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企管考研200天(三):微经、管理学+复试篇
在此先说一些题外话,像微经、管理学这种书是本科生都能看懂的,所以如果你本科不是这个专业的,根本不用怕,我所接触到的研友中几乎没有一个原来是学管理的。理工背景的更好,第一遍看书时觉得新鲜,看书有劲头,以后导师也喜欢理工科的学生。但是有个前提,你必须对微经、管理这种知识非常有兴趣,而且喜欢思考这种知识!特别是管理学,不少人会认为其内容很无聊,但是我觉得如果之前有过公司实习的经历、或者有过学生会管理的感性体验,看管理学会很有趣。我之前在三四家公司打过杂,也在校学生会当了两年的副主席,对管理学知识确实很喜欢,也有很多思考,平常都很喜欢看经管类的杂志以及新闻,我觉得系统地看管理学真的解开了我心中之前的很多迷团,特别有感觉!有了真正的兴趣,才有可能得高分。
先说完管理学再说微经:
我从六月份开始看罗宾斯的管理学原理,那本书有些地方翻译得不太好,但毕竟是指定教材,一定要细看,要全身心投入地看。我在期末考前就很快地看完了第一遍,因为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管理学真的有兴趣。第一遍看完之后记住的东西不多,之间没注意建立框架。
八月份开始看中大管院老师邵冲的管理学概论,因为前几年都是他出的题(好像07年不是他了),问答题很多内容都是出自本书中。之前师兄也叮嘱一定要重点看邵冲的书。我第一遍看了两个星期左右。觉得中国人写的书与外国人的书感觉很不一样。外国人的书读起来有趣,但不少人都觉得系统性、框架性不强,不适合考试;中国人的书知识点归纳得很完整,很有系统性,很适合考试,对澄清定义很有帮助,外国人的书就不重视定义。
九月份就开始看金圣才的《管理学题库》了,大概内容与书本一致,但是题目的答案经常与罗宾斯、邵冲都不搭界。我只当看杂志地把金圣才看完了,现在觉得九月份就看太早了,而且后来才觉得这本题库没必要全看,大概学会怎么样答题就够了。十月份重新看罗宾斯,这一次概念清晰了很多,我开始做注意建立框架,在书的旁边把重点笔记标出来,搞明白每一部分为什么要出现,放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十一月份又看了一遍,开始在笔记本上做笔记,用思维导图把整本书做了15页的图画笔记,画得一塌糊涂,很有成就感J。做完这遍笔记之后的十二月、一月就再也没看罗宾斯了,觉得看一遍的时间太长,而且全部内容都看效率很低,不如多看几遍笔记。现在想想,今年管理学考的知识点全面回归罗宾斯而非邵冲,十二月份真应该再看一遍罗宾斯。
十二月份重点在看邵冲课本以及PPT课件,把课件读了两三遍,很熟了。还很认真地把课后习题全做了,因为我发现06年真题的问答题全出现在课后习题中,以为今年会重演,后来没有。会双期末考就是考这本书,课只上过一两次,做了一个小时交卷拿了94分(100满),可见当时复习邵冲是多么地认真,把全部赌注都押邵冲课本了。
最后两个月主要看看历年真题,把所有年份的题的答案都写出来,成天琢磨着如何完善答题方式及技巧。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历年真题是随时要看的,时看时有感悟,调整复习方向。我只是最后两个月重点把历年真题都做了一遍,特别是名词解释部分。
再来说微经:微经看书的节奏与管理学完全一致,看的书也是一本官方指定教材平狄克著的、一本民间教材即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一本金圣才的《微观经济学题库》,再加一些打印出来的资料。第一遍看平狄克时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刚开始时太多的图搞昏了我。成本论、生产论、生产要素供求部分有点不太清晰。第二遍看高鸿业,概念讲得非常清晰!框架也很明确,但我第一遍还看不出来。看完高鸿业也到九月份了,就开始与管理学同步看金圣才的题库,看的时候都能看懂,但是闭上书回忆知识点,发现很多地方都会混淆。接着国庆期间又看平狄克,这次很认真地做了笔记,打算看完这一遍就不看这本大部头了。笔记大概做了30页,把所有图、公式、重要的知识点都记了下来。做完这一遍笔记,概念又清晰了很多。
这时候问了一位企管师姐,她建议微经一定要迟早建立框架。继续看高鸿业,这下才发现其中的框架非常明确!每一章每一节都很有逻辑性!我现在都还能很清楚地记得:先以需求供给曲线概述;再消费者理论,其目的在于推出需求曲线;再生产者理论(成本论、生产论),其目的在于推出供给曲线;供求曲线讲完了,接着讲述市场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然后再阐述生产要素需要与供给(因为之前的消费者、生产者理论都是忽略生产要素的);之前的部分都是在讲部分均衡,这下该轮到一般均衡了,顺便也讲下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和福利问题;前面的部分都是在市场有效、不失灵的情况下讲的,最后两部分就是在讲现实中市场失灵的情况以及政府相应的行为。当然上面回忆的还是粗线条的框架,当你复习进入到一定程度时,类似上面那些框架会让你的知识点得到重组整合,对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把握一下子上了新的一个层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即使单个知识点之前都明白。所以建立08年考研的朋友们,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政治这些科目,一定一定要注意课本的框架!也许慢慢研究多几遍就会领略其中的奥秘。不过也可能因人而异吧,可能注意框架的复习特别适合我。
后面两个月全部时间花在金圣才题库、平狄克笔记、历年真题。题库我极力推荐,背读了两三遍,特别是其中的名词解释非常熟悉,也许是记忆力还可以,也许是真的有兴趣。我觉得,把题库内容看熟,微经就放心了。特别是今年的微经,任何一道题题库上都有,只是可能有些表述的变化。但管理学的题库我就觉得没必要看这么熟。平狄克的笔记后来看的次数不多,以致于今年有一道求保险费的题目做错了。其实那道题题库上也有,只是我看到历年都没有考到效用论的保险计算那一部分,就没有多注意。也没有想到今年竟然会考三道计算题,去年一道计算题都没有!更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居然会考庇古税!平狄克书没有庀古税,但题库上看到过, 还好过关。所以这里建议大家:微经和管理学没有哪一部分不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要每一部分都要掌握好。
最后考专业课那天,是最后一门了。上午被数学郁闷了一下,但中午调整好心情。专业课试卷刚发下来,我就听到身边一片骂声“哇这么多计算!哇这个屁股税是什么东西!啊天啊居然还有英文案例!!”不过我简单浏览了一下,觉得也没有什么特别吃惊的题目。微经和管理的名词解释想都不用想就写完了。微经的计算题也比较简单。管理的问答题心中没有特别显明的答案,只好“以全盖偏”,写了很多。那道英文案例题我看过中文的,好像在新闻中看到过,所以也看得很快,感觉写得不太好,思考不够。全部做完后12面A4纸(有一面是评分表)不留一个空行,差点还要加纸,想想觉得再加挺麻烦的也就没有加。做完后简单检查了一下,觉得假如需要再修改也没有地方改了,因为写满了,就提早十分钟交卷去吃饭了。考完后特别兴奋。那天晚上还和学生会的好友去唱K去了。
对于专业课,考完后我的初始目标是130,现在真是觉得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将近出成绩时,目标降到110-120,后来成绩也就是114。
总的来说专业课感受:
1、 看专业课要投入。特别是对理工科之前没有看过经管书的朋友。这个投入是指你真的要用心去想里面的东西,10月份之前还要经常看相关的杂志加强兴趣和知识面。我每次看专业课速度都很快,效率也很高,就是因为特别投入认真。
2、名词解释要认真读背。名词解释占总分将近一半,而且读背名词解释还不仅是为了名词解释部分,在简答部分也必须要对名词定义熟悉才能写出规范的语言,这也能提高你的答题速度!这很关键!因为如果你对一些定义不熟悉,写的时候还要想怎么组织语言,而我的经验是每次答这种名词解释题甚至问答题的时候几乎就不用想。所以我的答题速度也非常快,语言也比较规范。读不一定要完全死背下来,但读能理顺你的思维,这无论对考试还是对以后积累表达基础都是有用的,类似于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
微经可重点读背金圣才的管理题库,管理学我当时重点读邵冲的管理学课件。(以后既然不重点考邵冲课本就需要改变策略了。
3、没有非重点。第一遍看书时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知识点,甚至看到习题中有书本没出现过的其他概念也要熟悉。今年微经考三道计算题、考了庀古税就是明证。
4、利用杂志、互联网。如果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得不是太清晰,比如平衡记分卡,就可以找杂志或上百度搜索一下,细看一下,甚至打印出来看,经你这么一强化,一般来说弱项就变强项了。
5、巧用记忆法。上述已经讲过,联想连锁记忆法可以用来忘记段落。管理学的东西是人都能看懂,但不是人人在做题的时候都能写出来,是否写得对头、写得完整,这是得分的关键。举个例子:罗宾斯中有“个体加入团体的原因:为了地位、自尊、权力、安全感、归属感、目标实现”,我们在看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每次都能看懂,但关键是每次都忘,要么张冠李戴说到别的知识点上去了,看再多遍的教材作用都不大。而提取关键词“目、地、自、归、安、权”,联想连锁“墓地自归安全”,意义是“加入团体目的在于从墓地回来的时候会安全一点”。哈意义有点诡异,但这个知识点算是牢固记住了。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授权技巧有哪些”等等,有些联想得比较合适,有些意思就比较勉强了,这要看你的谐音联想及组合连锁能力啦,练多几次就好了。
6、巧用思维导图。有同学看到我的管理学笔记,就会看到这哪是笔记,分明是一塌糊涂的树状画。我觉得这对于记忆管理学的框架、理顺各个知识点的关系非常有用。还是建议有兴趣的朋友找相关的书来看看,合适自己则可考虑采用。
7、掌握专业热点、新思想新成果。像学习型组织之类的早已经不是热点了,最近有一个新的叫蓝海战略,我之前在网上重点看了一下,考试时也答上了。平常也要注意一些事例,答题的时候举例说明会向阅卷人显示你的见识面,也增加字数,当然举例不要太长,一两行而且切中主题最好。今年有道管理学考有关创新的,我举了3M公司的“留给员工15%的工作时间让他们自由做喜欢做的事情”,这是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看到的。有关社会时事热点也关注一下,考之前我和研友都猜测今年经济过热、控制房价会是个热点问题,还很认真地看了相关知识点和新闻,却没考。在此也可以留给各位一个问题:“房子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是因为土地价格上涨还是其他原因?房价和地价因果关系如何?”
8、重视历年真题。这对往年来说特别重要,因为除了今年,以往年份都是固定一个老师出题,今年却变了,题目风格很不同。历年真题不要只是看,要趁早归纳一下,写出来,训练解题思路,特点是管理学,有用的习题本来就不多,不重视历年真题还可以做啥?我在整个复习期间经常会看真题,调整复习重点及方向,后期就把真题解答也写出来。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也告诉我们:学习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要从学科的“外围”入手,跳出“管理微经”来学管理微经,才能真正领悟管理微经之真谛、学有所获!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能够广泛涉猎经管类学科,如会计、财务、营销、贸易、金融、投资等,这些学科无论对学好经管、工作时做好管理工作都是必要的。
10、微经要重视自己画出图,要不看课本也能画出各种复杂的图才能尽早地理清看似杂乱的知识。曾经看到一句话,说学微经既要懂得知识点的意思又能画出分析图形,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踏实点画吧。
11、企管前30名分数:最高114,最低91(今年分数线是90),平均分:103.63
企管初试总分前30名:最高412,最低355,平均分:369.33。
前30名的分数段如下:400分以上:1人,390分段:2人,380分段:0人,370分段:8人,360分段:12人,350分段:7人。上述平均分都没有将31-44名纳入统计。第44名也即进入复试的最低分为346。
用过的书:
1.指定教材。微经用平狄克,管理用罗宾斯。看几遍就要着手把重点勾出来记笔记了,以免每次重新看浪费宝贵的时间。考试前可以再回看一遍教材,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我今年就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致一些地方答得不太规范。
2、民间教材。管理用邵冲,微经用高鸿业,两本都不错。虽然今年不用邵冲了(08年不知道如何了),但那本书对于归纳知识点还是挺有用的。高鸿业很好,上面提到过了,框架很清晰,分析得也很详细到位。
3、金圣才的微经和管理学题库。上面已经讲了,微经很好,全名为: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金圣才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其内容表述与教材相近,题型齐全,建议重点看。但管理相差较大,而且答案特别长!可以简单看看学会如何答题。有的研友用尹伯成的题库,听说也很好,但我没用过。但提醒各位朋友别把全部赌注押在一本习题集上,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4、还看过几本经济学散文,如梁小民的《经济学内外》,还有一本忘记了作者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管理学没找到什么好的书,在图书馆三楼经管类书架角落旁边学习时,吃完饭就站在书架旁随便翻几本看看。
关于复试:
复试指定两本书:毛蕴诗的《公司经济学》和孙海法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
初试刚考完我就在学校看完了HRM,但是这次看得一点感觉都没有,稀里糊涂地看完,没记住多少。《公经》与微经大部分相似,公经也称为应用微观经济学,研究重点是企业而不是市场。除了前面两章、后面三章与微经不同之外,中间的内容都几乎相同。中间部分唯一有差别的就是加入了经验实证的内容,比如讲到规模经济性会教你如何测定规模经济性,讲生产函数也会实例说明现实生产中如何测定它。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离复试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却一直都提不起精神来看那两本书。身边的企管研友都有类似感觉“初试时看书的劲头哪里去了?怎么一点都看不进去?”浑浑噩噩度过了一个月,有时真怕自己因此而掉下来。《公经》看了两遍,做了笔记看了两遍,HRM看了两遍,也做了笔记看了两三遍。那段时间有时想去找导师,发了邮件又没有回复(建议以后复试结果出来再联系也不迟),心情天天很复杂,将近复试几天重点准备一下中英文自我简介、转考企管原因、职业规划之类的问题。
熬到4月5日那天复试,上午笔试。一发试卷下来,哗声一片。复试中笔试占100分,只有四道题,每道25分。
1、请写出公司治理的三个以上的定义。天啊,一个定义都没有看到过!初试、复试教材中都没出现过!还好以前在经管书架前随便翻看书本时看到过公司治理的书,拿起来简单翻了下目录,但从来没认真看过公司治理的内容,只是大概知道公司治理是研究董事会、股东会之类的权责利关系的,就此乱写一通,从不同角度写了四个定义,考完之后找了书,70%相近吧。
2、请详细论述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并举实例说明。昏,又公司治理!分别就是不给我们胡弄过去的机会。我还是按照第一道题的理解,写了三四个A4版面。还乱提到有关产权、物权法之类的热点,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等,虽然不切中主题,但也还算能自圆其说,关键的是写了很多字。老师看到这么多字怎么样都会给点安慰分吧。
3、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写出你的研究目的、方法、工具、步骤、意义。我真的是佩服管院老师,出这么开放的题目,很大气。我也比较喜欢开放性的题目,发挥的空间更大。我选择了制造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规模经济性(公经里面有相关的方法)、财务指标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因子分析(本科学的是数理统计学)、亏损面分析(乱写的)。这道题写了4个版面左右。
4、请结合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的知识,说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三个特征。终于这道题复习到了。孙海法教材上有,HRM的四个最重要的特征是:行政管理专家、战略合作伙伴、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第一个是传统的,我就写了最后三个。说是三个特征,我其实是把每一个都写了很多的细分的特征。这道题又写了3个版面。发下的试卷才7个A4版面,我却写了12个,是唯一加纸的人,还是因为对知识点不太确定,以全盖偏。
最后笔试成绩68分,44个人有16个人不及格,70分以上的有3人,最高78。
下午面试。今年的英语面试与综合素质面试独立开来,显示了重视英语面试的趋势。英语面试50分,综合面试100分,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一般都是两三个老师、一个学生记分。两部分其实内容都差不多,都是自我简介、大概问下报考企管原因、职业规划以及一些专业问题。本校学生一般问较少专业知识,两次面试都问了我职业规划,还有针对我的简介问了学生会职责(英语)之类的问题,还问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当时还没开始写呢!)。综面20分钟左右,英面5分钟。在等待面试时大家都尽情聊天,紧张的气氛也就没有了。
面试完第二天就出成绩了,面试总分150分,大概分布在107-130之间,我面试129.5,加上笔试成绩,最终总分升到第一,拿了最后一个公费名额。今年企管保了22个人,全部公费指标都给了保送生。后来因为有一个外校的保送生放弃了保研资格(不知是不是因为出国),我幸运得到。
今年企管的录取规则是这样的:初试分数线数学90专业90政治55英语55,专业比去年升了5分,但政治英语低了5分。44人进入复试,按初试加复试的总成绩决定录取与否,录取前27个人,即使这27个人在复试时笔试或面试有不及格也不影响录取,这样的人有8个(笔试不及格但还是被录取了)。但是总分在 28-44名之间必须复试笔试过60、面试过90才能够进行院内的调剂,这样的人也有8-9个。最后剩下8个总分在28名之后的笔试不及格也就没有院内调剂的机会。企管那8-9个人与会计、金融、财投复试结果类似的人(录取不了本专业但有调剂资格)就参加管院的第二轮调剂面试,调剂到营销(全院可调剂8 个)、管工(全院可调剂8个)、产业组织理论(全院可调剂3个)、技术经济及管理(全院可调剂2全)、旅游管理(全院可调剂1个)等五个专业。
接下来的生活就是找导师、恶补会计双学位的课、熬毕业论文、写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