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2-24 21:1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会心理学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


第2节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社会心理学 与 生理心理学 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
人们对心理学一般看法认为,它属于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介乎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兼有两类科学的性质。


简述: SSP与PSP的区别
1. SSP指2.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指3.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4. 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5. 在研究着眼点上,6. 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7. 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而8. 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9. 从微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第3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科学研究就是要找出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通常分为 自变量 和 因变量。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年龄是 自变量,学习能力是 因变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 相关关系,又可能是 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又分正相关 和 负相关。
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有信度不一定意味着有效度;但有效度,一定意味着有信度。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 访谈法 和 问卷法
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始建于1879年,以德国教授 冯特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西方社会心理学一般定位由1908年开始,这一年,出版了两本社会心理学的书,一本是罗斯写的,另一本是麦独孤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他用的心理学理论是本能论。


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法的优、缺点:
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实验情境与生活现实距离过远,使研究结果往往缺乏概括力。


调查法的优、缺点:
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第4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


论述: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P18
1.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2.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第2章 个体的社会化


第1节 什么是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


每个人降生到人间后,就面临着 物质环境 和 社会环境。


论述:什么是个体社会化,有那些特点?
(个体社会化概念),有如下特点:
1. 长期性
a - 因为人不同于动物,初生儿吸取食物以维持营养,披衣盖被以维持体温,总之,在生存生长方面,有个特别长的生活依赖期。
b - 初生儿面临的社会环境极端复杂,他逐渐长大起来,要掌握的社会事务和道理很多。
总之人不同于动物,有一个特别长的学习时期,所以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2. 发展性
个体从不认识和不掌握社会事务、社会标准到认识和掌握它们,是个发展过程:
a - 这种发展是随个体身体的发育、年龄、智力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的。所以个体社会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发展过程相适应的。不到一定年龄阶段,不能认识和掌握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要点和准则。
b - 个体社会化应该理解为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


第2节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认同:或叫"自居作用",个体以自己学习模仿的那个"榜样"自居,追求自己处于与他们同一的地位、处境与形象。
再社会化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社会角色: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份,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角色网络(角色从):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
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自居、内化。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称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从成人到老年时期,可称之为社会化的继续发展阶段。
个体社会化还存在 改造 和 重建 的问题。
戏剧中的角色由剧作家规定;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
皮克马利翁效应,亦称 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
人类学家鲍里在1957年比较了110个未开化的社会团体,研究他们教育子女、形成男女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发现社会对男女行为的强化与鼓励使不同的。
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除了 生理的自然方面 原因之外,主要是由 文化的、社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它属于历史的范畴,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二)


第3章 自我--自我意识


第1节 什么是自我、自我意识,第2节 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


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察觉是一种心理经验,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


在我们的经验中、意识中,可察觉到 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 和 心理的自我。
自我意识表现为高度的自我察觉,个体关注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处于这种状态时,个体得以更多更好地处理有关自己的信息。


第3节 自我及自我意识的表现


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在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上。
自我表现往往只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它的全部。
京格1965实验说明了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特点与情况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第三节 自我评价及其研究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他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评价是通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的。
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沙发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2-24 21:20:06 | 只看该作者
第4章 社会动机


第1节 社会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


动机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他涉及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问题的探讨。
社会动机是推动个体具有某种 社会心理 和 社会行为 的原因和动力。
个体心理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问题考虑很少。


第2节 需要、动机和心理行为


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是主观的。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 动机和行为具有一致性的关系 有什么样的动机,2. 就能推动什么样的行为。
3. 动机和行为具有不4. 一致性 表现在不5. 是一对一的关系,6. 同7. 样的行为可能体现不8. 同9. 的动机;同10. 样的动机可能体现不11. 同12. 的行为。


第3节 动机的分类


自然动机:也称为物质性动机,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引起的,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
社会动机:也称为精神性动机,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引起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本身就是人们自己的奖赏与报酬,无需外加的奖赏。
外部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


动机的分类:
按照动机的性质归类:自然动机 和 社会动机
按照动机的作用归类:主导动机 和 一般动机
按照动机的范围归类:广泛动机 和 局部动机
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归类:内部动机 和 外部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的、安全的、归属与爱、尊重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自然的、基础动机,其它几项是社会动机。


第4节 动机的特征


动机转换:指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也称动机更替,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而感到灰心丧气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简答:动机的特征:
1. 动机强度是动机的第一特征,2. 它表明动机在强度上有强弱之分。
3. 动机清晰度是动机的另一个特征,4. 它表明动机指5. 向的目标6. ,7. 在意识程度上有高低之分。
8. 动机转换是动机的第三个特征,9. 它指10. 一个动机为另一个动机所替代,11. 也称动机更替,12. 它对改变个体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第5节 侵犯


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


本能论是一种先天论、生物决定论,学习论则是一种后天论、环境决定论。


侵犯的几种理论:
1.本能论
这是早期心理学家看法,认为人天生带来一种侵犯冲动、好斗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相互残杀只是这种本能的表现,这种把本能看作人的侵犯行为根源的观点,显然是心理学上的一种自然观、生物观。
2.挫折论
这是另一种有影响的侵犯理论,认为挫折这种消极的主观状态总会引起侵犯行为。
3.学习论*


* 论述:学习论是怎样解释侵犯行为的?
1. 学习论认为个体的社会行为,2. 包括个人的侵犯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3. 是环境影响造成的。这种理论认为只要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4. 就能改变人的社会行为,5. 改变个体的侵犯行为。
6. 学习论代表人物有:
a斯金纳---强调学习的强化机制,以为对侵犯行为直接给予奖赏、鼓励,个体的侵犯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强化。
b班社拉--提出学习模仿机制,认为个体不一定要亲身受到奖罚,而只需通过观察别人受到奖罚,同样可以形成或消除侵犯行为。


如何控制以避免侵犯?
1.宣泄 宣泄即精神发泄,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最早在精神病治疗中使用过的一种方法,让患者将自己痛楚或精神创伤的经验诉说出来,象把满肚子的脏东西从内心深处倾吐、排除出去,没有了压抑之感,病也就好了。西方学者运用宣泄原则来理解和处理侵犯问题。以为侵犯多半由遭受挫折引起,就认为应提供机会与场合让怒不可遏或积有怨愤的个体把胸中的不平说出来。气消了,可能引发的侵犯行为也就减免了。但单纯依靠发泄,也可能越发泄,旧恨未消,又添新愤。
2.惩罚: 惩罚可以抑制一些人的侵犯行为。但不是唯一的与根本的办法。惩罚可能减少明显的侵犯行为,却会导致出现隐蔽的侵犯行为,使人无法抓获。惩罚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并以教育改造为主,才能起作用。
3.自我控制 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约束与控制。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要对侵犯行为的后果具有明确意识。设身处地地想象受害者的不幸与痛苦。而且从道理上说服自己,感到它的不对,产生内疚之感。这才不只是对后果产生忧虑不安而已。


第6节 青少年犯罪与利他教育


利他:亦称利他行为,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


第5章 社会知觉


第1节 知觉与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专指具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不开人的,所以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


感觉是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则是整体性的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自我知觉,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社会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方面。


第2节 社会认知的范围


印象形成:是把一个人若干有意义的特性,进行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征。


阿希对性格的印象形成进行研究。对于印象形成中的特征,分为中心特征和边缘特征。以\"热情\"、 \"冷淡\"为中心特征,以\"文雅\"、\"粗俗\"为边缘特征。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包括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研究者塔旧里(1955)。
社会认知的范围:①对他人表情的认知;②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③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④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通过哪些线索?
1. 面部表情 人是富有表情的社会人,2. 人的表情是反映他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3. 标4. 。其中人的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5. 它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6. 也有后天习得的成分。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7. 身段表情 身体姿势和姿态传递着信息,8. 人们可以通过身段表情,9. 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10. 言语表情 我们对他人的认知,11. 不12. 仅取决于他说话的内容,13. 也取决于他怎么说,14. 如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等。


第3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


社会知觉的特点:复杂性、主观性、易出偏差。


第4节 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首因效应:当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主要作用。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的一切都好,反之也一样,如果被认定是坏的,那么他就被消极的光环所笼罩,这种效应称为晕轮效应。
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
定势: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心理活动的进行。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而集合在一起,因此对不同的人群的认知总有一种共同的较为固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未必准确。但却对我们认识他人有重要影响。我们把这种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
狄恩、柏斯切德、沃尔斯特,研究晕轮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基础:
1 - 职业 2 - 地区 3 - 性别 4 - 年龄 5 - 民族


第5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客观因素


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1、刺激的特点 2、当时的情境
\"情人眼里出西施\",说明感情影响认知。


论述:影响社会认知的心理因素:
1. 兴趣与动机:兴趣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认知的选择性,2. 人们的兴趣往往会使他们把不3. 感兴趣的事物排除到认知的背景上去,4. 而5. 集中注意力于感兴趣的事物。动机是推动人的行动的动力,6. 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7. 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8. 往往会成为知觉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9. 需要与价值:需要可以说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是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状态,10. 当个人因缺乏某种东西而11. 产生需要时,12. 该东西对于他就具有有较大的价值、较重要的意义。而13. 对个人具有意义与价值的东西,14. 容易构成认知刺激,15. 而16. 且对其有价值的特征常常有夸大的倾向。
17. 过去的经验:认知者经验不18. 同19. ,20. 所站的角度不21. 同22. ,23. 即使社会刺激一样,24. 却有不25. 同26. 的认知内容,27. 例如对某一个人的认知,28. 艺术家重视人的外貌、身材、姿势、语调等,29. 学者专家则可能侧重那个人的智慧能力及专业知识。
30. 情绪影响:人对事物的知觉也受个体情绪的影响,31. 一个人当前的情绪状态,32. 会多少影响他对人的判断。人们在愉快的状态下,33. 会感到眼前一片阳光明媚,34. 当人忧郁烦闷时,35. 会感到一切36. 都没有希37. 望。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三)


第6节 归因理论及其评价


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论。
共变原则: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我们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
排除原则:如果情境原因足以引起行为,就排除个人归因,反之亦然。
非期望性(非顺从性):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基本(主要)归因错误:在个人行为的归因上,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的作用,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海德是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1958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国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1. 他把行为的原因基本分为两类:内因与外因
2. 他认为人们归因往往使用两个原则:共变原则 和 排除原则
维纳1972年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观点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两方面都很重要,是彼此独立的。
贝姆于1972年提出自我知觉理论。正如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中,所作的那样,我们试图使用本质上相同的资料,以及相同的归因过程,对我们自己的行动进行因果关系的归因。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行动者倾向于作情境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观察者倾向于作内部归因。
自我服务倾向就是在归因时,人们愿意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结果归因于情境。


简述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1. 一个人的行为不2. 符合社会期望,3. 或不4. 为社会所公认,5. 即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6. 如果我们知道,7. 某人从事某个行为,8. 是自由选择的,9. 而10. 并非受外在强大的压力才作的,11. 我们也会认为这个行为与内部品质相对应。


简述基本(主要)归因错误产生原因:
1、 我们有一种信念,2、 相信人们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3、 所以对从内因去评价结果,4、 而5、 忽略外因对结果的影响。
6、 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突出。


简述凯利三度理论
凯利吸收了海德的共变原则,并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于1967年提出三度理论:
1、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
(1) 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
(2) 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方,(3) 即行为者知觉的对象。
(4)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5)
2、要找出真正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特异性。
3、有了上述三种信息,就可以进行归因判断。
板凳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2-24 21:20:19 | 只看该作者
第6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感情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 和 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 认知的复杂性 和 评价的单纯性。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纽科姆1935年作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 和 预期价值论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论。在认知一致性论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费斯汀格1957的失调理论。
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由两个:
1. 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2. 根据这一原则,3.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彼此适应,4. 构成一幅明显的、一贯的及有意义的生活图画,5. 驱使人们朝向平衡的主要动机是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与人际关系。
6. 不7. 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8. 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平衡理论经常采用最小付出原则。
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结构则为负。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论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1. 依从 依从是指2. 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3. 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依从行为不4. 是自己愿意这样做,5. 而6. 是迫于外界强制性的压力所采取的一时性的行为。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7. 依从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个体生活的早期,8. 他的态度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依从。
9. 认同10. 认同11. 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12. 信念,13. 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14. 可以是想象的,15. 也可以是实际的。实际上,16. 我们正是用其它社会角色的态度、观点等作为参照物,17. 来指18. 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19. 内化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20. 最重要的阶段。我们知道,21. 每个团体都有有求其成员遵守的规则,22. 其中有明确的,23. 也有模糊的,24. 违反这些规则就会受到惩罚,25. 我们把这些成文的、或不26. 成文的规定,27. 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28. 并以次来行动。这个过程就是内化。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主要是靠内化过程而29. 形成的。只有通过这个过程,30. 形成的态度才会稳固。
总之,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论述:儿童早期态度形成过程中,家庭,父母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 父母拥有奖励与惩罚权力
儿童如果想要取得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当儿童对某一事物持有态度或做出的行为是\"正当\"的时候,父母就会以微笑、赞扬、或奖励的方式加以鼓励;而当儿童所持有态度或做为是\"不正当\"的时候,父母就用皱眉、规劝或训斥的惩罚方式加以阻止,甚至父母有时还会要求儿童做他们本来不想做的事。
2. 父母控制着进入儿童头脑的大部分信息
儿童想知道为什么骂人是不对的,偷东西是肮脏的行为,为什么天是蓝的,鸟会飞等,就都得问父母。虽然父母的解答未必全对,但是他们所给的信息,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事物态度的形成。
3. 父母帮助儿童建立起了适应生活的方式
个体适应生活的方式是以早期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的,父母在形成态度上的影响力在于:他们使儿童建立起了最初的生活风格。这种最初的风格不易改变,主要因为:一旦生活风格形成了,就不易改变。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尽管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
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 及 结果
我们知道,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个体原有的立场与传播信息所支持的立场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促使改变的潜在压力也越大。然而,差距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差距越大,不一定产生更大的态度改变。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增加,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
贾尼斯在研究恐惧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时,认为恐惧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当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越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形的关系。
说服对象时,应考虑听众的人格因素、应让听众做出承诺、解除被说服者的免疫力。
一般来说,智力高的人与智力低的人,一样容易被说服。
一般来说,自尊心弱的人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更容易被说服。


论述:信息传播者影响力取决于那些因素?
传播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专业程度: 传播者的专长或权威对加强说服效果与引起态度改变的影响,已得到了大量的实验证据。
2.可靠性: 不论传播者的专业程度如何,听众是否认为他有偏心这一点极为重要。
3.受欢迎程度: 正象一致性理论揭示的那样,人们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便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致。任何能增加喜欢程度的因素也同样能使态度改变增加。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拉皮尔1934作亚洲的留学生夫妇到美国旅游,住旅馆的实验。
影响认知失调的因素有:正性诱因、威胁 和 自由选择与对后果的责任。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汀格提出的。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他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如做了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
1.改变认知 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他与另一个相一致。
2.增加新的认知 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
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 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第7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念


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的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人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心理关系。
需要的满足与否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
测量人际关系常用的是莫里诺1934年提出的社会测量法。除此之外,前苏联心理学家,还提出了 参照测量法 和 分层测量法。
社会测量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三种形式:矩阵分析;图解分析;指数分析。
社会测量指数分析公式:
个人社会测量指数 = j列中被选数目 / n - 1 (:被选数目之和,n:团体成员人数)
团体社会测量指数 = 相互选择数目之和 / 所有可能的互选总和 (可作团体内聚力指标)
例:团体10人,互选共15,团体社会测量指数为:0.3 (互选之和:C2 10=10x9/2=45)


第二节 人际吸引


寂寞: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的特色时,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无法由人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情绪性寂寞: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所引起的寂寞。
社会性寂寞: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团体归属感时所引起的寂寞。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亲和倾向起源于婴儿期,主要与婴儿的依附有关。
亲和对人的六种价值:依附、社会整合、价值的保证、可靠的同盟感、得到指导、教育他的机会。
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社会关系为基础,把寂寞分为两类: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影响寂寞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和人格特点。从人格特点上看,寂寞的人比较内向、害羞,通常自尊心比较低,而且社交技巧差。寂寞常和焦虑联系在一起,这些人格特点都影响了对寂寞的体验。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
曝光效应也有某些限制,首先,当一个人的出现,一开始能让人感到愉快,或至少感到自然时,曝光效应能增加喜欢的效果。如果一开始出现就让人感到强烈的厌恶,则这种效应不起作用。


简答:人们为什么会相互吸引?
1.人类具有亲和倾向:希望和别人在一起的愿望很强烈。
2.为了克服寂寞: 每个人健全的社会生活必须有完整的社会关系网络,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当我们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无法满足我们所必须的社会需求时,就会感到寂寞的痛苦。因此,克服寂寞与寻求亲和一样,成了人际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 强化是学习论的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到人际吸引中,就是我们喜欢能给予我们奖励的人。
2.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学习原则。我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3.社会交换原则: 这一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喜欢与否,是基于成本与利益所做的评价。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当我们认识到从人际交往中,得到的报酬超过成本时,便会喜欢和我们交往的人。


论述: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包括4各方面:个人特质、相似性、熟悉性 和 接近性。
1. 个人特质
……社会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与吸引有关的个人特质,主要有温暖、能力、和外表吸引三个方面:
a.个人的温暖 假如被调查者经常表现出正性的态度,试验中的被试也较喜欢他。弗克斯认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在于正性态度能使人们产生温暖感,而这种温暖感增加了他的吸引力。
b.能力
c.外表的吸引力
2. 相似性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强调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作用。诸如民族背景、宗教、政治、社会阶层、教育及年龄等的相似性都能影响吸引。
3. 熟悉性
4.接近性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四)


第三节 亲密关系


关系:两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凯利1983)
亲密关系:当两个人彼此间的依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
酬赏: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被爱的感觉或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成本:人际关系中所产生负性结果。
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的感受及信息。


6类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服务。
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个体会把自己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筹赏及付出的代价大概地记下来,并且特别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希鲍特认为有两种比较标准:绝对比较水平 和 相对比较水平。
公平交换 对酬赏与成本估算之后,人们往往按照公平交换的原则行事。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公平时,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利用,也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
格林伯格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决定关系是否公平时,使用的主要规则有:1 - 机会均等原则 2 - 各取所需原则 3 - 平等原则。
满足感 和 承诺 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基础。
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一定程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自我揭露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评估性的。
自我揭露的作用:发泄、自我澄清、社会认可、社会控制、促进关系的发展。
弗洛姆认为:爱的基本要素有 关心、责任、尊重 和 认识。
沃尔斯特把爱情分为两类:狂热式爱情 和 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中,情绪扮演着重要角色。友谊式爱情中,强调 信任、关怀 以及对对方缺点的容忍。
斯滕伯格的爱的三角理论认为,爱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亲密、激情 和 承诺。
哈扎恩提出 爱的依恋过程理论


简答:社会交换理论对人际关系的解释
社会交换理论是所有解释人际关系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按照社会交换的观点,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的成本及获得的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发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的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


简答:什么样的自我揭露才是增进亲密关系发展的有效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自我揭露以适当的速度与形式逐步进行时,它才能使人产生喜欢的感觉。就是说,在自我揭露时,你必须慢慢地揭露自己。如果你揭露的速度太快,会引起对方的焦虑与防卫,反而会加大双方心理上的差距。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弥补起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零一总和\"冲突: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一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冲突 与 合作 是人际作用的两类基本方式。
人际冲突分为:\"零一总和\"冲突 和\"非零一总和\"冲突。
多伊奇和克劳斯用\"卡车游戏\"研究了威胁对解决冲突的影响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 和 协商理论。其中,合作的权利理论由卡普罗提(1959)出;合作的协商理论由考默利达和契科夫(1977)提出的。


简答:减少人际冲突--协商
1. 在协商中,2. 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3. 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
4. 让步 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5. 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6. 宁肯多让几次。
地板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2-24 21:20:32 | 只看该作者
第8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一节: 团体的基本特征


群众:我们把彼此接近且对同一刺激或情境作出反应的集合称为群众。
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结成的集合体,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团体规范: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就是团体规范。
正式规范:是存在于正式团体中的规范,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且由上级或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
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凝聚力:指使成员继续留在团体的所有正性或负性力量。


群体分类:1-统计集合 2-观众群 3-群众 4-队、组 5-家庭 6-正式组织
规范分为:正式规范 和 非正式规范
一般来说,正式规范只存在与正式团体中。非正式规范不但存在于非正式团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团体中。
凝聚力的决定因素:
1.正性力量 凝聚力最主要的正面力量来自于团体成员间的人际吸引。
2.负性力量 有些人继续留在团体是因为离开团体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
李维特(1951)发现,团体成员越能自由交流信息,他们的满意感也就越高,能与所有成员交谈的成员满意感最高。瑞杰威(1983)也指出,沟通网络可以影响团体的士气,当团体成员在沟通中的满意感最高的时候,团体士气也高。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


任务型领导:这种方式的领导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使团体成功地完成任务。他们给团体提供意见、建议与信息,并控制、塑造、指导与组织团体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
社会型领导:他们着重于团体互动中的社会与情绪方面,看中团体的快乐与和谐,关心成员的心理与情绪,善用幽默化解紧张,并经常鼓舞团队的士气,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团体的领导者可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 和 社会型领导
从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和俄亥俄大学的研究者就总结出两种行为模式,俄亥俄模式把领导分为两类:工作管理 和 关心人。
密西根模式把领导分为:生产取向 和 员工取向。
布莱克 和 莫顿 用 管理方格图 的形式加以表现,该图 以关心生产 为横坐标,关心员工为纵坐标。
管理方格图: (1,1) - 无为而制式的管理 (1,9) - 乡村俱乐部式管理 (9,1) - 权威型管理 (9,9) - 团队管理
典型的领导模式研究: 1 - 勒温(1939)等人的民主与专制模式研究
2 - 费德勒(1981)的权变模型研究


团体的心理功能:
1.团体使个体在心理上有归属感 团体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会表现出观念与行为的一致性,当与其他团体比较时,成员会产生一种属于自己团体的感觉,这就是归属感。
2.团体使个体具有认同感 团体认同感是指团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的事件与原则问题的认识与团体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
3.团体的社会性支持力量 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团体的要求时,团体往往会给与赞许预鼓励,从而强化这种思想与行为。


团体规范的作用:
1.保持团体的一致性 团体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其成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而团体规范的存在能使这种一致性得以实现。
2.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 即使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团体规范为成员提供了衡量自己言行和他人言行的统一标准,这一标准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心理参照架。
3.规范的负性作用 制约着成员的努力水平,这种制约主要与非正式规范有关,它要求成员的活动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而要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


团体内沟通的规律:
1. 发言的不2. 平等性
3. 领导的主导作用
4. 沟通网络 网络形态分为:圆形、链型、Y型 和 轮型


瑞杰威指出的三项与领导有关的特质:
1. 领导者通常具有可使团体目标2. 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
3. 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处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
4. 动机,5. 领导者需要名6. 望与他人崇7. 拜,8. 他们较具有野心,9. 追求成功,10. 并且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节 团体动力学


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社会抑制作用:有时他人的存在也起抑制作用,从而使个体的作业水平降级,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社会懈怠:黎格曼把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团体极化:当团体成员最初的意见保守时,团体讨论的结果将导致更加保守;当最初的意见倾向冒险时,讨论将导致结果更趋于冒险。这种经过团体讨论,使决策更趋极端的现象就是团体极化。
小团体意识:它是指团体从表面一致的压力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得团体不能对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和分析。
社会传染:1896年,黎朋指出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与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会传染给团体。即使当有的成员作了通常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其他人也会倾向于去仿效他。他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传染。
去个体化: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社会学家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


团体动力学最早由勒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目前已经成为社心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促进作用的研究者:崔普利特(1898)
查荣茨(1965)提出:他人存在,可增加个体的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起促进作用;但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增加反而会破坏其行为。
团体问题解决中,震脑术提出者:奥斯本
对团体极化解释中,由克罗特提出关于冒险性的5方面原因:
1- 团体责任分担,2- 由于人多了,3- 每个人的责任降低;
4- 团体内的信息交流,5- 使个体认为掌握了足够的信息;
6- 成员的领导者冒险信息促进冒险;
7- 竞争性的团体气氛鼓励冒险;
8- 冒险体现价值的观念促进了冒险。
小团体意识最早的研究者:贾尼斯(1972)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五)


论述:社会影响理论
团体对个体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却一直是人们难以回答的问题,拉坦纳提出的社会影响理论就说明了这种影响力的大小。
按照社会影响理论的观点,他人对个体的总影响力取决于他人的人数、社会力量的强度、与影响的直接性。
1. 人数
2. 社会力量的强度
3. 他人的直接性


论述: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1. 匿名2. 性
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3. 自我意识的降低
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是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却失去了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节 从众与服从


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表现出与团体其他成员行为一致的现象。
服从:指个体由于受到压力,而去做那些他们不愿做的事。


影响从众的因素:团体因素 和 个体承诺
服从的经典研究者:米尔格拉姆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 他人的行为给我们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他人是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别人也许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依照别人的方式行事,我们可获得一些知识。
2. 我们为了得到社会支持、避免非难而3. 从众
从众的第儿个理由是,想获得团体的认同,避免非难。与此有关的主要是害怕偏离,害怕被他人视为偏离者是所有社会中均存在的一种基本的从众因素。我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异端,而希望与大多数人相同;我们希望团体喜欢我们,善待并接受我们。


影响从众的团体因素有哪些?
1. 团体凝聚力
2. 团体的一致性
3. 团体规模


第九章 社会心理学与现实生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约的霍桑研究就是社会心理学对工业组织发生影响的例证。在研究中,梅约发现团体内的社会心理因素(比如人际关系)是比物质条件更重要的因素。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重要性。梅约也因此被公认为是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


第一节 偏见


偏见: 人们以不充分或不正确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对某人、某团体或某事物的一种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


偏见来自于态度,但偏见又不同于态度。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包含三个主要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与认知要素相联系的是刻板印象。
偏见是与 情感 或 评估 要素有关的倾向性。
有关偏见的理论包括:团体冲突理论 和 社会学系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认为:当两个团体之间存在着实际的冲突时,他们彼此对对方都有威胁,于是这两个团体间便产生敌意,并对对方产生负性评价。因此偏见是社会团体间实际冲突所无法避免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就如同人们学会其它社会价值观一样。偏见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而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两个因素对偏见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
1. 父母的榜样作用
2. 新闻媒介


在消除偏见方面发生影响的几个因素:
1. 社会化的影响
2. 教育水平 人们通常认为,3.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可以消除偏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偏见较少。
4. 直接接触 不5. 同6. 团体间的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指人们有关男性或女性个人属性的信念与观点。
性别的文化刻板印象:人们所处的文化能为人们提供性别意向。电影、流行音乐、电视及其他大众传播媒介,都在传播着男性化与女性化的信息,透过这些文化因素而使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形成的不同意像,称为社会的文化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分两种:性别的文化刻板印象 和 性别的个人刻板印象
双性化模型认为,一个人最好同时拥有男性化及女性化特质,因为双性化的人在行为上更富弹性,并且有更高的自尊。
有关性别差异的理论往往从三个角度出发:生物性影响 学习影响 和 社会情境影响
西蒙斯在他的《人类性别的进化》一书中陈述了有关性别差异的社会生物学分析,他认为,基因的 遗传 和 进化 过程中的变化,是造成性别差异的真正来源。
1974年,麦克比和杰克林出版了他们的著名著作《性别差异心理学》,他们整合了数以百计的有关心理特征的性别差异的研究,最后确认性别差异仅存在于四个领域:
- 女性的语言能力优于男性
- 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
- 男性在空间直觉上优于女性
- 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侵犯倾向


性别刻板印象的危害:
1. 首先,2. 刻板印象首先是过分简化的,3. 而4. 且有时它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5. 刻板印象夸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性别刻板印象可能使人们认为所有的男性都差不6. 多,7. 即使事实上男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8. 这种差异也往往被忽视。
9. 刻板印象的最后一个危险是,10. 它经常被用来支持对某些团体的偏见与歧视。


第三节 健康与社会心理学


健康: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心理健康:指个体能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且始终能与社会相和谐。
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周围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都属于社会支持,朋友、同事及集体和社区都是社会支持的来源。


论述: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使人们产生心理紧张状况,从而引起疾病。这些因素包括:
1.挫折 离婚、丧偶、失去亲人、家庭冲突、远离家乡、高考落第、提职升迁无望等,这些都会使人心理紧张而导致疾病发生。……
2.恶劣的人际关系 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群体,人们从中满足心理需要。当人际关系和谐,人们之间友好、信任、支持、合作时,个体感到安全、愉快。而当人际关系紧张时,人们之间互不信任、充满敌意、攻击、伤害时,个体就会感到处处受威胁,产生不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情绪,或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3.紧张 ……
4.现代城市生活 ……


论述:如何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1. 积极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 人总是要在一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2. 要适应环境,3. 就要正确认识现实,4. 不5. 回避,6. 并且积极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7.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正确地认识自己,8. 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能力、气质、性格。
9.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0.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工作和社会活动能使个人与现实保持密切11. 联系。从事职业性的工作对个人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工作能发挥一个人的创造力,12. 表现出他的价值,13. 使个人的成就感得到满足,14. 感到自己被社会承认,15. 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16. 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4节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教育与犯罪问题上的应用


差异交往理论:萨沙兰于1931年提出差异交往理论。他认为每个人既能受遵从行为的影响,又能受违规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展开斗争,如果违规方面的社会化强于遵从方面的社会化,这个人就会以违规方式行事。


动机理论在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有: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提出的。
期望理论公式:激励力量 = 目标效价 x 期望概率
犯罪学习理论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保持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萨沙兰、布杰斯、班杜拉


社会心理学对犯罪的解释,代表性的理论:(填空、选择)
1. 挫折-侵犯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杜博等人提出这一理论,2. 认为,3. 侵犯行为永远是挫折的结果。
2.犯罪学习理论 此理论认为犯罪是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保持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萨莎兰、布杰斯、班杜拉等人。
班杜拉特别强调 观察 和 模仿 在犯罪行为学中的作用。
3.差异交往理论
4.中和理论 20世纪50年代赛克斯等人提出的中和理论认为,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罪犯对于犯罪感的中和,即把犯罪行为合理化了。


简述: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的。在管理中应强调人们不同的需要设置目标进行激励,并通过满足低级需要和教育形成高级需要。


简述: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双因素理论又叫保健-激励理论,是美国学者赫茨伯格1959年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与产生不满的因素是不同的。前者如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等的改善,这种改善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后者,如工作成就、受奖赏、负有责任等,则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论述: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
1. 家庭因素 ……缺陷家庭 多子女家庭 不2. 道德和犯罪家庭 精神障碍者家庭 缺乏爱的家庭 溺爱的家庭 管教不3. 严的家庭 管教过严的家庭 教养不4. 一致的家庭 奢望的家庭 不5. 和睦的家庭 离婚的家庭 ……
6. 学校因素 ……不7. 良学生集中的学校 师生关系紧张的学校 歧视的学校 管理不8. 严的学校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的学校……
9. 其他因素 非正式群体 劳动就业方面(待业或无正当职业) 文化宣传因素……
5#
 楼主| 徐静蕾 发表于 06-2-24 21:20:45 | 只看该作者
北大社会心理学串讲笔记(五)


第十章 环境心理学


个人空间:人们把自己身体周围的物理空间,视为自身的一部分,这个区域称为个人空间。
领域:指某人或团体所控制的区域。
领域行为:以各种标志划分出一定的区域,并且声明自己对该区域拥有控制权的行为。
主要领域:也叫初级领域,这个领域仅为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所拥有,是个体或团体排他性地拥有或控制的领域。
主场效应:就是运动员在自己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要比在其它地方进行比赛更好地发挥技能。
拥挤:指觉得被束缚或是空间不够的主观感受。


人类学家爱德华 . 霍尔发现\"个人空间\"。
由于友好、亲密的 人际交往发生在较小的距离内,因此可以从人们之间站或坐的距离远近来推断人们彼此间的感情。这一点在俩人都是女性时更为准确,在两人是异性时也适用,但在两人都是男性时,彼此间喜欢程度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两人之间距离的缩短。
领域的类型:主要领域 次要领域 公共领域


人际距离分类:
亲昵距离 (15 - 45厘米)
个人距离 (46 - 75)
社会距离 (近123,远365)
公众距离 (近366,远366以上)


领域的功能:
1. 领域有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
2. 领域有助于个体保持独处。
3. 领域的优先居住效应。


为什么球队在自己的主场表现比较好?
1. 对家乡比较熟悉,2. 和免于旅途劳累之外,3. 领域的优势也是原因之一。
4. 球队表现好可能是他们处于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客队则可能担忧和退缩,5. 因为他们不6. 在自己的领域内。其中观众的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7. 在家乡比赛,8. 主队常常有更多的球迷。


有关拥挤的理论:
1.超载理论 又称感觉负荷论。史坦利、米尔格拉姆(1970)假设,人们一旦暴露在过多的刺激中,就会感觉到负荷过重,而无法顾及所有的刺激。他同时认为,感觉超负荷会使人感觉不愉快,而且干扰了人的正常能力。他又把这种思想与拥挤联系起来,认为人口密度也是一种刺激,当它的密度过大时,人会觉得拥挤。
2.控制理论 为此,巴龙等提出了一个有关拥挤的模型:高密度 + 失去控制 = 拥挤
9. 归因理论


归引理论是如何解释拥挤的?
按照归因模型,侵犯个人空间使个体产生生理与情绪上的激起,从而驱动他为解释这种激起而搜索环境,只有当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他人太靠近时才产生拥挤;如果个体把激起归因于其它因素,就不会产生拥挤的的体验。
6#
tianshuai2006 发表于 06-3-1 16:30: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
7#
lyq32 发表于 06-3-2 19:07:22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一句话,非常谢谢你!
8#
superzhanghan 发表于 06-4-13 19:17:53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不知道用什么来表示我的感谢了

真的是不知道用什么来表示我的感谢了
9#
vivita 发表于 06-6-1 14:03:40 | 只看该作者
千言万语。.......
10#
luoxuan720 发表于 06-10-14 02:26: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了
免费考研网www.fre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1-28 00:56 , Processed in 0.57925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