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验心理学] 有关于实验心理学的一个问题想请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alibote198621 发表于 09-8-24 21: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滢《实验心理学》 2000.7 出版的。在第20-21页,关于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设计的一个问题: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设计

R  O1   X    O2
R  O3         O4


关于设计的显著性检验,书中认为,以下两种检验方式及解释方式是不正确的。为什么???我不太理解,有哪位高人可以指点一下,谢谢。
1  通过分别对实验组、控制组前后侧成绩进行差数显著性检验,认为如果实验组前后侧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前后侧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将归因于实验处理的作用
2  通过分别对实验组控制组前测成绩,以及实验组、控制组后侧成绩进行差数显著性检验,就认为,如果两组前侧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后侧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这也提供了实验处理有效应的证明。
11#
 楼主| halibote198621 发表于 09-9-12 23: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半空静止 的帖子

hehehhehheheheh
10#
 楼主| halibote198621 发表于 09-9-11 23: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dd276671897 的帖子

谢谢了,我再想想
9#
小梳子 发表于 09-8-29 10: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freeze5 的帖子

正解,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的出现不是统计手段出了问题,而是实验设计的问题。
8#
freeze5 发表于 09-8-28 22:06:54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说的是,如果出现了天花板效应,那么按照朱滢说的正确的方法(计算差值再检验)不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么?
7#
小梳子 发表于 09-8-27 20:39:1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这两种方法之所以错是因为相对于增值分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它们都经过了两次统计决策,提高了统计误差,这样得到的统计结果更不可靠。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6#
笔为剑 发表于 09-8-27 18:06:21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在07年的统考中,即使按照朱滢所说的“错误方法”来答题,也可以给分。
所以……统考的阅卷还是比较宽松的。当然,也可能是命题人认为朱滢所说的问题并不严重。
5#
 楼主| halibote198621 发表于 09-8-27 17:5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dd276671897 的帖子

谢谢,我思考一下。。。呵呵
地板
dd276671897 发表于 09-8-25 23: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halibote198621 的帖子

关于往前延伸的 意思就是假设如果有一个预测的话 那么画出来的情况就是实验组在预测和前侧之间也有了提高 因此前侧到后侧之间的提高不一定是由于实验引起的 而可能是由于实验组本身就有提高的趋势~~我就能说到这么个情况 再细我也说不清楚了 明白了吗~~我要是想起来怎么说得更明白 再跟你说~~
板凳
 楼主| halibote198621 发表于 09-8-24 23:1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dd276671897 的帖子

谢谢2楼,我需要好好消化消化你的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22 18:12 , Processed in 0.09817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