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年有机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上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9:5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246.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1章 烷烃与环烷烃
 1.1 考点归纳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烯烃与炔烃
 2.1 考点归纳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二烯烃 共轭体系 共振论
 3.1 考点归纳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芳烃 芳香性
 4.1 考点归纳
 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立体化学
 5.1 考点归纳
 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卤代烃
 6.1 考点归纳
 6.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醇和酚
 7.1 考点归纳
 7.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醚和醌
 8.1 考点归纳
 8.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醛和酮
 9.1 考点归纳
 9.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羧 酸
 10.1 考点归纳
 10.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预览
第1章 烷烃与环烷烃
1.1 考点归纳
一、烃的基本概念
1.定义
烷烃是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且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又称为饱和烃,也称石蜡烃。
2.分类

(1)链烷烃:分子中没有环的烷烃,又称为脂肪烃,其通式为CnH2n+2,n为碳原子数;
(2)环烷烃:碳骨架是环状的饱和烃,又称为脂环化合物(alicycliccompound),其通式为


(3)单环烷烃:只含有一个环的环烷烃称为单环烷烃,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nH2n,与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环烷烃按环的大小,分为:(1)小环:三、四元环;(2)普通环:五、六、七元环;(3)中环:八至十一元环;(4)大环:十二元环以上;
(4)多环烷烃:含有两个或多个环的环烷烃称为多环烷烃;
(5)集合环烷烃:环系各以环上一个碳原子用单键直接相连而成的多环烷烃;
(6)桥环烷烃:两个环共用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7)螺环烷烃:单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烷烃称为。
二、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
1.烷烃的同系列
凡是有同一个通式,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相似,物理性质则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的化合物系列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相邻同系物在组成上相差CH2,这个CH2称为系列差。
2.烷烃的构造异构
(1)分子式相同而结构相异的化合物叫做同分异构体。烷烃的构造异构实质上是由于碳干构造的不同而产生的,所以往往又称为碳干异构。书写构造式时,可用简式、碳干式、键线式等表示;
(2)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构造异构体的数目也愈多;
(3)构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都不同。直链烷烃的沸点要比带有支链的构造异构体的沸点高。
3.碳原子分类及烷基
(1)按它们所连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
①只连有一个碳原子的称为伯碳原子(或称第一碳原子),通常也用“l°”来表示;
②连有两个碳原子的称为仲碳原子(或称第二碳原子),常用“2°”表示;
③连有三个碳原子的称为叔碳原子(或称第三碳原子),常用“3°”表示;
④连有四个碳原子的称为季碳原子(或称第四碳原子),常用“4°”表示。
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例如:

(2)烷基和环烷基
①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的原子团称为烷基,用R—(CnH2n+1—)表示。故烷烃又可用通式RH来代表;
②环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余下的基团称为环烷基,环烷基的通式为


③去掉直链烷烃末端氢原子所得的原子团叫做正烷基,命名时“正”字常用n-代表;
④去掉一个仲氢原子所得的烷基叫做仲烷基,命名时“仲”字常用sec-表示。
⑤去掉一个叔氢原子后所得的烷基叫做叔烷基,命名时“叔”字可用t-或tert-表示。
三、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者,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的数目,十个碳原子以上则用十一、十二、……表示,只能适用于构造比较简单的烷烃。
以“正”、“异”、“新”等前缀区别不同的构造异构体。“正”代表直链烷烃;“异”是仅在一末端具有(CH3)2CH—构造而无其它支链的烷烃;“新”专指具有(CH3)3C—构造的含五、六个碳原子的烷烃。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2)衍生命名法
衍生命名法是以甲烷作为母体,把其它的烷烃都看作甲烷的烷基衍生物。一般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甲烷的碳原子,烷基按次序规则列出,写在母体甲烷前。

二甲基乙基甲烷   二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3)系统命名法
直链烷烃的命名:与普通命名法基本相同,去掉“正”字,称“某烷”。
支链烷烃的命名按如下规则:
①从烷烃的构造式中选取最长的连续碳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当含有不止一个相等的最长碳链可供选择时,一般选取包含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②将主链上的碳原子从靠近支链的一端依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当主链编号有几种可能时,应选择支链具有“最低系列”的编号;
③命名时将取代基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前,取代基的位次用主链上碳原子的编号表示,写在取代基名称前,两者之间用半字线“-”相连。当含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时,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当含有几个相同的取代基时,相同基团合并,用二、三、四等表示数目,并逐个标明所在位次,位次号间用逗号“,”分开;

④在支链上连有取代基时,可用带撇的数字标明取代基在支链中的位次或把带有取代基的支链全名放在括号中。

2-甲基-5-1′,1′-二甲基丙基癸烷或2-甲基-5-(1,1-二甲基丙基)癸烷
2.环烷烃的命名
(1)单环环烷烃
①在相应的烷烃名称前冠以“环”字,称为“环某烷”,将环上的支链作为取代基,名称放在“环某烷”前。当环上不止一个取代基时,将成环碳原子编号。编号时,按次序规则给“较优”基团以较大的编号,且使所有取代基的编号尽可能小;

1,2-二甲基环丁烷 l-甲基-3-乙基环己烷 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②当环上的碳原子数比与环相连的碳链碳原子数少时,或碳链连有多个环时,通常以碳链为母体,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3-环丁基戊烷  l,3-二环己基丙烷
(2)二环环烷烃

联二环己烷 螺[4.4]壬烷 二环[4.4.0]癸烷 二环[2.2.2]辛烷
(联环烷烃)  (螺环烷烃)   (稠环烷烃)(桥环烷烃)
①联环:两个环以单键相连
②螺环:两个环共用一个碳原子

 螺[5.5]十一烷 螺[2.4]庚烷  5-甲基螺[3.4]辛烷
③稠环:两个环共用两个相邻碳原子

3.7,7-三甲基二环[4.1.0]庚烷
(稠环烷烃)
④桥环:两个环共用两个不相邻碳原子

2,8-二甲基-1-乙基二环[3.2.1]辛烷
(桥环烷烃)
四、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
1.烷烃的构型
(1)σ键的形成及特点
①σ键的形成
凡是成键电子云对键轴呈圆柱形对称的键都称为σ键。以σ键相连接的两个原子可以相对旋转而不影响电子云的分布。

图1-1 甲烷的四个C—H σ键(σsp3-s)
②σ键的特点
σ键键能较大,可极化性较小,可以沿键轴自由旋转。
(2)甲烷的结构与碳原子的sp3杂化
①甲烷分子中四个氢原子的地位完全相同,甲烷分子为一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居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氢原子,居于四面体的四个角(图2-1),四个碳氢键键长都为0.110nm,所有H-C-H的键角都是109.5°;
②由一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四个能量相等的新轨道称为sp3轨道,这种杂化方式称为sp3杂化。每一个sp3轨道相当于1/4s成分和3/4p成分。
(3)其他烷烃的结构
①其他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以sp3杂化轨道与别的原子形成σ键的,因此都具有四面体的结构;
②烷烃分子中各碳原子的结构都可以用正四面体模型来表示。但其他烷烃的各个碳原子上相连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每个碳上的键角并不完全相等,但都接近于109.5°;
③常用键线式来书写分子结构。
2.环烷烃的结构与环的稳定性
(1)燃烧热
燃烧热是指1mol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放出的热量。
表1-1 一些环烷烃的燃烧热

在小环化合物中,环越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2)角张力
角张力是指由于键角偏差引起的张力。
随着成环碳原子数的增大,角张力减小,稳定性增大,环己烷基本不存在角张力,但成环碳原子数进一步增大,拥挤的氢原子存在扭曲张力反而致使稳定性降低。
五、烷烃和环烷烃的构象
1.构象的定义
构象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价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围绕σ键旋转使分子中其它原子或基团空间排列改变的立体形象。
2.几种化合物的构象
(1)乙烷的构象

重叠式(顺叠式)  交叉式(反叠式)  重叠式(顺叠式)  交叉式(反叠式)
(Ⅰ)透视式表示法 (Ⅱ)Newman投影式表示法
图1-2 乙烷分子的构象
①重叠式(顺叠式)构象是两个甲基相互重叠的构象,C—H键σ电子对间距最小,最不稳定;
②交叉式(反叠式)构象是一个甲基上的氢原子处于另一个甲基上两个氢原子正中间的构象,C—H键σ电子对间距最大,最稳定,是乙烷最有利的构象;
③乙烷单键的旋转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④重叠式和交叉式之间的能量差称为扭转张力;
⑤扭转张力是由于乙烷的重叠式构象要趋向最稳定的交叉式构象而产生的键的扭转;旋转乙烷分子中的碳碳键所需能量就称为扭转能;
⑥不能把某一构象“分离”出来。
(2)丁烷的构象

图1-3 丁烷的构象
①能量最低的构象称为反位交叉式(对位交叉式)构象(即Ⅰ),其次是顺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构象(即Ⅲ和Ⅴ);
②全重叠式构象(即Ⅳ)能量最高,是最不稳定的构象,全重叠式构象是不存在的;
③交叉式构象能量最低,而重叠式构象能量最高,其他无数构象的能量都在这两者之间;
④结构更复杂的烷烃,也主要以反位交叉式构象的形式存在。
(3)环己烷的构象

图1-4 环己烷的椅型和船型构象
椅型构象是比较稳定的优势构象。

图1-5 环己烷椅型和船型构象投影式
直立键(a键);椅型构象六个上下交替排列的碳氢键;平伏键(e键):椅型构象六个交替上下斜伸的碳氢键,如图1-6所示。

图1-6 椅型构象的直立键及平伏键
(4)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一取代物:取代基连在e键上的构象比较稳定;
二取代物:大的取代基连在e键上的构象比较稳定;
多取代物:e键取代基较多的比较稳定。

图1-7 R在α键或e键的不同构象
六、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1.相态
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含有5~16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低沸点(boiling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
一些直链烷烃和环烷烃的物理常数分别列于表1-2和表1-3中。
表1-2 一些直链烷烃的物理常数


表1-3 一些环烷烃的物理常数

2.沸点
(1)直链烷烃的沸点一般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如表1-3所示;
(2)在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含支链越多的烷烃,相应的沸点越低。
3.熔点
(1)直链烷烃的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减而相应增减,如表1-3所示。一般含偶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比含奇数碳原子烷烃的熔点升高较;
(2)正烷烃熔点的变化基本上也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提高,并且含偶数碳原子的烷烃熔点比含奇数碳原子的升高多;
(3)在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异构体中,对称性较好的异构体具有较高的熔点。

4.相对密度
(1)烷烃相对密度都小于1,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如表2-3所示;
(2)环烷烃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高。
5.溶解度
烷烃几乎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彼此互溶,通常称为“相似互溶”规则。
七、自由基反应
1.自由基的定义
某一键均裂时会产生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基团,称之为自由基。如C—H键均裂就会产生碳自由基和氢自由基。
2.自由基的稳定性
碳自由基的稳定性与其C—H键解离能大小有关,解离能越低的碳自由基越稳定,因此碳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为3°C·>2°C·>1°C·>H3C·。
3.自由基反应的共性
化学键均裂产生自由基。由自由基引发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chain reaction)。自由基反应一般都经过链引发(initiation)、链转移(propagation,或称链生成)、链终止(termination)三个阶段。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由于键的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阶段。链终止阶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自由基两两结合成键。自由基反应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溶剂效应,酸或碱性催化剂对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八、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是指化学反应所经历的途径或过程,又称为反应机理。
1.甲烷的氯代反应历程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为游离基链反应,这种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过程中形成一个活泼的原子或游离基。其反应过程如下:
(1)链引发
烷烃氯代反应首先是氯分子在光或高温的条件下,吸收能量而裂解为氯原子所引起的。
Cl:Cl+能量→ Cl·+·Cl①
氯原子(氯自由基)
氯分子中键的均匀断裂,生成两个各带有一个电子的氯自由基。
氯自由基非常活泼,因为它有获取一个电子以完成八隅体电子层结构的倾向。
(2)链增长
活泼的氯原子与甲烷分子碰撞,就会夺取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氯化氢分子和另一个具有未成对电子的新的自由基——甲基自由基。
Cl:Cl+H:CH3→ HCl+·CH3 ②
甲基自由基
甲基自由基也是非常活泼的粒子,当它与氯分子碰撞时,就夺取氯原子而形成氯甲烷分子和新的氯自由基。
·CH3+Cl2→ CH3Cl+·Cl③
②③可不断重复。
每一步反应都生成一个新的自由基,使反应可以不断继续进行下去的反应叫做链反应,又称连锁反应。
由于自由基参加而进行的链反应,又叫自由基反应,或称自由基链反应。
(3)链终止
Cl·+Cl· →Cl2 ④
CH3·+CH3·→ CH3CH3 ⑤
两个自由基的结合生成了反应性小的分子,消耗了自由基,使反应②、③不能继续进行,反应至此终止。这个阶段称为链终止阶段。
如果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使其中的一种氯代产物成为主要产物。
(4)总结
①烷烃的氧化和热裂化反应都是自由基反应,自由基反应大多可被高温、光、过氧化物所催化,一般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中进;
②自由基反应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自由基而进行,一切有利于自由基产生和传递的因素都有利于反应;
③抑制剂:能与自由基结合成更为稳定的自由基,使反应减慢或停止的物质。如氧气、对苯二酚等,可用来抑制不希望发生的自由基反应,或判断是否为自由基反应。
2.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一般烷烃的卤代反应都是自由基取代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链引发

 (1)
链增长

链终止

从丙烷开始,一氯代产物就不止一种;
形成各种烷基自由基所需能量按CH3·>1°R·>2°R·>3°R·的次序递降;
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是3°R·>2°R·>1°R·>CH3·,愈稳定的自由基愈易形成。
3.卤素对甲烷的相对反应活性
(1)从反应热分析
甲烷的氟代反应放出大量的热(-422.6 kJ·mol-1),使反应难以控制,氯代反应放出的热量(-104.8 kJ·mol-1)也比溴代反应热(-37.3 kJ·mol-1)多,而碘代反应则是吸热反应,故反应活性为:氟>氯>溴>碘。
甲烷的卤代反应一般是指氯代和溴代。
(2)从活化能分析
活化能:为使反应发生而必须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称为活化能(E活)。
反应所需活化能越小,反应活性越大,故反应活性:氯>溴>碘。
4.烷烃对卤代反应的相对活性与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
(1)烷烃的相对活性为:叔氢>仲氢>伯氢;
(2)烷基自由基的稳定性的次序为:

九、甲烷氯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活化能和过渡态
1.反应热
放热反应一般比吸热反应易于进行。已知断裂一个共价键需要吸收能量,而形成一个共价键则要放出能量。因此,可以根据反应物和产物共价键的变化,用键离解能数值来估算许多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即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H)。
2.活化能与过渡态
(1)过渡态
只有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粒子之间的碰撞,才能克服它们的范德华斥力,而发生反应。
根据过渡状态理论,当能量高的反应物粒子发生有效碰撞时,首先生成一个不稳定的过渡态。过渡态处于位能的最高点,是反应必须克服的能垒,与反应活泼中间体不同。



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8所示。

图1-8


反应的能量变化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差为反应热△H。过渡态则位于能垒的顶部。
(2)活化能
①过渡态和反应物分子基态之间的内能差,称为反应的活化能。过渡态理论认为活化能是发生一个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当两个自由基结合时,反应不需要活化能;
②活化能代表了反应物与过渡态之间的键能变化所需要的能量,用E活化代表;
③有足够的动能转变成位能就可达到过渡态(即能垒的顶部)而使反应进行;
④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一个反应的反应速度;活化能越小,反应越易进行,反应速度越快。
十、烷烃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在一般情况下,烷烃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及常用的氧化剂、还原剂都不发生反应。但在光、热或引发剂作用下,烷烃可发生键均裂的自由基反应。
1.卤化反应
(1)甲烷的氯代反应
①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能发生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和碳:

②在漫射光、热或某些催化剂作用下,甲烷与氯发生氯代反应,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氯甲烷和氯化氢,同时有热量放出:

③氯甲烷能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④工业上可通过控制不同的反应条件来生产甲烷的各种氯代产物。
(2)其他烷烃的氯代反应——伯、仲、叔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①烷烃氯代反应的反应条件与甲烷的氯代相似,乙烷与氯作用不仅生成氯乙烷,还得到1,1-二氯乙烷和l,2-二氯乙烷:



②丙烷氯代可得到两种一氯丙烷(正丙基氯和异丙基氯):

如再进一步进行氯代反应则可得到下列四种二氯丙烷异构体:

③异丁烷的氯代可得到36%叔丁基氯(2-甲基-2-氯丙烷)和64%异丁基氯(2-甲基-l-氯丙烷):

(3)烷烃与其他卤素的取代反应
溴总是尽量取代烷烃分子中的叔氢原子或仲氢原子。例如,异丁烷与溴反应差不多完全取代叔氢原子:

(4)环烷烃的取代反应
在光、热或催化剂的作用下,环烷烃(小环环烷烃除外)分子中的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烃的卤素衍生物和卤化氢:

2.氧化反应
(1)点火引发,烷烃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一定的条件下,烷烃也可只氧化为一定的含氧化合物。
例如,在KMnO4,MnO2或脂肪酸锰盐的催化作用下,小心用空气或氧气氧化高级烷烃,可制得高级脂肪酸:

3.异构化反应
化合物从一种异构体转变成另一种异构体的反应,称为异构化反应。



4.裂化反应
烷烃和环烷烃在无氧条件下的热分解反应叫裂化反应,烷烃的裂化主要是由较长碳链的烷烃分解为较短碳链的烷烃、烯烃和氢。烷烃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愈多,裂化产物也愈复杂,在热裂的同时,还有部分小分子烃又转变为较大的分子,有些甚至比原来烃分子更大。

5.硝化反应
烷烃与硝酸或四氧化二氮(N2O4)进行气相(400~450℃)反应,生成硝基化合物。这种直接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硝化(nitration)。烷烃的硝化也是自由基反应,与烷烃的卤化不同的是烷烃硝化时发生的是C-C键的断裂。
6.磺化及氯磺化反应
烷烃在高温下与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磺酸,这种反应叫做磺化(sulfonation)。高级烷烃与硫酰氯(或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的照射下,生成烷基磺酰氯的反应叫做氯磺化(chlorosulfonation)。烷基磺酰氯经水解后变成烷基磺酸,其钠盐或钾盐是合成洗涤剂。
7.小环环烷烃的加成反应
三元、四元的小环烷烃由于分子内存在环张力而较不稳定,因而较易发生开环反应。
(1)加氢



(2)加溴与氯



(3)加溴化氢与碘化氢
烷基取代环丙烷环的断裂发生在连接氢原子最多与连接氢原子最少的两个成环碳原子间,氢原子加到含氢较多的成环碳原子上,而溴原子加到含氢较少的成环碳原子上。


开环的反应活性为:三元环>四元环>五、六、七元环。
十一、有机反应分类、热力学和动力学
1.分类
有机反应可分为:自由基型反应、离子型反应和协同反应。
(1)自由基型反应
①均裂:化学键断裂时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基团。如:

②自由基(或称游离基):均裂时生成的带有孤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它是电中性的。
由于分子经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发的反应成为自由基型反应。
(2)离子型反应
异裂:化学键断裂时原来的一对成键电子为某一原子或基团所占有。如:

经过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成为离子型反应。
根据反应试剂不同,离子型反应可分为亲电反应与亲核反应。
(3)协同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的反应。
有一个环状过渡态,是一种基元反应。
2.热力学与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K:生成物浓度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乘积之比。
根据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势能变化关系为:

3.动力学与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是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如:
A→B+C
速率=k1[A],速率与反应物A的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进行,[A]降低,反应速率也随之降低。该反应为一级反应,k1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单位为s-1。又如
A+B→C+D
速率=k2[A][B],反应速率与两种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均为一级,其和为二级,故该反应是二级反应,k2为二级反应速率常数,mol-1·L·s-1。再如
2A+B→C+D
速率=k3[A]2[B],方括弧上的指数是实验测定的,该反应方括弧上全部指数的和为三级,因此是三级反应。
对于某一特定反应,k仅是反应温度的函数,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十二、烷烃和环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
1.烷烃和环烷烃的来源
(1)烷烃的天然来源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含有一定量的其他烷烃如乙烷、丙烷和丁烷,以及少量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
(3)根据甲烷含量的不同,天然气可分为两种:干天然气和湿天然气;
(4)天然气水合物:由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将甲烷分子紧紧包裹而形成的有孔球状结晶物质,又称可燃冰。
2.烷烃和环烷烃的制法
(1)烯烃和芳烃加氢



(2)Corey-House合成

(3)由卤代烷制备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5246.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11 01:51 , Processed in 0.09097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