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2:2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11.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讲 新闻价值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讲 新闻真实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讲 大众传媒的职能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5.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六讲 新闻出版自由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讲 新闻法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讲 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讲 宣传学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9.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第十讲 舆论学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
 10.3 考研真题及典型题详解
                                                                                                                                                                                                    内容简介                                                                                            


??陈力丹著的《新闻理论十讲》(新闻传播学通用系列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新闻理论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新闻理论”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力丹著的《新闻理论十讲》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本书是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教材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理论考研真题,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所选考研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
(3)补充典型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新闻理论相关辅导资料,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4)最新考研真题和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考研真题和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视频讲解和真题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新闻传播类(www.100xuexi.com)提供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等各种新闻传播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电子书、多媒体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力丹著的《新闻理论十讲》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新闻理论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1.1 复习笔记
一、新闻≠宣传
1.新闻与宣传比较
(1)新闻
①新闻的含义: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②新闻传播的目的: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所以,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宣传
①宣传的含义: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即宣传是要传播观点。
②宣传的目的: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
③宣传的分类:一类是政治宣传,一类是商业宣传。
a.在不同的政治观点的传播中,观点的赞同者会越来越积极地接受宣传者的观点,反对者会越来越抵制这样的宣传。接受者和反对者也会随着条件、环境的变化而转化。
b.商业宣传中,表现形式不太一样。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没有关系,很少会主动接受这种宣传。
2.新闻与宣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相同点
①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②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宣传中的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③我国现在的媒体从党的宣传媒体转轨而来,在新闻工作中,可以有适当的宣传。
(2)不同点
①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a.新闻的内容一定要有实在的东西,能够消除人们对某个事情的疑惑或者给人新鲜的信息内容。
b.宣传则不一定,宣传注重的是形式。
②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a.新闻的内容不是一般的信息,而是新鲜的和异常的信息。
b.宣传的内容,则多数是已有的,它要通过反复说,加深印象。
③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a.新闻传播的内容除了新、异之外,它本身应该是具体的事实,而不是套话和空话。
b.宣传的目的要向接受者灌输一种观点、一种对某种事物的认同,这种观点也许是一种套路性的话。
④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a.新闻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一个事实传播出去,过了这个“点”,再重大的事实也没有价值,因为人们都知道了。
b.宣传不一样,宣传者可能及时把握了事实,但是宣传者可能会把握着这个事实而不说,他要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的时机才把事实透露出来;有时候,等待合适的时机需要很长时间。
⑤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a.在两个人之间交换新闻时,沟通的感觉非常强烈。
b.宣传的目的,是为控制人们的思想,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即宣传注重操纵。这里的“操纵”是一个中性词,在政治宣传中是指通过传播,使人们能够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宣传者保持一致,在商业宣传中是指通过传播,让人们购买商家的产品。
⑥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a.写新闻得重视平衡,新闻报道在叙述一件有争议的事实时,要把争议双方(或多方)的说法都说到,而且各方在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也应该大体相当。
b.宣传正好与新闻相反,宣传会有意突出某一点,遮蔽另一点,所以宣传带有倾向性。即宣传者不愿意说不利于自己的,只愿意说对自身有利的方面。
3.宣传的道德悖论
宣传是有目的的,会存在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因而存在道德悖论。现在有的宣传者强调,目的是好的,所以就可以使用一些违法的手段。这样,就存在一种宣传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道德冲突。
二、新闻≠舆论
(1)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描述。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不是自为的。
(2)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不能等同。新闻反映了舆论时,就与舆论有了关系。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时。
(3)但新闻也可能没有反映舆论。多数新闻报道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
三、欧洲文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
1.西方最早的“新闻”概念的出现
《圣经》“新约·使徒行传”中记载:“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这里出现“新闻”的概念。
2.对“新闻”概念的理解
(1)对于受传者而言,“新闻”是指新鲜的事情或观念。
(2)对于传播者而言,“新闻”有一定宣传的目的,是传教活动。
3.欧洲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传播者可能有宣传目的,但接受者把它作为一个新鲜的事来听,这是很早就有的一种信息传播现象,可以把它定性为:新闻的传播。
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1.《大学》中的“新”
《大学》中有一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意思是每天都要接受、传播新事物,新事物里面要含有“德”。“德”是一种道德要求,通过“德”,达到“穷至事物之理焉”的目的。这是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
2.孔子(公元前6世纪)对“新”的要求
(1)“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篇》)“多闻”就是人们要知道很多新东西,这和新闻差不多。
(2)“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篇》)中“新”的内容,是从“故”里来的,是从过去的资料中来的“新”,而不是现实发生的“新”。这也是我们的传统。
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限定“新”的内涵
1.生活(生命)的传播结构
(1)生活(生命)的传播结构的内容
①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生命)传播结构,像一个同心圆(见图1-1)。
②以个人的自身传播——修身为核心(A),首先是要学习儒家的经典;进入家族层面——齐家(B),按照修身的标准在家族内生活;再从家族层面走向社会——治国(C),进入国家层面;最后是一个想象的层面——平天下(D),即全球。
③信息的走向:按照同心圆的方式呈现,以A为中心的向外延伸,由内及外。

图1-1
(2)古代生活(生命)传播结构的特征
①信息内敛的矢量,文化内聚力是社会群体生存发展的依托。
②这种文化形式,造成对外的文化封闭,在认知上趋向于同化对象。
③内圈往往是进入外圈的必要精神基础,个人的人格可以无限放大为社会的情操,赋予兴国安邦、平治天下的意义。
④圈层间具有内在的彼此渗透性和灵活的伸缩关系。
(3)现代生活(生命)的传播结构
在现代社会传播结构中,“身”(个人修养)、家庭或者家族、国家、世界,是不同的活动圈,这四个方面虽然相互有交叉,有联系,但是相对独立的传播领域,各有相对独立的行为准则,不能完全影响其他领域(见图1-2)。

图1-2
(4)现代生活(生命)传播结构的特点
①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发散的、不均匀的活动态势。
②打破生存的封闭性,人们比较容易顺应外界的变化。
③人们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呈现出结构性的张力,交流频率高,变化大,方向不确定,表现为一种法理化的平衡社会,而非礼仪化的内聚超稳定社会。
④处于这种传播结构中的人,不具有彼此相像的群体化共同人格,趋向于个体精神的开放,人格特异、独立。
⑤四个圈在各自独立地发挥作用的时候,会呈现一种比较现代的生活(生命)传播方式。
2.社会传播结构
(1)中国古代的社会传播方式(见图1-3)。
①受控于最高权力者皇帝,信息高度集中于上一级,以下每一级、每一领域的结构相同。
②B是下一个层级,B对A负责,C是B下的一个层级,对B负责。
③A、B、C可以落实到具体的层级,只要存在上下两级要素,就存在下对上的绝对责任。
④横向传播是不允许的,处于被防范、监视、堵塞的境地。从明宪宗开始就有防范机制,防范同级之间互相串联。B和B之间、C和C之间都是虚线。

图1-3
(2)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结构的特征
①它造成社会组织高度统一,但社会是分散的。
②这一结构保证上一层次比下一层次获得较多的信息。
③由于人的主观因素较多地渗透其中,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主观意向的遮蔽,任何层级获得的信息都不可能是完全真实的。
④一旦外部真实的信息扩散,社会顷刻瓦解。
(3)现代社会传播结构(见图1-4)。

图1-4
①与古代社会传播结构对比的变化
B和B之间、C和C之间是实线,允许横向沟通,这是一种网状传播结构。
②现代社会传播结构的基本特征
a.集中,它有一个最高领导A,这样社会才稳定,一级对一级负责,但同级之间可以互相制衡,存在对它的监督机制。对于每一个层级而言,都有横向水平的多种传播渠道,使信息得以沟通。
b.每一个层级都可以对上下左右产生监察制约的作用,比如B可以对A,同时B可以对B,C也可以对B同时产生一种相互的监察作用。
c.如果某一个环节发生信息阻塞,只要其他部分正常运转,信息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并可以得到及时修补。
3.历史传播结构
(1)古代的历史传播结构(见图1-5)。
古代文化观念(遗产)A在传承中始终是核心,一直处于主导的、先决的地位。后代的创新总是依附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在几乎全盘继承遗产基础上的衍生。

图1-5
(2)现代性的历史传播结构(见图1-6):
A是历史文化传统,B继承A的一部分,但是B本身完全是创新;C继承B的一部分,它和A已经没有直接联系,它是通过B接受A的基因,C本身又是创新,它是连续的圆环。承认历史传播的继承性,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发展,都是在对前一层次的扬弃。

图1-6
在这种链式传播图示中,传统遗产是文化的基因,创新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积极地吸纳其他方向的信息而形成。创新者可以从外部文化中找到全新的创造起点。创新与继承之间的矛盾,链式结构使得文化观念发展的张力结构获得平衡。
六、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1)陆定一的新闻定义的出处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由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这篇文章提出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文章的背景
①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创刊时,办报方针由社长博古确定,“以新闻为本位”。但这种办报方针不符合延安地区的实际情况。
②毛泽东提出党报主要用于指导工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③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否定博古的“以新闻为本位”的办报思想,确立以宣传为本位的办报思想,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
④为配合这个过程,陆定一写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章。
七、我国现代语言文字中“新闻”的内涵过宽
“新闻”的10种含义
(1)指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消息。这是经常用到的,说他写了一条新闻,实际上就是指他写了一条消息。
(2)指各种新闻报道的总和,包括各种各样报道形式、体裁。我们常常说“报纸的新闻版”这句话,其实指的便是报纸上的消息、通讯、时评、采访记等等,统称为“新闻”。
(3)指各种大众传媒(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网络的新闻网站等等)的总称。
(4)新闻行业的总称。比如“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中的“新闻”即指新闻行业。再如新闻业、新闻事业、新闻口,还有一个是战争时期使用的词“新闻战线”,都是指新闻行业。
(5)各种新闻业务工作及其延伸,统统被称作“新闻”,包括采访、写作或制作、编播、实况转播、新闻传媒组织的社会活动等等。
(6)指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在中国,经常叫新闻教育、新闻研究,这是简称,应该是新闻学教育、新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这是全称,但是应该叫“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所”,约定俗成,“学”字没有了。“社会学研究所”,它就不叫“社会研究所”,也是用语习惯问题。
(7)等同于“宣传”,泛指各种与传媒相关的政治性宣传活动或宣传工作。
(8)等同于“舆论”,其实是指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
(9)指刚发生的事实。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描述、叙述),落脚点在报道上,但有些人不赞同这样的定义,认为只要事实发生了,不管你报道不报道,它就是新闻。
(10)特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
八、新闻学界关于新闻的定义
(1)最为通行的是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提出“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把新闻落脚到“信息”上,强调新闻要有实在的内容。
(3)甘惜分教授提出“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九、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2)强烈的时效要求。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
(4)现代新闻业造就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6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9 05:15 , Processed in 0.14964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