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分析自己以选择合适的MBA院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899 发表于 08-9-5 13: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商业报道[biz.icxo.com]消息:近来经常看到有些朋友为选择学校而困惑,我以前也发了相关的文章,但都只是从简单的侧面进行分析,不是很全面,于是对几篇文章进行了合并和归纳,但愿对一些朋友有所帮助。

  要确定自己到底应该上那所学校,首先对自己应该有客观的分析,如果,你自己感觉不够优秀(经历、从业背景、个人魅力等),那还是不要上名校,因为毕业后,名校虽然风光,但是毕业以后,从业的空间不大,因为企业给你高薪的同时,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你只能去更优秀的企业,如果能力一般,反倒让人瞧不起;小的企业又不愿意要你,怕你够不稳定,眼高手低。

  因此,我们要综合、客观的分析自己,要知道,企业永远只用5070分的人(市场相对价值)比如,你是清华毕业的,一般化的中小型公司不会用你,他们觉得你值90分,自己企业没有你发挥的空间,无法让你感到自己的价值;大型公司觉得你值60分,(大型公司在中国不过上万家而已,相对比较少)可以用你,但他们眼里觉得清华的学生应该是一流的,那么,就对你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一旦表现平平,那么,他们会说,MBA不过如此,只能给MBA丢脸而已;同时大的著名企业,用人是非常科学的,有显著的层次性,比如:司机、前台接待可能只要高中毕业生就行,研究生,比如MBA不可能让你去干普通的文员或一般职员;这是企业用人的层次性决定的,也是企业对人才的定位。比如:日本的空中小姐,只需要大专生即可,不会使用本科生,说白点,就是在2000多米的高空端盘子,你想一个本科生会安心吗?所以,有时不是工资待遇的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所以,我们面对企业的层次性需求时,我们自身是否准备好了,难道仅有一张MBA的空纸文凭,你自身的综合能力是否能够适应需求。清楚了这个道理,对于创维给北大光华MBA学生开出2000元底薪的价格,我们就不必诧异和惊奇了。

  松下公司素来珍视人才,却又偏偏尽可能地不用顶尖级的人才,而是“多多益善”中等的、可以打70分的角色。依松下的眼光,企业用人,固然素质越高越优越好。

  但是,那些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往往精神过分优越,自负感强烈,不太愿意与人平等沟通,默契合作,还容易抱怨环境影响了自己才能的发挥,计较企业给予的职位、待遇与其才识本领不相称,喜欢动不动就摆谱、“撒娇”、“撂担子”,以这样的心态来干事业,对企业绝非有利有益。

  反过来想,你是普通院校毕业的,你可能市场价值是50分,你有很大的增值空间,中小型企业,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时期,在企业成长的同时,你也有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舞台,实现了自己人才资本增殖,你也会有成就感。则一般较少傲、娇两气,多数对于待遇、环境容易满足,内心很看重企业交付的信任和委托,常常有一股子要与顶级人才比试身手、较量高低的念头。 因此,70分的人,特别富有竞争激情,乐于团结合作,握成拳头。如果使用得法,用到好处,这些70分角色同样会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使企业如虎生翼,活力不竭。

  显然,松下的这种“70分人才”观是极有见地的。它从心理学的角度,从组织行为学的层面,细腻而微地剖解了人才使用的利弊,于理于情,皆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许多职业经理人失业,也就是这个原因,你想,一个原来年薪30万的人,还会去愿意做年薪10万的工作吗?也许他宁可空闲,他也不想使自己掉价。但是它在市场上要找到相应的,能施展自己能力的巨大型舞台太少了。

  MBA人关于到底从那所大学毕业,就好象酒有不同品牌一样,虽然,我们知道“五粮液”、“茅台”、“剑兰春”;但你也不能否认“二锅头”,其实,关键还是在于酒自身的品质如何,而且喝“五粮液”、“茅台”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有钱人(高消费者),大多数人还是喝“全兴”、“口子窖”等等,而且“二锅头”,不管有钱人,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很喜欢,并没有人说它太差,关键是这种酒,是否有市场,大家是否愿意为它买单,这是核心。
沙发
liulei3415 发表于 09-2-27 20:55:13 | 只看该作者

MBA考试计划

一、第一阶段(5-8月):先研究一下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才开始复习。数学:用3个月的时间系统学习人大版经济数学(共三册微积分、线代、概率论),循序渐近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考试范围,尽量少做无用功,尽量把书后的习题做完。认真完成这项工作,你的数学基础就比较扎实了,基本概念、公式、题型OK了。英语:花2-3个月的时间背考研英语词汇6000左右(最好比MBA要求4500个多一点),每天保证滚动背单词80-100个,同时每天做阅读3-4篇。词汇手册星火的还可以,词汇要重点注意一下商业、计算机网络、社会学、心理学词汇。逻辑:最后用2周的时间复习一下形式逻辑教材,我们以前逻辑课的教材就不错。掌握一下形式逻辑的基本知识,最好形成图表和公式,注意逻辑方阵是重中之重,另外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或、与、非的关系特别是复合关系、转换关系一定要用公式搞清楚。二、第二阶段(9月-10月)先买到当年的考纲和考试中心出的考试指南,一般是8月份出来。先花2天时间赶紧研究一下考试大纲,要读细读透,明确考纲的变化,明白什么是要求的,什么是不要求,考试的内容、形式、分值、时间安排等等。我的经验是先数学、英语,然后再语逻。这样有一个好处,第一阶段复习的数学和英语可以趁热打铁。每一部份后的练习题要完全先背着做一遍然后再对答案,尽量把每一个题搞懂。注意锻炼做题的准确性,做到心到、手到。数学:机工版的例题太简单,后面的练习还不错,一定要一道一道的做完,最好每一节做在一张纸上,然后把它粘在书上,便于以后复习。最后这一阶段看看老师的讲义和笔记(你认真研究一下前几年的MBA数学真题就会发现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微积分和概率这部份,这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是你取胜的关键所在。做题的时候要注重效率,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参看太奇提供的详解。英语:重在阅读、完形、语法词汇的强化训练上,阅读和完形每天4-5篇,定时间做,计算准确度。侧重做一些经济、商务、贸易、管理、政治、心理等方面的阅读。语法词汇指南上的足矣,但一定要注意搞懂每一道题。单词可以安排背一遍考试大纲后的词汇表(第一遍)。语文和逻辑:用一周时间看一下指南上的基本内容,认真做一下后面的练习,主要是熟习内容、题型,有一个感性认识,体会一下考试的难度、自己的水平、以后的复习对策即可。三、第三阶段(11月份):全真模拟做教材上的历年MBA考试真题。注意做在一张答题纸上,并严格限定时间,做全真模拟,做完后再对一下答案,以此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差距。每做一套后应回忆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用红笔批注在答题卷上方。四、第四阶段(12月份):模拟考试数学模拟20套左右,东方飞龙的题不错(语逻一般,数学和英语不错),做的方法同三阶段。 11-12月大纲英语单词和词组背第二遍。语文看一些阅读和作文(材料作文且是议论文)有所帮助,另外基础知识中的错别字、病句、文学常识等只能看多少算多少了。五、第五阶段(1月份):最后冲刺先把学校政治的复习提纲找到,看2遍,心中有数。每科用2天时间先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笔记过一遍,做到基本考点、知识点了然于心;然后,看一下以前做过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和每次模拟考试后的心得,查漏补缺,以求逐步的完美,同时对考试的策略作出计划和安排。如此,面对考试就小CASE了,相信自己,相信有劳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最好交一两个网友,互相交流一下复习心得,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哟!还有在职考研,时间要抓紧,周1-5每天保证4个小时,周六、曰每天保证10个小时,上班时可以背单词,做数学题目次之。
板凳
zzg_cn 发表于 09-3-25 11:14:4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就按照这样办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1 20:03 , Processed in 0.08273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