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3到5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第三章 感觉
1,感觉和感觉的意义。
感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感觉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和一切心理现象一样,具有反射的性质。感觉不仅包含了感受器的活动,还包含了效应器的活动。
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苹果是圆的;远刺激是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如从侧面看苹果。
2,感觉的编码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2,德国生理学家缪斯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它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3,感觉编码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A,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B,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A,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成反比!扣扣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1575230317
A,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B,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
韦伯定律:K=△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4,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1,对数定律 P=K logI
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2,乘方定律 P=K In
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
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4,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1,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2,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最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最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5,视觉的基本现象:
视觉的基本现象有:明度、颜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6,视觉的一些现象: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3,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4,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扣扣
5,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1575230317
6,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7,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8,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7,听觉基本现象:
1,音调和频率的关系: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它与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在1000赫兹以上,频率与音调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但在1000赫兹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2,音响和频率的关系: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同样的音响。
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4,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8,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也叫电话理论。是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也叫位置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9,其他感觉
1,肤觉:触觉、冷觉、温觉、痛觉。
2,嗅觉和味觉
3,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附录:名词解释
1,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2,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3,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4,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5,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6,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7,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8,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9,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第四章 知觉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3,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
附录 名词解释
1,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整体优先-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内温的整体反应和局部反应实验)。
4,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7,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1,睡眠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2,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3,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4,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5,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2,梦的功能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
2,生理学的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3,认知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3,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4,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附录 名词解释
1,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2,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3,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 04:56 , Processed in 0.09591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