: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
列传: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了《史记》全书的整体,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个部分,都是写人物为主的,用纪传体写历史是司马迁的开创。后来我国封建社会许多历史家撰写史书,虽在体例、名目上略有不同,但主要沿袭了《史记》的体例。
二、《史记》创作的目的:
《太史公自序》:“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究天人之际: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天是天,人是人,天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武帝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 “天人感应”学说相对立。
天人感应:董仲舒讲“公羊学”,他把本来是讲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学说,附会到社会人事方面,制造出一套专用天象占卜吉凶的迷信思想。他一方面说一切人事都是由天有意识地安排的;另一方面又说天对于人事间的活动也会有所反应。如果有谁违背了天道,不服从天的意志,天就要降灾谴告,加以惩罚,这就是“天人感应”。董仲舒的这种思想受到汉武帝的大力支持,成为风靡一时的统治思想。
司马迁的这种观点正好相反:
①他把对于自然现象的研究和阴阳五行的迷信学说加以区别。在《太史公自序》中全文引用了《论六家要旨》,认为把阴阳四时加以神秘化,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的观点其实是未必然的。如果相信这种学说,就会“使人拘而多畏”,完全失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司马迁认为春夏秋冬是自然规律,认识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按照自然规律从事生产活动。
②司马迁对当时流行的“占星术”、“望气术”和神仙迷信思想进行了批评,认为这些都是荒诞不经的。在《封禅书》、《武帝本纪》中对于汉武帝的求神访仙的迷信活动进行了讥刺,说汉武帝相信方士的鬼话,劳民伤财,一次次求仙访道,但又毫无结果,“其效可睹也”。
③在《伯夷列传》中,司马迁向传统的“天道”挑战。认为通常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实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从历史人物的实际遭遇看,奸邪小人往往安富尊荣,公正刚直之人终生苦难,司马迁“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项羽本纪》太史公曰抓住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加以评论,认为项羽的失败完全是他政治上、军事上犯了一系列的错误造成的,绝不是“天意”的结果。
从这一点来看,《史记》具有科学性。
2、通古今之变: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
①历史进化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的历史观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历史是通过各种改革向前演进的。因此他对于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总是采取称赞的态度,如对战国时期吴起的改革、商鞅的变法促进历史前进的作用是有一定认识的。说吴起改革的政绩是“诸侯患楚之强”;商鞅变法的政绩是“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对秦始皇的问题也是如此,司马迁曾称“秦为暴秦”,“无道秦”、“虎狼之秦”,但对秦始皇实行改革的功绩还是肯定的,“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反映出一种厚今博古的思想和一个历史家“通古今之变”的眼光。
②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辩证思想:所谓“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就是透过一些历史现象,来观察一个时代或一项具体制度由盛而衰之理。历史的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迹可寻的,而且往往“盛”中包含了“衰”的因素。如《平淮书》中记述武帝盛世太平,但孕育着衰败的因素——富贵者役财骄溢、争于奢侈,“物盛而衰,固其变也”。说明司马迁在研究历史时,注意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注意说明历史的转化,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就是借写这样一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某些独到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某些社会、政治思想。《太史公自序》中说他的理想是使《史记》成为《春秋》第二,他自己成为第二个孔子。当时人们普遍这样认为,孔子“因史记(鲁史)作《春秋》,以当王法”,这部王法“记天下之得失,而见其所以然之故,甚幽而明,无传而著”,它“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孔子之所以借历史来寄寓理想,是因为孔子说过:“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名也。”司马迁写《史记》,窃比《春秋》也是寄寓理想于其中的,而他的理想也是靠历史事实的叙述来体现的。
三、《史记》的内容:
①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
司马迁没有抹杀刘邦推翻暴秦、统一天下、开创大汉帝国的历史作用,也写了他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的眼光和作为,但是没有放过对他虚伪、狡诈和无赖品质的揭露。书中写刘邦原是一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市井歹徒,与项羽争夺天下,固然有计谋,但处处表现出他残酷无情与市井无赖的嘴脸。《项羽本纪》中写刘邦一次被项羽追逐,他将儿子孝惠、女儿鲁元推下车去,车夫滕公看不下去,“常下收载之”,而他“如是者三”。又一次被项羽包围,刘邦父亲被项羽捉来,威胁刘邦要杀他父亲,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叔孙通为他制定朝仪,引群臣行礼,他顿时飘飘然,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得意忘形的嘴脸。《淮阴侯列传》中更借韩信之口,道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话,揭露了刘邦对开国功臣的刻薄寡恩。司马迁正是通过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描写,揭露了开国之君的真实面貌,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
《史记》对于“今上”汉武帝也颇多微词,据说《史记》中原著《武帝本纪》因触犯忌讳太多而被抽掉,今本《景帝本纪》、《孝武本纪》是后人补撰的。但从《史记》的其它篇章里,仍旧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揭露和讽刺是不亚于刘邦的。《封禅书》写武帝求仙访道的荒唐可笑的事实;《平准书》记载武帝为享乐和对外发动战争而加重税敛;《酷吏列传》细致地记述了围绕在武帝周围的一群酷吏:张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最受武帝信任,治狱时,巧立名目,不问是非,专以武帝私心好恶为标准。杜周治狱,“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质问杜周,“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杜周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王温舒任河内太守,大肆捕人,“连坐千余家”,“流血十余里”,按照律令,立春后即停止用刑。这个嗜杀的酷吏,竟气急败坏地顿足:“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司马迁满怀激愤地写道:“其好杀伐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原来武帝十这群刽子手的总后台。
②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农民起义的合理性:
陈胜、吴广起义,他说陈胜虽死,灭掉暴秦,是由陈胜首事。破例将陈胜列在《世家》中去写。把陈胜看作商汤、周武王灭虐创新的人物。同样地,司马迁也以极其饱满的热情写了《项羽本纪》,主要是因为项羽也是一个在秦末“乘势起陇亩之中”,一往无前地摧毁暴力统治的英雄人物。
③歌颂反抗暴政的刺客和侠客和一些具有优良品质的中下层社会人物:
《史记》专辟《刺客列传》: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等。对他们视死如归、反抗强暴的行为做了生动的描写。
《游侠列传》写了一些救人之急、解人之难的侠义之士,“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如朱家、郭解等。
《魏公子列传》中为魏公子出计窃符救赵的夷门监者侯嬴,椎杀大将军晋鄙的屠者朱亥,促使魏公子归赵救魏的毛公、薛公。虽地位低下,但都具有一些优良品质,司马迁对他们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以后两千年的正史,绝少写这样的人物和内容,班固说:“其是非颇谬于圣人”。(《汉书•司马迁传》)
④歌颂爱国人物和对历史有贡献的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有胆有识、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可贵品质:完璧归赵,不与廉颇争位。廉颇豪迈率直,勇于承认错误,负荆请罪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将领知错改错的优秀品质。
《李将军列传》
从以上的许多事例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在撰写历史人物传记和记载历史事件时,极其深刻地表现了自己鲜明的爱憎,表现了《史记》的进步倾向。
第三节《史记》人物刻画艺术
一、《史记》人物形象的特征:
从司马迁开始,采取以写人物为中心即用记录人物一生事迹的办法来反映历史,这样就更能充分、更集中地刻画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命运。这就使《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具有浓重的文学特征。
1、历史人物形象化:《史记》写人物不是一般地、概括地叙述,而是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即通过人物的言行,通过人物活动场面的具体描写,来再现历史人物的生动面貌,这种对历史人物具体、形象地描写,增强了其文学色彩。
《鸿门宴》通过紧张、复杂的情节描写,揭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先看项羽,当曹无伤派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准备“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是在鸿门宴上,刘邦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席温顺言语对项羽讲过之后,他不但不杀刘邦,而且竟然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天真、幼稚、轻信,缺乏最起码的政治斗争的意识,是个莽撞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将刘邦的卫士樊哙叫进来,进来后“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势,项羽丝毫没有看出来,反而称赞樊哙是个壮士,并赐给酒食。樊哙又将一番巧言动听的话说给项羽,项羽则“未有以应”。曰“坐”。可以看出在刘邦、樊哙的巧言愚弄下,竟然感到惭愧和内疚的情态。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虚心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想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逢迎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刘邦鸿门宴脱险后,立即诛杀了内部的叛徒曹无伤;可是,项羽对项伯的通风报信、吃里爬外的做法不闻不问,表明两个人政治警觉的差异。通过这个戏剧性的情节,成功地展示了项羽和刘邦两个历史人物的个性:一个豪爽、无谋和轻敌;一个机智、老练和精细。
2、人物形象个性化:作者根据他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主要贡献的认识而对历史材料进行精心地取舍,把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加以详细地记述和描写,把不能表现主要特征的事件加以摒弃或简单带过,这样就使得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突出出来,而且一般都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①善于抓住人物一生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张良是辅佐刘邦定天下的人物,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谋臣,他平时对刘邦谈论的事情绝不会少,但凡是和天下存亡之没有大关系的言行,都不足以表现这个人物,所以都舍弃不录。这虽然是在些张良传的时候说的,但实际上是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选择材料的一项总的原则。
《项羽本纪》中的项羽,项羽本来是一个在秦末反秦起义中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性格的基本特点是勇武过人,所向无敌,为人率直磊落,不善于也不屑于使用计谋,加上他刚愎自用,残酷暴烈,因而最终遭到了失败。作者是将他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来描写和歌颂的,对于这样一个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而又在短短的时间里骤然覆灭的人物悲剧人物,作者是抓住了他一生中的三件事来表现的。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钜鹿之战写他的叱咤风云,勇冠三军,一举摧毁秦军主力,成为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天下瞩目的英雄的人物。鸿门宴写他坦率、天真,以“不忍”之心轻纵敌手,以至于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和悲剧的种子。垓下之围写他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后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要他渡江,他不愿忍辱偷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东渡,终于从容不迫地把头颅送给了敌人,自刎而死。突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性格。
②为突出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史记》常用“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去写,而是移植到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中,其主要目的是从对某一历史人物的基本认识出发,将材料加以有意识地安排和剪裁,以使他们服从于对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项羽本纪》,为不损害他的英雄性格,把他许多政治、军事上的错误放在《淮阴侯列传》中去写,韩信对刘邦说项羽:匹夫之勇、迁逐义帝、失天下之心、妇人之仁。
又如《魏公子列传》要突出写一位谦虚下士的贵公子形象,而对秦国索取范雎(《史记》作睢,《韩非子》作“且”、“雎”,《汉书》作雎。按应当作“雎”。)的仇人魏齐的头颅,信陵君魏公子无忌害怕秦国,不肯容纳魏其,以至引起魏其“怒而自刎”之事,放在《范雎列传》中去写。
司马迁在很多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注明“其事在《商君》语中”、“语在《晋》事中”、“语在《淮阴侯》中”、“语在《田完世家》中”。不胜枚举。这样做不只是避免重复,而且是为了更好地描写人物服务。
③《史记》善于通过一些细节琐事展示人物性格,看似闲笔,但却起着重要作用。
《李将军列传》:中石没镞、射阔狭以饮、杀霸陵尉
《淮阴侯列传》:出人胯下,不乘一时之怒而惹灾祸,表现他阔大和善于忍小辱而图大谋的性格。
《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故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表现了李斯精神世界的卑污,预示了他做宰相之后只知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肯坚持正义的性格。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叹息,表明他有大志,但瞧不起同伴,发展到后来竟然杀害伙伴,导致故人皆弃之而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④语言个性化。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
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普通的农民惊讶的深情和质朴的性格。
《张丞相列传》:
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於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彊,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於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正直的大臣周昌在急切情况下口吃的样子。
3、形象富于感染力:司马迁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包括他个人对身世遭遇在内的个人体验,使他在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同时,常常直接和间接地移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史记》的许多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本为“发愤之所作也”,(《太史公自序》)
《史记》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寄托着司马迁自己人生的感慨:李广:悲其数奇而不遇;屈原、贾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痛苦流涕而长太息;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荆轲之为知己者死、朱家等之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等,都寄托了自己的感慨。
明代的茅坤:“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 (《茅鹿门先生文集》卷一《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
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节 班固的《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一、班固的家世和生平
边疆豪强的传统及正宗儒学的家学渊源。
班固,扶风安陵(今陜西省咸阳市东)人,他的祖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秦灭楚国,迁晋、代之间,因以为氏,秦始皇末年,班壹避地于楼烦,有马牛羊数千群。汉孝惠帝、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活了100多岁去世。到汉成帝时,班伯(班固的祖辈。)“家本北边,志节慷慨”,任定襄太守收捕盗贼,班超西域冒险与劫杀,到班固下狱致死的原因是“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都是七世祖传的豪强的铁证。
从班伯开始,班氏家族开始了儒学的家学渊源,班伯受《诗》于师丹,在晏昵殿为皇上说诗,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父班彪尽心于圣人之道,作《王命论》、是个博学多闻的学者。班固白虎观集议的“实主其事”表明他具有正宗儒学家传。
班固(32-92)幼承家教,博学好文,长而继承父亲志向,续撰《汉书》,永平年间,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四十余岁,撰成《汉书》。班固在明帝、章帝之世,以著作为郎,数上赋颂,实具有文学侍从的身份。《东巡颂》、《南巡颂》、《典引》等。建初四年,章帝诏诸儒讲论五经大义于白虎观,班固受命撰集其事,作《白虎观通德论》。汉和帝永元元年(89)秋,班固随车骑将军出击匈奴,大破之,班固作《封燕然山铭》以颂其事。永元二年,北匈奴愿修和好,大将军窦宪遣班固等出居延塞迎之。会北匈奴为南匈奴所破,班固等至私渠海而回。永元四年,班固因窦宪事牵连下狱死。
《汉书》的成书,班彪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史记》记载到汉武帝太初而止,太初之后,阙而不录,好事者缀集世事,然多鄙俗。班彪乃继采前史遗事,作《史记后传》数十篇。班固继承父亲志向,采《史记》天汉以前文字,又参酌刘向《东观汉书》等,撰成《汉书》。全书记事起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一万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未竟而班固被杀,旋由其妹班昭(扶风曹也叔之妻)与马续(马融)相继续成。班固去世时,《八表》《天文志》没有完成,汉和帝诏昭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班固撰写《汉书》,曾经受到官方的干预与限制,此于《汉书》的思想倾向影响极大。班固撰汉书之始,有人向汉明帝告其私作国史,文字不敬先朝帝王,被捕入狱(汉朝规定不能私修国史), 其弟班超诣阙上书为其辩白,明帝读其文稿,认为其文笔优美,叙事翔实,并无不敬,是为一部好的史书。 故释放班固,任其为兰台令史,一年后再升为郎,典校秘书,继续写成汉书。
二、《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汉书》以史家之笔,记录西汉一代的历史,对汉代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对社会危机和民生疾苦,对有功于社会的仁人志士,均有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其中也寄寓着作者的爱憎和批判。此是《汉书》与《史记》的相似之处。但因为班固生在专制压迫、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又因为班固家世传统的影响和他自身性格的软弱,《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又不如《史记》。
1、班固的时代,中央集权加强,经学统治严重,更加上汉明帝对班固的修史有了直接的干预,故《汉书》对人物事件的抑扬褒贬,常常有失于公正客观,而少有《史记》的批判锋芒。
①不赞成改革:《汉书》“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晋书•张辅传》)
②“吾观班固《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非良史也”。(马总《意林》卷5引杨泉《物理论》)
③“迁喜杂说,不顾道所可否;固贵谀伪,贱死义。”(苏洵《苏老泉先生全集》卷9)
④“班固名陈胜而降为列传第一,名项籍而降为列传第二,是以成败论,二失史迁功过不相掩之笔多矣。”(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90《师友雅集》)
⑤“迁、固两体之区别,在历史观念上尤有绝大之意义焉,《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班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历史乃变为帝王家谱矣。”(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2、司马迁作《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然少寄托,史识亦不及《史记》。
顾炎武《日知录》:“班孟坚为书,束于成格,而不得变化。且如《史记•淮阴侯传》末载蒯通事,令人读之感慨有炼味。《淮南王传》中伍被与王答问语,情态横出,文亦工妙,今悉删之,而以蒯、伍合江充、息夫躬为一传,蒯最冤,伍次之,二淮传寥落不堪读矣。”
3、《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而又有所改易,多用《史记》文字而又有所删省。其体例之改易,得失互见;其文字之删省,则往往失却司马迁的微旨与叙事的生动。
《汉书》一书在体裁上承袭史记为纪传体。亦略有变更,改书为志,省去世家。全书共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言。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二0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二三年),共二百三十年。 虽言汉书为断代史,列传、本纪均以西汉为断限,但八表、十志则例外,如《古今人表》将古今人物分为九等,列叙其中。《百官公卿表》则溯自秦代官制,非限于西汉一朝。十志,有《礼乐》、《食货》、《地理》诸志,皆自古代开始叙述。
4、《汉书》叙一代之史,取材便利,又因东汉文风,渐趋华丽,故其叙事详密谨严,文字整饬赡丽,一般说来,不如《史记》的文气流荡,富于神韵。
5、《汉书》从学术和文献的角度,不独在《史记》原有的纪传中增加学术事迹,多载学术文章与经世的文章,更特设《艺文志》,讲论学术源流。把文化学术纳入史的视野,这是《汉书》的一大贡献。
板凳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6-12-9 16:12:0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编  魏晋文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  建安文学
授课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把握建安时代精神、文坛概况和文学风貌。
教学重点和难点:建安风骨、汉音魏响、曹植诗赋的风格特色
教学方法:贯通古今,关注汉魏文风的承继递变关系;结合科研。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概述

一、社会历史概况
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司马氏建立西晋。东晋十六国。
建安文学的断限:建安是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19),但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通常是从黄巾起义算起,即公元184年前后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公元239),前后共计五十多年的时间。
二、汉末世风与士人心态
(一)         察举制度与人物品评:汉末的察举制度。在这种察举制度的影响下,
士族中流行乡党评议的风气,如许劭与从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此外,郭太也以关于鉴人而名闻天下。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人物品评的风气更加兴盛。
(二)         士人的政治地位:汉末的两次“党锢”之祸。经学传统的打破。人
物品评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三)         士人思想的变化:士人的出世之心和英雄意识。士人个体意识的萌
生及其对文学观念的影响。文人集团的出现。
三、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
建安文学的主体精神。建安文学的盛况,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范畴的生成:
“风骨”一词,刘勰最先提出并给以正面阐述,见《文心雕龙》“风骨篇”。钟嵘《诗品•总论》则提出“建安风力”的说法。后来,初唐陈子昂在其《修竹篇序》中也有“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话。自此,这一称谓在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受到普遍推崇,并开始流行。但最早完整提出“建安风骨”一语的则是宋代的严羽,语出《沧浪诗话》。
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
(1)        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建安文人“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
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
(2)        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例如,锺嵘曾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诗品》)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
1、清峻:指文章的风格而言,所谓清峻就是文章“简约严明”的意思。汉末政治、军事的割据和异端思想的崛起,扫荡了经学牵强附会、烦琐求证的作风,曹操以刑名法术进取天下,于鞍马间为文,用语简捷,词风峭厉,不容斟酌。即一般文人所作,指事写意,皆不傍经典,直抒胸怀。
2、通脱: 汉代末年政治权威和思想权威已不复存在,文人脱卸了道德与礼教的重压,重新发现自我,往往能率心任性,表达真实情感。兼之战乱频仍、瘟疫流行,命运难料、事功难成,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故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苦闷。
3、骋词:汉末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战国之世,仿佛再现。为文人实现抱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遇和选择机会。文人议论时事、抒写情志,都力求表现自我,气盛词壮。
4、华靡:两汉文学由质转文,已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建安时期,曹操虽为文质朴,但因文学已经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其独特的个性开始受到文人自觉的重视,文学之渐趋华丽,成为时代风气。
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对《史记》创作的影响:家学渊源、勤奋读书、远行游历、李陵事件。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某些真实情况。充分肯定了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 鞭挞了最高统治者的凶残暴虐、贪婪狡诈和庸俗无赖。
三、 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人物的优良品德予以热情地讴歌。
四、 在一定程度上否认天命,同时也强调了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
一、能抓住带本质意义的典型性重大历史事件,选取这些事件,写出人物在当时的作用,也表现了人物性格。
二、善于运用“互见法”。
三、善于通过琐事来刻画人物。
四、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
五、精粹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雕塑感。

第四节   《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古代诗歌,尤其是戏剧、小说、散文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启示和影响。
第五节   作品选讲
  《项羽本纪》:
  《管锥编》:“‘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妬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与’,皆若相反相违,而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错综如此者。”
  《管锥编》引清人周亮工语:“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第六节   班固与《汉书》
一、 班固生平和《汉书》的创作  
二、选读《苏武传》、《李夫人传》


第二节          三曹(上)

一、曹操
(一)生平、思想:
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2、儒法兼取、礼刑互用的思想
曹操出身微贱,对两汉以来重视家世、经术的传统,并不一味默守。于政教军事,颇杂刑名;取用人才,不拘资限,甚至不拘品行。史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可参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举贤勿拘品行令》。
但另一方面,曹操亦不愿以汉相之尊,承担篡逆的罪名。为制约诸侯,协调本集团内部的等级关系,曹操更无法全然否定儒家的伦理纲常与道德规范。因此,他对儒学、礼志又有一定的认同。
在进取天下的同时,曹操目睹汉室的倾颓、生民的不幸、命运的无常、人生的短促,又常怀感慨与惆怅。因此,王霸并用、思接庄玄,也构成曹操思想矛盾的一个方面。
3、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其据有二:光和年间因家人被诛杀,坐免官,“后以能明古学,复征拜议郎。”其今存著述,引用《诗经》《论语》《尚书》《楚辞》等典籍的情况并不稀见,仅《诗经》即不下数十处。
另一方面,对书法、音乐、围棋等都相当精通,可谓多才多艺。王沈《魏书》云其“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还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
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延揽天下文士于其幕下。
(二)曹操的诗
1、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首,包括作者存疑的3首。全部是乐府诗。乐府诗进入到文人乐府诗的阶段,曹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曹操诗歌的题材内容
A纪事: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卷七)《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苦寒行》写东征高干之役,既自比周公东征,志在必胜,又极写其苦寒之状与内心的进退犹豫,并不故作豪语惊人。
B述志:政治主张、社会道德理念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对酒》、《度关山》、《短歌行》等。如《对酒》,描绘了他理想中太平盛世的图景。
C 游仙:曹操又有游仙诗《秋胡行》、《精列》、《气出唱》。学界对它们的理解颇多歧见。一种观点认为,抒写人生苦闷,却并不流于消极。有的意见说,寄寓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但或许并无太多寄托,只是其求仙欲望的真实表现。
D咏史:《善哉行》、《短歌行》(之二)等,吟咏史实、人物,结合个人现实体验。
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①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②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篇以比兴手法,反复申说诗人时不我待的焦虑,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曲折抑扬,感人至深。
(三)曹操的文
1、文章雅化、骈化过程中的异响。鲁迅说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让县自明本志令》: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自述生平之志,毫无掩饰造作之笔。虽是实情,然非他人所敢言。《祭故太尉桥玄文》、《举贤勿拘品行令》、《遗令》。
2、清峻、通脱的风格
(四)曹操诗文的地位与贡献
1、汉魏之际,承上启下。
2、乐府文学的新阶段——文人乐府诗阶段。
3、开创“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
二、曹丕
(一)曹丕的诗文
1、曹丕诗的题材内容: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黎阳作》、《陌上桑》写征伐之事,既有克敌制胜的豪情,也有征人行军之苦。述宴,如《芙蓉池作诗》、《于玄武陂作诗》等,描摹细致,文词富丽,在山水诗的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
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属代人立言的拟作体。《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言离别之苦,凄婉动人。可见诗人生逢乱世,对人间别情,是有切身体验的。
2、曹丕诗的风格
曹丕诗有文士气,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古诗十九首》的风致。《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此语概括较为准确。
3、曹丕的文与赋
辞赋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植。可分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
文章的成就不在诗赋之下,代表作《典论》、《与吴质书》、《答繁钦书》等。《典论•自叙》叙写生平,通脱而生动。《与吴质书》叙朋友间生死离合之情,兼有随感式的文学评论,是过去的书信之文所没有的;《答繁钦书》描写美人舞乐,辞极绮丽,近于辞赋,即在曹丕文章中,也是别具一格的。
4、曹丕的文学地位与影响
诗体方面,曹丕《燕歌行》首创七言歌行体,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诗韵方面,曹丕不独已认识到诗歌当有音韵之美,而且在实践中还进行了多种有益的尝试。
《燕歌行》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典论•论文》,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


第三节  三曹(下)

一、曹植的生平与个性
1、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于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于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思想方面,前期以儒为主,后期多老庄。
2、丕、植文学观念之异同
曹植的文学见解,见于《与杨德祖书》。“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若吾志不果,吾道不行,已将采史官之实录,辨世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日定乎!”
对文学地位的看法,二人似异实同。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很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的了。
二、曹植的诗文创作
今存诗歌约90首。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继任魏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创作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以诗歌成就为大。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也有不同意见,如郭预衡认为是后期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公宴》
(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粲》、《送应氏》
(二)后期创作
1、诗歌创作:曹丕以魏代汉,对曹植的猜忌与迫害日益加剧,无可奈何的愁苦之外,更加上一分罹害的恐惧,这使得他后期的诗歌形成了悲愤哀怨的基调。
(1)在政治迫害之下,曹植诗歌更多有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赠白马王彪》、《三良诗》、《远游篇》、《朔风歌》、《野田黄雀行》。“此诗(《赠白马王彪》)景中有情,甚佳。”(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2)又有一类闺怨诗,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其间颇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怨诗行》
(3)游仙诗。
《五游》、《升天》、《仙人篇》、《苦思行》
2、辞赋创作
代表作《洛神赋》,作于黄初三年。或以为“感甄”之作(尤袤《李注文选》刻本),或以为“托词宓妃,以寄文帝”(何焯《义门读书记》)。按其序云:“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赋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后说为是。
三、曹植的文学成就
1、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骨气奇高,辞才华茂”,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把五言诗的艺术提高到更高的地步。钟嵘《诗品》:“陈思为建安之杰。”
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窈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通音律,一些诗句平仄调协,音节铿锵,可见从五古到五律的音律规范痕迹。此外,曹植已不同于《十九首》诗人的无意为诗,而开始着意于炼字造句,显示出他把观察事物、体验情感与选择词藻、精心修辞相结合的用心。
3、曹植对乐府诗的贡献
4、建安时期的辞赋大家。在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主力作用。
在建安时代,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最为巨大。
四、“汉音魏响”
曹操属汉音,丕、植属魏响。这是一般的意见。
汉人为诗的特点。文人诗表现手法的重新确立。胡应麟《诗薮》。《诗源辨体》。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曹操《短歌行》等,“汉人乐府本色尚存”。
“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
钟嵘《诗品》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第四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概说
七子之称,始出曹丕《典论•论文》。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其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实际只有六人参加了邺下文学活动。
七子效命于邺下,于其文学创作,实有幸与不幸。曹操罗织文人于邺下,政治上的考虑大于文学。“诸子在魏,犹孟子在齐,不治事而议论。魏武看诸子,俱是书生无济,然不收之,则失人望,故用之以充文学。”(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5)七子依附曹氏于乱世,虽然有了安定的创作环境,但个性不免受到压抑,无聊的应酬之作亦相应增多。
小七子。邺下文人集团。文学史上的意义。
二、建安七子的文学创作
1、王粲
七子之中,王粲(177-217)成就最高,刘勰《文心雕龙》称其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字仲宣,存诗23首。
王粲之诗,四、五言诗兼善,其依荆州刘表时所作四言《赠蔡子笃》、五言《七哀诗》三首等,体兼《诗》、《骚》,颇得《十九首》韵致,是建安诗人的上乘之作。《七哀诗》其一: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王粲依附曹操后,尝随军出征,作《从军行》五首,既写书生抱负,也抒发乱世悲慨,兼有对曹操的颂美之词。全诗气象壮阔,格调苍劲,为杜甫的前后《出塞》开辟了先路。
因侍从文人的地位,王粲后期也有应酬之作,《公宴》。
王粲《登楼赋》抒写去国怀乡,壮志未酬的心境,在建安抒情小赋中,与曹植《洛神赋》并为双美,其《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难钟荀太平论》、《安身论》等文,或直陈利害,词义恳切,或义近名法,长于辨难。
2、刘桢
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馀首。刘桢当时甚有诗名。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上)
成就主要在诗,可分两类,一类是赠答诗,一类是游乐诗。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为喻,抒写坚贞高洁的性格。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
钟嵘《诗品》说:“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3、其他文士
陈琳、阮瑀、徐干、应瑒。
陈琳的生平。陈琳作品选讲。《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生平。《驾出北郭门行》。《文质论》。
三、蔡琰
1、蔡琰的身世生平
汉代末年著名学者、诗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董卓之乱中,被掳至南匈奴,嫁左贤王,生二子,生活了十二年,生了一双儿女。后来汉朝与南匈奴矛盾缓和,曹操遣使用金璧赎回,重嫁陈留董祀,整理父亲遗文。
2、        琰作品的真伪问题
其诗今存三首,五言体《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比较可信。苏轼《仇池笔记•拟作》以为非出自蔡琰之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以为是蔡琰所作,以史证诗,当为蔡琰作无疑。(参看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
骚体的《悲愤诗》所述情节与蔡琰生平不合之处,许多学者认为非蔡琰所作。《胡笳十八拍》(载《乐府诗集》和朱熹《楚辞后语》)相传是她的作品,但由于不见《后汉书》,而且文体与汉魏间作品不同,有人怀疑是后人伪托。(参见中华书局《胡笳十八拍讨论集》)
3、        言《悲愤诗》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长108句,540字。受汉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叙事为主,夹以抒情。表现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是建安时期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章节名称:第二章  正始文学
授课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正始文人的苦闷情怀与政治态度,熟悉阮籍、稽康等人的诗文及其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始之音、阮籍的《咏怀诗》。
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结合科研。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正始文学的背景

一、魏晋风度与正始之音
1、亵渎名教的血腥斗争: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曹睿死,齐王曹芳即位,改元正始(240)。从正始10年到甘露五年(260)二十年间,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进行了六次政治、军事方面的较量,每次斗争,都以曹魏集团的惨败而告终。这场斗争的特点是:它主要发生在上层集团内部,但依附于各个集团的文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介入;斗争的双方都在维护名教的名义下,行翦除异己之实,手段异常残酷。名教的虚伪性因此暴露得淋漓尽致。
2、魏晋风度:在正始时期的血腥杀戮和政治高压之下,文人朝不保夕,动辄罹祸。饮酒服药,放浪形骸,乃成为他们寄托愤懑、逃避祸端、保全性命的惟一选择,魏晋风度由是而起。
3、正始之音:由于司马氏借名教杀人,依附于曹魏集团的人士往往以“自然”对抗“名教”,从而导致玄学的兴起。又因为政治上的高压,汉末以来的清议脱离时政,演变为清谈。清谈与玄学结合,进一步推动了玄学的发展。魏晋之际,玄学既是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又是文人保性全身的手段,更为文人纵欲任情提供了口实。但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玄学的普及使老庄哲学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完成了它对于古代文人的思想启蒙。它对于魏晋文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和文学的风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4、正始名士: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辅嗣
5、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刘伶、王戎、阮咸、向秀、山涛。参看《世说新语•文学》。
二、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一)才性四本之争与文学:
1、才性四本之争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命题之一:
“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南齐书•王僧虔传》)争论的焦点在才、性的离合异同。
性,指人的内在,诸如气质、性情、道德、修养等;才,指人的行为能力,也包括社会实践的客观效果。魏晋思想家因其政治态度不同,一派主张才、性统一(合、同),即主张以外在事功、证明自己秉性的优劣,依附于司马氏集团大都持此种观点。一派主张才、性并不统一(即离、异),即认为外在事功与自己秉性的优劣并无必然联系,依附曹魏集团者大都如此。
2、才性至上说、才性离异说的兴起,促使两汉以来注重事功的人生价值观向着魏晋的尊重个性、重视人格完美、精神自由方面转化。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於时,司马景王亦预焉。晏尝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
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是以君子之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故修形以保神,安心以全身。(嵇康《养生论》)
3、魏晋之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直接影响到人物的评议标准、文人的人生态度乃至文学艺术的美学境界。诸如神气、神情、神韵、神貌、风神、风韵等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的个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遗形取神的表现方法已受到作家、艺术家的相当重视。
此时的人物评议,或直接描绘其内心世界:
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且曰:“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世说新语•赏誉》)
林下诸贤,各有儁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速;咸子瞻,虚夷有远志。(《世说新语•赏誉》)
或以其神情难摹,则托之比喻:
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世说新语•赏誉》)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咸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或评议人物,竟至遗形取神:
裴令公有儁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至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世说新语•容止》)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醜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世说新语•容止》)
对艺术中心、物的关系问题,嵇康虽然持心、声二元论(《声无哀乐论》),阮籍对借以达情的物更持虚无的态度(《清思赋》),但他们在心、物关系中更看重个体的体验和表达,无疑对提高古代文学艺术的美学境界和美学创造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文学意义:
1、就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而引发的一场争论,是魏晋之际政治斗争在玄学上的反映。
名教者,依魏晋人解释,以名为教,即以长官军臣之义为教,亦即入世求仕所宜奉行者也,其主张与崇尚自然即避世不仕者,适相违义。此两者之不同,明白已甚,而所以成问题者,在当时主张自然与名教互异之士大夫中,甚崇尚名教一派之首领如王祥、何曾、荀顗三大家,即佐司马士欺人孤儿寡妇,而致位魏末晋初之三公者也。其眷怀魏室,不趋典午者,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亲。(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2、在玄学的范畴,正始名士一般都对名教与自然持调和的态度,即言辞激烈的嵇康,亦承认人伦秩序乃是自然秩序的反映。
魏晋时代,崇尚礼教的势力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因为魏晋时所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即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渎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起曹操司马懿要迂执得多。(《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但在政治的范畴,正始名士愤激于司马氏的以名教杀人,更多的时候则是对名教及名教的思想基础六经持强烈的否定态度。
3、对名教与六经的批判,必然有助于正始文人努力摆脱外在事功与理性规范的束缚,而渴求皈依自然,发现自我。嵇康的“师心以遣论”,阮籍的“使气以命诗”(《文心雕龙•才略》),正说明正始文人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自然心性的解放和创作心理的自由。
(三)“言意之辩”与文学的关系
1、“言意之辩”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庄子以为道是不可以人士、更不可以言传的。但他同时又认为道在万物,人可以借物达道,物因此而成为人与道之间的媒介。魏晋之际,言意关系问题随着玄学的兴起,再次引发争论。当时,欧阳建持“言尽意”论,王弼持“言不尽意”论,荀粲持“言意在象外”论,其中尤以王弼论言、象、意的关系对文学的发展最有推动作用。
2、就实质而言,“言不尽意”与“言意在象外”实属同一范畴。正始时期言、意、象关系的建立,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艺术的创作与审美中注意到了形象大于思维这一事实。以言绘象、以象明意,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旨,遂使意象、意境成为魏晋之际诗歌追求的最高美学理想。


第二节  阮籍的《咏怀诗》

一、        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1、生平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父亲去世时,他只有三岁,是由寡母抚养成人。陈留阮氏是汉魏名家大族,代有名宦,但到阮籍这一支已经衰落。阮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嗜酒能啸,善鼓琴,尤好老庄,“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2、阮籍的思想性格
阮籍“少有济世志”,自幼受到儒学的熏陶,在内心深处,对传统道德价值十分看重。但“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残酷现实,与他的理想形成巨大的冲突。这种冲突在阮籍内心深处郁结为失望和痛苦,他由此转而在老庄思想中寻求慰藉。
阮籍对老庄思想有相当深刻的理解,《通易论》、《达庄论》、《解老论》都有较高的水平,阮籍诠释三玄,并不是为了表现他对老庄哲学的崇拜,而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原有的儒家思想与老庄无为之道两种矛盾的思想,在他身上统一起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方式。
儒家信仰与老庄思想在阮籍身上的统一,形成了他“外坦荡而内淳至”的性格特点。他在《通易论》中说,贤人君子处世应该变通,身处乱世内心应该卓然独立,无所畏惧,外表行迹则不妨与物推移。这种出世方式的本质是内儒外道。他平时的一些行为显得放诞不羁,无视流俗,但并非没有准的。在他内心深处存在着比一般礼法之士更为标准的儒家道德规范。
阮籍对现实不满,鄙视礼法之士,但不像嵇康那样刚峻激烈,以佯狂掩饰自己的狷介。常写一些游戏文字来挖苦讽刺礼法之士。如《猕猴赋》、《大人先生传》等。阮籍以游戏之笔出之,又不指名道姓。牵涉政治和具体的人事,往往“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用酣醉来回避一些政治是非。
阮籍行为放荡,但内心十分痛苦,八十二首《咏怀诗》就是内心苦闷宣泄。
三、《咏怀诗》
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非常广泛,其主题不止咏怀,举凡咏史、游仙、招隐、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都能在《咏怀诗》中见到。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诗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如《咏怀诗》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表现忧生之嗟,《嘉树下成蹊》:“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其三)

以史事讽喻曹魏集团荒淫失政,难免有亡国之祸者。《咏怀诗》其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夹林非吾有,朱官生尘埃。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其他如,怒斥虚伪卑劣的礼法之士:《洪生资制度》;自明少年心性:《昔年十四五》、《壮士何慷慨》;抒写内心无告之焦虑痛苦:《一日复一夕》;等等。
四、《咏怀诗》的艺术风格
1、“阮旨遥深”的艺术风格。
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阮籍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故风格隐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这主要是由时代和他的身世所决定的,他同情曹魏,不满于司马氏,但身仕乱朝,常恐遭祸,故处世极为谨慎,作诗亦不敢直言,常常借助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美人香草寓写怀抱,使诗歌变得非常隐晦。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遭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讥刺,而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
2、就诗歌的精神而言,《咏怀诗》大抵又具备各自的个性,它们远承《风》、《雅》、《离骚》,近取乐府、《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兼收并蓄,寓多样于统一。
3、诗歌精神而言,阮籍《咏怀诗》与建安风骨仍是一脉相承的。“黄初之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严羽《沧浪诗话》)
4、《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
五、阮籍的散文:
总体而言,阮籍的文章多“隐而不显”(《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不如嵇康的文章更切近现实。
从艺术角度看,较富文采,时杂以骚赋诸体,或奇偶相生,或间用韵语,文词壮丽,结体圆熟。《通易论》、《达庄论》、《解老论》
阮籍的辞赋,大抵辞藻清丽,颇有寄托,亦为魏晋小赋杰作:《东平赋》、《首阳山赋》、《鸠赋》、《猕猴赋》、《清思赋》、《元父赋》等。
《大人先生传》设为问答之辞,实为赋体之文,其文不独自明心性,发泄愤懑,亦借古讽今,直指礼教虚伪。

第三节        嵇康

一、嵇康的生平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铚人,出身低微,父亲在嵇康幼年便去世了。嵇康是由母亲和兄长抚育成人。自幼资质不凡,《世说新语》云其有“龙章之姿”。《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康传》:“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
嵇康之妻长乐公主,是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他本人仕魏为郎中,后迁为中散大夫。嵇康在社会上很有声望,司马氏集团一再拉拢他,但嵇康对司马氏的行事极为厌恶,坚决拒绝与之合作。友人山涛为尚书吏部郎,迁职后举康自代,嵇康特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以示决裂。书中提出做官“七不堪”、“二不可”,宣称他“非汤武而薄周孔”,锋芒直指司马氏所标榜的礼法名教。致使司马氏极为恼怒,此时恰好嵇康的好友吕安被陷入狱,嵇康诣狱为友人申辩,司马氏及其党羽趁机罗织罪名,将其杀害。时在景元三年(262),年仅39岁。
二、嵇康的思想性格:
嵇康同阮籍一样,“家世儒学”、“早有青云之志”,传统的道德理想在嵇康内心深处打下烙印。尽管他声称“非汤武而薄周孔”,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但他实际上对儒学是抱有很真诚的信仰的。
另一方面,嵇康也受到老庄放达无为、亲近自然思潮的深刻影响,希望自己能够摆脱外物牵累,实现精神上的逍遥自由。但嵇康从小养成的刚峻激烈的个性使他难以达到老庄那种贞静守雌,不忤外物的夷淡冲和的境界,无法用明哲保身的手法来保全自己,压抑不住对污浊现实的愤慨之情,并发之言辞。
三、嵇康的文学成就
(一)嵇康的文学成就以散文为突出,他多方面的卓越才能,在各类文章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嵇康的文章,今存《养生论》、《声无哀乐论》、《释私论》、《与山巨源绝交书》、《家诫》等15篇,写得“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反映出嵇康挺秀特出的个性襟怀。发语天然,有先秦诸子、两汉政论之长。
(二)嵇康诗现存53首。有四言、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最高,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幽愤诗》作于狱中,其诗自述平生遭遇与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可与司马迁《报任安书》相参看。风格爽利、清峻。
《赠秀才入军》共十八章,内容是想像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但那洒脱的情绪却是属于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嵇康理想人格的写照。
全诗有体似《诗》、骚之比兴、象征者;又有直以意象、意境取胜者。诗中多清峻切高迈之语;又有一往情深之语。丽词状物,景亦含情,也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三)嵇康之文章
1、嵇康《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释私论》、《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等,谈玄说理,但往往涉及政治。针对性比较强的是《太师箴》、《管蔡论》、《与山巨源绝交书》。
2、嵇康的文章,不独思想新颖,“往往与旧说相反对”,而析理绵密,长于思辨,此亦阮籍文章所不及。
3、嵇康文章往往以情驭文,无不尽之意,尤多性情之语。故虽无阮籍文章的清丽,但因气势所在,亦颇壮采。《文心雕龙•体性》:“叔夜隽侠,故兴高而采烈”。
   4、游仙诗。
  

章节、名称:第三章  两晋文学(上)
授课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西晋文坛概貌,掌握西晋文学的特点及代表性作家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太康诗坛、陆机、左思
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结合科研。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两晋文学概说

一、西晋的政治制度
(一)西晋士族制度的确立
1、东汉后期,诠选官吏,已重视门第。三国时期,曹丕为争取士族支持,施行九品官人法,士族地位愈加巩固。(《通典•选举》)
2、魏晋之际,曹魏集团与司马氏集团在权力斗争中均拉拢士族,士族地位愈加巩固,西晋建国,为巩固政权,中正取士,于当朝显贵之外,颇依门第,士族因此形成了世袭的政治特权。士、庶矛盾也因此产生并逐渐激化。
3、西晋时期,占田、赐客、荫庇、荫亲制的实行,又赋予士族以经济上的世袭特权,晋室对占田、荫客的数量虽有所限制,但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士族经济的膨胀。
(二)晋初分封制
晋朝鉴于魏氏的孤立,建国之初,分封同姓王27人,皆授予兵权;又分封异姓士族,立国达五百余。借以互相牵制,屏藩帝室,但实际由此埋下分裂隐患。
二、两晋播迁
1、西晋相继灭蜀、吴之后,统一中国不过十年,即爆发了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
2、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北方匈奴乘势南下,永嘉四年(310),刘曜率军破洛阳,晋怀帝、晋愍帝相继被害。建武元年(317),元帝司马睿即位于建康,是为东晋。至恭帝元熙二年(420)止,历十一帝,104年。
三、晋朝文人的作风与文风
(一)晋人之文,趋向雅化
1、西晋文学的雅化。司马氏为夺取政权,曾依靠士家大族的支持;而这些士族,大都为儒学世家。此外,司马氏既以名教为武器翦除异己,又以禅让方式窃取政权,更须兴儒学、修礼乐、存教化、明尊卑以巩固政权。故司马炎称帝以后,尝以儒学传家自诩,而羞言为将门之后。尊儒崇文,乃成为西晋立国的基本国策。
2、两晋时期,士族居清职而显要,逐渐形成“下品无士族,上品无寒门”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晋世文人务为博闻多识,其于为文或清谈,炫博学识,务求典雅。张载、陆机、潘岳等,即出身庶族的文人如左思,因风气之所在,也步其后尘。
3、南渡以后,玄言诗、赋畅谈玄理,虽不同于西晋文人的博奥典雅,但作者炫耀学问、追求雅化的心态,与西晋文人亦非常相似。
“至过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始终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又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
(二)晋人之文,益尚华美:
汉末以来,文章渐趋华丽,曹丕对此,更有自觉的提倡。但晋人的尚美,又有自己的特点:
1、士族以玄学纵心适意为口实,尽情享受声色。
两晋士族虽有特权,依然难以自保,张华、刘逵、陆机、潘岳等,相继被害。士族在追逐名利的同时,深感时事难料,仕途艰险,于是不再干犯名教转而纵情声色。中正选官,依门第不依德行,故朝廷虽崇尚儒教,文人日益放荡无行。
西晋之士,其以嗣宗为法者,非法其文,惟法其行。清谈而外,别为放达。《世说•德行篇》注引王隐《晋书》谓:“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头散发,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阮瞻、谢鲲、胡毋辅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傅玄所谓“魏氏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文选•晋纪总论》)
“人之生也,奚为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列子•杨朱》)今本《列子》乃晋朝人伪作,此言可视作晋人享乐主义之宣言。
2、两晋侈靡豪奢,享乐淫逸之风,弥满朝野。
参看《晋书•胡贵嫔传》、《晋书•何曾传》、《晋书•石崇传》等所载史事。
3、两晋时期,尚美近乎病态。
建安时期的阳刚之美,渐渐为阴柔之美所取代。
4、文学也逐渐弃却建安的刚健、正始的壮丽,而渐次流入绮靡。
晋世群才,稍入轻绮。张、潘、左、陆,比肩诗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文心雕龙•明诗》)
5、东晋,朝廷偏安日久,文人沉溺于玄释,又渐渐得山水佳趣,心境渐趋平和,陷于网罗者亦少于西晋。这时的文人,放诞之风尽革,谈玄亦有深致。玄言诗兴起。
(三)晋人之文,更尚真情:
1、正始名士,蔑视礼教,自我表现与自我抒情,已占一席之地;到西晋,士族凭借门第而不修德行,崇信玄释,礼教的束缚,愈益松弛,文人更加注重个人的世俗生活与情感体验。
2、晋世文学是一个富于情感、敢于任情的时代。
“(潘)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采菽堂古诗选》)


第二节  太康诗坛

一、太康文学概述
太康文学的断限。太康,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公元280~289年。
太康作家,傅玄而外,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钟嵘《诗品序》)为其代表。其中,陆机最负盛名。
“二十四友”。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诸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二、傅玄与张华
1、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位至司隶校尉,性峻急,不能容人之短,屡上书言事。学识渊博,精通音律。有《傅子》120卷,原书已佚,现存辑本五卷。
傅玄反对魏晋玄学空谈,崇尚经世之学。
傅玄的诗歌多模仿汉魏乐府,大都以女性命运为题材,内容流于伦理说教,形式典则而少创新,反映了乐府诗歌的雅化趋向。傅玄诗中,亦有佳作,入《苦相篇》写色衰见逐的弃妇,善于描摹神情;《秦女休行》写烈女复仇故事,生动而有 气势,只是主题流于说教。
2、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河北固安县南)人,少孤贫,魏末,尝任中书郎等职,入晋,官至司空,进封壮武郡公。后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孙秀的谋反,被害。有《博物志》10卷及诗文传世。
张华有《鹪鹩赋》一篇,本庄周之意,言位尊而险,无用安处的道理。赋作于何时,已不可考。
张华诗不如文,其作大抵模仿前人,如《轻薄篇》、《游侠篇》学曹植《名都篇》、《白马篇》,《杂诗》学阮籍《咏怀》;《情诗》学《十九首》,内容不是全无创新,但因排比对偶,堆砌典故,雕琢辞藻,后人评价,褒贬不一。
《励志诗》(九首)既云“安心恬荡,栖志浮云”,又云“进德修业,辉光日新”。内心矛盾,于斯可见。
二、陆机与潘岳
(一)陆机
1、陆机的家世生平
陆机(261-303),吴郡吴县华亭(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世族,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东吴名臣。陆机少为吴牙门将。吴亡,十年不仕。
太康十年,与弟陆云入洛,颇为张华推重,名动一时。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与陆云、潘岳等结为“文章二十四友”。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后成都王颖举荐他做了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为成都王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讨长沙王,兵败,为成都王所杀。年仅四十三。
陆机以亡国之臣入洛,又才高自负,热衷功名,仕于乱朝,不免为时人所忌。许多文章都流露出作者的忧惧之情、难言之隐。
2、陆机的诗文创作
(1)陆机的拟古诗。
A、陆机诗今存约100首,多为模仿乐府、古诗之作,内容形式皆少创新,数量约40余首。
陆机的代表作《赴道洛中作》写入洛时留恋家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忧虑,试看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其他如《门又车马客行》写吴亡之痛,《猛虎行》写人生之艰难,进退之犹豫,《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写故人之阻隔,心境之索寞,《君子行》写热衷仕进、又忧惧政局的矛盾,都能真切地传达出他由吴入晋后的处境和心情。
B、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这些诗歌多情景相生,显示了自曹植以来,自然景物渐入诗坛的历史趋势。其《招隐诗》体貌山水,穷形尽相,末尾缀以议论,实已开谢灵运山水诗的先声。
C、因时风所染,陆机诗好炫博学识,堆砌辞藻,以至于情繁而词隐。
张华评他的诗:“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文章传》)
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文心雕龙•熔裁》)
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词隐。(《文心雕龙•体性》)
士衡才思有余,但胸中书太多,所拟能痛割舍,乃佳耳。(陈绎曾《诗谱》)
(2)《文赋》。
陆机又有赋体论文的《文赋》对文学功能、艺术灵感、艺术构思、文质关系、文体分类、文体特征乃至具体的文学技法,均有论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对后来刘勰创作《文心雕龙》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潘岳
1、生平个性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河南中牟县东)人,曾任河阳、怀令。依附权贵杨骏,杨骏被诛,除名。潘岳性情轻躁,趋势利,谄事贾谧,为“文章二十四友”之首。后被孙秀诬陷,夷灭三族。
潘岳的人品与文品。《颜氏家训》:“潘岳乾没取危。”乾没,欲壑难填也。
2、诗文创作
潘岳长于哀诔:《金鹿哀辞》、《泽兰哀辞》、《马汧督诔》情文并茂,皆是传世之作。
潘岳的赋也写得不错,《西征赋》描绘山川,咏叹史事,虽祖述汉人《述征赋》,但体尚骈俪,文多议论,也能见自己的特色。《秋兴赋》、《闲居赋》写厌弃官场束缚之苦,向往逍遥自得之乐。描摹景物,述说怀抱,受宋玉、张衡赋的影响。与其一生行事相比照,可知行不顾言,内心实有相当的矛盾冲突。
潘岳的诗今存十余首,写亲情、哀情一类为佳。《悼亡诗》三首,怀念亡妻,感情真挚,明净疏畅。后人《悼亡》之作,实由此而兴。《杨氏七哀诗》,亦类此也。这一类诗以“凄怆”为基调,是潘岳诗歌的主要成就。
三、左思:
(一)生平: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父亲左雍(一字彦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左思少学琴书,皆不成,乃勤与学,貌寝口讷,辞藻壮丽。泰始八年其妹左棻入宫拜修仪,乃移家京师,官秘书郎。尝追随贾谧,预“二十四友”之列。泰始十年,左棻为贵嫔。永康元年,贾谧诛,左棻病逝,乃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齐王冏命为记室督,不久以疾辞。后居冀州,病卒。
(二)文学成就:
1、《三都赋》
《三都赋》的结构模式没有创新,但因为作者务在征实,故于山川方物的描绘,尚有自己的特色,可与史书记载相补充。但其文辞典富,多爱不忍,失于剪裁,依然没能跳出汉代大赋的窠臼。
左思作《三都赋》,尝为陆机所讥,及《三都赋》成,又须名公宿儒推举,方能显称于世,此可见世族垄断文化的现实。而《三都赋》出,洛阳纸贵,又可见世族好炫博文采才学的风尚,已习染整个社会。
2、《咏史诗》八首
自班固《咏史》之后,建安诗人亦有借史咏怀者,但把历史的现象、经验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情感体验成功地融入诗歌,却自左思始。张玉谷《古诗赏析》:“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咏史》非作于一时,其内容:或诉说胸襟怀抱(其一),或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其二),或抒写愤激之情(其六),或宣言大释大悟(其八),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左思的生活与精神历程,也深刻地揭露了门阀世族制度的本质特征。
《咏史》的风格:
豪放、浑成。
《咏史》的豪放、浑成风格,独立于当时士族文化氛围之外。
《咏史》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史的独特贡献。



章节名称:第四章  两晋文学(下)
授课时数:6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东晋文学的基本特征。掌握郭璞及其《游仙诗》,陶渊明淡泊情怀和诗歌淳厚平淡的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郭璞《游仙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情感投入、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东晋文学概说

一、东晋文学概述
1、时代特征:偏安政局和门阀政治。玄谈风气。
2、东晋文学的分期。前期,郭璞及其《游仙诗》;中期,玄言诗的高潮;后期,山水诗歌的先声,湛方生。陶渊明。
二、刘琨
1、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黎山(今河北无极东北)人,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文章为当时所推许。为“文章二十四友”之一。八王之乱,中原动荡,与祖逖闻鸡起舞,以豪杰相推许。永嘉六年(307)任并州刺史。后与幽州刺史、鲜卑贵族段匹喢血盟誓,共击石勒。元帝初,迁侍中、太尉。后为段氏所疑,缢杀于狱中。
2、刘琨身当离乱,慨然有天下之志,其议论时局,多有书表传世。如《为并州刺史到壶关上表》、《与丞相书》,痛陈沿途所见惨状,历数北上抗敌的艰危,不仅写得悲伤慷慨,而且指造时事,不尚骈俪,颇异于晋世文风。
刘琨为段氏所拘,作《答卢谌书》。其文不独立能坦诚帝剖析自己,而且文中说自己“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这在两晋士族崇尚浮虚、逃避社会责任的风习中,的确是出类拔萃的。
3、刘琨的诗不多,代表作《答卢谌》、《扶风歌》、《重赠卢谌》。
四言《答卢谌》抒写家国之恨,五言《扶风歌》、《重赠卢谌》写志士的艰危处境,英雄的末路悲哀,慷慨悲凉,皆有为而发者。
4、刘琨的诗感情深厚,风格雄峻,不独有建安风骨,而别有一种悲凉之气。
三、郭璞
(一)生平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东闻喜县)人。好经术,洞悉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辞赋号为“中兴之冠”,南渡后历任殷祐、王导幕参军。作《南郊赋》为元帝所赏,擢为著作郎,又升尚书郎。后任王敦记室参军,因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
(二)郭璞的文学成就
1、郭璞早年颇有辞赋,其中以《江赋》、《客傲》为最著名,《江赋》写景壮丽,设想新奇,唯好用古字奇典;《客傲》仿东方朔《答客难》、扬雄《解嘲》,牢骚语中,颇多玄言。
2、郭璞的《游仙诗》
A、游仙诗的渊源。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B、南渡后,深感世路坎坷,祸福难测,又目睹晋室豪族争权夺利,不思北伐,乃作《游仙》以明志。今存19首,其中9首为残篇。
C、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
《游仙》忧心时事的精神与隐而不显的风格,实源自《离骚》。钟嵘《诗品》称其“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游仙》诗形象鲜明,造语奇丽,名为游仙,实为咏怀,在东晋诗坛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五: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郭璞以游仙写失意之悲,与左思借咏史抒牢骚不平,有异曲同工之妙。
D、自《游仙》出,后之诗人取其谈玄而遗其取象,东晋诗坛玄歌大盛,可视作对《游仙》的消极发展。
四、玄言诗
1、玄言诗的兴盛。
东晋政局与士人心态。东晋偏安日久,文人意气更加消沉,其时,魏晋清谈之风,不仅相沿不改,又兼受佛理的影响,更朝着“精名理,善论难”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风气影响之下,产生了“诗必柱下之指归,赋乃漆园之义疏”的玄言诗赋。
2、孙绰、许洵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袁宏、庾阐。
玄言诗的特点: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但也有形象性较强的作品,多借山水以抒情,试以孙绰《秋日诗》为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霜。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3、玄言诗的产生,显示了玄学通过文人的思想行为影响文学,进而直接向文学渗透,从而取代了文学的一些基本特质。其实以玄学入诗,本来就意落言荃,有悖于玄学对物道关系、言意关系的根本认识。所以,玄言诗既是对建安以来文学自觉的反动,也是对老庄与玄学本质的反动。因正如此,六朝的文学批评家对玄言诗多有中肯的批评。


第二节  陶渊明

一、时代背景与作家生平
1、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初怀着济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2、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杂诗》中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吐露出建功立业的宏愿。29岁时,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先为江州祭酒,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36岁时,为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又辞归。40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41岁辞归。同年八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之“应束带见之”,陶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后归隐田园。 直到逝世,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四十四岁后,家中不幸遭遇大火,生活更加贫苦。“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咏贫士》)这些诗句,反映了他物质生活的贫乏。但是,诗人在精神上却恬然自适。因为他永远摆脱了象樊笼一样的腐败庸俗的官场,回到了日夜怀念的田园。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同下层百姓保持着融洽亲切的关系。尽管他还和农民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他一反当时贵族文士轻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偏见,“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却是难能可贵的。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发自己的社会理想。
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任真,是其性格最突出的特点。为文为人,皆表现出真率的态度。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
1、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陶诗及其题材分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田园诗是其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陶渊明的诗文集,历代刻印过多种,清陶澍注的《靖节先生集》,今人逯钦立注的《陶渊明集》是较好的注本。
2、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多方面地描绘了农村景色和归隐后的生活,反映了诗人鄙弃官场、怡然自乐的思想感情。
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代表作《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田获早稻》、《怀古田舍》等。由于他以全部身心热爱着大自然,把自己的真切感受注入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农村田园风光和谐自然,别开生面,后代的评论家、诗人曾给以很高的评价。
歌咏劳动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三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此诗写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安贫苦节的决心。这些诗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四、陶渊明的咏怀诗
1、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这些诗中,贯穿着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体会,表现了他对尘俗的厌恶,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蔑视。在一些诗篇中,他还以松菊、孤云自比,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遂的苦闷无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论思想。
2、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如《咏荆轲》、《拟古》等。
《咏荆轲》一首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或深挚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五、陶诗的艺术特色
1、陶诗的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创造了平淡与淳美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日常生活的诗化。他的诗多采用白描手法,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
陶诗的平淡自然有其显著的特色,即“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以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惠洪《冷斋夜话》引苏轼语)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
2、陶诗的另一显著特色是情、景、理的和谐交融。
诗中,往往将诗人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意境。《饮酒》之五可称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有思想上是启迪。
3、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是努力寻求精当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同他的诗歌的题材、风格协调一致。
钟嵘《诗品》评价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典婉惬。”钟惺的《古诗归》也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都恰当地评价了陶诗的语言特色。
六、陶渊明的文、赋
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制。《归去来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都一扫晋宋文坛雕章琢句的华靡之风,感情真挚而强烈,风格质朴而自然,使人可以洞悉诗人坦露的胸襟,听见他那诚挚而又激愤的心声。欧阳修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七、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2、陶渊明蔑视宝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德给后代作家树立了榜样。
3、“田园诗”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陶渊明却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革新精神。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钟嵘《诗品》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历代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表示过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赞美与仰慕。沈德潜《说诗啐语》云:“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闲 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这说明,陶诗给了后代诗人多么丰富多采的艺术营养,并且直接影响着唐代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
地板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6-12-9 16:13:03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编  南北朝文学   

章节、名称:第一章  刘宋文学
授课时数:5
教学目的和任务:掌握刘宋文学孤傲的情怀和谢灵运山水诗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谢灵运及其山水诗、陶谢的比较、鲍照诗及其风格
教学方法:横向对比、结合科研、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晋宋之际的社会与文学

一、政治文化状况
东晋偏安江南期间,帝室与士族、南方士族与北方士族之间矛盾迭起,不但没有有效地实行北伐,而且发生了王敦、苏峻、司马道子、桓玄的相继叛乱。公元399年,孙恩、卢循起义爆发,桓玄趁机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国号楚。公元404年,北府军将领刘裕击败桓玄,420年,灭东晋,建立宋朝。
宋文帝励精图治,二十七年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史称“元嘉之治”。与此同时,文帝兴学校,始置玄、儒、文、史四馆,成为文学独立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但是由于刘宋政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士庶矛盾,加之连年北伐用兵,皇室又内乱迭起,故很快走上衰落之路。
二、庄园经济与山水田园文学
汉末及东晋永嘉时期,战乱频仍,城市经济遭受破坏,人口大量转入农村,世族特权的持续膨胀与无地农民对世族的依附,世族庄园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封闭自足是世族庄园经济的最大特点。文人生活在庄园之中,无论是家居或出游,皆能得山水田园之美。文人生活环境的转变,不独影响到他们的审美情趣,也直接影响到文学创作的题材。
三、地理因素与山水田园文学
永嘉中,北方士人随晋室南迁,为协调南北世族利益,北方世族多居住会稽一带。江南山川风貌,与北方迥异,南下士人,耳目为之一新。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世说新语•言语》)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说新语•言语》)
山水如此之美,文人秉笔,不免寄情。
江南山水,曲折深秀,而都邑街衢,亦纡余委曲。这样的环境,亦影响到诗歌的风格。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人谓王东亭曰:“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四、朝隐之风与山水田园文学
晋宋王室与士族、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使一部分人在世俗的功利追求、个人的全身远害之间,持一种首鼠两端的态度,“朝隐”之风,由是兴起。此外,“朝隐”不独能缓冲入仕的急迫感,也能满足士人生活享乐、思想上沉溺玄理的需求。因而弥散为上层社会的普遍风习。
晋宋以来,佛徒构筑精舍,大抵在山林之中。士族向往“朝隐”,必多接交名僧,士人的足迹,不免徘徊于都市与山林之间。文学的题材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玄言与山水田园文学
自魏开始,玄学大盛,发展到两晋,士人自觉地追求“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王弼《老子》)的人格美,故自然与人的关系更为亲近。山水之美既与人格美相关,因而能否领略自然之美,乃成为衡量人格境界的一项重要标准。
老庄以道生万物,物乃成为达道的媒介。而万物之中,唯有未受人世污染的自然山水能体现道的内蕴与真美。故在魏晋玄风大畅的时代,士人不仅以能否体会山水之美为人、道关系的衡量标准,而且进一步把以我之自然、面对山水之自然作为人、道关系的理想境界。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艺术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玄学是起了催化作用的。
东晋以降,士人以佛入玄,自然山水亦成为体现玄学佛理的媒介,佛学的兴盛与玄佛的合流,对山水文学的产生,也起了催化作用。
由于文人境遇与志趣的相异,自然物之进入文学创作的领域,在陶渊明为田园诗,在谢灵运为山水诗。就题材与风格言,田园诗与山水诗虽不尽相同,但其文学与美学的意义,却是一致的。


第二节  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一、谢灵运的生平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族家庭,祖父谢玄、父辈谢琰是淝水之战的主将。
谢灵运天资聪慧,出生后不久,信奉道教的父祖就把他送到钱塘杜道明的道馆里,直到15岁才回到建康。在这期间,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有这样一段客居的经历,所以有人给他起名“客儿”。回到建康以后,跟随他的叔父谢混,有一段“乌衣之游”的经历。二十岁时,其父去世,他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谢灵运三十六岁时,刘裕代晋称帝,入宋之后,谢灵运被降侯为爵。
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性格十分高傲,政治上的企望也很大。刘义符即位,谢灵运贬为永嘉太守(今浙江温州)。
在永嘉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肆意遨游,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诉讼,不复关怀”。这是他政治上失意的时期,也是他山水诗创作最为多产的时期。随后辞职还乡。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召其进京,任秘书监。元嘉五年(428年),又回到老家会稽始宁。第二次回乡,依仗祖宗基业,开山凿湖,四处遨游,变本加厉。
后为临川内史(江西临川)。“在郡游放,不异永嘉”。在临川的第二年(432年),又被有司所纠,朝廷派人收捕谢灵运,谢灵运反而扣留来人,兴兵叛逆。元嘉十年(433)在广州被杀,时年49岁。
谢灵运和陶渊明几乎同时。但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当时并无影响,谢灵运则凭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出众的才华,以迎合贵族趣味的语言风格、新颖的内容,成为当世主流文坛的代表性人物,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演变。
佛家思想对谢灵运的影响。玄佛兼综。
一、         谢灵运的山水诗
(一)山水诗产生和发展。山水诗的远源和近源。杨方、李颙、庾阐、湛方生、殷仲文和谢混。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1、细致描摹江南幽峭秀丽的景色,追求形似是其显著特点。如《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划也相当精妙。
2、是仕途挫折的产物,也是两晋玄言诗的延续。
3、成功的佳作则能融理于情,融情入景,使情景交融。名篇佳句,如《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三)风格特点
1、鲜丽清新,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锺嵘《诗品》卷中引);萧纲亦云:“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与湘东王书》)。
2、注重声色的描绘,并皆以抒发玄理。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山水以形媚道”(宗炳《画山水序》语,见《历代名画记》卷六)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读书后》卷三)。
三、陶谢诗的比较
沈德潜说:“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俊。陶诗胜人在不排,谢诗胜人正在排。”(《说诗晬语》卷上)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魏晋和南朝属于两个不同的阶段:魏晋诗歌上承汉诗,总的诗风是古朴的;南朝诗歌则一变魏晋的古朴,开始追求声色。而诗歌艺术的这种转变,就是从陶谢的差异开始的。
陶渊明是魏晋古朴诗歌的集大成者,谢灵运却另辟蹊径,开创了南朝的一代新风。具体说来,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写意到摹象。
    在谢灵运之前,中国诗歌以写意为主,摹写物象只占从属的地位。陶渊明就是一位写意的能手。他的生活是诗化的,感情也是诗化的,写诗不过是自然的流露。因此他无意于模山范水,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不同,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极貌以写物”(刘勰《文心雕龙》和“尚巧似”(锺嵘《诗品》上)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他尽量捕捉山水景物的客观美,不肯放过寓目的每一个细节,并不遗馀力地勾勒描绘,力图把它们一一真实地再现出来。这些山水景物又往往是独立于诗人性情之外的,因此他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陶诗那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同时在结构上,谢灵运的山水诗也多是先叙出游,次写见闻,最后谈玄或发感喟,如同一篇篇旅行日记,而又常常拖首一条玄言的尾巴。如其著名的《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这些都体现了谢诗典型的风格。
    2、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渊明的诗歌,十分注重言外的效果,发挥语言的启示性,以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去体会那些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虽然只是淡淡的几笔,但在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他笔下的青松、秋菊、孤云、归鸟等意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性情与人格,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和人格的象征。而谢灵运的诗歌语言,则更注重写实性。他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他凭着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山水景物作精心细致的刻画,力求真实地再现自然美。因而他笔下的物象,就更多地带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他写风就是风,写月就是月,写山就要描尽山姿,写水就要描尽水态,而且写来也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陶渊明对言不尽意的道理似乎深有体会,他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他说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赠羊长史》);“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所以他采取的办法是以不辨为辨,启发读者自己去体会和补充。而谢灵运所采取的办法却不同。他作诗的态度本来就十分认真,又要尽量捕捉自然景物的客观美。也许由于语言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当他面对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时,也同样有着语言表达的苦恼,所以他才有“空翠难强名”(《过白岸亭》)的概叹。但他还是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写实性,努力地探索新的表现方法,创造新的语汇,运用各种技巧去描摹或形容它们,并从不同的角度再现大自然的美,显示出其高度的驾驭语言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执著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他的诗也就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但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这新的特征成为“诗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三节  颜延之和鲍照

一、颜延之
(一)颜延之的生平思想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先仕于晋,入宋后官至光禄大夫,故又称颜光禄。
性格中有十分孤傲、耿直的一面。为人好酒疏诞,不肯曲阿权要。
思想上主要受儒家的影响。但也信奉佛教,有折中儒释,兼综二家的倾向。
(二)颜延之的诗文创作
1、题材内容
颜诗现存的大多数是应酬唱和之作及拟古乐府,代表作《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五君咏》、《秋胡行》。
2、典雅拙重的风格特色
锺嵘《诗品》将他列入中品,并说:“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
颜诗语言艰深,喜铺陈,重藻饰,且好用典故和对仗句式,因此形成繁密深重、华美典雅的风格,鲍照讥之为“若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宋书》本传)。这是自陆机、潘岳以来诗歌修辞化倾向的极端发展。
其中或有秀美景句,如“庭昏见野阴,山明望松雪”(《赠王太常》),颇有油画般色彩凝厚的特点。
二、鲍照生平经历
(一)鲍照的生平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祖籍上党,后迁于东海(今江苏涟水附近)。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王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尽管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诗品》语)。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二)鲍照的人生道路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
三、鲍照的诗文创作
(一)鲍照诗的题材内容
1、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成就最高的是他的乐府诗。其内容:
①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征夫戍卒生活,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渗透着激昂慷慨的情绪。《代出自北蓟门行》、《代苦热行》、《代东武行》
②抒发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充满了对门阀社会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代表了寒士的呼声。充满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息。《拟行路难》其四、《拟行路难》其六。
③描写游子、思妇和弃妇的诗,在鲍照的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诗歌也哀怨凄怆,细致感人。《拟行路难》其十三、《拟行路难》其十二。
④反映统治者的暴政和百姓疾苦的诗歌在鲍照诗歌中也占有突出地位,与《诗经》、汉代乐府民歌传统一脉相承。
2、鲍照的拟古诗和山水诗。
①拟古诗与乐府诗内容、风格都较为接近。《拟古》八首、《拟刘公干体》
②山水诗以五言为主,与他的七言乐府不同,有汉魏古诗的遗意。风格深秀幽奇,严整厚重。《登庐山》、《登庐山望石门》、《从庾郎中游园山石室》、《发后渚》。
(二)鲍照诗歌的风格特色
1、主体风格。鲍照豪放俊逸、奇矫凌厉的诗歌风格。
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鲍照之诗,华而不弱。”(陈师道《后山诗话》)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以及风格特征,得益于汉魏乐府的艺术经验。“险俗”之评。
2、诗风转变时期,古朴与华美兼长的风格特点。                                    
   (三)鲍照的文和赋
1、        1、鲍照的辞赋。《芜城赋》。借物喻人的咏物赋。
2、        2、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借景抒情、辞采瑰丽的特点。
四、鲍照的地位和影响
1、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七言歌行体。是第一个创作七言歌行的作家,发展了七言体的形式,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2、鲍照对后代文人的影响。


章节、名称:第二章  齐梁文学
授课时数:5学时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永明诗风的新变与宫体诗歌思潮的特征,掌握代表作家作品的题材、风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永明诗风的新变、谢朓的山水诗、宫体诗
教学方法:贯通古今、结合科研、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齐代诗人与永明诗风的新变

一、南朝诗风之变概说
1、南朝诗风的两次转变。晋宋之交,元嘉诗人对东晋玄风的变改。刘宋大明、泰始以后,新体诗的出现。
2、声律论的提出和发展。四声的发现。陆机、范晔、周颙、沈约的相关理论。
二、竟陵八友与永明体
(一)永明体的特色
《南齐书•陆厥传》载:
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即所谓新体诗,所谓新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的协调和对偶的工整。因为这种诗体产生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永明是齐武帝年号483-493),所以又称永明体。
竟陵八友中的沈约和另一位同样与萧子良交密的周颙,是声韵学的专家,他们把考辨四声的学问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谢朓、王融、范云等人也积极参与这种新诗体的创作,造成了古体诗向格律诗演变的一次关键的转折。
四声八病。大略地说,永明新体诗的声律要求,以五言诗的两句为一基本单位,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其余类推。另外又要求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上的毛病,即“八病”之说。
(二)竟陵八友
永明年间,围绕着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集团。当代凡稍有才名者,均曾为竟陵藩邸所网罗。其中最著名的,是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号为“竟陵八友”。
竟陵八友的文学活动。
三、沈约
(一)沈约的生平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家世仕宦。父沈璞于刘宋元嘉年间被诛,约潜逃得免,后乃遇赦。他自幼流寓,孤贫无助,而笃志好学,博通群籍。仕宋、齐、梁三代。萧衍篡齐时,他参与决策大计,为佐命之臣,建梁后封侯,官至尚书令。沈约学兼文史,著述丰富。除诗文辞赋外,主要尚有《宋书》、《四声谱》等。
(二)沈约的文学主张和诗文创作
1、沈约,是齐代和梁代前期文坛的领袖,对齐梁文风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齐梁文学中,沈约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第一,他是齐永明时期声律论的主要创始人和倡导者,也是“新体诗”的主要实践者之一。
第二,“三易说”的提出。他很早就提出诗歌语言应当浅易易懂,注意雅俗结合。颜之推《颜氏家训》引沈约的话说:“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
第三,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模仿民歌的作品。钟嵘《诗品》说他“宪章鲍明远”,“长于清怨”,主要是指这一点而言。他的作品对宫体诗风的形成也有较大影响。
第四,梁代诗、赋的相互渗透,也与沈约有关。他的《愍衰草赋》、《天渊水鸟应诏赋》,都大量使用诗句,显示新变的消息。
2、沈约的诗赋
胡应麟《诗薮》说他“诸作材力有余,风神全乏”,意思说,沈诗富于学识素养,但感人的东西却不多。总体而论,这批评是中肯的。但并不能说他没有好作品。沈约是齐梁代留存诗篇最多的作者之一,加以精选,光彩自见。
A、诗歌的题材内容。
抒写友情、恋情、妇女生活。《伤谢朓》、《怀旧诗》、《别范安成》、《六忆诗》。“清怨”的特点,如《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八咏诗》。
描绘自然风光的写景诗。《早发定山》、《石塘濑听猿》。语言清秀明丽,声韵和谐,意境优美,一向受到较高的评价。
B、沈约的辞赋、文章。《郊居赋》。《宋书谢灵运传论》。
四、谢朓
(一)谢朓的生平个性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他与同族前辈谢灵运均擅长山水诗,所以后人有“大小谢”的并称。
谢朓于永明初出仕,先在京城任职,出入竟陵王萧子良的藩邸,为“八友”之一,享有很高的文学声誉。后在荆州任随王萧子隆幕僚,深受赏爱。这一时期他的境遇较好。永明十一年,谢朓因遭受谗言被召回京师。其后,他的官职不断提高,从宣城太守做到尚书吏部郎,处境却逐渐困顿。
萧鸾(明帝)篡政,杀戮宗室和开国功臣,谢朓的岳父王敬则感到自身难保,就派自己的第五个儿子找到谢朓,准备反叛。他为保全自己,竟然逮捕妻弟,向朝廷告发。王敬则闻讯立即起兵,但很快失败,父子二人被杀。
萧鸾死后,东昏侯宝卷即位,宝卷荒淫无道,始安王萧遥光谋废东昏侯自立,拉拢他以为羽翼,使他深感危险。又出于对明帝萧鸾的知遇之恩,将此事告诉了东昏侯的近臣左兴盛,但左兴盛摄于萧遥光的威势,不敢向朝廷告发,而是将此事告诉了与萧遥光的党羽江祐,江祐密报萧遥光,萧遥光立即将谢朓收捕入狱,不久害死在狱中,年仅三十六岁。
时代、政局与悲剧人生的关系。
(二)谢朓的诗
1、谢朓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体的探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他的诗大都以写景见长。尤其突出的,是善于从寻常景物中发现新鲜动人的美感,构造清丽的意象,令读者觉得亲切。在写作方法上,也不像谢灵运那样一一纪述游历过程,寓目成句、随意铺排,而更多地对自然景物作选择、提炼,重新加以安排,从而摆脱了过去文人诗常见的冗长、深芜的弊病。语言精炼、诗意化,又浅近易解。
谢朓的短诗。五言四句的小诗,原是南朝民歌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过去文人也有一些模仿之作,但只是模仿而已。到了谢朓手中,才形成与民歌显然不同的特点,使之成为文人诗的一种新诗体,对后来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落日高城上,余光入帷。寂寂深松晚,宁知琴瑟悲。(《铜雀悲》)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玉阶怨》)
    严羽《沧浪诗话》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这除了声律的因素之外,还有诗歌语言的因素,经过长期探索、磨炼,到了谢朓时更加纯熟了。在谢灵运、颜延之的诗中,还是很容易找到病句、累句,在谢朓诗中就极为少见。对于谢诗的清新秀发、自然流转,李白曾多次表示钦佩。
2、诗歌的情感。诗中的感情大多表现为迷惘、忧伤,写景也大多是清丽悠远,极少有强烈激荡的情绪,也极少有尖锐的线条,刺目的色彩,和跃动不宁的形象。永明十一年以后的诗,很多蕴涵着仕宦的忧虑,虽是同样以写景见长,但写景与抒情的结合更为自然紧密。
3、“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谢朓语,见《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的审美观念。要达到“圆美流转”,语言的清新流畅与声韵的铿锵婉转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三)谢朓在诗史上的地位
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对后来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唐诗的繁荣也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李白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常忆谢玄晖。”(《金陵城楼月下吟》):“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朓楼饯别书叔云》)杜甫也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谢朓每篇堪讽诵,冯唐已老吹听嘘。”(《寄岑嘉州》)
五、齐代其他作家
1、王融
王融诗的特点。构思含蓄而有韵致,写景细腻而清新自然,语言华美而平易流畅,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与谢朓相近似的风格。锺嵘说他“有盛才,词美英净”(《诗品》卷下)《临高台》、《巫山高》。
2、范云、任昉。范云诗清便宛转的特色。“兰台聚”。“沈诗任笔”。《文选》选录任昉文。
3、孔稚珪、张融、刘绘。《北山移文》。刘氏文学家族。

   
第二节  文人集团与梁陈文学

一、皇权的加强与梁代文人集团
(一)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消长。
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达到鼎盛,他们不仅享有各种特权,甚者乃至于凭陵皇室,专擅朝政,这种状况在刘宋时期有所变化。刘裕建立新政权之后,门阀政治开始向皇权政治回归。昔日豪门士族的优势渐衰,以皇权为中心和以诸王势力为代表的新贵逐渐形成。
因此,以门阀家族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也逐步向以宫廷和诸王势力为中心的文学集团转变,从而使南朝文学出现了新的特征。
(二)梁代文人集团
1、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梁代前中期,萧衍、萧统文学集团占据文坛主导地位。
萧衍早年为西邸文士,对文学创作有浓厚的兴趣,文学修养颇为出众。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导与推激下,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在当时风气甚炽。
《梁书•文学传序》载:“高祖聪明文思,光宅区宇,旁求儒雅,诏采异人,文章之盛,焕乎俱集。每所御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善者,赐以金帛,诣阙庭而献赋颂者,或引见焉。其在位者,则沈约、江淹、任昉,并以文采,妙绝当时,至若彭城到沆、吴兴丘迟、东海王僧孺、吴郡张率等,或直入文德,通燕寿光,皆后来之选也。”
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不及当时其他文学集团,刘孝绰和王筠等人可为代表;而在学术方面的活动较多,且成就突出。尤其是《文选》三十卷的编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相当深远。萧统等人所提出的“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等文学主张,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萧纲、萧绎文学集团
梁代后期,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最为繁荣,其影响亦更为深远。梁陈“宫体”的泛滥与之存在紧密的联系。
萧纲文人集团在萧纲雍州刺史任上即已初步形成。至萧纲入主东宫以后,规模影响更为巨大。《梁书•庾肩吾传》:“初,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徐摛,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仪弟孝威,同被赏接。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摛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弘、东海鲍至等充其选。”
萧绎文学集团。萧绎等人的“文笔”观念。
二、宫体诗的出现及其代表作家
1、宫体诗的滥觞。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云: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
刘宋时期,文人诗即间或出现艳情的成分,鲍照、汤惠休、沈约、谢朓等人的艳体诗已肇其端,如谢诗《赠王主簿》:“轻歌急绮带,含笑解罗襦。”沈诗《六忆》:“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旁人见,娇羞在烛前。”这种艳体诗可以视为梁代宫体诗的先声。
2、宫体诗的界定。
《隋书•经籍志四》:“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宫”即太子东宫。
后人在使用“宫体”这个概念时,并不很严格。有时兼指内容和风格两方面而言,有时仅指其中的任何一方面。
3、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及对它的评价。
4、宫体诗艺术特征及代表作家。
宫体诗风靡梁、陈之世,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徐、庾父子及陈后主等人,都是突出的代表。
就内容而言,宫体诗主要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题材以描写女性与咏物最为多见。
宫体诗艺术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梁书•庾肩吾传》云:“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萧纲《咏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除了诗歌,齐梁时期的部分辞赋也有上述特点,有时也被称为“宫体赋”。
三、《文选》与《玉台新咏》
1、《文选》
总集的出现与《文选》的编写。《文选》的编者。萧统的文学思想。《文选序》。《文选》的选录与文体分类。《文选》的地位和影响。
2、《玉台新咏》
《文选》以外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选录汉至梁代诗歌660余首。《玉台新咏》的成书年代及编者。《玉台新咏》版本问题简说。徐陵的生平、身世与文学成就。
四、梁、陈其他作家
1、江淹
江淹的生平经历。有关江淹“才尽”的传说。
江淹的拟古诗。《杂体诗三十首》、《效阮公诗十五首》。贬官吴兴期间的山水之作。江淹“诗体总杂”(钟嵘《诗品》)的特点。
2、何逊
何逊诗歌的内容,反映社会生活面较窄,多写对游宦生活的厌倦,以及由此产生的羁旅乡愁。
酬答、伤别之作为佳。风格与宫体不类。《相送》。
    3、陈代诗人阴铿。
阴铿诗作内容亦较狭窄,多表现离愁别绪和羁旅思乡之情;然其诗风清丽,以写景见长,尤善于描写江上景色。《渡春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将清新如画的境界与浓郁的离愁别绪或羁旅思乡之情相交融,是阴铿诗的佳处。
    阴铿诗善于锻炼字句,对仗工整,讲究声律,有些作品甚至可以视为唐代五律的滥觞。杜甫说他“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其七),也曾赞美李白:“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4、江总、陈后主。


章节、名称:第三章 南北文风的融合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北朝辞赋、散文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掌握南北文风融合的特征,掌握庾信等人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南北文风融合、庾信的诗赋
教学方法:贯通古今、情感投入、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北朝文学

一、北朝文学概说
1、北朝文学背景
太武帝统一北方后,政局趋于安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中原文化得以沿续。
2、太和之后文坛的复兴
北方文学在十六国与北魏前期极度衰微,北朝文坛的复兴,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之后。《隋书•文学传序》云:“暨永明、天监之际,太和、天保之间,洛阳、江左,文雅尤盛。”
二、北地三才
1、北魏作家温子升。温子升的生平。骈文的成就。《韩陵山寺碑》。梁武帝誉之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魏书》本传)。《捣衣诗》。
2、由魏入齐的邢邵。
长于诏诰之文,文采不富,而明白晓畅。
诗歌取法沈约而有新创。北齐文人于模仿中求新变之共同趋向的代表。《思公子》言短情长,风格近于齐梁:“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冬日伤志篇》刚健朴茂,有魏晋风调。
南朝人曾称其为“北间第一才士”(《北史》本传)。
3、魏收
魏收诗模仿南朝诗风,缺乏个人的特色,略逊于温、邢。
主要创作成就在文、赋一端,风格宗尚任昉。《魏书》。
三、北朝三书。
1、颜之推和《颜氏家训》。
颜之推的身世生平。颜之推因西魏攻陷江陵而被掳至关中,后历砥柱之险东奔北齐,其直接动机是寄希望于北齐处理南北关系的政策而能返梁,而从他一生对待北齐的态度中又可看出他依恋此地的矛盾心态。
《颜氏家训》的内容及其在北朝散文中的地位。《颜氏家训•文章篇》,从中可见其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大体而言,在南北审美旨趣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持折衷的态度。
2、郦道元的《水经注》。
《水经注》约成书于北魏延昌、正光间(512~525)。
书中关于江南水道风景的描摹,文学意味颇为浓郁,如《江水注》中的一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语言以散驭骈,自然流畅。《水经注》清朗疏朴的文风,对于唐以后古文家的游记文影响极大。
3、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
北魏佞佛的风气,佛寺的兴建。
此书虽记伽蓝而兼述史实,并夹含人物传记、文学史料等。富于创意和个人才情,是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之作。
《洛阳伽蓝记》的结构特点。采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书合本子注之体,即正文与子注相配的方式,内容博洽,有条不紊。子注,作者自己作的注释,在行中连写,如子从母,称为“子注”。
典丽而清拔的风格。语言表达上善于使用整齐的句法,主要为四言,有时也适度利用四六骈句,同时又能发挥散句的长处,节奏感与自由韵律得以有机结合。


第二节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交融

一、南北文风的融合
南北朝时期,就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而言,是南方优越,北方滞后,二者并不平衡。
政权的对峙并未造成文化的隔绝,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仍然是广泛而深刻的。《北史•文苑传》概括地指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这是南北文风差异的基本情况。
南北之间,通过使臣往来等途径,导致人才交流与书籍交流,并逐渐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融。
北朝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入北文士的推进与影响。
二、庾信
1、庾信的生平身世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侯景乱后,梁元帝在江陵称帝,不久为西魏所灭。庾信以使臣身份出使长安,因江陵陷落而不得南归,历仕西魏及北周,先后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他的一生可分前后两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
2、庾信前期的作品。
前期作品多作于东宫任职期间,以奉和、应制之作为主。追求新变,讲求声律,与徐陵齐名。
“徐庾体”,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就其文学渊源而言,是沿着永明体讲究声律、词藻的方向,进一步“转拘声韵,弥尚丽靡”(《梁书•庾肩吾传》)。
3、庾信后期的作品。
“乡关之思”的情感基调。
庾信遭适亡国之变,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内心感受十分强烈。他以乡关之思发为哀怨之辞,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充满深切的情感,笔调劲健苍凉,艺术上也更为成熟。
庾信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存诗约320首,多作于后期。代表作《拟咏怀》二十七首,风格苍劲。其七: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五言小诗风格清新,已有唐人气象。《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杜甫《戏为六绝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咏怀古迹》评之曰:“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庾信后期作品的特色。
辞赋、骈文的成就。《哀江南赋并序》、《小园赋》、《枯树赋》。
三、其他入北文士
1、王褒
王褒早期诗歌以写景、赠别之作见长。入北以后,以应用性骈文而名。诗文亦有佳篇。
代表作《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诗境阔大,情调沉郁,寄寓故国之思。《赠周处士》。《与周弘让书》。
2、萧综、萧悫
萧综梁时由南入北。《听钟鸣》、《悲落叶》,北魏诗歌艺术成就的代表。
萧悫。北齐诗人,代表作《秋思》:“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春庭晚望》。


章节、名称: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产生背景、原因,掌握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掌握《西洲曲》、《木兰诗》等代表篇目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南北朝民歌风格之异同、《西洲曲》、《木兰诗》
教学方法:感情投入、结合科研、课堂提问、多媒体方式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南朝民歌

一、题材内容及产生原因
1、南朝民歌内容相对狭窄,多是情歌,大多反映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生活。
2、南朝民歌兴盛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江南幽秀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流域,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饶,山川明媚,花木繁荣,容易陶养居民热烈而浪漫的情思,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以艳丽优美为特征的艺术趣味。这从楚辞与《诗经》的比较中,已可以看出。南方的民间歌舞一向比较发达,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只要有适当条件,随时都会变得活跃,决不止是宋、齐两代某些特定的时期才如此。
    二是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在南朝发展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南方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一是江浙,其中心城市建业一带为吴歌的土壤;一是荆楚,其中心城市江陵等地为西曲的滋生地。
    三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改变。汉末以来,传统道德规范失去了束缚力,魏晋南北朝成为一个思想较为开放的时代,追求人生的快乐、感情的满足,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望。不但男子,妇女甚至也往往逾矩不驯。
    四是帝王贵族的好尚。魏晋南北朝的贵族社会,于物质享受外,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对艺术的兴趣,也是空前强烈的。在南朝,绘画、书法、棋艺等,是上层社会中流行的爱好,而音乐尤为突出。不过,他们的兴趣,已不在典雅的旧清商乐,而在新异的、活泼艳丽的江南民歌。
二、南朝民歌的分类
南朝民歌,始于三国东吴,迄于陈。南方民歌的兴盛主要是在东晋以后。留存总数近五百首,其中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分为“吴声歌曲”和“西曲”两大类。
吴歌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今南京)及周围地区,这一带习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现存的吴声歌中,以《子夜歌》(凡42首)、《子夜四时歌》(凡75首)、《华山畿》(凡25首)和《读曲歌》(凡89首)最为重要。
西曲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今湖北江陵)、郢(今江陵附近)、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等几个主要城市,是南朝西部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石城乐》、《莫愁乐》、《那呵滩》。
“吴歌”、“西曲”是原有的名称。北魏孝文、宣武时南侵,收得这两种歌曲,借用汉乐府分类,总谓之“清商”。后世沿袭之,至宋代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仍将这两种归为《清商曲辞》。
三、南朝民歌的特点:
    其一,它所表现的爱情几乎完全是浪漫色彩的,极少有伦理因素的考虑。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是“非礼”的关系。从诗歌的美学意味来说,往往更能够表现对爱情单纯、热烈、天真而痴情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幸福与快乐的渴望。
    其二,从表现的情绪来说,南朝民歌中欢娱之辞所占比例很小,其基调是哀伤的。
其三,南朝民歌的语言,具有出语天然,明朗巧妙,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特点。
其四,大量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民歌的一大特色。由此避免了过于简单直露、一览无余的表现。但这种双关隐语,意义并不晦涩。
    双关隐语的构成,主要是利用谐音字和一字多义,这种双关隐语,常常又和比喻、象征手法结合使用。如《子夜歌》中“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莲”谐音“怜”字,同时这两句又比喻男方的感情犹豫含糊。再如《三洲歌》中“遥见千幅帆,知是逐风流”,“风流”既是字面上的“风吹水流”之意,又暗喻男女之间的“风流情事”,这是利用多义词。又如《读曲歌》中“朝霜语白日,知我为欢消”,朝霜比喻女子,白日比喻男子,“消”借霜的消融比喻人的消瘦。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感情在热烈大胆的同时又显得婉转缠绵,并且增加了语言的活泼和形象的生动鲜明。
其五,南朝民歌的形式,以五言四句为主,大多篇幅短小。
以五言四句为主,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余的四言及杂言体诗,篇幅也很短小。短小的篇幅对形成明快的诗风,具有关键的意义。南朝民歌中占主导的五言四句的格式,对五言绝句的形成,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四、《西洲曲》
沈德潜评之曰:“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古诗源》卷十二)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形式上四句一换韵,又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法,从而形成了回环婉转的旋律。这种特殊的声韵之美,造成一种似断似续的效果,这同诗中续续相生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声情摇曳,馀味无穷。
五、南朝民歌的影响


第二节  北朝民歌

一、北朝民歌内容
北朝民歌产生的背景复杂多样,尽管现存的数量远少于南朝民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却远比南朝民歌来得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内容上大略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歌,是北朝民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捉搦歌》、《折杨柳歌辞》。
2、反映北地风光、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表现粗犷豪迈的个性和北方民族豪侠尚武的精神。《企喻歌辞》。
4、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乡思。《陇头歌辞》、《折杨柳歌辞》。
5、表现战争。反映战争场面,或写从军之乐,或叙从军之苦。《隔谷歌》。
二、北朝民歌的风格特色
在感情表现上,北朝民歌以直率粗犷为特征,少有南方民歌那种婉转缠绵的情调。
在语言风格上,北朝民歌以质朴刚健、富有力感见长,没有南方民歌那样华美的文辞、精致的手法,更不用双关隐语的技巧。
在诗歌形式上,也以五言四句体式占优势,数量约为百分之六十。其余多为整齐的七言、四言诗,杂言体较少。
需要指出的一点,许多诗是经过翻译的。
三、《木兰诗》
(一)《乐府诗集》收于《梁鼓角横吹曲》。
作品的产生年代。这首诗宋初编的《文苑英华》题为唐韦元甫作,其他宋人著作也有认为是唐人作的,所以其产生年代尚有争议。不过,多数研究者认为它是北朝民歌,而可能经过唐代文人的修改润饰。这首诗一向被视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二)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尤其可贵。
(三)《木兰诗》艺术特色
1、风格清新刚健,豪迈俊爽。
2、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
3、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划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4、语言富于口语化特点,生动活泼,浅近、轻快,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5#
 楼主| ruirui69 发表于 06-12-9 16:14: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编  隋唐代五代文学   
绪论(2课时)
一、        代文学的繁荣  
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诗歌群峰中的珠穆朗玛。唐诗以其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以及精妙绝伦的艺术风采,被后人称为“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2、诗歌之外,散文、传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也是在唐代产生的。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政治,文禁松弛,广开言路,使诗人敢于放手写作。杜甫赞许太宗朝说:“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以下引杜甫、白居易、张祜、李商隐抨击时弊的诗,最后感慨宋朝文网的严密,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2、经济力量雄厚,国威大振,民气高扬,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精神食粮。胸怀开阔,气度恢弘,精神昂扬。
3、统治者实行文化兼容政策:其一,去华夷之防,吸收外来文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其二,允许儒、释、道并行发展,诗歌得以表现各种思想情绪。
4、科举考试重文采,试诗赋。调动了士子研究诗歌艺术的积极性。
5、皇帝身体力行,使有唐一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明代胡应
麟说:“唐诗人上自天子,下逮庶人,百司庶府,三教九流,靡所不预。”(《诗薮》)
6、诗在唐代有多方面的社会功用。
三、唐诗的发展轨迹
1、初唐:准备期;
2、盛唐:繁荣期;
3、中唐:巨变期;
4、晚唐:退潮期。

章节名称:第一章  初唐诗坛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初唐诗坛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五律的定型;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章 初唐诗坛(4课时)
一、        初唐诗人在六个方面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1、确定了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文学发展方向。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2、写景体物的技巧、对仗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上官仪及其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
   3、诗歌题材的开拓。初唐四杰的诗歌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关山大漠。
   4、风骨的倡导。杨炯倡导“骨气”、“刚健”;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5、五律的声律定型。文章四友,沈宋。
6、意境的创造。张若虚,刘希夷。

二、初唐诗歌讲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骆宾王
《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通过讲析,具体认识上述内容。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讲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四杰在题材拓展、风骨形成、声律建设等方面的贡献。 胡应麟说:“初唐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之妙境。”(《诗薮》)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讲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诗歌意境的创造。全篇无论写景、议论、叙事,皆由月下江畔而展开。春江月下的景物关照,春江月下的人生思考,春江月下的游子思妇之情,三者浑成一体,遂构成深邃幽婉的意境。

章节名称: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授课时数:6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盛唐诗人群体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王维、孟浩然诗歌创作;2、高适、岑参等诗人边塞诗创作王维的禅诗;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等诗人。
王维,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年轻时为时代精神感召,曾有凌云之志。后因政治上频遭挫折,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则以焚香奉佛为事。他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王维以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著称于诗坛。诗境空静明秀,且带冷寂氛围。这是他以佛心观物的结果,也是他在借物境写心境。
王维作品讲析:《山居秋暝》、《鹿柴》、《送元二使安西》、《观猎》。

山 居 秋 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竹喧’、‘莲动’,细极!静极!”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不见人’,‘闻人语’,以林深也。林深少日,
易长青苔,而返景照入,空山阒寂,真麋鹿场也。”
以上二诗皆用以动显静的手法,写出山林的空静。王维早年尚有建功之志,《观猎》诗可见一斑: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起二句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

孟浩然,一生清淡寡居,前40年在家乡隐居读书,40岁来长安求仕,应举不第,转游江东。晚年在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府供职,为期很短。
孟浩然也是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作家。诗风平淡自然,由于他参加过农业
劳动,与农民交往,与王维相比,其诗富有田家情调。
孟浩然作品讲析:《过故人庄》、《春晓》。

过 故 人 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方回《瀛奎律髓》说:“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黄生《唐诗摘抄》说:“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

春  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节  王昌龄、王翰与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2课时)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王昌龄、王翰、李颀、崔颢、祖咏等诗人。
王昌龄,慕侠尚气,纵酒长歌,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其造诣大约只有李白可与相比。
王昌龄作品讲析:《出塞二首》(选一)、《长信秋词五首》(选一)、《闺怨》。

     
出  塞 二 首(选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沈德潜《说诗晬语》道:“盖言劳师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息。……边防筑城,始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长 信 秋 词(五首选一)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闺  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敖英《唐诗绝句类选》引蒋仲舒语:“‘不知’、‘忽见’、‘悔教’,有转折,是章法。”

王翰,出生于有“游侠窟”之称的并州(今太原),性情豪健,狂放不羁。诗多壮丽俊爽之语。《凉州词二首》为其代表作,其一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主旨,古人有三种见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伤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王士禛《万首唐人绝句选评》说:“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第三节  高适、岑参与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4课时)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高适、岑参、王之涣、陶翰等诗人。他们以创作边塞诗得名。边塞诗在盛唐蔚为壮观。
高适,早年生活困顿,曾北上蓟门边塞,欲建立军功,失意而归;又曾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有几年军旅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在平乱中建树功勋,封渤海县侯。诗多慷慨悲壮之音,风格雄厚浑朴。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清人叶燮说:“高七古为胜,时见雄沉,……其雄沉直不减杜甫。”(《原诗》)《燕歌行》为其代表作。
高适作品讲析:
燕 歌 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此诗为七古,却多用七言律句,多用对仗,押韵上以四句为一个单元,韵律流转。这些语言形式特征与慷慨悲壮的格调汇而为一,是盛唐诗歌“引律入古”的典范作品。

岑参,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先后在唐大将高仙芝、封常清的幕府供职,为其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生活源泉。诗风壮丽奇伟,多写西北边塞奇异景象,将士豪迈情感,极具浪漫色彩。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序》)。清人翁方纲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州诗话》)高、岑相比,高雄厚,岑雄奇。
岑参作品讲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此诗以三句为一个押韵单元,三句连押,平声韵与仄声韵轮流转换(川、边、天,平声韵;吼、斗、走,上声韵;肥、飞、师,平声韵;脱、拨、割,入声韵;蒸、冰、凝,平声韵;慑、接、捷,入声韵),造成急促的节奏,与行军的情状相吻合。

章节名称:第三章  李白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李白的思想;李白的古体诗和绝句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
一、李白的生平。出生地为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五岁时随父迁入蜀地,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五岁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欲建树政治功勋,曾入京任翰林学士,不久即被“赐金还山”。安史之乱爆发,误上李璘贼船,险遭不测。
二、李白的思想。其父为商人,幼年读书颇杂,非正统的儒家教育。年轻时期即受蜀中道教影响很深。虽有很强的济世之志,而政治蓝图模糊;又因一身傲骨,难以立身官场。神仙道教信仰在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描绘。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二、发想无端,变幻莫测。
三、诗多气壮山河的壮美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第二节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在后人心目中,李杜并称,为千古诗坛两颗巨星。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他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其独立之人格,凛然之风骨,潇洒之风神,在束缚人性的封建社会里,闪烁着绚烂的光辉。至于他的诗歌风采,由于时代的原因,后人难以普遍继承。

第三节        李白最擅长的几种诗歌体式
李白最擅长的诗歌体式:乐府诗、歌行体诗、绝句。讲析《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说:“《梦游天姥吟》,胸次皆烟霞云石,无分毫尘浊,别是一副言语,故特为难到。”
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敖英《唐诗绝句类选》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太白临江送别,直望至帆影向空而尽,惟见浩荡江流,接天无际,尚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

章节名称:第一章  杜甫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杜甫的仁民爱物思想;反映安史之乱的诗篇;律诗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  杜 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思想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家庭,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读书与漫游;二、困居长安;三、陷贼与为官;四、漂泊西南。是艰难困苦的生活玉成了杜甫,使他体验到普通民众的心理。
杜甫的思想:越过汉代儒家而直承先秦儒学,对先秦儒学的落后成分也给予突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品质:仁民爱物,忧国忧民。

第二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诗因题材不同、作者的生活阶段不同,而呈现为多种风格,其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就其作品的思想感情而言,思想博大而精深,感情悲壮而深沉,忧思浩淼,千汇万状。顿挫,是就其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言,表达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回环有力,语意频生逆转。

a)        杜诗学的三个理论范畴
    一、集大成。杜诗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中唐诗人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宋人秦观在《论韩愈》中说:

        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

以上二家是就诗歌风格艺术论杜诗之“集大成”,应该指出,杜诗的“集大成”
首先是作品集中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重要品质。
    二、“诗史”说。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说: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杜诗的“诗史”特征为后人广泛接受。“诗史”的内涵:1、杜诗大量而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变衰的历史事件,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又可弥补史书之缺载;2、某些作品虽然反映的是家庭生活、个人遭遇,但由于作者能够将其与动乱时代相关联,情之所系,未离时局,所以仍能从中感受社会的面貌和心理状态。3、“诗史”不同于史书,史书只记录事件,杜诗却则提供比史书更为广阔、更为具体、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4、史书要求客观冷静的记录历史事件,而杜诗则充溢着强烈的情感。
三、“诗圣”说。诗中圣哲,是对诗人的最高评价。南宋诗人杨万里称杜甫“圣于诗者”,明代杨慎《词品序》正式拈出“诗圣”一词称呼杜甫。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说:“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仇氏只从杜诗思想内容解释“诗圣”,有失偏颇。“圣”者,有一技之长而取冠天下者也。棋圣、书圣、酒圣,皆如此。杜甫诗艺高超,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沾丐后人无数,后人学得杜诗一枝一节,即可名家,事实上,杜甫已成为后代诗人的创作典范。

第四节 杜甫的古体诗和律诗
杜甫多用古体诗写时事,因为古体便于叙事。其长篇古体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短篇古体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均取得很高的成就。
杜甫的律诗成就更为辉煌,被后人视为创作的典范。其成就主要是:一、扩大了律诗的题材范围,用律诗写时事。二、使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为宽泛的内容。三、合律而又不见痕迹,得心应手,纵横恣肆。四、精于字句锤炼,而又不失浑融之美。
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登高》、《春夜喜雨》讲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供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犹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通篇只是三大段,首明赍志去国之情,中慨君臣耽乐之失,末述到家哀苦之感。而起手用‘许身’、‘比稷契’二句总领,如金之声也。结尾用‘忧端齐终南’二句总收,如玉之振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王嗣奭《杜臆》语:“天柱折,乃隐语,忧国家将覆也。”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第一段一句一转,一转一深,几于笔不着纸,而悲凉沉郁,愤慨淋漓,文气横溢纸上。”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石壕吏》,老妇之应役也。男丁俱尽,役及老妇,哀哉!”言中此诗之主旨。
标点本均将“老妇前致词”以下13句用引号,此大谬。不知老妇所言,并非一连说出。此为古人所用以答代问之法,亦少陵精于剪裁之处。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杨伦《杜诗镜铨》评此诗说:“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章节名称:第五章彩  大历诗风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大历诗坛
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历年间诗风的倾向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大历时期:唐代宗年号(766—780)
从杜甫去世到白居易等人的崛起,唐诗出现了一个低谷,文学史上称之
为“大历诗风”。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这个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通过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意象类型,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
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翔、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李端。(《新唐书•卢纶传》)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大历诗风的主流之外,还有两为独具特色的诗人:顾况和李益。顾况诗歌通俗,想象奇特。李益多边塞之作,慷慨之中带有悲凉。
这一时期的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影响深远。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后与夫人相继卒于洪州。其诗多羁旅题咏之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分析其感人的原因。



章节名称: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唐诗经过大历年间的低谷之后,在唐德宗至唐宪宗的四十馀年时间里又出现兴盛局面。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新理论,新技,新作品,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是各具鲜明特色的两个诗人群体。本章重点掌握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与审美追求。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是以韩愈、孟郊为领袖的诗人群体。成员主要有:李贺、卢仝、刘叉、马异等。
该诗派的理论主张有两点:(1)提倡“不平则鸣”。所谓“不平”,是指人内心的不平衡,“不平则鸣”,就是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2)提倡“笔补造化”。强调作诗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以妙笔弥补造化之不足。
该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具体表现见于第二节。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韩愈生性“尚奇”,喜欢“搜奇”,对奇特之物具有追求的冲动。步入官场之后,又因刚直不屈而屡受打击,导致其审美情趣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遭贬之后,荒僻险怪的南国景观进入视野。这些主客观的原因,促使了雄奇险怪诗风的形成。他的诗歌多用激荡、惊怖、幽险、凶怪的词语,创造出前人未曾使用过的险怪意象,并且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俗为美,以丑为美。

讲析韩愈《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孟郊性格狷介孤傲,一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生活视野较为狭窄。他的诗风也有怪奇倾向,而意象多为幽僻、清冷、苦涩,与韩愈诗风同中有异。苏轼所谓“郊寒岛瘦”,是对孟郊诗的最好概括。他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讲析《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贺虽为宗室后裔,但家境贫寒;虽怀壮志,却被现实粉碎。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他用诗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巧妙营造虚幻意象,形成了凄艳诡激的诗风。造语奇特,想象怪异,诗境幽奇冷艳。
重点分析《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蛑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诗人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它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词句奇峭,而又妥帖绵密,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特别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卢仝作诗多用怪奇、丑陋意象,马异作诗亦以险怪称,刘叉诗风粗豪硬朗。
韩孟诗派除了追求雄奇险怪之美,还以散文的章法、句法入诗。以散文章法写诗,便于展开铺叙,夹以议论,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至于以散文句法写诗,如“乃一龙一猪”、“在纺织耕耘”之类,则破坏了诗歌的自然节奏,造成诵读的滞涩不畅。
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刘、柳二人一同参加“永贞革新”,一同遭到贬谪,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荒远的贬所度过的,抒写内心苦闷,表现斗争精神是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但因二人性格不同,诗歌风貌也有明显的差异。简言之,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重点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讲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西塞山怀古》、《竹枝词》、《浪淘沙词》。
《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介绍《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章节名称: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一节          元白诗派的创作特征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其表现是:重写实,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
这个诗派的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元稹。主要成员有张籍、王建、李绅。他们除了学习杜诗,还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写了不少颇具民歌风味的作品。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通俗的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论及其《新乐府》之得与失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强调诗歌的写实性、通俗性,强调诗歌的讽谕倾向,目的是用诗歌来“补察时政”。他在《新乐府序》中说道:“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在《与元九书》中说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将其诗歌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所看重的是讽谕诗。他的讽谕诗有170多首,内容为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揭露上层官僚的丑行,以《新乐府》50首为其代表。《新乐府》优点有三:
(1)一篇专咏一事,中心突出,意旨明确。
(2)篇章形式灵活,富有民歌咏叹情调,语言浅显流利。
(3)善于生动描绘人物,感情浓烈。
其缺憾有三:
(1)《新乐府》的谋篇布局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以议论收结,每每画蛇添足。
(2)某些诗篇是议论和说教的堆积,枯燥乏味。
(3)语言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不够精练含蓄。
重点分析《上阳白发人》,串讲《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选讲篇目:《重赋》、《杜陵叟》、《轻肥》、《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
讲析《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讲析《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一篇脍炙人口而内容又极为复杂的叙事诗。
(一)古今岐说述评。
(二)《长恨歌》的基调是婉而讽。
(三)回答几个问题:
1、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评价,为什么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2、白居易为什么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
3、“一篇长恨有风情”该如何理解?
讲析《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章节名称: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韩愈的文道观与创作;柳宗元散文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起因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老蕃滋,国家内忧外患。一部分士人欲变革时政,以期王朝中兴。于是产生复兴儒学的思潮,以儒家思想拯救时局。宣传儒家思想需要有适合的文章体式,而当时却是骈体文统治文坛。骈体文讲对偶,讲声韵,讲四六句型,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因此必须将其破除。韩柳古文运动由此发生。
古文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由秦汉的古文到魏晋南北朝的骈体,再到韩柳的古文,走了一个由散到骈再到骈散结合的过程,恰巧走了一个“之”字。古文运动不是重复秦汉古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
第二节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主张有四点:(1)“文以明道”。超越汉代的章句之学,用文章阐明先秦儒学的义理,以用于政教。(2)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搏采前人遗产。(3)破骈为散,文从字顺,务去陈言,贵在创新。(4)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染力量。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的生平、思想、创作。
重点讲述《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创作。
重点讲述《永州八记》,具体分析《小石潭记》、《小丘记》,综合介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选讲篇目:韩愈《师说》、《原毁》、《进学解》、《送董邵南序》、《杂说•马》、《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捕蛇者说》、《三戒》、《蝜蝂传》、《小石潭记》、《小丘记》、《小石山记》、《种树郭橐驼传》、《段太尉逸事状》。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古文的衰落;晚唐小品;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章节名称: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传奇与俗讲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和重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唐传奇兴盛原因:
1、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丰富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科举考试“温卷”之风的盛行。
3、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普遍繁荣,诗、文、小说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倾向。
4、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轶事小说的传统。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期。作品数量少,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2)中唐时代为兴盛期。名家名作辈出,唐传奇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这个时期。
(3)晚唐时代为衰落期。作品内容单薄,无复昔时光彩。(应结合作品,对三期加以认识)
传奇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爱情主题的作品,如《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描写仕途坎坷、官场黑暗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反映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传》、《长恨歌传》;描写侠义刺客的《聂隐娘》、《无双传》、《谢小娥传》等,还有描写鬼怪、神仙的《古镜记》等。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唐传奇作家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它的艺术成就有三:(1)构思新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2)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展示。(3)语言简洁明快,辞采斐然,富有诗意。采用散文古体,也吸收民间口语及骈文的技巧,并插入大量诗词。

第二节  俗讲变文
俗讲:佛家讲经,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和俗讲之别。俗讲乃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悦俗邀布施”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
讲经文: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
转变: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技艺,就是说唱的变文。
变文:简称“变”,即转变的底本。一般说唱相间,散韵组合演述故事。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习用的过阶语作提示。有的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

章节名称:第十章  晚唐诗歌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晚唐诗歌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杜牧的怀古诗;贾岛等人的诗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章  晚唐诗歌

从唐敬宗起,唐王朝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士人怀古伤今,情绪悲凉,诗歌有了新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个时期出现两位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文学史上称之为“小李杜”。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有《樊川文集》。
杜牧诗风俊爽峭健,咏史怀古诗多写伤悼情绪,《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他擅长七律、七绝,尤其是咏史和写景的七绝,向来受人推崇。
讲析《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分析诗中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许浑、刘沧的怀古咏史诗也比较有名。

第二节  苦吟诗人
贾岛 (779-843),字浪仙,范阳人。遣词造句,刻意求工,为中唐著名的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对后世影响颇大。
姚合(775?—855?),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临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剌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其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
贾岛、姚合是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苦吟诗人很少反映社会问题,全力以赴的苦吟诗句。对个人的贫穷,多方面地加以审视,“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在工整中见“清新奇僻”。诗境狭窄,有句无篇。
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
晚唐时期,闺阁情怀在文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温庭筠、李商隐以爱情题材的诗歌和艳丽诗风,在诗苑开出新境界。其后还有韩偓、吴融、唐彦谦等人。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
陆龟蒙(?—882?),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此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
皮日休(834?-883?),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
串讲皮日休《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事讽喻
郑谷、韦庄、罗隐等人的诗歌创作。
郑谷(851?-910?)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为前蜀皇帝,遂任命他为宰相。其诗词都很有名,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多有诋毁。所作词语言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
罗隐(833—909),字昭谏,馀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全唐诗》存诗十一卷。

章节名称:第十一章  李商隐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李商隐的怀古诗;朦胧诗;用典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思想与诗歌的主要题材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讲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重点注意本诗用典的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历来受到推重,内容多含讽刺时局与身世之慨。然而最为杰出的还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能以平等的态度、以纯情而非色欲的笔墨表现对女性的追求。在中国文人的爱情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讲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第一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李商隐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惆怅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象,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遂形成如同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辞意飘渺难寻。
讲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二节        凄艳浑融的风格
李商隐用哀惋的情调,美丽的形象与辞采,来写他的心境与感受,由于拥有自己的意象群,所用的意象在色调、气息、情意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于是形成了凄艳而浑融的风格。

章节名称: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晚唐五代词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词的起源;花间词;南唐词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2课时)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与词的起源
词最初是一种配乐歌唱的音乐文学,是诗与音乐在隋唐时期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燕乐是唐代俗乐的总称,是由胡乐与中原音乐融合而成的,词随燕乐而起。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词人
晚唐五代时,西蜀少蒙战乱,统治者淫乐成风。西蜀的一批词人,把温庭筠词封为正宗,极力推崇、仿效,形成花间词派,主要写女性姿色和生活情状,包括男女相思、离别,绮罗香泽,内容空虚,追求词藻,形成唯美主义词派。花间词人笔触浓艳细腻,具有感官刺激性。
欧阳炯《花间集序》: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則金母词清,挹霞醴則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鸞歌;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髙。门下三千瑇瑁之簪竞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絶之辞,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宮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徑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今卫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广会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巻,以烱麄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序引。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絶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以阳春之曲,将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时大蜀广政三年夏四月日欧阳炯序。
花间词人主要作家是温庭筠、韦庄。
温庭筠生平。怀才不遇,生活放浪。其词内容狭窄,多写妇女,寄寓自己失意情怀。
艺术上描写细腻,真切,善于创作意境。讲析《望江南》(梳洗罢)等篇。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南唐词人的主要作家是冯延巳、李煜。
冯延巳词虽仍以花柳风情为题材,但脂粉气不浓,着力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心意绪,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讲析《鹊踏枝》
《鹊踏枝》(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李煜是南唐后主,是一个屈辱图存、苟安享乐的风流天子。李煜词分亡国前后两个时期,以写亡国之痛的作品为佳。前期词作,近花间派;亡国被俘,有故国之思,写了一引进感情真挚、沉痛的词,如《虞美人》、《乌夜啼》、《浪淘沙》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第五编  隋唐代五代文学   
绪论(2课时)
二、        代文学的繁荣  
1、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是中国诗歌群峰中的珠穆朗玛。唐诗以其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以及精妙绝伦的艺术风采,被后人称为“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2、诗歌之外,散文、传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也是在唐代产生的。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
1、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政治,文禁松弛,广开言路,使诗人敢于放手写作。杜甫赞许太宗朝说:“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以下引杜甫、白居易、张祜、李商隐抨击时弊的诗,最后感慨宋朝文网的严密,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2、经济力量雄厚,国威大振,民气高扬,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精神食粮。胸怀开阔,气度恢弘,精神昂扬。
3、统治者实行文化兼容政策:其一,去华夷之防,吸收外来文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其二,允许儒、释、道并行发展,诗歌得以表现各种思想情绪。
4、科举考试重文采,试诗赋。调动了士子研究诗歌艺术的积极性。
5、皇帝身体力行,使有唐一代诗歌创作蔚然成风。明代胡应
麟说:“唐诗人上自天子,下逮庶人,百司庶府,三教九流,靡所不预。”(《诗薮》)
6、诗在唐代有多方面的社会功用。
三、唐诗的发展轨迹
1、初唐:准备期;
2、盛唐:繁荣期;
3、中唐:巨变期;
4、晚唐:退潮期。

章节名称:第一章  初唐诗坛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初唐诗坛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五律的定型;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章 初唐诗坛(4课时)
二、        初唐诗人在六个方面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
1、确定了合南北文学之两长的文学发展方向。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歌咏。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2、写景体物的技巧、对仗等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上官仪及其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
   3、诗歌题材的开拓。初唐四杰的诗歌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走向关山大漠。
   4、风骨的倡导。杨炯倡导“骨气”、“刚健”;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5、五律的声律定型。文章四友,沈宋。
6、意境的创造。张若虚,刘希夷。

二、初唐诗歌讲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骆宾王
《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通过讲析,具体认识上述内容。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讲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四杰在题材拓展、风骨形成、声律建设等方面的贡献。 胡应麟说:“初唐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之妙境。”(《诗薮》)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讲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诗歌意境的创造。全篇无论写景、议论、叙事,皆由月下江畔而展开。春江月下的景物关照,春江月下的人生思考,春江月下的游子思妇之情,三者浑成一体,遂构成深邃幽婉的意境。

章节名称:第二章  盛唐诗人群体
授课时数:6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盛唐诗人群体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王维、孟浩然诗歌创作;2、高适、岑参等诗人边塞诗创作王维的禅诗;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盛唐诗人群体
从玄宗开元元年到天宝末年,为唐诗的繁荣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讲究声律辞藻的近体诗,与抒写慷慨情怀的古体诗汇而为一,诗人们写近体诗,能够表现慷慨情怀;写古体诗,能将声律、对仗、辞藻运入其中。达到了声律与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才子型的诗人群体代替了初唐以来宫廷侍从型文人集团而主持诗坛,创造出各种诗歌之美。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等诗人。
王维,幼年丧父,母亲奉佛,王维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年轻时为时代精神感召,曾有凌云之志。后因政治上频遭挫折,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则以焚香奉佛为事。他多才多艺,于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王维以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著称于诗坛。诗境空静明秀,且带冷寂氛围。这是他以佛心观物的结果,也是他在借物境写心境。
王维作品讲析:《山居秋暝》、《鹿柴》、《送元二使安西》、《观猎》。

山 居 秋 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竹喧’、‘莲动’,细极!静极!”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不见人’,‘闻人语’,以林深也。林深少日,
易长青苔,而返景照入,空山阒寂,真麋鹿场也。”
以上二诗皆用以动显静的手法,写出山林的空静。王维早年尚有建功之志,《观猎》诗可见一斑: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起二句若倒转,便是凡笔。胜人处全在突兀也。”

孟浩然,一生清淡寡居,前40年在家乡隐居读书,40岁来长安求仕,应举不第,转游江东。晚年在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府供职,为期很短。
孟浩然也是山水田园诗的重要作家。诗风平淡自然,由于他参加过农业
劳动,与农民交往,与王维相比,其诗富有田家情调。
孟浩然作品讲析:《过故人庄》、《春晓》。

过 故 人 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方回《瀛奎律髓》说:“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黄生《唐诗摘抄》说:“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之迹俱化矣。”

春  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二节  王昌龄、王翰与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2课时)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王昌龄、王翰、李颀、崔颢、祖咏等诗人。
王昌龄,慕侠尚气,纵酒长歌,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其造诣大约只有李白可与相比。
王昌龄作品讲析:《出塞二首》(选一)、《长信秋词五首》(选一)、《闺怨》。

     
出  塞 二 首(选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沈德潜《说诗晬语》道:“盖言劳师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息。……边防筑城,始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


长 信 秋 词(五首选一)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闺  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敖英《唐诗绝句类选》引蒋仲舒语:“‘不知’、‘忽见’、‘悔教’,有转折,是章法。”

王翰,出生于有“游侠窟”之称的并州(今太原),性情豪健,狂放不羁。诗多壮丽俊爽之语。《凉州词二首》为其代表作,其一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主旨,古人有三种见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伤已极。”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王士禛《万首唐人绝句选评》说:“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第三节  高适、岑参与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4课时)

创造这种诗美的有高适、岑参、王之涣、陶翰等诗人。他们以创作边塞诗得名。边塞诗在盛唐蔚为壮观。
高适,早年生活困顿,曾北上蓟门边塞,欲建立军功,失意而归;又曾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有几年军旅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在平乱中建树功勋,封渤海县侯。诗多慷慨悲壮之音,风格雄厚浑朴。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清人叶燮说:“高七古为胜,时见雄沉,……其雄沉直不减杜甫。”(《原诗》)《燕歌行》为其代表作。
高适作品讲析:
燕 歌 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此诗为七古,却多用七言律句,多用对仗,押韵上以四句为一个单元,韵律流转。这些语言形式特征与慷慨悲壮的格调汇而为一,是盛唐诗歌“引律入古”的典范作品。

岑参,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先后在唐大将高仙芝、封常清的幕府供职,为其边塞诗的创作提供了生活源泉。诗风壮丽奇伟,多写西北边塞奇异景象,将士豪迈情感,极具浪漫色彩。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序》)。清人翁方纲说:“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石州诗话》)高、岑相比,高雄厚,岑雄奇。
岑参作品讲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此诗以三句为一个押韵单元,三句连押,平声韵与仄声韵轮流转换(川、边、天,平声韵;吼、斗、走,上声韵;肥、飞、师,平声韵;脱、拨、割,入声韵;蒸、冰、凝,平声韵;慑、接、捷,入声韵),造成急促的节奏,与行军的情状相吻合。

章节名称:第三章  李白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李白的思想;李白的古体诗和绝句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
一、李白的生平。出生地为中亚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托克马克市)。五岁时随父迁入蜀地,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五岁出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欲建树政治功勋,曾入京任翰林学士,不久即被“赐金还山”。安史之乱爆发,误上李璘贼船,险遭不测。
二、李白的思想。其父为商人,幼年读书颇杂,非正统的儒家教育。年轻时期即受蜀中道教影响很深。虽有很强的济世之志,而政治蓝图模糊;又因一身傲骨,难以立身官场。神仙道教信仰在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描绘。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二、发想无端,变幻莫测。
三、诗多气壮山河的壮美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第五节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在后人心目中,李杜并称,为千古诗坛两颗巨星。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他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其独立之人格,凛然之风骨,潇洒之风神,在束缚人性的封建社会里,闪烁着绚烂的光辉。至于他的诗歌风采,由于时代的原因,后人难以普遍继承。

第六节        李白最擅长的几种诗歌体式
李白最擅长的诗歌体式:乐府诗、歌行体诗、绝句。讲析《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将 进 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说:“《梦游天姥吟》,胸次皆烟霞云石,无分毫尘浊,别是一副言语,故特为难到。”
弘历敕编《唐宋诗醇》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敖英《唐诗绝句类选》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太白临江送别,直望至帆影向空而尽,惟见浩荡江流,接天无际,尚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

章节名称:第一章  杜甫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与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杜甫的仁民爱物思想;反映安史之乱的诗篇;律诗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四章  杜 甫  
第三节          杜甫的生平、思想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家庭,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读书与漫游;二、困居长安;三、陷贼与为官;四、漂泊西南。是艰难困苦的生活玉成了杜甫,使他体验到普通民众的心理。
杜甫的思想:越过汉代儒家而直承先秦儒学,对先秦儒学的落后成分也给予突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品质:仁民爱物,忧国忧民。

第四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杜诗因题材不同、作者的生活阶段不同,而呈现为多种风格,其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是就其作品的思想感情而言,思想博大而精深,感情悲壮而深沉,忧思浩淼,千汇万状。顿挫,是就其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言,表达思想感情波澜起伏,回环有力,语意频生逆转。

a)        杜诗学的三个理论范畴
    一、集大成。杜诗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中唐诗人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宋人秦观在《论韩愈》中说:

        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焉。然不集众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

以上二家是就诗歌风格艺术论杜诗之“集大成”,应该指出,杜诗的“集大成”
首先是作品集中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重要品质。
    二、“诗史”说。唐人孟棨在《本事诗》中说:

       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杜诗的“诗史”特征为后人广泛接受。“诗史”的内涵:1、杜诗大量而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变衰的历史事件,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又可弥补史书之缺载;2、某些作品虽然反映的是家庭生活、个人遭遇,但由于作者能够将其与动乱时代相关联,情之所系,未离时局,所以仍能从中感受社会的面貌和心理状态。3、“诗史”不同于史书,史书只记录事件,杜诗却则提供比史书更为广阔、更为具体、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4、史书要求客观冷静的记录历史事件,而杜诗则充溢着强烈的情感。
三、“诗圣”说。诗中圣哲,是对诗人的最高评价。南宋诗人杨万里称杜甫“圣于诗者”,明代杨慎《词品序》正式拈出“诗圣”一词称呼杜甫。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原序》说:“宋人之论诗者,称杜为‘诗史’,谓得其诗可以论世知人也。明人之论诗者,推杜为‘诗圣’,谓其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也。”仇氏只从杜诗思想内容解释“诗圣”,有失偏颇。“圣”者,有一技之长而取冠天下者也。棋圣、书圣、酒圣,皆如此。杜甫诗艺高超,开拓了中国诗歌的新世界,沾丐后人无数,后人学得杜诗一枝一节,即可名家,事实上,杜甫已成为后代诗人的创作典范。

第四节 杜甫的古体诗和律诗
杜甫多用古体诗写时事,因为古体便于叙事。其长篇古体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短篇古体如《兵车行》、《丽人行》、“三吏”、“三别”,均取得很高的成就。
杜甫的律诗成就更为辉煌,被后人视为创作的典范。其成就主要是:一、扩大了律诗的题材范围,用律诗写时事。二、使用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为宽泛的内容。三、合律而又不见痕迹,得心应手,纵横恣肆。四、精于字句锤炼,而又不失浑融之美。
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登高》、《春夜喜雨》讲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供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犹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通篇只是三大段,首明赍志去国之情,中慨君臣耽乐之失,末述到家哀苦之感。而起手用‘许身’、‘比稷契’二句总领,如金之声也。结尾用‘忧端齐终南’二句总收,如玉之振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王嗣奭《杜臆》语:“天柱折,乃隐语,忧国家将覆也。”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第一段一句一转,一转一深,几于笔不着纸,而悲凉沉郁,愤慨淋漓,文气横溢纸上。”

石 壕 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石壕吏》,老妇之应役也。男丁俱尽,役及老妇,哀哉!”言中此诗之主旨。
标点本均将“老妇前致词”以下13句用引号,此大谬。不知老妇所言,并非一连说出。此为古人所用以答代问之法,亦少陵精于剪裁之处。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杨伦《杜诗镜铨》评此诗说:“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章节名称:第五章彩  大历诗风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大历诗坛
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历年间诗风的倾向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大历时期:唐代宗年号(766—780)
从杜甫去世到白居易等人的崛起,唐诗出现了一个低谷,文学史上称之
为“大历诗风”。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这个时期的诗人以韦应物、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为主。他们的诗歌词语,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通过象征性和描述性两种意象类型,表达寂寞冷落的情思。
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翔、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氵韦、、夏侯审、李端。(《新唐书•卢纶传》)
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大历诗风的主流之外,还有两为独具特色的诗人:顾况和李益。顾况诗歌通俗,想象奇特。李益多边塞之作,慷慨之中带有悲凉。
这一时期的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影响深远。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人。天宝十二载中进士,后与夫人相继卒于洪州。其诗多羁旅题咏之作。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通过讲析此诗,了解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分析其感人的原因。



章节名称: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唐诗经过大历年间的低谷之后,在唐德宗至唐宪宗的四十馀年时间里又出现兴盛局面。其间名家辈出,流派分立,新理论,新技,新作品,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韩孟诗派、元白诗派,是各具鲜明特色的两个诗人群体。本章重点掌握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与审美追求。

第四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韩孟诗派是以韩愈、孟郊为领袖的诗人群体。成员主要有:李贺、卢仝、刘叉、马异等。
该诗派的理论主张有两点:(1)提倡“不平则鸣”。所谓“不平”,是指人内心的不平衡,“不平则鸣”,就是强调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2)提倡“笔补造化”。强调作诗要有创造性的诗思,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以妙笔弥补造化之不足。
该派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作诗追求力量的雄大、词语的险怪、造境的奇特。这是一种全新的审美取向。具体表现见于第二节。

第五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韩愈生性“尚奇”,喜欢“搜奇”,对奇特之物具有追求的冲动。步入官场之后,又因刚直不屈而屡受打击,导致其审美情趣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遭贬之后,荒僻险怪的南国景观进入视野。这些主客观的原因,促使了雄奇险怪诗风的形成。他的诗歌多用激荡、惊怖、幽险、凶怪的词语,创造出前人未曾使用过的险怪意象,并且形成了思维定势,以俗为美,以丑为美。

讲析韩愈《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孟郊性格狷介孤傲,一生沉落下僚,郁郁寡欢,生活视野较为狭窄。他的诗风也有怪奇倾向,而意象多为幽僻、清冷、苦涩,与韩愈诗风同中有异。苏轼所谓“郊寒岛瘦”,是对孟郊诗的最好概括。他作诗以苦吟著称,注重造语炼字,追求构思的奇特超常。

讲析《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贺虽为宗室后裔,但家境贫寒;虽怀壮志,却被现实粉碎。精神始终处于极度抑郁、苦闷之中。他用诗写鬼怪,写死亡,写游仙,写梦幻,巧妙营造虚幻意象,形成了凄艳诡激的诗风。造语奇特,想象怪异,诗境幽奇冷艳。
重点分析《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李凭箜篌引》、《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
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蛑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这首诗是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诗人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它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词句奇峭,而又妥帖绵密,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特别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卢仝作诗多用怪奇、丑陋意象,马异作诗亦以险怪称,刘叉诗风粗豪硬朗。
韩孟诗派除了追求雄奇险怪之美,还以散文的章法、句法入诗。以散文章法写诗,便于展开铺叙,夹以议论,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至于以散文句法写诗,如“乃一龙一猪”、“在纺织耕耘”之类,则破坏了诗歌的自然节奏,造成诵读的滞涩不畅。
第六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刘、柳二人一同参加“永贞革新”,一同遭到贬谪,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荒远的贬所度过的,抒写内心苦闷,表现斗争精神是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但因二人性格不同,诗歌风貌也有明显的差异。简言之,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重点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讲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西塞山怀古》、《竹枝词》、《浪淘沙词》。
《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介绍《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章节名称: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与创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第二节          元白诗派的创作特征
中唐时期,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其表现是:重写实,尚通俗。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
这个诗派的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元稹。主要成员有张籍、王建、李绅。他们除了学习杜诗,还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写了不少颇具民歌风味的作品。他们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用通俗的语言形式反映民生状况。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论及其《新乐府》之得与失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强调诗歌的写实性、通俗性,强调诗歌的讽谕倾向,目的是用诗歌来“补察时政”。他在《新乐府序》中说道:“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戒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在《与元九书》中说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将其诗歌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所看重的是讽谕诗。他的讽谕诗有170多首,内容为反映下层民众的苦难,揭露上层官僚的丑行,以《新乐府》50首为其代表。《新乐府》优点有三:
(1)一篇专咏一事,中心突出,意旨明确。
(2)篇章形式灵活,富有民歌咏叹情调,语言浅显流利。
(3)善于生动描绘人物,感情浓烈。
其缺憾有三:
(1)《新乐府》的谋篇布局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以议论收结,每每画蛇添足。
(2)某些诗篇是议论和说教的堆积,枯燥乏味。
(3)语言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不够精练含蓄。
重点分析《上阳白发人》,串讲《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选讲篇目:《重赋》、《杜陵叟》、《轻肥》、《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
讲析《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讲析《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一篇脍炙人口而内容又极为复杂的叙事诗。
(一)古今岐说述评。
(二)《长恨歌》的基调是婉而讽。
(三)回答几个问题:
1、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评价,为什么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2、白居易为什么把《长恨歌》归入感伤诗?
3、“一篇长恨有风情”该如何理解?
讲析《琵琶行》并序: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章节名称: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韩愈的文道观与创作;柳宗元散文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第三节         古文运动的起因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佛老蕃滋,国家内忧外患。一部分士人欲变革时政,以期王朝中兴。于是产生复兴儒学的思潮,以儒家思想拯救时局。宣传儒家思想需要有适合的文章体式,而当时却是骈体文统治文坛。骈体文讲对偶,讲声韵,讲四六句型,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因此必须将其破除。韩柳古文运动由此发生。
古文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由秦汉的古文到魏晋南北朝的骈体,再到韩柳的古文,走了一个由散到骈再到骈散结合的过程,恰巧走了一个“之”字。古文运动不是重复秦汉古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
第四节          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主张有四点:(1)“文以明道”。超越汉代的章句之学,用文章阐明先秦儒学的义理,以用于政教。(2)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搏采前人遗产。(3)破骈为散,文从字顺,务去陈言,贵在创新。(4)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染力量。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的生平、思想、创作。
重点讲述《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的生活体验及其创作。
重点讲述《永州八记》,具体分析《小石潭记》、《小丘记》,综合介绍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选讲篇目:韩愈《师说》、《原毁》、《进学解》、《送董邵南序》、《杂说•马》、《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捕蛇者说》、《三戒》、《蝜蝂传》、《小石潭记》、《小丘记》、《小石山记》、《种树郭橐驼传》、《段太尉逸事状》。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古文的衰落;晚唐小品;李商隐等人的骈文

章节名称: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唐传奇与俗讲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和重要作家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一节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
唐传奇兴盛原因:
1、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丰富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科举考试“温卷”之风的盛行。
3、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普遍繁荣,诗、文、小说出现了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倾向。
4、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轶事小说的传统。
唐传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初、盛唐时代为发轫期。作品数量少,艺术上也不够成熟。
(2)中唐时代为兴盛期。名家名作辈出,唐传奇的大部分作品产生于这个时期。
(3)晚唐时代为衰落期。作品内容单薄,无复昔时光彩。(应结合作品,对三期加以认识)
传奇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爱情主题的作品,如《李娃传》、《霍小玉传》、《柳毅传》等;描写仕途坎坷、官场黑暗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反映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传》、《长恨歌传》;描写侠义刺客的《聂隐娘》、《无双传》、《谢小娥传》等,还有描写鬼怪、神仙的《古镜记》等。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文言小说的成熟。唐传奇作家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它的艺术成就有三:(1)构思新颖,情节曲折,引人入胜。(2)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注重细节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展示。(3)语言简洁明快,辞采斐然,富有诗意。采用散文古体,也吸收民间口语及骈文的技巧,并插入大量诗词。

第二节  俗讲变文
俗讲:佛家讲经,因听讲者不同,有僧讲和俗讲之别。俗讲乃僧徒依经文为俗众讲佛家教义、“悦俗邀布施”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
讲经文: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
转变:唐五代时期民间说唱技艺,就是说唱的变文。
变文:简称“变”,即转变的底本。一般说唱相间,散韵组合演述故事。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习用的过阶语作提示。有的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

章节名称:第十章  晚唐诗歌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晚唐诗歌的创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杜牧的怀古诗;贾岛等人的诗作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章  晚唐诗歌

从唐敬宗起,唐王朝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士人怀古伤今,情绪悲凉,诗歌有了新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个时期出现两位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文学史上称之为“小李杜”。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西安市)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有《樊川文集》。
杜牧诗风俊爽峭健,咏史怀古诗多写伤悼情绪,《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他擅长七律、七绝,尤其是咏史和写景的七绝,向来受人推崇。
讲析《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分析诗中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许浑、刘沧的怀古咏史诗也比较有名。

第二节  苦吟诗人
贾岛 (779-843),字浪仙,范阳人。遣词造句,刻意求工,为中唐著名的苦吟诗人,与孟郊齐名。对后世影响颇大。
姚合(775?—855?),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临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剌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其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
贾岛、姚合是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苦吟诗人很少反映社会问题,全力以赴的苦吟诗句。对个人的贫穷,多方面地加以审视,“以刻琢穷苦之言为工”,在工整中见“清新奇僻”。诗境狭窄,有句无篇。
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
晚唐时期,闺阁情怀在文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温庭筠、李商隐以爱情题材的诗歌和艳丽诗风,在诗苑开出新境界。其后还有韩偓、吴融、唐彦谦等人。
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
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
陆龟蒙(?—882?),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陆龟蒙出身官僚世家,其父陆宾虞曾任御史之职。早年的陆龟蒙热衷于科举考试。他从小就精通《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特别是对《春秋》更有研究。在进土考试中,他以落榜告终。此后,陆龟蒙跟随湖州刺史张博游历,并成为张的助手。后来回到了故乡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过起了隐居生活,后人因此称他为“甫里先生”。在躬耕南亩、垂钓江湖的生活之余,他写下了许多诗、赋、杂著,并于唐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卧病期间自编《笠泽丛书》,其中便有许多反映农事活动和农民生活的田家诗。
皮日休(834?-883?),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他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等),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或说后至浙江依钱□(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或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著有《皮子文薮》10卷。
串讲皮日休《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伛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嚗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馀,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事讽喻
郑谷、韦庄、罗隐等人的诗歌创作。
郑谷(851?-910?)字守愚。袁州区人。唐末著名诗人。光启三年(887)进士。官至都官郎中。郑谷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当为一代风骚主。在晚唐,郑谷诗名颇盛。列为芳林十哲之一。尤以《鹧鸪》诗传诵广远,致有郑鹧鸪之称。成语一字师出自郑谷逸事:郑谷隐居仰山,诗僧齐已奉《早梅》诗求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年轻时生活放荡,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为前蜀皇帝,遂任命他为宰相。其诗词都很有名,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负盛名,但诗中对黄巢农民起义军多有诋毁。所作词语言清丽温婉,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
罗隐(833—909),字昭谏,馀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全唐诗》存诗十一卷。

章节名称:第十一章  李商隐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与创作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李商隐的怀古诗;朦胧诗;用典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一章  李商隐
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思想与诗歌的主要题材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讲析《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重点注意本诗用典的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
李商隐的咏史诗、咏物诗历来受到推重,内容多含讽刺时局与身世之慨。然而最为杰出的还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他的爱情诗能以平等的态度、以纯情而非色欲的笔墨表现对女性的追求。在中国文人的爱情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讲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第三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李商隐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惆怅莫名的情绪,他善于把心灵中的朦胧图象,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这些意象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猜测,遂形成如同雾里看花的朦胧诗境,辞意飘渺难寻。
讲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四节        凄艳浑融的风格
李商隐用哀惋的情调,美丽的形象与辞采,来写他的心境与感受,由于拥有自己的意象群,所用的意象在色调、气息、情意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于是形成了凄艳而浑融的风格。

章节名称: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了解晚唐五代词的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词的起源;花间词;南唐词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2课时)
第四节        燕乐的兴起与词的起源
词最初是一种配乐歌唱的音乐文学,是诗与音乐在隋唐时期以新的方式再度结合的产物。燕乐是唐代俗乐的总称,是由胡乐与中原音乐融合而成的,词随燕乐而起。
第五节        温庭筠和花间词人
晚唐五代时,西蜀少蒙战乱,统治者淫乐成风。西蜀的一批词人,把温庭筠词封为正宗,极力推崇、仿效,形成花间词派,主要写女性姿色和生活情状,包括男女相思、离别,绮罗香泽,内容空虚,追求词藻,形成唯美主义词派。花间词人笔触浓艳细腻,具有感官刺激性。
欧阳炯《花间集序》:
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是以唱云谣則金母词清,挹霞醴則穆王心醉。名高白雪,声声而自合鸞歌;响遏青云,字字而偏谐凤律。杨柳大堤之句,乐府相传;芙蓉曲渚之篇,豪家自制,莫不争髙。门下三千瑇瑁之簪竞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树,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絶之辞,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宮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徑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在明皇朝则有李太白应制《清平乐》词四首,近代温飞卿复有《金筌集》。迩来作者,无愧前人。今卫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边,自得羽毛之异;织绡泉底,独殊机杼之功。广会众宾,时延佳论,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巻,以烱麄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序引。昔郢人有歌阳春者,号为絶唱,乃命之为《花间集》,庶以阳春之曲,将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时大蜀广政三年夏四月日欧阳炯序。
花间词人主要作家是温庭筠、韦庄。
温庭筠生平。怀才不遇,生活放浪。其词内容狭窄,多写妇女,寄寓自己失意情怀。
艺术上描写细腻,真切,善于创作意境。讲析《望江南》(梳洗罢)等篇。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第六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南唐词人的主要作家是冯延巳、李煜。
冯延巳词虽仍以花柳风情为题材,但脂粉气不浓,着力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心意绪,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讲析《鹊踏枝》
《鹊踏枝》(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李煜是南唐后主,是一个屈辱图存、苟安享乐的风流天子。李煜词分亡国前后两个时期,以写亡国之痛的作品为佳。前期词作,近花间派;亡国被俘,有故国之思,写了一引进感情真挚、沉痛的词,如《虞美人》、《乌夜啼》、《浪淘沙》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
王晓波 发表于 06-12-17 14:21:13 | 只看该作者
方法
7#
qianchixue 发表于 07-4-26 11:56:52 | 只看该作者
唐朝以后呢
8#
土豆2007 发表于 07-4-26 12:16: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qianchixue 的帖子


最近蕊蕊比较忙
qianchixue
急用的话
资料版还有很多其它版本的古代文学笔记
再看看其他的
好么?
抱歉哈
9#
迷途知返 发表于 08-4-13 11:36:4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啊。
好详细。。
10#
JIAJIAMU 发表于 08-5-9 18:46:18 | 只看该作者

xiexie

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这些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所谓“变风”、“变雅”:《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后世经学家纳入伦理轨道后对《诗经》作品的主观解说,即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确有不少含蓄蕴藉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直吐怒骂之作。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其特点是“多具忧世之怀”,“有忧生之意”。刘熙载《艺概》)如小雅中的《节南山》、《雨无正》反映了厉王、幽王时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相鼠》、《齐风•南山》、《陈风•株林》,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政教缺失,人伦废绝,刑政苛酷的时代背景下,公卿列士、贵族大夫及社会各阶层人士,悯时丧乱,忧世忧生,以诗来针砭时政和社会弊端,感叹身世遭遇。
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17 19:03 , Processed in 0.19473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