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5:0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7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视频讲解老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7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9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19.1 复习笔记
  19.2 课后习题详解
  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0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20.1 复习笔记
  20.2 课后习题详解
  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1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1.1 复习笔记
  21.2 课后习题详解
  2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22.1 复习笔记
  22.2 课后习题详解
  2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3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第二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视频讲解]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计算题
 四、论述题
                                                                                                                                                                                                    内容简介                                                                                            


  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备考,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高清视频讲解】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高清视频讲解】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本书是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教材的配套e书,严格按照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共分12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为主,并结合国内外其他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的所有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选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名校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基本体现了各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联系实际突现当前热点。
  (4)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5小时视频讲解】,名师精讲指定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名校考研真题,并予以精彩点评,指出相关考研真题的出处、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介绍复习方法,为考生复习备考保驾护航,做到有的放矢。
  (5)最新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可免费升级获得。本e书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完善,补充最新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对于最新补充的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均可以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www.100xuexi.com )提供全国各高校考研考博辅导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免费下载+送手机版)、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外贸类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外贸类资格考试辅导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视频讲解:高清视频名师独家讲解重点难点  本产品第一次突破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死板文字,除了提供电子书内容外,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读者通过看视频“听课”很轻松地理解历年真题。
  可以说,我们的视频是全国最为高清的视频,本书是全国第一套含有高清视频讲解的多媒体电子书。看我们的高清视频,清晰到如同高清电视,如临其境,真实体验影院视觉效果,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郑炳,资深经济学考研辅导名师,圣才教育独家授课老师,讲述经济学考研等相关课程,对经济学考研有深入研究,《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经济学考研强化班内部讲义——要点精编、考题透析及名师点评(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等多部经济学考研类辅导教材主编。
授课特点:理论功底雄厚,授课经验丰富,讲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善于结合实际讲解理论问题,其娓娓道来的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好评和追捧。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下载地址为:http://www.100eshu.com/DigitalLibrary/ajax.aspx?action=Download&id=12873(请复制到浏览器上面打开)。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1万本多媒体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多媒体e书、多媒体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www.100exam.com/ (圣才考研网)
       http://jingji.100xuexi.com/ (圣才学习网|经济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12.1 复习笔记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同点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点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这里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水平用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具体而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是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②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通过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③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④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其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即从个量分析的加总中引出总量的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加总)而得到,因为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可见,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其原因除了经济个体与经济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以外,还在于某些行为对经济个体之所以正确或真实,是因为假定了其他情况不变,即假定某一经济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不产生影响,但宏观经济涉及的是经济总体即所有的经济个体,因而再不能假定其他同一类别的个量不变。
(3)有些时候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根本不能直接加总。
可见,总量分析运用加总方法时需要谨慎,要区分能否加总的不同情况,以及弄清楚加总能否达到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
4.宏观经济学鸟瞰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如图12-1所示。

图12-1 宏观经济学鸟瞰
二、国内生产总值
1.重要概念
(1)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统计指标的统计原则是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土原则,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原则是国民原则。按国土原则统计,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创造的都要统计;按国民原则统计,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在本国领土上都要统计。
若定义国外要素净支付(NFP)为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DP=GNP-NFP,或者GNP=GDP+NFP。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如果知道了GDP折算指数,就可以将名义GDP折算为实际GDP,其公式为: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4)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由于经济中会生产出各不相同的最终产品与服务,因而,在商品和服务形态上,是无法将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相加来得出GDP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只能把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用相应的货币代表的价值量加以衡量。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实际上就是用它们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得出来的。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所以是一个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另外,大量的地下经济活动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
3.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
(1)GDP指标的意义
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有其合理性,因为GDP确实代表了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包括产品和劳务)的最终成果,可以对一国总体经济运行表现做出概括性衡量,反映出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状况,便于国际间和地区间作比较,为制定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
(2)GDP指标的局限性
虽然GDP概念被普遍运用,但是它在衡量各国经济活动状况时,却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指标。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指标,GDP有以下几个局限性:
①不能反映社会成本。
②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③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④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⑤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4.产出总等于收入
产出是指整个社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把利润看作是产品卖价扣除工资、利息和地租等成本支出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
5.产出总等于支出
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未卖掉的产品看作是企业自己在存货投资上的支出。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
1.支出法
(1)定义
支出法是指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的一种方法。
(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
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
②国内总投资支出(

):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其中,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补偿固定资本损耗和意外损坏)。
③政府购买支出(

):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但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不计入GDP。
④商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
结论:


2.收入法(或成本法)
(1)定义
收入法是指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来计量GDP的一种方法。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因而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2)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的项目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
⑤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应回收的投资成本中,故也应计入GDP。
结论: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3.生产法(部门法)
(1)定义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所有企业单位投入的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按产业部门分类汇总来计量GDP的一种方法。
(2)标准形式生产法的步骤
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
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即各部门生产单位在生产中所消耗的购自其他生产单位的货物和服务。
第三步,从总产值中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国内生产总值。
第四步,对第三步所得结果进行调整,即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再加上本国政府和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其结果即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说明:核算国民收入最为常用的方法为支出法和收入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总”字意指在计算各个生产单位的产出时,未扣除当期的资本耗费。如果扣除资本耗费,那就是国内生产净值。
2.国内生产净值(NDP)
ND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
3.国民收入(NI)
NI是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按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入,NI可由GDP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这里的国民收入,实际上是按要素费用计算的国民净收入。在西方国家,有时简称为(狭义的)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等于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和企业利润之和。
公式:NI=NDP-间接税=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业利润。
4.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指的是要素所有者在国民收入核算期间实际获得的收入,是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取得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从个人收入(PI)中扣除个人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即得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税收和非税支付,就可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税收包括个人收入税、个人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非税支付包括罚金和馈赠等。个人可支配收入也被称作税后的个人收入。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假设:经济社会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
原理:在GDP意义上,总支出=总收入。
推导:从总支出来看,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

)+投资(

)。
从总收入来看,国民收入(

)=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消费(

)+储蓄(

)。
由于有



,所以


即有恒等关系:


意义:反映了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恒等关系之下,储蓄和投资一定恒相等,此时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通货膨胀或均衡状态。
注意:这里讲的储蓄和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也是对整个经济而言,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则完全可以通过借款或贷款,使投资大于或小于储蓄。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厂商、居民户和政府
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
从收入角度来看,总产品(

)=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消费(

)+储蓄(

)+税收(

)。
由于有



,所以




,也就是


其中,

是政府的储蓄。

时,差额为预算盈余;

时,差额为预算赤字。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
从支出角度来看,国民收入(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从收入角度来看,总产出(

)=要素收入总和=对本国产出的消费+储蓄+税收+本国居民对国外的转移支付,即


于是有,

,即:



其中,

代表居民私人储蓄,(

)代表政府储蓄,而(

)则可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上述等式就代表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时,外国对本国的收入大于支出,于是就有了储蓄,反之,则有负储蓄。
说明: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储蓄

等于消费者的储蓄加上厂商未分配利润和折旧。政府的税收

是税收净额,即各级政府的总税收减去政府无偿(至少是在本期)支付给消费者和厂商的转移支付,再减去政府利息支付和津贴。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87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4 05:44 , Processed in 1.48978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