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之明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方法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朱颜绿鬓禁 发表于 10-8-23 11:1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节选自徐之明《2011思想政治理论超级红宝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分导读
在研究生考试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各科目当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性最强,区分度最高。
所谓理论性最强,是指其内容比较抽象,需要理解的东西相对多,单凭机械的记忆难以透彻把握。所谓区分度高,是指在考试中它拉开分数的功能最大。因为诸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科目,主要靠记忆和背诵。而记忆与背诵,大家的水平一般不容易拉开明显的差距。
既然本科目的理论性最强、区分度最高,就要求考生们将它当做主要矛盾给予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八章构成。这八章内容由三个版块逻辑地联系起来:第一、二、三、四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具体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处于方法论的地位。第五、六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它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具体的研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展开。第七、八章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结论。
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中,前两部分难度比较大。
那么,如何攻克它们,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异。在众多的方法中,有三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抓住“点”。所谓“点”,就是基本概念。理论属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概念是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对基本概念不仅要熟练记忆,而且要理解到位。理解的方法是先把握概念的核心词;然后掌握其定语。如此操作,不仅全面,而且重点突出,具有层次感,符合思维的顺序和节奏。
其次,把握“线”。所谓“线”,就是基本的论断。这些基本论断通常是命制客观题的直接素材,熟练记忆等于径直得分。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练记忆也是理解的基石。
最后,在掌握基本概念、重要论断的前提下,将知识串联为逻辑体系。画逻辑图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分导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其综合性强不但表现在本门课程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融合而成,而且其知识点前后交叉、贯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共有十五章内容,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由总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属于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和精髓。本部分内容尽管是对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特征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介绍,所以考生备考的重点放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识记上即可,尤其要加强对一些相近、相关概念的辨析,以提高解答客观试题的能力。第三章和第四章属于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考生备考的主要方向是理解相关的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另外,本部分内容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相关内容交叉,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命制主观性的材料分析题,考生备考时应该将这两门课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复习备考,以应对主观性试题和跨章节、跨学科的试题。第五章到第十五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不管是从涉及的内容来说,还是从其所占的篇幅来看,都是本门课的重点,主要的内容在以前的历年考题中都被考查过,所以考生备考的精力和时间都应该放在本部分,既要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概念以应对客观性试题,又要识记相关的原理及相关的知识点以应对主观性试题,以及跨章节、跨学科、联系时事的综合性习题。
根据考纲规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试卷中是分值最大的一科,约为30分,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将这门课作为重点。根据题型结构和考查的分值的分配比例,本门课总分30分中,其中单项选择题约4~5道,每道1分,共计4~5分;多项选择题5~6道,每道2分,共计10~12分;材料分析题1道,计10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分导读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至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919至1949)和“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辉煌的历史征程”(1949至2007)三段近170年的历史。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别于高校的历史课,它是通过近现代历史来学习政治理论,这一点是广大考生要高度重视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说来,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四、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思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分导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崭新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必修的公共课程,是研究生考试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新增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等特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八章构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部分;前六章为思想道德修养,后两章为法律基础。这八章内容是由四个板块逻辑地联系起来的。第一、二章涉及的是思想教育方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传统和民族精神;第三章涉及到成才教育方面,是思想教育的引申,因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第四、五、六章涉及到道德教育方面,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公德、职业精神和家庭美德;第七、八章涉及到法制教育方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为重点,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
其中第二章、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七章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内容,难度很大。在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进行了考查,因此,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对这几章的内容应当有所侧重。
经过分析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真题,我们发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部分的考查角度和方向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对考生主观能力的考查较少;第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此,建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集中力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基本概念、基本论断、要害知识做到熟练背诵;第二,联系现实热点问题,将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名言警句等与相关知识点之间建立起呼应关联。
根据《考试大纲》的安排,本科目考试分值为18分:其中含单选题4道,多选题2道,分析题1道。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分导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原来是一门完整的课程。考研课改后,从这门课程中提取了10多个考点,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核内容。
   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其一,现实性。本课程的内容密切联系实际,现实感突出,基本上都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个特点,一方面使同学们学起来比较亲切——因为许多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能够直接挂上钩;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因为许多东西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处在变动当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二,开放性。本课程所涉及的原理不多,许多论断、看法见仁见智,不甚规范。这个特点,使得不少同学对这门课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困惑和迷茫。
   其三,陌生性。在本科教学当中,《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存在。既然政策定位为选修,其结果就是许多同学根本没有修。
根据本课程现实性、开放性、陌生性的特点,以及考纲规定本课程只考查一道分析题的考试要求,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当做到:
其一,独观其大略。所谓大略,就是最基本的框架论断。因为枝节的知识既不考也说法不同,无需纠缠。
其二,把握是非方向。所谓是非方向,就是知道孰是孰非。例如“经济全球化”,要知道对其应当一分为二地对待;比如“政治多极化”,要知道对其持肯定的观点。
其三,密切关注热点。本课程考题的命制,通常与现实紧密结合。所以在平时应适当留意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对那些与热点关联的考点,重点给予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8 05:43 , Processed in 0.08907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