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一起分析下2012年真题的最后一道实验题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6 22: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83.请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研究一:为研究家庭经济环境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研究者随机选择了某市家庭经济收入高、低不同的两组儿童各 50 名,在控制了除经济收入外的其他重要的额外变量后,测量了这两组儿童分别在 1 岁和 2 岁时的语言发展水平。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 1 岁时不存在语言发展上的差异,但在2 岁时差异显著,表现为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儿童比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拥有明显的语言优势。据此结果,该研究推论,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会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研究二: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呈现伪证是警察审问嫌疑人获取口供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了证明其可靠性,研究者设计了一个2(高、低易感性)×2(有、无目击者)的完全随机实验。其中,易感性“高、低”是指被试分别以快、慢两种速度输入字母,目击者“有、无”是指主试同伙报告“看见”或“没看见”被试是否敲击了“空格”键。因变量指标是被试顺从、内化和虚构的人数比例。“顺从”是指被迫承认敲击了“空格”键,“内化”是向别人叙述自己敲击了“空格”键,“虚构”是指向主试承认自己敲击了“空格”键。结果发现,被试有 69% 表现出顺从, 28% 表现出内化,9% 表现出虚构,经检验差异显著。尤其是在高易感性和有目击者条件下,被试最有可能表现出顺从和虚构。这表明,呈现伪证能够使人们更易接受被指控的结果。该研究据此推论,警察审问时通过呈现伪证引出的供词并不可靠。

(1)这两项研究各自存在哪些不足?请说明理由,并分别给出改进的建议。
(2)试根据研究评价标准,分析这两项研究所存在问题的性质,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觉得:

   一:

  1.第一个实验的自变量混淆,即婴儿时期(1-3岁)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会对婴儿语言的发展产生影响,成熟和测验的交互作用存在,所以语言发展的结果不是单由经济条件引起的;

     2. 第一个实验的自变量过于笼统,操作定义不明确,经济条件表现在什么方面,教育,环境……没有说明;

     3. 第二个实验中由于实验环境的人为性(与真实审问的情景相差甚远)导致外部效度降低,即不能有效的将此次实验的结论推论到现实活动中

   4. 第二个实验更侧重于被试对于无意识行为的“顺从”和“虚构”,但真实的审问是有充分的意识活动的情景,与实验情景不同;


  二:

    1. 实验一反应的是内部效度较低的实验,实验二是外部效度较低的实验;

    2. 一个实验的内外部效度是统一又排斥的两个检验标准;一个好的实验是可以既保证高的内部效度也能保证高的外部效度,而如果想得到高的内部效度就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必然又会减小实验结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反之亦然,如果要保证与真实情境相似则在实验中就不能保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明确关系;


  个人观点,大家一起来讨论::



16#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9 08:50:26 | 只看该作者
lulumanman88 发表于 2012-11-18 23:53
研究一,说明严格控制经济条件外的额外变量,所以题目说的不是额外变量的控制。
我记得朱老师的另外一本实 ...

嗯,所以是因变量的水平选择有问题吧,统计应该用方差分析;谢谢~~
15#
lulumanman88 发表于 12-11-18 23:5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umanman88 于 2012-11-18 23:55 编辑

研究一,说明严格控制经济条件外的额外变量,所以题目说的不是额外变量的控制。
我记得朱老师的另外一本实验设计的书上写着,因变量的水平两个是 不太够,3个以上比较好。特别是这么接近的年龄差,还属于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觉得主要是自变量水平的选择有问题,影响了内部效度
统计也是有问题的,不能一岁的时候相比较,二岁的时候相比较。要用两个组一二岁之间的差异值来比较。
14#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8 21:14:59 | 只看该作者
圆2013梦 发表于 2012-11-18 18:58
研究二写的有点简单,第一遍看的时候没看明白,现在也是似懂非懂。印象中记得在《普通心理学研究故事》这本 ...

嗯嗯,麻烦你也分享下书中是怎么分析的~~
13#
圆2013梦 发表于 12-11-18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二写的有点简单,第一遍看的时候没看明白,现在也是似懂非懂。印象中记得在《普通心理学研究故事》这本书里貌似有这个研究,抽时间去图书馆翻翻
12#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8 11:57:54 | 只看该作者
x313229989 发表于 2012-11-18 11:15
你看题目描述  1岁的时候两组被试没有显著差异  2岁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
这里统计方法用的是不对的  对随 ...

用方差分析得出经济和成熟的主效应再得出经济成熟的交互效应,在主效应明显的前提下分析是否存在差异,good!

那题目中的问题怎么回答呢? 第二题的问题中,是反应了内部效度低和外部效度低的情况么~~~
11#
x313229989 发表于 12-11-18 11:15:12 | 只看该作者
bai_2857 发表于 2012-11-17 23:38
经济条件和年龄变化交互作用不也是额外变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么~

1-2岁,言语刚刚发生,单词句和简单 ...

你看题目描述  1岁的时候两组被试没有显著差异  2岁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
这里统计方法用的是不对的  对随机设计不能这么检验  这个朱书上设计那块有说 但是不详细
按冲刺上说  实验引入年龄变量 也是想要考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故要用
方差分析的方法  分别计算 经济环境  年龄(这个可以省略) 经济和年龄的交互作用
这3个的效应是否显著
因为随机分配 我觉得成熟和测验的交互什么的  也应该是一样的
生理成熟当然是对言语发展有影响的,题目的思路也没有各自比较2岁和1岁的差异 比较的是两组的差异
虽然方法用错
我觉得纵观这个设计  额外变量的控制是没有问题的 (测验通过随机控制,成熟通过统计方法控制)

10#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8 08:22:21 | 只看该作者
judyvslover 发表于 2012-11-18 08:12
原来在这里

欢迎讨论~~
9#
judyvslover 发表于 12-11-18 08:12:42 来自手机设备或APP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在这里
8#
 楼主| bai_2857 发表于 12-11-17 23:38:26 | 只看该作者
x313229989 发表于 2012-11-17 18:24
在控制了除经济收入外的其他重要的额外变量后,     题目想说明 额外变量控制是没问题的
至于操作定义  我 ...

经济条件和年龄变化交互作用不也是额外变量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么~

1-2岁,言语刚刚发生,单词句和简单句的发生阶段,尤其词汇在这个极端的发展,成长的效应显著,不能归因于经济条件;

加长测验时间我觉得很正确,可以延长测验,减少成长的效应;

能解释一下统计的缺陷在哪里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8-16 10:47 , Processed in 0.1214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