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心理学] 防止概况不足,要呈现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jk1171 发表于 11-9-5 17:5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A 正例 B规则 C反例 D变式
答案是变式,但陈琦书上好像并没有说啊,而在p274页,他写道:正例包括了许多无关因素,但是这些无关因素能防止学生出现概况不足。
所以不应该选A嘛?
17#
 楼主| tjk1171 发表于 11-10-6 18:43:41 | 只看该作者
cool156076 发表于 2011-10-6 17:55
正例是静态的,代表着具有概念的核心属性和一些无关属性的概念的范例,而变式是动态的,是呈现多个正例或反 ...

不错,呵呵,教心就看了一本刘儒德的
16#
cool156076 发表于 11-10-6 17:55:51 | 只看该作者
正例是静态的,代表着具有概念的核心属性和一些无关属性的概念的范例,而变式是动态的,是呈现多个正例或反例以便于辨别和区分核心属性和无关属性,变式的作用既可以防止概括不足,也可以防止概括过度,总之目的是对概念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提取,如果正例和变式在一起当然倾向于变式,当正例和反例在一起就更加倾向于正例,变式是正例的动态操作,这种动作序列才是防止概括不足的最有利措施,并不是静态的正例本身。有关于详细的概念请参照冯忠良2000版《教育心理学》知识一章。
15#
相、 ̄ィ訁 发表于 11-10-3 18:23:33 | 只看该作者
tjk1171 发表于 2011-10-3 18:15
根据荆棘龙龙的回答,我感觉D也是不错的,因为变式实际上就是正例啊!所以要呈现的是正例中的变式,当然实 ...

嗯,只有这样了!!!
14#
 楼主| tjk1171 发表于 11-10-3 18:15:07 | 只看该作者
相、 ̄ィ訁 发表于 2011-10-3 16:16
楼主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我也觉得应该是选择正例!

根据荆棘龙龙的回答,我感觉D也是不错的,因为变式实际上就是正例啊!所以要呈现的是正例中的变式,当然实际上好像也没什么区别,所以不纠结了,考上了就拼人品了
13#
相、 ̄ィ訁 发表于 11-10-3 16:16: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我也觉得应该是选择正例!
12#
 楼主| tjk1171 发表于 11-9-12 11:35:43 | 只看该作者
荆棘龙龙 发表于 2011-9-11 23:58
你自己那本陈琦的书,不正是具体地说了这个吗?如果想看看其他的,就去找找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那本认知心理学 ...

好的,感谢!
11#
荆棘龙龙 发表于 11-9-11 23:58:42 | 只看该作者
你自己那本陈琦的书,不正是具体地说了这个吗?如果想看看其他的,就去找找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那本认知心理学吧,我还发了一贴,但是要审核
10#
荆棘龙龙 发表于 11-9-11 23:56: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联系上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提出的著名问题,叫黑天鹅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其实这也可以联系上,我们考研的政治,毛泽东在矛盾论不是说过吗?决定事物的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内因是决定事物的本质,外因只是决定事物的形式,这个无关因素就是一种形式了。进一步来讲,我们进行概括,其实都是一种归纳推理,归纳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它们的共相,进而推理得出事物的本质。
9#
 楼主| tjk1171 发表于 11-9-11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荆棘龙龙 发表于 2011-9-11 23:43
"正例包括了许多无关因素,但是这些无关因素能防止学生出现概况不足。"要扣字眼,无关因素。白马非马,这个 ...

理解其实倒能理解,不过有哪本书上具体说了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7-25 07:15 , Processed in 0.09363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