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教案及思考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ili 发表于 06-4-11 11:1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一)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人类社会的早期,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人类就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开始了积累地理知识和资料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也不断的变化,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时期,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地理学进入近代科学阶段;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作用的综合体,一般来说,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的主线。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二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起发展变化的趋向。
1、注重区域与空间研究
2、人地关系研究的传统
3、对时间序列的关注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比较强的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表现在其历史性上。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饿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二)区域性: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三)综合性: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的综合,从总体特征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的出正确的结论。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其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个横断学科。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古今中外约250多个概念
    古代中国,文化:文治教化
    古代西方,文化:培育、栽培、耕耘日常生活,文化:文学、艺术、宗
广义的文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
(一)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例如,人类的衣、食、住、行,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都属于物质文化。
具体的器物
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体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精神、欲望、智慧、爱好等。
物质文化的特点:
        物质性。物质文化是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能反映出创造者的主体的意识。
        基础性。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其他形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通常以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时期文化的标志,例如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        时代性。物质文化与物质生产的技术发展有关。
(二)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
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
正式制度:由权威机构颁布实行的正式条文。
(社会的完善是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与和谐。否则,必然影响正式制度的效用。)
组织机构:实施制度的组织机构
制度文化的特点
   强制性和权威性。
   动态性。随着物质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   独立性。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当其在人们观念中影响深刻并形成理论体系后,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三)精神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的特点:
     时代性。
欧洲中世纪:在宗教控制下,信奉上帝或相信天命是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从神的意志引申出社会和国家制度――“君权神授” 。
     民族性(地域性)。精神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大家族农业经济组织产生的血缘社会的民族心理反映在政治思想上,使政治思想与宗法伦理有紧密联系――“君臣如父子”。
精神文化的结构:
1、书面文化:以书面形式凝固化的精神文化
借助书面符号,使人类的文化得以跨越时空的传递、扩散,避免了经验重复,从而使文化获得较快的发展。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书面文化是经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具有比较确定的外在形态与内在含意。
2、行为文化: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
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行为文化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者之间。它与书面文化均属于精神文化的外在形态,书面文化具有外在的固定形态,而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在活动形态。
在不同民族、不同集团,或不同时代,相同的精神文化并不具有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反之相同的外在活动形态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精神文化内涵。
3、艺术文化: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艺术文化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艺术价值是思想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艺术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古今中外,艺术形式往往差异很大,彼此往往不能相互沟通。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本身只能在使用汉字的国度流行,而书法艺术又往往与中国的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4、心理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产生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价值观等所组成的有机的总体结构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在风俗习俗、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意识、宗教情绪、感觉认识、民族性格里感性的、直观的反映,是属于初级层次。
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初级层次进行理性思考和艺术加工的成品(以著作、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包括:
基础意识形态: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
上层意识形态:艺术、宗教和哲学。
文化的结构模式:文化的“三位一体”,文化结构上三种文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案例分析】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典型。
     民居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
     我国典型民居多由四合院,或多个四合院组成,可以容纳几代多子女家庭聚居在一起。是我国传统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
     民居的建筑装饰、室内摆设,例如砖雕、木雕上的人物、花草、动物以及墙上挂的字画又都是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一、人口密度;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
   人口算术密度:土地总面积
   人口土地密度:可居住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地面积
   人口资源密度
   人口经济密度:GDP、GNI、商品零售额
   面积指数
  比较密度
二、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一)分布特征:极不平衡
   海陆分布
   中低纬指向
   近海岸指向
   平原指向
   洲际分布
   国家间差异
(二)一般规律
   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
   东亚和东南亚
   南亚
   欧洲
   北美洲东部
   四类人口稀疏区
   高纬
   高海拔
   湿热
   干旱
二、中国人口分布
  东西差异:胡焕庸线,瑷珲-腾冲线
  沿海与内地的差异
  垂直差异:低地指向
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五大资源
  气候
  地形
  土壤
  水体
  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   经济发展水平
   经济活动方式
   交通运输条件
(三)历史和政治因素
  历史因素
  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
一、基本概念
  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
  人口流动:暂时性
  人口迁移:非暂时性。移民、迁出地、迁入地、迁出率、迁入率、净迁移率
•人口移动的重要意义
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  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  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
  发展中地区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经济空间分布的协调
•人口移动的历史发展
   远古时期
   农业社会时期
   近代工业社会时期
   欧洲―新大陆地区
   非洲―新大陆地区:奴隶贸易
   亚洲―新大陆地区
   现代社会
   国内移民:城乡之间、落后与发达地区之间
   暂时性移民:劳务
二、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1年左右)。
  永久性迁移
  非永久性迁移:暂时性移民,劳务输出
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   永久性国际移民规模下降
   非永久性劳务输出成为主流
   国际难民增加:政治难民、生态难民
   发展中地区智力(人才)外流不断扩大
   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
主要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州
主要人口迁出区:欧洲、拉丁美洲、亚洲
主流――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2、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在国家内部的空间移动。包括:
  地区间迁移
  城乡间迁移
  城市间迁移
现代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  规模不断扩大
  组织性移民增加
  城乡间迁移是主流:发达地区的逆城市化;发展中地区的城市化
3、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研究
  拉文斯坦的人口迁移空间取向研究:英国人口统计学家,7条人口迁移法则
  李对迁移规模的研究:美国人口学家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  环境变化产生的刺激性因素
  经济因素
  政治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移民
  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 本帖最后由 豆棚瓜架 于 2009-6-20 18:05 编辑 ]
沙发
 楼主| dili 发表于 06-4-11 11:17:2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
    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
    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
    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增长
   农业发展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
   人口发展的特征
  高出生、高死亡
  长期缓慢增长
  波动性增长:自然灾害、疾病、战争等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的死亡率
   死亡率下降
   原因分析
  经济发展
  社会改革
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  科技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出生率
   早期的出生率上升与后期的下降
   原因分析
  人的意愿:控制家庭规模
  婴儿死亡率下降
  经济发展
  城市化的发展
  国家政策
(三)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   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日趋显著: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
发达国家人口            发展中国家
占世界的比重            占世界的比重
   1650年,20%              80%
   1950年,32%              68%
   1998年,20%              80%
   2050年,13%              87%
(预计)
•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差异
四、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    公元1800年,世界人口达到第一个10亿
    130年后(1930年),世界人口第二个10亿
    30年后(1960年),世界人口第三个10亿
    15年后(1975年),世界人口第四个10亿
    12年后(1987年),世界人口第五个10亿
    12年后(1999年),世界人口第六个10亿
倍增
   1650年(工业革命初期)世界人口约5亿,人口倍增时间1500年
   1800年,世界人口10亿,倍增时间150年
   1930年,世界人口20亿,倍增时间80年
   1975年,世界人口40亿,倍增时间45年
   2010年,世界人口预计80亿,倍增时间35年
趋势
      目前,全球每年净增人口约8000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3人/km2
   以目前速度,2600年平均人口密度约1人/m2:2800年(包括海洋面积)120人/m2(热极限:人类会因为无法耗散自身生命活动所产生的热能而遭到毁灭)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
    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    兰迪的“三个序列
   原始阶段:极高出生、极高死亡、极低增长
   中间过度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   现代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    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
   阶段一:人口高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
   阶段二:人口过渡增长阶段,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下降
   阶段三:低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
    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   高位静止阶段(HS):高出生=高死亡
   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开始下降
   后期扩张阶段(LE):出生率开始下降
   低位静止阶段(LS):低出生=低死亡
   减退阶段(D):出生率??死亡率
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数量界限
  原始静止时期
  前现代时期
  转变时期
  现代时期
  现代静止时期
(二)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   经济发展
   政府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和模式
   加速增长阶段(AG)
   负增长阶段(NG)
   高速增长阶段(HG)
   减速增长阶段(DG)
   波动增长阶段(FG)
   持续增长阶段(SG)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
(一)中国人口增长的历程
    公元前21世纪(夏)人口约1350万,约占世界的20%,人口增长率0.6‰
    封建社会时期,增长率1.2‰
初期:战国至隋代(1090年)人口2700   6000万,(其中最高记录汉代人口约6500万)
中期:唐代至元代(750年)人口约0.8-1.1亿
晚期:明清(470年)人口在18世纪突破2亿、3亿和4亿
    近代,增长率2.1‰。1949年,人口5.4亿
    现代(1949-2000年),平均增长率17‰,2000年人口12.7亿(仅包括大陆人口)
中国人口增长现状
   目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9‰左右
   每年绝对增长量1300万
   每天的新生人口相当于一个军的编制
   2040年前后达到人口峰值,约16亿;此后趋于平衡或缓慢回落
(二)中国人口转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机制
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   土地资源
   淡水资源
   森林资源
   矿产资源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   人口的自然构成:年龄、性别。
   人口的社会构成:职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阶级、民族、种族等。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   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性比例92-106
   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年龄金字塔图、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系数
   人口文化构成的影响:成人文盲率、中学和大学入学率、人口中大学生比例和科技人员比例、初级教育普及率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发展
   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   抑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
一、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   生产者
   消费者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马尔萨斯:1788年,《人口原理》
•       两个公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食;人口的繁衍是必然的――性
•       两个级数:
人口增长的几何级数(2、4、8、16、32、64、128、256……
食物增长的算术级数(1、2、4、8、10、12、14……)
•       两种抑制:
积极抑制(客观因素),疾病、战争、饥荒、瘟疫……
预防抑制,主观控制生育
马寅初:1957年,新人口论
人口激增产生五个矛盾:
•       人口增长与经济建设资金积累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生活水平之间
•       人口增长与工业原料需求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和发展科学事业之间
•       人口增长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之间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   人口容量:人口承载量,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   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理想人口数量。
  经济适度人口
  实力适度人口
   意义
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  国家人口战略的制定
  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影响
板凳
wuguoying 发表于 06-7-6 12:22:4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发完啊
地板
沙破狼 发表于 06-7-25 20:43:43 | 只看该作者
thank you
5#
strumbb 发表于 06-9-14 18:29: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接着发啊.你的帖子我可都下了.
谢啊~
6#
longyin 发表于 06-9-16 10:18:09 | 只看该作者

x

x
7#
longyin 发表于 06-9-16 10:19: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啊,能不能发完?拜托啦

谢谢楼主啊,能不能发完?拜托啦
8#
sophia小米 发表于 06-10-18 17:36:29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了 ,好有用
9#
1314RUBY 发表于 06-10-26 12:45:1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哦,谢谢斑竹
10#
peixueqinghua 发表于 06-11-4 22:11:5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的非常感谢,希望能发完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4-12-23 15:00 , Processed in 0.10444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