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高教版《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资料

[复制链接]
crybird 发表于 09-9-5 10: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总论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一)外国学者的定义
1、早期管理学者玛丽·帕克·福莱特: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2、斯蒂芬· P .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管理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3、帕梅拉· S.路易斯、斯蒂芬· 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 M.范特: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4、沃伦· R .普伦基特和雷蒙德· F .阿特纳: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是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订并达到目标的活动。
(二)中国学者的定义
1、徐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有三层含义)
2、杨文士和张雁: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三)综合定义(教材)
1、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对定义的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3、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
二、管理的职能
(一)有关管理职能的不同观点
1、20世纪初,法约尔(Fayol,1916)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种: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孔茨和奥唐内尔(Koonts and O’Donnell,1955)把管理的职能分为以下五种: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
3、当今大多数教科书将管理的职能分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二)本书的观点:
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信息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的过程。
2、决策
1)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管理的其他职能都离不开决策。
2)步骤:
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识别目标→拟订备选方案→选择实施战略→作出决定→评估备选方案→监督和评估  
3、计划
1)计划是指制订目标并确定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2)计划包括战略计划(长远规划)、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年度计划)。
3)主要内容:1、进度安排;2、方法手段;3、资源配置。
4)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只是计划的祥略程度不同。
4、组织
组织是指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由谁来完成任务以及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任务的过程。也就是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过程。
5、领导
领导(指挥、协调)指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以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做贡献。
6、控制
计划和实际运行情况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管理者必须识别这种差异,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方法有两种:一是对行为进行调整;二是对原计划进行调整。当然,控制要有标准。
7、创新
创新就是改变现状。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通过创新,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各种管理职能的关系
A、信息获取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
B、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
C、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D、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
E、管理就是这些职能的不断循环
1、人际角色
A、代表人角色:管理者代表一个组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B、领导者角色:管理者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指挥和协调作用。
C、联络者角色:管理者为了建立和协调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所起的联络作用。
2、信息角色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管理者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信息。管理者在组织中是信息传递中心和信息传递渠道。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越高,信息需要量越大。
A、监督者角色:监控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并从中识别出对组织有用的信息。环境变化对组织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监督包括收集和整理(处理)信息。
B、传播者角色:就是作好信息的内部传递工作。
C、发言人角色:就是作好组织信息的外部传递工作。
3、决策角色
决策角色是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企业家角色:发现内外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机会并及时抓住。
B、干扰对付着者角色:解决组织内外部的冲突和问题。
C、资源分配者:解决组织资源在不同项目上的分配。
D、谈判者角色: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主要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得实现。
四、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
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
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
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五、管理的属性
1、管理具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自然属性:第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第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
3、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
4、管理二重性的关系。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1、顺道 2、重人 3、人和 4、守信 5、利器
6、求实 7、对策 8、节俭 9、法治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1、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Ⅰ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Ⅱ劳动分工理论
①市场的广狭限制着交换的能力;
②交换能力的大小又限制分工的程度;
③分工的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劳动生产力;
Ⅲ一国的劳动生产力又是国民财富多寡的主要决定因素。
Ⅳ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1)在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准,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2)在会计的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
3)在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
4)实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
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
3、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1841年10月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两列火车迎头相撞,造成20人死亡。
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a.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
b.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4、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他曾在其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作过试验。
试验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试验的目的是探索对工人和工厂所有者双方都有利的方法和制度。
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
5、查尔斯·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一个体质较弱的人如果所使用的铲在形状、重量、大小等方面都比较适宜,那么他一定能胜过体质较强的人。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A、按照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
B、按照对生产率所作出的贡献分得的利润;
C、为增进生产率提出建议而应得的奖金。
6、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1)1886年《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中的观点:
“工厂管理同工程技术有着同样的重要性……但工厂的管理却是无组织的,几乎没有什么有关的文献,没有交流经验的机构或媒介工具,而且没有任何协会或组 织……为了补救这种情况,不能单只求助于‘生意人’或办事员、会计师,而应该由那些由于训练和经验而能从两个方面(机械方面和文书方面)了解有关重要问题 的人去办,应该由工程师来发起!”
2)1889年《收益分享》中的观点:
A、每个职工享有一种“保证工资”,然后每个部门按科学方法制订工作标准,并确定生产成本。
B、该部门超过定额时,由该部门职工和管理阶层各得一半。
C、定额应在3-5年内维持不变,以免降低工资。
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1)1891年《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论文中指出,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
A、计时制(日工资制):不是以刺激原则为依据的;
B、计件制:工人常认为,每当工人在产量上有大幅度的提高,雇主就会压低工资率;
C、收益分享制:对工人的报酬却不区分工效高的工人与工效低的工人。
2)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该方案是按每个工人来设计的:
A、以工人过去的通常业绩为依据;
B、对工人一定量的工作付给日或小时工资;
C、对工人增加的产量付给奖金;
D、奖金额约为雇主按日工资或小时工资计算的1/2到1/3。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管理理论概述
1、早期的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
2、管理活动(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
二、古典管理理论
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 L.甘特等。
1、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泰罗)
A、出身背景和经历
B、代表著作:《计件工资制》( 1895年)、《车间管理》( 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等。
C、泰罗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他要求工人树立对工作、同伙、雇主负责的观念;也要求管理人员——领工、监工、企业主、董事会改变对同事、工人以及对一切问题的态度,增强责任观念。)
2、科学管理的实质
“双方(企业管理当局和工人)都必须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要的事,而一齐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至关重要的是,在所有同企业中所做工作有关的一切事务中,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3、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A、工作定额。时间和动作研究
B、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泰罗制的影响
5、对泰罗制的评价
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
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这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把工人看成使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把人看作使纯粹的“经济人”。
6、其他人的贡献
1)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1911年)
(1)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2)甘特
(1)甘特图。其代表作:《工业的领导》(1916年)和《工作组织》(1919年)
(2)计件奖励工资制
(二)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代表人物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林德尔·厄威克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
1、法约尔的贡献
1)出身背景和经历
2)代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3)主要理论观点:
(1)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
A、企业的基本活动
a、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
b、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
c、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d、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e、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
f、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管理的职能(管理的五要素)。
经营:就是努力确保六种固有活动的顺利运转,以便把事业拥有的资源变成最大的成果,从而导致事业实现它的目标。
(2)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A、分工          B、权力与责任
C、纪律          D、统一指挥
E、统一领导         F、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G、报酬合理         H、集权与分权
I、等级链与跳板        J、秩序
K、公平          L、人员稳定
M、首创精神        N、集体精神
(3)对法约尔的评价
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为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韦伯的贡献
1)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社会组织的基础:等级、权威和行政制(包括明确的规则、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纪律)。
2)理想的科层组织: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3)权威的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理性-合法的权威。
4)科层组织的优点:连续性、明确性、合理性、合法性
5)科层组织的特点
(1)任何机构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
(2)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劳动分工
(3)按层级体系形成一个指挥链
(4)人员间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
(5)每个职位人员的挑选必须通过正式考试或者训练和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
(6)管理人员实行委任制
(7)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
(8)管理人员是领取固定薪金的“专职的”公职人员;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年资和工作成绩综合考虑决定升迁与否
(9)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法规和纪律
3、巴纳德的贡献
1)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
(1)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2)他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3)明确组织的目标。
2)任何社会协作系统的三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协作的意愿
(3)良好的沟通
三、行为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后来发展为行为科学,即组织行为理论。
(一)三位先驱者 P26
雨果·芒斯特伯格,著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3年)
玛丽·福莱特,著作:《作为一种职业的管理》、《创造性的经验》
莉莲·吉尔布雷斯
(二)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梅奥的历史背景
2、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实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1927年8月 — 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实验(1931—1932年)
3、霍桑实验的成果
1933年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人际关系学说
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士气,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的人际关系。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即要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与领导真诚持久的合作。
(三)主要行为科学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洛什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四、数量管理理论
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主要内容
运筹学
系统分析
决策科学化
六要素:人、物资、设备、财、任务、信息
五、系统管理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
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权变管理理论
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管理变量指的是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
七、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1)关注顾客
(2)注重持续改善
(3)关注流程
(4)精确测量
(5)授权于员工。
八、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学习型组织
精益思想
业务流程再造
核心能力理论
 楼主| crybird 发表于 09-9-5 1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教版《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资料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一节 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通常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即大多数人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看法。是人们用来判断某种行为是对是错的标准。
不同组织的道德标准不同,同一组织在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
个人的道德标准要与组织和社会的标准相符,组织的道德标准要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兼容。
二、四种道德观
1. 功利观
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 权利观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
3. 公平观
管理者公平地实施规则
4. 综合观
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综合入商业伦理中
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因素
三、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不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具有自律的特征
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第二节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人们一步一步地依次通过这些阶段,而不能跨越;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阶段;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4阶段上
道德发展阶段

层次        阶段       
前惯例层次
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决策的依据是本人利益,这种利益由不同行为方式带来的奖赏和惩罚决定的        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只在符合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       
惯例层次
受他人期望的影响。包括对法律的遵守,对重要人物期望的反应,以及对他人期望的一般感觉        做你周围的人所期望的事
通过履行你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       
原则层次
受个人用来辨别是非的伦理准则的影响。这些准则可以与社会的规则或法律不一致        尊重他人的权利,置多数人的意见于不顾,支持不相干的价值观和权利
遵守自己的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       

二、个人特征
1、一个成熟的人一般都有相对稳定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是个人早年发展起来的,也是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它们是关于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基本心跳。管理者通 常有不同的个人准则,它构成道德行为的个人特征,由于管理者的特殊地位,这些个人特征很可能转化为组织的道德理念与道德准则。这是管理者的个性特征影响组 织行为的最典型的方面。
2、自我强度:管理者自信心的强度,是“衡量个人自信心强调的一种个性度量”。自信心高的人比自信心低的人更能克制冲动,也更能遵循自己的判断,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从而在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表现出更大的一致性。
3、控制中心:“衡量人们相信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个性特征”,是管理者自我控制、自我决策的能力。

三、结构变量
结构变量的核心是组织设计,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是否具有明确的指导、评价、奖惩的原则。关键在于减少模糊性。减少模糊性的最重要的要求是正式的规则和制度,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可以促进行为的一致性。
结构变量的因素:
1、组织设计
2、规章制度
3、绩效评估的手段和结果
4、报酬的分配方式、赏罚标准(给管理者的压力)
5、上级的行为
四、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对管理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文化的内容和性质;二是组织文化的强度。
2、一种健康的、具有较高道德标准的文化的形成,必须要求对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冲突具有高度宽容性的组织文化为支撑,这种文化对人的行为 道德属性有着敏锐的分辨能力,并有着很强的控制力。组织文化的粒度对管理道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组织文化的力量很强并且支持高道德标准,那么。它会对 管理者的高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和积极的影响;相反,在一个较弱的组织文化中,即使人们具有正确的道德标准,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也难以坚持原有的道德标准,从 而导致管理者的非道德行为。
五、问题强度
1、问题的强度实际上是道德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的程度。
2、关于道德问题的强度有六大因素:危害的严重性;邪恶的议论;危害的可能性;效果的集中度;受害程度;后果的直接性
损害量大小
好坏判断
损害的可能性
损害的滞后时间
损害或影响的集中程度
受害或受益者与你的心理或社会距离
             第三节 提高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由于个人可能处于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组织在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的选择过程中,就必须进行特别的道德考察,剔除道德上不符合要求的求职者和候选人,做到德才兼备。在某些情况下,“能人”创造业绩,但如果缺少德性,创造罪恶的可能性也较大。
二、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
道德准则是减少道德问题,改善道德行为的有效办法。是表明一个组织基本价值观和希望其成员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一方面,道德准则应尽量具体,以向员工表明他们应以什么精神从事工作;另一方面,道德准则应当足够宽松,从而允许员工有判断的自由。
三、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
表率作用
奖惩机制
四、设定工作目标
五、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
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麦道公司的伦理守则
在所有的交往中要诚实可信
要可靠地完成所交代的任务
说话和书写要真实和准确
在所有工作中要与人合作并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待同事、顾客和其他人要公平和体贴
在所有活动中要遵守法律
承诺以较好的方式完成所有任务
节约使用公司资源
为公司服务并尽力提高我们生活质量

第四节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了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社会义务是对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的基础。一个企业当符合了其经济法律责任时,它已经履行了它的社会义务。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最低要求。
社会反应是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它需要对社会变化保持一种敏感,然而不是从长期的社会效益,更多的是认识到流行的社会准则,然后改变其社会参与方式,从而对变化的社会状况作出积极的反应。
二、两种社会责任观
1、古典观(纯经济观)
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他认为:现在的管理者大多是职业经理,他们并不拥有自己经营的公司,他们是雇员,对股东负责,股东只关心一件事:财务收益率。社会责任行为会增加经营成本,这些成本则以该价转嫁给消费者,或是通过较低的边际利润由股东们承担。
2、社会经济观
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企业的第一位目标是保证自身的生存。时代变了,社会对企业的预期也在变化,同时也日益依赖于社会,而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经济实体,也不再是经济机构,因而必须建立和维持更大的社会责任。

        古典观        社会责任观       
利润        一些社会活动白白消耗企业的资源;目标的多元化会冲淡企业的基本目标——提高生产率而减少利润。        企业参与社会活动会使(1)自身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2)与社区、政府的关系更加融洽因而增加利润,特别是增加长期利润。       
股东利益        不符合股东利益。企业参与社会活动实际上是管理者拿股东的钱为自己捞取名声等方面的好处        符合股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常被认为其风险低且透明度高,其股票因而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欢迎       
权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使其本已十分强大的权力更加强大        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所拥有的权力均是有限的,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       
责任        从事社会活动是政治家的责任,企业家不能“越俎代庖”        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权力,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它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基础        公众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缺乏社会基础,近年来舆论对企业追求社会目标的呼声很高       
资源        企业不具备/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领导人的视角和能力基本上是经济方面的,不适合处理社会问题        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所需的资源,如企业拥有财力资源、技术专家和管理才能,可以为那些需要援助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提供支持       

三、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
(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四、赞成和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
(一)赞成的理由
1、满足公众期望;
2、增加长期利润;
3、承担道德义务;
4、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5、创造良好的环境;
6、阻止政府的进一步管制;
7、责任和权力对称;
8、符合股东利益;
9、拥有资源;
10、预防胜于治疗。
(二)反对的理由
1、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
2、冲淡目标;
3、不能补偿成本;
4、权力过大;
5、缺乏技能;
6、缺乏责任;
7、缺乏广泛的公众支持。
五、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一)企业对环境的责任
1、企业要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特别要在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2、企业要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
3、企业要治理环境。
(二)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1、不歧视员工;
2、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
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善待员工的其他措施。
(三)企业对顾客的责任
1、提供安全的产品;
2、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
3、提供售后服务;
4、提供必要的指导;
5、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
(四)企业对竞争对手的责任
(五)企业对投资者的责任
(六)企业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楼主| crybird 发表于 09-9-5 1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教版《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资料

第三章   全球化管理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动机
一、国际化经营的内涵
(一)国际化经营的概念
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
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即国际贸易;特许,包括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以及具有财产价值的知识产权的使用;劳务输 出,包括市场广告、法律服务、财务信息咨询、保险、货物运输、会计以及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的输出;国际间接投资,包括证券及不动产投资等;国际直接投资。
(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1、历史发展角度
1)初始发展阶段
2)高速发展阶段
3)全球竞争阶段
2、企业发展角度
1)出口阶段
2)非股权安排阶段
3)直接投资阶段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扩张路径: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邻近市场→全球市场。
经营方式的演变:出口贸易→非股权安排→直接投资
二、国际化经营的特征
跨国界经营
多元化经营
资源共享
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
三、国际化经营的动机
利用优势能力
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
抵御和分散风险
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

第二节 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
一、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1、国家政治体制;2、政治的稳定性;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4、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5、法律环境。
(二)经济和技术环境
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4、科技发展水平;5、社会基础设施。
(三)文化环境
文化因素,是指企业所在的国际或地区中人们的处事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
1、权力距离;2、不确定性的避免;3、个人主义;4、男性化或女性化。
(四)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是指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二、国际化经营环境的评估
(一)评估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原则
1、系统性和目的性;2、客观性和可比性;3、差异性原则。
(二)冷热分析法(具体见教材)
(三)等级尺度法(具体见教材)
(四)多因素评价法(具体见教材)

第三节 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一、全球一体化的压力
二、当地化反应的压力
三、全球战略的选择
国际模式
多国模式
全球模式
跨国模式
mingming113 发表于 09-9-16 09: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太有用了!
5927650 发表于 09-9-16 17: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谢谢啊
loveholic 发表于 09-9-17 19: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东西,太谢了~~~
 楼主| crybird 发表于 09-9-19 17: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教版《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资料 第四五章

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后得到的结果
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
二、对信息的评估
收益与成本比较
有形成本
无形成本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
高质量        及时        完全
精确        时间敏感性        范围
清楚        例外报告        简洁
有序        当前        详细
媒介        频繁        相关

第二节 信息管理工作
一、信息的采集
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
明确采集的目的
界定采集的范围
选择信息源
二、信息的加工
指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鉴别
筛选
排序
初步激活
编写
三、信息的传播
目的更加具体
控制更加严密
时效更加显著
五、信息的利用
指有意识地运用存储的信息去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
1.管理者在认清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对组织目前拥有的信息资源作一梳理,在此基础上,判断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
3.如果组织中存在所需的信息,则可直接利用。如果不存在,则要考虑是否能够通过对现有信息进行开发、整合来满足管理者对信息的需要。如果不能,则要考虑重新采集信息,回到信息管理的源头。
六、信息的反馈
指对信息利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信息的利用符合预期的过程
反馈信息真实准确
信息传递迅速及时
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
一、信息系统的要素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一)20世纪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
基本任务
⑴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⑵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基本内容
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二)20世纪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
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闭环MRP则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三)20世纪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Ⅱ)
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和信息流。于是,
在19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称该集成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
为了区别物料需求计划而记为MRPII
(四)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1、功能介绍
超越MRPⅡ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又可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和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omputer aided design engineering, CADE),面向对象设计技术(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al query language, SQL)对关系数据库查询:内部集成的工程系统、商业系统、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功能特点
ERP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ERP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与MRP、MRPII
从开环MRP经过闭环MRP直到MRPⅡ,其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两个方面延伸:
资源概念内涵的不断扩大;
计划闭环的形成。
但这种发展均没有突破两个局限:
资源均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尽管从物料资源扩展到制造资源;
功能上以优先级计划以及需求和能力平衡的计划为核心,基本上是结构化决策。
ERP的发展突破了这两个局限:
ERP中的资源计划已不局限在企业内部,而是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都看作是受控对象被集成进来,因此,ERP是面向供应链管理的。
时间被作为资源计划的一部分,且当作最关键的资源被考虑,这是ERP对资源内涵的另一个扩展。
ERP革命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1)由层级文件到关系数据库系统(Relational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RDBMS);
(2)由字符界面到图形用户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3)由主机系统到客户机/服务器;
(4)由刚性结构到弹性结构(指模块功能配置方面);
(5)由反应式功能到能动式功能。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决策的定义
1、杨洪兰的定义: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2、周三多的定义: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3、本书采用路易斯古德曼和范特的定义:决策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4、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5、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6、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利用机会,决策要解决问题(既可以是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
7、决策涉及时限,既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原则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决策最优应具备的条件:
A、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B、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订所有可能的方案;
C、准确预期到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在现实中,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因为:
A、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见解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者一切情况的信息;
B、对于收集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订数量有限的方案;
C、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三、决策的依据
1、决策的依据是适量的信息。
2、决策的特点:目标性;可行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有效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四、决策理论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1、1950年以前盛行
2、基于经济人假设
3、最优决策原则
4、完全理性
5、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6、忽略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二)行为决策理论
1、始于1950年代
2、满意性原则
3、有限理性
4、强调非经济因素
5、个人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6、把决策视为一种文化现象

第二节 决策过程
一、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1、发现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平衡是决策的起点。
2、不平衡:指组织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出现不协调而导致的组织内部活动内容和方向的改变。
3、出现不平衡后,组织要解决以下问题:
1)组织在何时何地已经或将要发生何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能产生何种影响?
2)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其主要根源是什么?
3)确定不平衡的性质,指出是否有必要改变或调整组织活动的方向和内容。
二、明确目标
1、针对不平衡,研究将要采取的措施应符合哪些要求,必须达到哪些效果,即明确决策目标。
2、明确决策目标的作用:保证组织内部各种目标的一致性;为动员组织各种资源提供依据;为分配资源提供依据;形成一种普遍的思想状况或组织气氛,如促成一 种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为那些能够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人形成一个工作核心,同时为阻止那些不能与之保持一致的进一步参与组织活动提供一种解释;促成把组 织总目标和不同阶段目标转化为一种分工结构,包括在组织内部把任务分配到各个责任点上;用一种能够对组织各项活动的成本、时间和成效等参数加以确定和控制 的方式,提供一份关于组织目的和把这种目的转化为分阶段目标的详细说明。
3、识别目标要完成以下工作:提出目标;明确多元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限定目标。
三、拟定备选方案
1、评估和比较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实施所需的条件能否具备,筹集和利用这些条件需要付出何种成本;方案实施能够给组织带来何种长期和短期利益;方案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2、决策者要处理好如下问题:要统筹兼顾;要注意反对意见;要有决断的魄力。
四、评估备选方案
五、作出决定
六、选择实施战略
决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制订相应的具体措施,保证方案的正确实施;确保与方案有关的各种指令被所有有关人员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应用目标管理方法把决策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执行单位和个人;建立重要的工作报告制度,以便及时了解方案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七、监督和评估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1、环境的特点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2、对环境的习惯反应模式影响着组织的活动选择
具体的环境因素主要有: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结构;买卖双方在市场中的地位。
二、组织自身的因素
1、组织文化
2、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3、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4、过去决策
三、决策问题的性质
1、问题的紧迫性
2、问题的重要性
四、决策主体的因素
1、个人对待风险的态度
2、个人能力
3、个人价值观
4、决策群体的关系融洽程度
五、决策的类型
1、从决策影响的时间看: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2、从决策的重要性看: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3、从决策的主体看: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4、从决策的起点看: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
5、从决策所涉及的问题看: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6、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法
1、头脑风暴法
将对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受月住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
其创始人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了四项实施原则:1)对别人的建议不做任何评价,将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2)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 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什么就应该说出来;3)鼓励每个人独立低靠,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4)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有说服力。
时间为1—2小时,参与者以5—6人为宜。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关键:1)选择好专家;2)决定适当的专家人数(10—50人);3)拟订好意见征询表。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织分析法(BCG法)
1)标准(指标):
A、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额(量)-上期销售额(量)]÷上期销售额(量),以10%为界。
B、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产品在某市场的销售额(量)÷该产品在该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的销售额(量),以1为界。
2)基本思想:
A、2个以上经营单位
B、相互区分的产品-市场片
C、为每个经营单位确定方向
3)矩阵图
4)应用解释:
2、政策指导矩阵
1)标准(指标):
A、市场前景,取决于赢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分为吸引力强、中、弱三种。
B、相对竞争能力,取决于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应素,分为强、中、弱三种。
2)矩阵图
3)应用解释:
二、定量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1、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是在一些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
首先,确定影响目标大小的变量;
其次,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再次,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最后,找出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即最优解。
例题:
2、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法)
又称为保本分析法或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变化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其关键是找出盈亏平衡产量。
1)基本概念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保本产量
D、安全边际(率)
2)求解方法
A、图解法
B、代数法
假设p表示产品单价,Q代表产量或销售量,F为总固定成本,v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π为总利润,c为单位产品贡献(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增量,c=p-v)。
(1)求保本产量
盈亏平衡时,pQ=F+vQ→Q=F/(p-v)=F/c
(2)求保目标利润的产量
设目标利润为π,则pQ=F+vQ+π→
Q=(F+π)/(p-v)=(F+π)/c
(3)求利润:π=pQ-F-vQ
(4)求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方案带来的产量-保本产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方案带来的产量
(二)风险型决策方法
1、风险:可以预知一种行为会出现多种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已知,但具体出现哪种结果未知的现象。
2、决策树法:是用树状图来描述各种方案在不同情况(自然状态)下的收益,据此计算每种方案的期望收益从而做出决策的方法。
3、期望收益E=Σ每个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相应概率,取E最大者。
4、基本符号:□,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点;-,概率枝。
5、例题
(三)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如果管理者不知道未来情况有多少种,或虽然知道有多少种,但不知道每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时,采用此法。
例题:
1、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
2、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首先计算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某方案在某种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该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
 楼主| crybird 发表于 09-9-19 17: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教版《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资料 第六七章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1、名词: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动词:计划是确定未来目标,及其实现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实现方式,进度规定,行动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等。
3、计划工作是对决策所确定任务和目标并对选好目标提供一种合理实现方法。
4、正如哈罗德•孔茨所言,“计划工作是一座桥梁,它把我们所处的这岸和我们要去的对岸连接起来,以克服这一天堑。”
5、进程、时间和重要的计划编制前提
计划必须清楚地确定和描述这些内容(5W1H):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y——为什么做?原因。
Who——谁去做?人员。Where——何地做?地点。
When——何时做?时间。How——怎样做?方式、手段。
二、计划与决策
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来把握决策的内涵。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 种社会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 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的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三、计划的性质
1、计划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3、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略)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
分类标准        类型
时间长短        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
职能空间        业务计划
财务计划
人事计划
综合性程度(涉及时间长短和涉及的范围广狭)        战略性计划
战术性计划
明确性        具体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
程序化程度        程序性计划
非程序性计划

二、计划的层次体系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既是中期与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
    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要求计划在不同期间内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保证计划全面地且均衡地得以实施和完成。
    全面地完成计划:指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废。
    均衡地完成计划:指要根据时段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按年、季、月,甚至旬、周、日完成计划,以建立正常的活动秩序,保证组织稳步地发展。
    战略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须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
    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有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
第一节  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
远景和使命也可以称之为“可见的未来”,指的是企业对其前景所进行的广泛的、综合的和前瞻性的设想。是用文字描绘的企业未来图景。它使人们产生对未来图景 的向往,从而使人们团结在这个伟大的理想之下共同奋斗。远景和使命只描述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包括实现这些愿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远景和使命不一定实现,只要有50%到70%的把握就可以。
远景和使命的陈述包括两个部分:核心意识形态和远景展望。
核心意识形态由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目标构成。
远景展望由10至30年可见的目标(宏伟的、大胆的、有难度的目标,简称BHAG)和生动逼真的描述构成。
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超越单个领导人层次、单个产品层次、也不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完善的使命陈述应阐明企业的经营目的、用户、产品或服务、市场、宗旨及采用的基本技术。
一项使命陈述:对企业进行定义并表明企业的追求;内容要窄到足以排除某些风险;宽到足以使企业有创造性的增长;将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区别;可作为评价现时及将来活动的基准体系;叙述足够清楚,以便在组织内被广泛理解。
核心意识形态(Core Ideology)
核心意识形态定义了一个组织持久的特征,这种特征超越产品或市场生命周期、超越技术突破、超越管理理论变迁,以及超越个体领导人。
核心意识形态给组织提供了一种持久的粘合剂。
一、核心价值观 Core Values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本质的、持久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组织持久的和本质的原则。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不能和具体的生产经营混在一起,也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或短期的好处而放弃。
核心价值观不需要外在的正当化,它们对组织内部具有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目光远大的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不需要理性的或外在的理由,它们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也不随市场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核心目标(企业宗旨)核心目的  Core Purpose
三,远景层次的目标:10-30年目标Vision-level BHAG: 10-to-30-year Goal
四、生动逼真的描述

第二节 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是为完成企业使命和战略选择服务的。用《孙子兵法》的话,环境分析指的是“天、地、彼、己”和“顾客”,其目的是“知天知地,知彼知己”,和“知顾客”,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企业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给顾客创造价值而去创造和获取顾客。
环境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一、 宏观环境研究(PEST模型)
指总体环境,是在一定时空内社会中各类组织均面对的环境,即“天”。
Political Factors:政治因素  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
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人口、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水平、就业程度等。
Ecological Factors : 生态因素  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禀赋等。
Social-cultural Factors:社会文化因素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语言、民族传统等。
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因素
二、 行业结构研究
制定战略的本质是应对竞争。
The essence of strategy formulation is coping with competition.
很容易把竞争看得过窄和过于悲观。
It is easy to view competition too narrowly and too pessimistically.
产业中竞争强度既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坏运。
The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in an industry is neither a matter of coincidence nor bad luck.
产业中竞争植根于其基本的经济结构,并且超出现有竞争者行为。
Rather, competition in an industry is rooted in its underlying economic structure and goes well beyond the behavior of current competitors.
一个产业内的竞争态势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
The state of competition in an industry depends on five basic competitive forces.
这五种力量的合力决定了该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
The collective strength of these forces determines the ultimate profit potential in the industry.
并非所有的产业具有相同的利润潜力。
Not all industries have the same potential.
产业分析的目的
理解产业结构如何驱使竞争,从而决定产业利润水平。
To understand how industry structure drives competition, which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industry profitability
评价产业吸引力。
To uate industry attractiveness
理解产业结构的改变如何影响未来的利润率。
To consider how changes in industry structure may influence future profitability
识别改变产业结构的机会。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to change industry structure
产业结构分析的古典模型
五力模型 (Five Forces Model)
入侵者研究
某一行业被入侵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行业进入障碍,行业产品价格水平,行业对入侵者的报复能力以及入侵者对报复的估计。
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主要有:
①规模经济。
②产品差别化。
③转移成本。
④资本需求。
⑤在位优势。
⑥政府政策。
影响行业报复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行业的所处的发展阶段。
行业的集中程度。
行业的退出障碍。
影响入侵者对报复估计的因素主要有:
行业过去对入侵者的行为反应
入侵者对自身能力的估计
行业进入扼制价格:
行业进入扼制价格是指入侵者设想克服进入壁垒及其遭到报复的风险恰好为入侵带来的潜在报酬所平衡时的价格水平。进入扼制价格依赖于入侵者对未来的而不是对 现在条件的预期。如果行业现行价格水平高于进入扼制价格,则入侵者预计入侵将有利可图。所以说,行业的定价水平是影响入侵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替代品生产商研究
分析替代品生产商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判断哪些产品是替代品?第二,判断哪些替代品可能对本企业经营构成威胁?
在判断威胁最大的替代品时,应特别重视以下两类替代品研究:那些容易导致价格(总成本)改善的替代品,那些现行盈利率很高的替代品。
买方研究:讨价还价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
消费者在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经营:1、买方对产品的总需求决定着行业的市场潜力,从而影响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发展边界;2、不同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诱发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买方的需求(潜力)研究
1)总需求研究。市场容量有多大?总需求中支付能力的需求有多大?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有多少?
2)需求结构研究。需求的类别和构成情况如何?用户属于何种类型,机关团体,还是个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各地区比重如何?
3)用户购买能力研究。用户的购买力水平如何?购买力是怎样变化的?有哪些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变化?这些因素本身是如何变化的?
买方的价格谈判能力研究(影响因素)
①买方是否大批量或集中购买?
②买方这一业务在其购买额中的份额大小?
③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价格合理的替代品?
④买方面临的购买转移成本大小?
⑤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是否是买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投入?
⑥买方是否采取“后向一体化”的威胁?
⑦买方行业获利状况。
⑧买方对产品是否具有充分信息?
供应商研究:讨价还价能力影响因素主要有:
供应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也表现在两个方面:1、供应商能否根据企业的需要按时、按质、按量地提供所需的生产要素,影响着企业生产规模的维持和扩大;2、供应商提供货物时所要求的价格决定着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水平。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现有竞争者研究:1、基本情况的研究
竞争对手的数量有多少?分布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哪些市场上活动?各自的规模、资金、技术力量如何?其中哪些对自己的威胁特别大?分析的目的是找到主要的竞争对手。
为了找到主要竞争对手必须分析和判断它的竞争实力和变化情况。反映企业竞争实力的指标: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的获利能力。
2、主要竞争对手研究
对手对本企业构成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力量雄厚?资金多?或是其他原因,目的是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3、竞争对手的发展动向
包括市场发展或转移与产品发展动向。
现有竞争者竞争激烈,当:
大量且力量均等的竞争者;
低的产业增长速度;
高固定或库存成本;
产品缺乏特色或无转移购买成本;
生产能力仍在大幅度增加;
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
高战略利益相关性;
高退出障碍。
①要素供应方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②要素替代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③本行业是否是供方集团的主要客户?
④要素是否是该企业的主要投入资源?
⑤要素是否存在差别化或转移成本是否低?
⑥要素供应者是否有“前向一体化”的威胁?
退出障碍:
①耐用且专有的资产;
②高固定的退出成本;
③战略性退出障碍;
④信息障碍;
⑤管理或心理障碍;
⑥政府和社会的障碍;
⑦资产处理机制。
三、竞争对手研究
四、企业自身
按价值活动的工艺顺序,基本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
①内部后勤(inbound logistics),与接收、存储和分配相关联的各种活动;
②生产作业(operations),与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相关的各种活动;
③外部后勤(outbound logistics),与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有关的各种活动;
④市场营销和销售(marketing and sales),与传递信息、引导和巩固行购买有关的各种活动;
⑤服务(service),与提供服务以增加或保持产品价值有关的各种活动。
辅助活动主要包括:
①企业基础设施(firm infrastructure),包括总体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信息系统等价值活动。
②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包括组织各级员工的招聘、培训、开发和激励等价值活动。
③技术开发(technology development),包括基础研究、产品设计、媒介研究、工艺与装备设计等价值活动;
④采购(procurement),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以及诸如机器、设备、建筑设施等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投入品采购等价值活动。
五、顾客研究
1、顾客价值评价
(1)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效益/成本。
降低顾客成本/降低顾客失败风险
提高顾客的效益
(2)买方价值链
(3)与顾客对话
通过与用户的对话,为具有特定功能以特定价格提供的产品精确定义价值。
(4)了解真正买方
使用者不一定是真正买方。
付款人不一定是真正买方。
销售渠道也可成为自主的决策方。
(5)研究购买标准
使用标准:产生于企业价值链与买方价值链之间的联系
产品质量、特性、交货时间、应用工程支持
信号标准:产生于价值信号,或买方推测或判断供应商的实际价值使用的方法
信誉或形象;累积的广告;产品重量和外观;包装和标签;外观及设备尺寸;从业时间;安装基础;顾客清单;市场份额;价格(当价格意味着质量时);母企业状态(规模、财务稳定性等);对买方企业高层管理的可见性。
(6)降低顾客成本
(7)提高买方效益
顾客选择
(1)顾客素质评价四标准
相对于企业能力的购买需求;
增长潜力;
结构地位;
固有的谈价能力
运用这种谈价能力要求低价的倾向
服务成本
(2)顾客选择与战略
顾客选择的基本战略原则是按上面列出的标准寻求最佳顾客并向他们推销产品;
选择最佳客户必须在四种标准与企业相对其竞争对手的实力间进行平衡。
总体市场分析
市场的主要特征可用市场容量和市场交易便利程度来描述。
市场容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可能边界,市场交易便利程度或市场交易成本反映市场交易的可实现程度。
市场容量必须要界定地域和需求性质。根据所界定的地域和需求性质,分析市场总需求、总需求中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
市场交易的便利程度主要取决于市场基础建设、法规建设、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建设状况。
除此之外,还要分析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软件。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就是将一个总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顾客群,每个顾客需要相应的产品或市场组合。总体市场可能存在两种极端。P108
市场细分的三个阶段:
调查阶段、分析阶段、细分结果描述阶段。
典型的消费品市场细分的标志:
地理因素:地区、区域大小、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气候等;
人口统计因素: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种族、国籍等;
心理特征因素:社会分层、生活方式、个性特征等;
行为因素:场合、利益、使用率、使用状态、了解情况、忠诚度、对产品的态度。
典型的工业品市场细分标志:
地理因素:产业、企业规模、地理位置等;
生产运作变量:顾客的能力、技术水平等;
采购方式因素:买方企业集权程度、内部权力结构、采购政策、公共形象与公共关系、采购标准等;
状态因素:交货和服务、对产品的态度等。
目标市场确定
细分市场的评价指标:
1、细分市场规模及其成长状况;
2、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
3、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状况。
目标市场应具备的条件:
1、可测量性,市场规模、容量和购买力可以测量;
2、丰富性,市场规模足够大且有利可图;
3、可接近性,市场可以有效地接近且能为顾客服务;
4、可实现性,企业有能力满足该市场的需求。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企业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质量、价格、包装、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等。
整体产品,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一切物品和劳务。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扩增产品三个层次。
产品定位策略:
1、抢先定位策略
2、领导定位策略
3、依附定位策略
4、空隙定位策略
5、重新定位策略

第三节  战略选择
战略环境分析认识了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了解了企业的实力与不足以及企业能为何种顾客进行服务。战略选择是企业选择恰当的战略,从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和满足顾客。
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
分类        战略        定义
基本
战略        成本
领先        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
        特色
优势        企业力求在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许多客户重视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目标
集聚        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量体裁衣,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
成长战略I核心能力企业内部扩张        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后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横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多元化        同心多元化        企业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
                横向多元化        企业向现有顾客提供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混合多元化        企业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加强型        市场渗透        企业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市场开发        企业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
                产品开发        企业通过改进回改变产品或服务而提高销售
成长战略I
核心能力企业内部扩张        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后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供应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横向一体化        企业获得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的所有权或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多元化        同心多元化        企业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
                横向多元化        企业向现有顾客提供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混合多元化        企业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加强型        市场渗透        企业通过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市场开发        企业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区域市场
                产品开发        企业通过改进回改变产品或服务而提高销售
成长战略II
核心能力企业外部扩张        战略联盟        企业与其他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运作、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以相互利用多方资源
        虚拟运作        企业通过合同、股权、优先权、信贷帮助、技术支持等方式同其他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从而将企业价值活动集中于自己优势方面,而将非专长方面外包出去
        出售核
心产品        企业将价值活动集中于自己少数优势方面,产出产品或服务,并将产品或服务通过市场交易出售给其他生产者进一步生产加工
防御战略        收缩战略        通过减少成本和资产对企业进行重组,以加强企业基本的和独特的竞争能力
        剥离战略        企业出售分部、跟公司或任一部分,以使企业摆脱那些不盈利、需要太多资金或与公司其他活动不相适宜的业务
        清算战略        企业为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而将资产全部或分块出售

第四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既是中期与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
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
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要求计划在不同期间内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保证计划全面地且均衡地得以实施和完成。
全面地完成计划:指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废。
均衡地完成计划:指要根据时段的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按年、季、月,甚至旬、周、日完成计划,以建立正常的活动秩序,保证组织稳步地发展。
战略性计划所确定的目标须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
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有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
一、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基本思想
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
总目标与分目标
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
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二)目标的性质
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
(1)层次性
(2)网络性
(3)多样性
(4)可考核性
(5)可实现性
(6)富有挑战性
(7)伴随信息反馈性。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孔茨认为,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有意识地瞄准有效地和效率高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一) 制定目标
(二) 明确组织的作用
(三) 执行目标
(四) 评价成果
(五) 实行奖惩
(六)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二、滚动计划法
(一)基本思想: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评价:
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更加切合实际;
滚动计划方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
滚动计划方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
三、网络计划技术
(一)产生
网络计划技术于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径法、计划评审技术、组合网络法等。
(二)基本原理
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三)基本构成
网络图
工序
实工序
虚工序
路径
关键路径
wwwttt7 发表于 09-9-20 17: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用了,谢谢!
haooou 发表于 09-9-20 2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9 00:44 , Processed in 0.17867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