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大学人文地理学 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豆棚瓜架 发表于 09-5-20 17: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大纲
※<前 言>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分支科学之一。它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现代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基本理论、学科发展以及人口、政治、经济、文化、旅游、语言、宗教、聚落、行为地理等分支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分析、处理并解决人文地理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为学生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人文地理学基础。

5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导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主要特性,认识学习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人文地理学基本特性中区域性研究重点的变化。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及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又称为人生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从理论上看: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关系,或是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
(2)从通论上看:人文地理除研究人地关系外,还研究其学科性质与特性、区位理论、文化景观、人类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相关等。
(3)从分支学科看:经济、人口、聚落、政治、行为、文化等都是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目前分支越来越细,出现了医药、疾病、难民、饮食、音乐、舞蹈地理学等分支科学。
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目的
      人文地理是研究人文现象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要阐明各国各地区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也就是从区域的观点来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或某地具有什么样的人文地理特征,并探讨其形成的原因、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和学科性质
一、学科性质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但由于它与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和地域性等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人文地理学是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地理科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1、区域性
2、社会性      
3、综合性
4、预测性        
5、统一性     
第三节   研究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参加社会经济建设实践
(1)重新认识工业布局原则
①   工业布局必须适应小工业群体大量出现的需要。
②   工业部门减少了对偏在原料的依赖。
③   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2)研究产业部门结构变化方向
①第三产业比重日益增高。
②知识密集型工业部门增加迅速。
(3)为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城镇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参与环保、环境分析预测、区域生态设计、协调人地关系
(5)参与国土整治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
(6)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规划与设计工作
二、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教育实践
三、大力加强理论研究,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过程,了解人文地理学基本思想的演变特征以及主要观念和主要学术流派的特点,掌握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思想观念,难点是人文地理学主要思想观念德历史演变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
1、中国古代人地思想的萌芽
(1)上古时期中国最古老的一些著作中就有人文地理方面的记载如《山海经》、《禹贡》、《穆天子传》等。
(2)先秦著作中不同人地观的思想萌芽。主要有如下四种基本思想萌芽:
①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萌芽;
②人定胜天思想的萌芽;
③天人相关论;
④因地制宜的思想萌芽。
(3)秦—清人地思想的发展   主要代表有司马迁、班固、王充、贾思勰、刘禹锡、
2、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希腊的地理学     在西方世界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源于古希腊。代表性人物和思想有荷马、希罗多德、希波革拉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埃拉托色尼、斯特拉波等。
(2)中世纪的地理学(5—15世纪)  在基督教世界有大艾伯塔斯、马可波罗等学者和旅行家。在穆斯林世界有马苏第等学者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人文地理学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地理学三原则的建立与资产阶级人文地理学的形成
(1)        时代背景   
(2)洪堡建立了地理学的第一原则—因果原则和第二原则—综合原则。其后,李希霍芬和拉采尔建立了第三原则—区域原则。
(3)卡尔.李特尔  德国早期区域地理学家,是公认的资产阶级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
2、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理论观念与流派
(1)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   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拉采尔等。
(2)二元论    代表人物有佩舍尔、李希霍芬、彭克等。
(3)或然论(可能论)  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维达尔、白吕纳等。
(4)适应论与生态论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罗士培、美国的巴罗斯等。
(5)文化景观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索尔和惠特尔西。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德国、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学派等。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三大变革
(1)和谐论   
(2)计量革命、技术革新和行为革命  
(3)关联运动  
2、现代新地理学的特征
主要有:科学方法论、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利用、计量方法的采用、加强了对区域的研究、对统一地理学的重新确认、科学预测、关联运动、新分支学科大批出现等。
四、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1949年以前
2、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
五、人文地理研究的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重点掌握人地关系论、区位论和可持续发展论的基本理论和中心思想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人文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观念,难点是人地系统及其空间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其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地关系论  Man land relationship
一、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
1、人地关系的含义
(1)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2)人地关系是一种客观的关系     
(3)人地关系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但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它又不同于一般人与自然的概念。
2、人地关系论是近代地理学思想论的高度概括,具有地理哲学的意义
二、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1、按发展的历程来看主要有:
    决定论、二元论、或然论、生态论与适应论、文化景观论等。
2、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1)因果观的人地观,可分为两种
①       必然论的人地观
②       或然论的人地观,
(2)非因果观的人地观,也可分为两种
①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人地观
②唯物主义非决定论的人地观
3、人地协调论
三、人地系统及研究人地系统的意义
1、人地系统
2、研究人地系统的意义
(1)一切人类活动都是在人地系统中进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
(2)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程度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改善
(3)人地关系论是地理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和精髓。
四、人地关系的再认识
1、现代地理学对人地关系不仅解释其因果更注重探究其规律;
2、现代地理学对人地关系更重视于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
3、古典人地观的哲学基础基本上是机械唯物论的,现代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4、从人地关系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来看,新人地观比旧人地观在广度上缩小而在深度上加强;
5、方法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
五、正确人地观的探求
1、整体的观念
2、微观的探索
3、动态的分析
4、进取的研究
5、区域的概念
6、辨证的关系
六、人地关系的协调
(一)协调论的提出与发展
1、协调论的概念,又称和谐论Harmony来源于希腊文字,意即联系、匀称,是指客观事物诸方面的配合和协调,亦指自然界多样性中的统一。
2、协调论的提出,正式提出首推阿努钦和费谢尔
3、协调论提出的背景与理论发展
(二)协调概念的主要含义
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有三各要点:
1、  协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2、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机的关系
3、协调是事物对立面的统一差异中的一致
(三)协调人地关系的原则和依据
1、协调人地关系的依据
2、协调人地关系的原则
主要包括:多级协调、重点协调、同步协调、统一协调、综合协调等
(四)协调人地关系的重大课题
1、人口、耕地与食物的协调
2、协调城乡聚落的建设发展等


第二节 区位论 Locationaltheory
一、区位论的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一)基本概念
1、区位  即人类行为场所选择的地点
2、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二)区位论的产生与发展
1、区位论的萌芽
2、代表性区位理论的形成
(三)研究区位论的意义  
1.区位论的萌芽
2.代表性区位论的形成
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海港区位论
3.现代区位论的新发展
(三)研究区位论的意义
1、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2、是将区位论深入研究的需要
3、是建立我国科学的区位理论的需要
二、区位论的主要理论
(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三)克里斯泰勒中心地学说
(四)运输区位论
(五)市场区位论
三、区位分析   
(一)基本概念
(二)区位因素分析
(三)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四)其他分析
(一)区位的概念
(二)区位因素分析
?      区位分析   
?      区位分析的内容
区位因素分析
?      区位因素一般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因素
(三)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1、空间相互作用的三要素
(1)互补(complementarity)
(2)干预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y)
(3)可运输性(transferabitity)
2、共生与制约
3、外力与内力
4、交通运输网络
(四)其他分析
?      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空间经济特征或经济地理特征分析等。
(五)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区位理论的新理论与新方法
1、组织决策方法
2、结构方法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定义
1、从自然属性定义
2、从社会属性定义
3、从经济属性定义
4、从科技属性定义
5、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定义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讨论
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括如下要点:
1、可持续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自然资源为基础
3、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环境的承载力协调
4、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
5、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为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的评判与实施
(一)可持续发展的评判
1、叶文虎等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评判法
2、胡涛等的复合系统分析法
3、牛文元的五要素评判法
即:资源的承载力、区域的生产能力、环境的缓冲能力、进程的稳定能力、管理的调节能力。
(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1、确立规划的范围和目标
2、广泛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料
3、综合分析所收集的资料
4、对各主要要素及各种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析确定适宜性等级
5、绘制综合性适宜图
三、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发展
(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透视
(二)发展带来的危机:人口、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全球性、两极化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一致性等
(四)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四、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环境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环境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2、面临的严峻挑战
(1)人口问题积重难返
(2)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4)经济发展模式尚未转变
(二)中国21世纪议程
1、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
2、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3、中国21世纪议程的特点
(1)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现了新的发展观
(2)重视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突出了保护资源与改善环境的战略
(3)注意到中国与世界环发的战略协调
(4)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文化和文化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认识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结构特征,难点是文化的形成与特点及其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一、文化概念
(一)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三)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定义的特点
1、该定义将文化当作行为的模型,而这种行为模型,既有外在的显型,又有内在的隐型;
2、该定义说明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播是靠符号而实现的;
3、该定义是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来解说文化的。
二、文化结构
文化的结构通常由三个层次所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它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2、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3、物质文化的时代性
(二)制度文化
又称为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制度。
(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又可以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
精神文化的不同层面
1、书面文化是以书面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它是借助书写的各种符号,跨越时空界限传递给他人。
2、行为文化是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是心理文化的直接显示。
3、艺术文化是代表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4、心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等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一、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一)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1、两者在其发展中,既随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
4、在竞争与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二)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和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一)形式文化区
(二)功能文化区
(三)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一)文化的扩展扩散
1、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      等级扩散
?      刺激扩散  
(二)文化的迁移扩散
1、迁移扩散的概念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2、迁移扩散的类型特点
3、文化扩散的原因
4、时尚文化的传播有快慢的波动和周期变化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      文化生态指文化现象与周围自然环境的明显关系,侧重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分布之间存在的关系。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五、文化景观
?      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所形成的综合体。
文化景观的特征
?      文化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      最重要的文化景观是聚落,聚落景观有城市与农村的差异
?      文化景观除有空间的变化外,还有时间上的变化。
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汤因比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从多种文明起源的情况分析中,提出了三个原则
1、挑战与应战原则
2、逆境美德
3、中庸之道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
?      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其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说明了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新教的基本伦理—命定论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      法国年鉴学派接受了维达尔地理学思想,认为地理学应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的生活的复杂联系,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      J.E.斯宾塞和W.L.托马斯所著《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了人地关系图式。


第五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世界与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了解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掌握人口移动的概念和形式,认识人口迁移的机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世界与中国人口分布特征,难点是人口移动的概念与形式特征。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一、人口密度
是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测量人口密度有许多方法:人口算术密度、人口土地密度、资源密度、经济密度、面积指数、比较密度等。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三、中国人口分布
?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之一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
?      其二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      其三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等。
(二)社会经济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3、经济活动方式
4、交通运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
一、概述
(一)概念  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
(二)重要性  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发达区域之间的人口消长主要是人口迁移和流动造成的;

②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迅速城镇化产生了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③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趋势明显,出现城市中心空洞化现象;

④     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世界性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
  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2、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      人口迁移的形式  形式有三种: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      英国人口学家拉文斯坦被公认为人口迁移研究的先驱,他提出了人口迁移的7条法则  
?      斯托福(S.A.Stouffer)提出了干预机会理论。
?      李(E.S.Lee)指出国内迁移与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及国内人们自身的差异有关。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通过时间”因素对任何迁移分析的意义在于,认识这样一个事实,即个人迁移的敏感性在其一生中是变化的。
1、居住历史分析  可以看作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
(1)生活史
(2)迁移类型
(3)迁移者和逗留者
(4)居住的持续时间
2、随机方法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
?      其他如政治因素、国际国内战争、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以及环境生态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迁移和流动。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特征,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掌握人口转变模式的概念和几种典型模式,认识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了解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世界与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特征,难点是人口转变的概念与几种模式的特征。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
一、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特征
1、极低的人口密度
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并已开始迁移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是生产系统化、机械化和能量化,从而提高了单位资本的产出水平,并完成财富的积累。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下降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增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和偌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兰迪的“三个序列:

2、布莱特的“五阶段”模式  包括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原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包括土地、淡水、森林、矿产资源与人口的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是以调节人口数量和质量为任务的一种社会政策,它是为达到特定目标,在国家的领导或指导下,对人口过程进行调节和干预。人口政策可分为两大类:
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3、中国现行的是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二、人口增长与发展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
1、人口容量的概念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2、适度人口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第七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的起源的理论与过程特征,认识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农业的发展与类型,能区别各种农业类型的不同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是农业起源的理论和不同类型农业的特征。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1、人口压力说   
2、宴享说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
(一)索尔的推论  
(二)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
(三)世界动植物的驯化
三、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形成
(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   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   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
(三)人类文明的出现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二、传统农业
(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
?      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
?      是一种生计农业
?      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
?      传统农业水平低,整个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  
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1、旱作农业
2、水稻农业
3、地中海农业
4、游牧业
三、现代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1、其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
2、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3、由于依靠机械、化肥、良种其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场的规模比传统农业大的多
5、其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二)现代农业的类型
1、种植园农业
2、谷物农业
3、牲畜育肥农业
4、乳品业
5、市场园艺农业
6、大牧场

第八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及其扩散的过程特征,认识工业的类型和工业区,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能客观地分析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及其扩散的过程特征,难点是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1、18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工业革命;
2、英国产品竞争力强;
3、海外贸易发达,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
4、政权转变位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对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重要作用。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与继续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首先向欧洲,其次向北美,最后向全世界扩散。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产业类型和工业区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包括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等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主要是制造业,它是加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区:
1、北美工业区
2、欧洲工业区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4、日本工业区
5、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三、其他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主要有第三、第四、第五产业的发展与工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和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等。
其中资源条件对工业企业区位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包括纺织、成衣、汽车、微电子的发展变化和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

第五节 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和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业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
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物质方面,如汽车等,其次在城市化方面,农村地区变成了城市,农业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农村生活方式变成了城市生活方式等。

第九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与地理人种的起源、发展与各地理人种的特征,认识种族主义的错误所在;掌握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了解世界与中国民族分布及迁移状况;认识民俗的形成与特点,能客观地分析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世界与中国民族分布及迁移状况,难点是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一、种族的起源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形态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也称人种。
1、多源论  
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二、种族的划分
(一)种族划分的标志
主要有: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等。
(二)世界种族划分
※ 布尔民巴哈(J.F.Blumenbaeh , 1725-1840年)是西方人类学鼻祖,他是第一个采用综合指标划分种族的学者,他将全球人种划分为五种:即高加索人、蒙古人、非洲人、美洲人、马来人。

目前国际上比较统一的看法是,将人类分成四大种群和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
2、黄色种族群
3、黑色种族群
4、棕色种族群
三、地理人种
※ 学术上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 世界上的地理人种
在地理人种以下又分为地域人种和小人种,
※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印度、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米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等。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第二节   民  族
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一)         民族的概念、形成  
(二)民族的特征   即四个共同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民族的分布可分出形式分布区与机能分布区两种:民族形式分布区都是一个集中的、并相连成片的地域;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
(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三节                   民俗与文化  
民俗即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一、民俗的形成与特点
(一)         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二)民俗的特点
1、内涵的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
2、外延的特征:承传性、变异性
二、民俗与环境
三、流行文化  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等。

第十章   语言地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起源、发展与特征,了解世界语言的分类与分布;掌握语言传播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语言景观的特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世界语言的分类与分布,难点是语言传播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一、      语言的概念与产生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社会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四)语言是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一)英语的形成与发展
(二)汉语的形成与发展
1、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4、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6、赣方言、客家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一、世界语言谱系
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种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其分类等级体系是:语系、语族、语支、语种等。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
(一)印欧语系  包括日尔曼、罗曼、斯拉夫、印度-- 伊朗四个语族
(二)汉—藏语系  包括汉语、藏缅、苗瑶、壮侗等语族
(三)闪—含语系  包括阿拉伯、西伯来等其他语族
(四)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包括芬兰、匈牙利、拉普等语言
(五)非洲语言  包括尼日利亚-刚果、科依桑、尼罗-撒哈拉语系
(六)马来-波利尼西亚以及其他语系
第三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
一、语言传播特性
1.   外延性
2.   连续性
3.   层序性
4.   复合性  
5.   竞争性  
6.   演化性  
7.   阶层性  
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
(一)地理集团的影响
(二)行政区划的影响
(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四)经济条件的影响
三、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      多语言国家的出现
第四节  语言景观
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
(一)         文字的本质特征  
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和语言符号相比,文字符号的特点是形、音、义三结合的,字型、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要素。
(二)         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
主要包括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文字等。
二、地名景观
(一)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3、反映历史方面
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
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二)西方国家的 地名景观


第十一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宗教的概念与世界主要宗教的特征,认识世界宗教的传播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宗教礼仪、习俗与地理环境的;认识世界主要宗教景观的基本特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世界主要宗教的特征,难点是世界宗教的传播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
一、      宗教的定义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
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  
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民族宗教  
属于民族宗教的有:
1、犹太教      3、道教      5、神道教
2、印度教      4、儒教
四、世界三大宗教
(一)         佛教  
  佛教的传播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为汉文系统,被称为北传佛教;

第二,        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属北传佛教中的分支,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为藏文系统;

第三,        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以小乘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

(二)         基督教  
新教的特征:

第一,        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

第二,        简化圣礼与节日

第三,        不承认天主教的圣传。

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在世界上信奉者最多,信徒遍及各大洲。中国也是其传播范围之一。

(三)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于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穆罕默德去世后,由于政治、宗教以及社会主张的分歧,教内发生分裂,形成各种教派,主要有逊尼派和什叶派。

公元7世纪前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主要经陆路和海路传入:


第二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
(一)移民  
(二)传播  
(三)领土竞争
(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关系
(一)神权政治  
(二)政府与宗教
(三)民族与宗教  
三、宗教组织   有的宗教有严密的组织形式,有的则很松散;有的有统一的教主,有的则表现为独立的教会。
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第三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
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
二、宗教与文化
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
第四节  宗教景观
一、基督教堂
二、伊斯兰清真寺
三、佛教寺庙

第十二章  聚落地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认识城市的概念与城镇划分的标准,掌握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及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了解集镇与乡村的概念和分类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城市的概念与城镇划分的标准及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难点是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聚落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一、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一)西方城市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
(1)初期发展阶段 1952-1960
(2)停滞、缓慢发展阶段1961-1977
(3)空前发展阶段1978-今
3、近5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第一,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其中特别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大;

第二,        除第一阶段外,自然增长在城市人口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第三,        我国城市化道路与国家政策关系密切;

第四,        内地与边疆地区城市有所发展;

第五,        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随对外开放而获得新发展。

(三)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
2、古代村落
3、城市兴起后农村村落的发展
4、现代村落的发展
二、城镇标准
(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
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
3、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其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
5、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定标准
(二)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
1、城市
  2、镇:
(三)聚落体系
1、城市体系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
(2)首位城市法则  
(3)农村聚落体系   
第二节  城市                       
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二、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二)地形与城市   (四)水资源与城市
(三)气候与城市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  
2、离散力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
2、扇型模型  
3、多核模型  
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一)城市景观
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是城市的著名建筑物,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
(二)城市感知
城市景观给人带来的印象因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等。
第三节  集镇与农村
一、集镇
(一)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
(二)集市  
二、乡村
(一)一般类型的乡村
1、密集型农村聚落  
2、分散型农村聚落
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二)活动型村落   
(三)特殊类型
1、     美国单户型         
2、集体农场型
3、经营性农场

第十三章  旅游地理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认识旅游的概念与区域特征,了解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的概念及评价,能客观地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旅游的概念与区域特征,难点是分析旅游开发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业的兴起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二、大众旅游的发展
第二节  旅游的区域特征
一、客源地与目的地
(二)客源地
(三)目的地
(三)交通连接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客源地与目的地相一致  
¨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 旅游者动机与决策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一)概念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田中喜一分类法  将旅游动机分为四类,即心情、身体、精神和经济的动机。
2、麦金托什分类法:分为身体健康、文化、交际、地位与声望的动机四类。
(三)影响旅游者动机的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
(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3)心理因素
2、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治安的因素,对人们的旅游行为有强烈的限制和影响作用。
二、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一)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二)最大效益原则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
(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
(三)旅游偏好
1、年龄
2、职业
3、学历
第四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地
一、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其明显特征是:
1、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和区域性、
2、时间上具有变化性
3、经济价值的不确定性
4、认知性和非旅游功能性
  目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

①     体验型评价

②     技术性评价

③     综合性评价,

二、旅游地

¨  风景名胜区
¨  自然保护区
¨  历史文化名城与古迹
¨  国家森林公园
¨  国家旅游度假区
¨  主题公园

第五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四)         旅游与就业  
(五)旅游与税收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七)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1、旅游过度超前发展

2、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关系
1、     独立关系
2、     冲突关系  
3、旅游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旅游与植物  
2、     旅游与水质量  
3、     旅游与大气质量  
4、     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
(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     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①   建筑污染
②   带状发展和蔓延
③   基础设施超负荷
④   与本地居民隔离
⑤   交通堵塞
2、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一)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二)示范效应
(三)旅游和社会道德
(四)旅游与宗教
(五)旅游与语言
(六)旅游与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与交流
旅游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与三种因素有关:即游客,
时间、空间和交流,文化经纪人。
(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以工艺美术为例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     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


第十四章   行为地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行为地理学的概念及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的类型与特征,了解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的几种典型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行为地理学的概念及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是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的几种典型模式。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
一、环境知觉与认知
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波特斯认为有三种环境,即现象环境、个人环境和条件环境。
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
二、地理物象
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三、物象评价与行为
第二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
一、行为空间
    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它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
   人类社会的日常活动行为主要涉及人们的通勤、购物、闲暇等活动行为。从总体上看,空间行为呈距离递减的规律性。
(一)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
1、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与购物行为空间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即马歇尔消费型(理智型)、巴甫洛夫消费型(刺激型)、弗罗伊德消费型(情绪型)和维布雷宁消费型(受团体影响大,好胜型)。
2、商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商业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3、     居住地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居住地环境条件包括交通条件、位置条件、自然条件等,条件好购物行为空间范围大,购物决策面拓宽。
4、     社会环境与购物行为空间
(三)         交际与闲暇活动行为空间
邻里、同事、友人之间的交际活动随距离的增加,交际次数减少;亲属之间的交际活动则较少受距离的限制。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
¨  迁移的距离偏移  
¨  迁移的方向偏移
第三节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在区位决策行为研究中,美国学者普雷德(A.Prid)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所建立的行为矩阵是进行区位决策行为系统研究的早期尝试。

¨  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其“区域科学导论”的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第十五章  政治地理学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政治地理学的概念及政治地理要素,掌握国家的概念及国家的基本特征,认识国家权力要素及其国家实力分析,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与基本特征,基本掌握几种主要的地缘政治模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国家的概念及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国家权力要素及其国家实力分析,难点是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的地缘政治模式。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主要为采用多媒体演示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政治地理要素
一、      政治地理现象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
二、政治地理单元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称为政治地理单元。它分为三个级别:即国家级、国际级、国内级。国家是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最重要的政治地理现象。
三、政治地理结构
(一)政治空间结构
它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二)         政治实力结构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每一权力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的实力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四、政治地理过程
(一)         政治扩张  
(二)         政治整合  
(三)         政治分离
(四)         主权的变化  
第二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
一、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拥有确定的领土
(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三)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四)拥有主权
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拥有、占领、防御某一领土空间的偏好,这就是所谓领土权。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领土主权。
(一)         领土规模   
各国领土面积的差别甚大   
(二)         领土形状   
(三)         领土位置   
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
(一)         首都   
(二)         核心区  
四、边界与边疆
¨  地理学家按传统把边界分成“自然边界”和“人为边界”两类。
¨  自然边界是以双方共认的某种自然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边界。
¨  人为边界多采取民族作为划分依据。

第三节     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一、国家权力要素
(一)         领土空间         
(二)         自然资源   
(三)  人口规模  
(四)  经济水平  
(五)  军事实力  
(六)  科学技术
(七)  国民士气
(八)  政府质量  
评价一国政府质量一般从如下方面进行:
1.政治性质  
2.政府的法制化、民主化程度  

3.政府的机构和效能  

4.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二、国家实力分析
(一)克莱因的综合实力方程
(二)“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第四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1.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
2.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一)马汉的“海权论”
(二)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三)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
(四)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5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第一章  人文地理导论    2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4     
第四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    4     
第五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4     
第六章  人口与发展    4     
第七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3     
第八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3     
第九章
  种族 民族 民俗    4   

第十章  语言地理    4     
第十一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4     
第十二章  聚落地理    4     
第十三章  旅游地理    4     
第十四章  行为地理    2     
第十五章  政治地理
沙发
ialj 发表于 09-5-20 19:48: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
板凳
alien4789 发表于 12-8-7 09:56: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人,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09:26 , Processed in 0.26678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