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6:4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54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30)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30)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文学与法政学院公共政策原理与方法(代码879)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文学与法政学院公共政策原理与方法(代码879)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性质与类型
 第三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第五章 政策制定
 第六章 政策执行
 第七章 政策评估
 第八章 政策终结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第三章 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
 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第五章 政策制定
 第六章 政策执行
 第七章 政策评估
 第八章 政策终结
第四部分 模拟试题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谢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公共政策学权威教材之一,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公共政策学”考研考博专业课参考书目。
  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根据教材和名校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精心编写了谢明《公共政策导论》配套辅导系列(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3D题库]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题库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720度旋转的3D题库,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题库”两种方式结合详解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的3D题库【题库+高清视频课程】。本题库包括名校考研真题及解析,同时也提供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的高清视频讲解(最新考研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题库精选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名校近年的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并在持续更新中),部分真题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这些高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书目。部分考研真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圣才名师从考查知识点、试题难度、相关考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通过该部分,考生可以熟知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度。
  第二部分为课后习题及详解。参考大量公共管理学相关资料对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的所有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严格按照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8章,精选与各章内容配套的习题并进行解析,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圣才学习网│公共管理类(www.100xuexi.com)提供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等各种公共管理类经典教材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师生参考。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六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视频讲解:高清视频名师独家讲解重点难点  本产品第一次突破传统图书和电子书的死板文字,除了提供电子书内容外,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读者通过看视频"听课"很轻松地理解参考教材及历年真题。36小时高清视频课程,正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可以说,我们的视频是全国最为高清的视频,本书是全国第一套含有高清视频讲解的3D电子书。看我们的高清视频,清晰到如同高清电视,如临其境,真实体验影院视觉效果,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吴晖,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专业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夯实,在多家机构讲授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概论和管理学等课程,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效果优异,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授课特点:深入浅出、轻松活泼。在知识的讲解中融入解题方法和技巧,使学员在充分熟知知识点的同时,掌握解题方。
3.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4.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获得最新考试真题,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真题及高清视频。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5.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6.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有时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23:00),18001260133(8:30~23:00)
  咨询QQ:4009008858(8:30-23:00)

  详情访问:http://gggl.100xuexi.com/(圣才学习网|公共管理类)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代码841)考研真题及详解
注:本试题为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共用。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2.政策输出(Policy output)
3.公地悲剧
4.矩阵组织
5.民营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4.简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答:从广义的公共政策角度而言,法律是公共政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公共政策应当包括法律。从狭义上看,公共政策则与法律相对,公共政策与法律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强烈的渗透性,但还是应该有所区别。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从狭义的公共政策概念出发,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政策性内容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内容相应的法律效力,并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2.政策输出(Policy output)
答:政策输出是政府部门追求政策决定与政策声明而实际做的事情,是工作总结需要关注的内容,在描述一个政策甚至解释一个政策的时候,衡量政策输出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输出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与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政策输出可能会起到缓解环境影响、弱化公众要求和影响政治系统内在特征的作用。
3.公地悲剧
答:公地悲剧又称公共资源灾难,它是由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在《公地的悲剧》一文中提出的。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称之为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4.矩阵组织
答:矩阵式组织,又称专案组织,是指为达成某种特殊的工作而进行的团队组合,也就是为解决某种特殊问题所建立的团队或工作小组。矩阵式组织是一种很有效且逐渐风行的组织形式,此类组织的成员乃是自功能部门借调而来,任务完成后,工作人员归还原来的部门,因此,矩阵式组织打破了传统层级节制组织所坚持的命令一致原则,组织成员必须同时听从原来功能性部门管理者与专案管理者的指挥,但这种双重的命令体系亦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5.民营化
答:民营化是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类型主要有:撤资、委托、替代。其目的是:①利用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②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给予删减或终止,以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答:在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
(1)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2)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3)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罢工、罢课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4)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5)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
(6)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7)通过听证制度参与政策过程。
①公众借助听证程序直接参与到行政决策过程中,直接向政策制定者反映自己的意愿,影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②政策制定者通过听证会收集到较为广泛的直接的真实的信息,并据此做出政策调整修改的决断,从而准确协调各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要求,增强了公共政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使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完善,真正代表大多数公民的利益。
(8)通过政务信息网参与政策过程。
我国各级政府开通的政府网站已形成政务公开和公众意见征集的网络系统,网站留言板、领导人信箱、电子邮件等征询收集公民的意见、要求和进行网上民意调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反映能力,减少了政策执行的阻力,有利于达成公共政策目标。
(9)通过信访制度参与政策过程。信访制度是在一定的民主政治体系内,公民通过写信走访,向各级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向人大、政府司法机关反映情况、申诉问题、陈述要求、咨询政策、提出批评建议的一种社会政治活动,信访制度较好地保持了政府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答: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受个人或政府从事活动的影响。虽然在自然界里不存在政治,但自然事件及其结果却可以极大地影响政治,如政治价值观的改变、政治优先顺序的改变等。一般来说,自然灾害难以在现代社会起触发机制的作用,环境的一般性破坏并不需要政府做出公共政策方面的迅速反应。许多灾害如火山爆发、地震、洪灾、火灾、旱灾、虫灾、飓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发生的频率都很高。但就其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而言,都不足以构成政策议程。
(2)经济灾难
经济事件并非只会对经济领域构成影响,它的发生同样会给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带来影响。经济的萧条可以触发政策变革的社会要求。
(3)技术突破
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汽车的发明及其批量的生产带来能源的巨大需求,引起公路的大规模建设,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等问题;电视电话技术的应用使信息能够得到迅速的传播,国会辩论、总统讲话、时事新闻,一开开关就进入了家中;电脑的激增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它不仅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全时政府”的概念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表现。
(4)生态变迁
人类生存最为必要的一些资源,多是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仅以一定数量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乱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的改变并不完全由生态自身的推动力所产生,其中涉及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当然,对人类活动做出反应的生态转移是缓慢发生的,然而,生态问题一旦形成就可能造成极大的震惊,导致公众的迅速反应,产生过去从未考虑过的政策问题,如水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影响、沙尘暴现象等。
(5)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对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政治理念和政府责任等方面态度的转变,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随之产生很大的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促使公共政策发生很大的转变;发生在美国的女权运动,促使社会重新思考与妇女社会地位有关的经济和政治制度;黑人解放运动吹响了向种族歧视进军的号角,提高了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答: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基本上是根据弗洛姆所提的期望理论引申而来,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即为:激励受个人达成任务的努力程度与欲望的影响。豪斯因此认为领导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影响部属的偏好与预期,假若领导者能够增进部属对达成目标的偏好,以及祛除部属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的各种障碍,并增进预期达成的几率,将会使部属更努力工作,并使部属有较高的满足感及较佳的工作成果。豪斯认为,领导者的激励功能,包括对于部属工作目标的达成,增加个人报偿,并且澄清途径,减少阻碍或陷阱,使部属易于通过途径以获得报偿,同时在例行上增加个人满足的机会。
(1)基本命题
①领导者的功能为一辅助功能,亦即领导行为应能为部属所接受,并使部属认为领导是员工满足的来源.同时亦为员工将来获取满足的工具。
②领导行为对部属士气之激励,其影响是由情境所决定的,此一情境包括部属的特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性。
(2)行为框架
①工具行为(instrumental behavior),即对部属的行动予以计划、组织与协调。
②支持行为(supportive behavior),对部属需要的满足,给予支持性的考虑与关心。
③参与行为(participative behavior),领导者与部属分享情报.征询部属意见,并运用部属的构想与建议,以达成团体决策。
④成就导向行为(achievement—oriented behavior),领导者为部属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期望部属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以及不断地寻求改进。
4.简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答: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ood)曾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1)即时的专业管理(hands on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explicit standards and measuresof performance)。
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转向部门分权。
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
(5)转向竞争机制。
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答:(1)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含义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是指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透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以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哲学和理念;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基本制度安排;代表着一种危机管理的整合流程;代表着一套危机管理的科学方法。
(2)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①政治承诺、政治领导与政治支持
有效地预防、准备、回应和化解危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保障社会的稳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政府的基本政治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政治领导做到以下几点:
a.政治领导者和高层公共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b.应该创造一种危机管理的文化和环境;
c.应该积极地领导变革,通过制度、政策和管理的创新来预防和回应危机;
d.应该积极地支持各种危机管理的计划和项目,并确立优先发展的次序;
e.在危机爆发时,政治领导者应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断,透过政治动员的力量,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回应危机;
f.应该通过自己的行为,加强与人民的沟通,获取民众的信赖,展现公信力。
②全危机的管理
政府和社会所面临的危机是各种各样的,以下列举几种危害程度较大的危机:
a.由地质气候引发的危机,典型者包括:地震、海啸、洪水、热带风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
b.环境因素所引起的危机,典型者包括旱灾、饥荒、环境的恶化、沙漠化、害虫灾害等。
c.工业和技术系统的失败所引起的灾害和危机。
d.战争和冲突引发的危机,如军事入侵、暴动、恐怖主义等。
e.大规模的传染病所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
危机管理要从单一危机管理的方式转化为全危机管理的方式,这包括了制定统一的战略、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危机管理计划、统一的组织安排、统一的资源支持系统等。全危机管理有助于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效果。
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
整合的危机管理模式认为,从本质上而言,一切危机都是人为的。一方面,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所重视的是整个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和发展,也就是社会做出有效的规划应对潜在危机、管理和减弱危机的影响以及尽可能地预防危机出现和重演的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展途径的危机管理强调要从人类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和进行危机的管理。
a.人类社会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发展的方式、行为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类社会需要重新思考个体、群体、社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重新思考国家的治理,通过改革不断致力于实现善政和善治;
c.不仅要考虑现世代的发展和公平,更要考虑后世代的发展和公平。
④全过程的危机管理
危机的发生和发展有其生命的周期,危机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循环。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的阶段:
a.疏缓。包括了消除或者减少灾难出现的机会或者影响的一切活动。其基本的出发点在于,一个社会即使不能预防灾难,但也可以通过各种努力减少灾难的损失。
b.准备。指做出计划,以确定在危机出现的时候如何有效应对危机,包括危机管理规划、危机训练、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和储备等。
c.回应。指危机出现以后,政府向危机的受害者通过危机援助,通过各种反危机的措施.控制和降低危机的损害。包括了许多重要环节,如警示、隔离与移民、搜寻和援救、灾难评价、紧急救助、基本设施的提供、沟通和信息管理、安全保障等。
d.恢复。指通过各种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运作和秩序。显然。危机管理的四个基本的阶段是相互联系和不断循环的。
⑤全面风险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是指把风险的管理与政府政策管理、计划和项目管理、资源的管理,亦即政府日常的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施风险的分析和风险的管理包括:
a.建立风险管理的能动环境和确认主要的风险;
b.分析和评价风险;
c.确认风险管理的能力和资源;
d.发展有效的方法以降低风险;
e.设计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危机管理的风险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政府只有在政府政策、规划、资源的管理方面有效地实施了风险的分析与风险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疏缓和降低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⑥整合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政府的职责,各级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政府、公民社会、企业、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其原因在于:
a.危机是没有边界的;
b.受危机影响的是各种利害关系人;
c.危机应对需要调动各种资源。整合的危机管理强调的是一种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机制。
⑦建立在充分资源支持基础上的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系统是指建立在各种资源的支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一个现代化的危机管理的资源支持系统包括:
a.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知识系统;
b.危机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和教育与培训系统;
c.危机管理的财政资源系统;危机管理的物质资源系统;
d.危机管理的政策资源系统等。上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共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⑧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
全面危机管理所强调的是以绩效为基础的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政府必须设立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
a.政府危机管理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可衡量性(明确界定成功的标准)、能够实现(在政府确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达成)、具有相关性(能够满足各种危机和灾变管理的要求)和及时性(满足近期和长远的需要)。
b.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还必须明确、具有弹性、有机地与政府管理工作相整合、能够被政府部门和社会接受、能够反映国际社会的经验等。
c.仅有危机管理的绩效指标是不够的,还要进行绩效的管理,这包括绩效的衡量、绩效的监控、以及持续不断的绩效改进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答:(1)政策终结的对象
政策终结的对象主要表现为权力与责任,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和组织机构。
①权力与责任
政策执行首先表现为权力的履行和责任的承担,而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权力的丧失和相关责任的放弃。众所周知,权力的行使必然牵扯到利益关系。就政策执行机构而言,那些与政策有着切身利害关系的人,对自有权力的丧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抵触。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政策终结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②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
政策功能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或管制。政策终结则预示着相应服务的停止或相关管制的撤销。从撤销管制的角度而言,说明政府在给社会松绑,当然会有良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政府丢弃一些紧箍咒,老百姓当然举双手赞成。但从停止服务的角度而言,势必会使目标群体的一些既得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可能遭遇一定程度的社会心理抵抗。
③组织机构
毫无疑问,政策执行活动是组织活动,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而政策终结通常会伴随相关组织的缩减或撤销。有些组织机构是为执行某项政策专门设立的,伴随政策的终结,这类组织机构当然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而另一些组织,由于同时承担多种政策的执行职能,某项政策的终结并不足以导致组织的撤销,往往只是对其规模、经费等方面构成影响。很多时候,某项政策的功能并不是由一个机构单独承担,而是要由许多不同的机构共同承担。所以,政策终结还必须重新审视组织的结构并做好组织的协调工作。
(2)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政策的变动往往涉及一系列因素,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社会震动,所以政策终结的实现更多的时候并不需要采取激变的、大刀阔斧的、完全彻底的变革形式,而是多采用那种渐进的、连续的、不断渗透的、由点及面的变革方式。具体而言,政策终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废止
废止就是彻底结束旧的政策,完全取消其相关功能。废止并非经常采用的政策终结手段。有时政策虽然废止了,但并不代表问题就解决了;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了,却并不说明相关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政策终结更多时候表现为替代、合并、分解和缩减的形式。
②替代
替代就是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但所面对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基本没有改变,如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农村费改税的政策,城市以医疗保险代替公费医疗的政策等。新的政策往往是在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方面作了较大变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旧的政策没有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以满足目标群体的政策需求,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③合并
合并就是指旧的政策虽被终止,但部分实际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政策内容中。政策合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a.将终止的政策内容合并到一项已有的政策当中。
b.把两项或两项以上被终止的政策合并为一项新的政策。政策合并被认为是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④分解
分解就是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分解作为政策终结的方式之一,虽然从形式上终结了康有的政策,但其实质性内容却通过各个新的政策的形成而保留了下来。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分解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式。
⑤缩减
缩减就是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比较稳妥地实施终结,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来说,缩减往往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缩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
(3)举例说明:
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9月17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相关企业要立即停止其国家免检资格的相关宣传活动,其生产的产品和印制在包装上已使用的国家免检标志不再有效。公告称,鉴于近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部分企业生产的个别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复杂性,为进一步加大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经研究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第109号总局令,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对《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号)予以废止。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答: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深层的转变,党的十八大阐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大决定,为中国的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指明方向:
(1)建立新型的反腐机制
①各地法院独立出地方政府和地方政法委,由北京通过最高法直接领导,拨款、人事都由最高法院决定。
②把监察局和反贪局从行政序列中独立出来,变成一个独立的由上至下的独立机构,不受地方政府和党委领导。
③中纪委直接管理反腐败局,各省市分支机构直接由总局领导,拨款和人事由总局决定。各地方反贪腐局官员采取三年任期,定期调换。
④加强人大的作用。加强人大代表豁免权,并立法赋予更大的弹劾权力。
(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主要精神是减少政府干预权力,对各级政府事权进行大幅度调整。
①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
②通过大的政策对社会及宏观经济进行管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③地方政府需要精简五分之一的机构人员。减少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官员业绩,与GDP脱钩。
④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放宽对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审批,并逐步过渡到登记制度。鼓励社区组织、行业同业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的发展。
⑤减少地方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禁止采取地方市场区隔,杜绝地方企业垄断地方行业现象。
(3)从管理国家到治理国家的新跨越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超越特殊之利益集团;
②政府不仅要重视行政资源的有效运用,亦应重视公共服务的公平,实现社会正义;
③它强调政府决策的开放性,重视社会公民的参与;
④强调与他人共享权力,采取共赢的,而非你输我赢的取向;
⑤政府扮演成长、创造、转变、整合的角色,而非慈祥的父母或训诫式家长的角色;
⑥鼓励多元和创新而非无差别的一致和顺从。
(4)精简政府机构
中国目前的五级行政体系中,每一级拥有自己的财政预算及人员编制。过去几年在900多个县镇推行的试点将这一体系由五级精简为三级(中央、省、县)。精简政府裁减无用的重复职能部门并节省开支。
(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①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a.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b.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②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a.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b.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
c.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d.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e.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f.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a.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
b.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c.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d.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6)为地方财政提供可持续来源
为保证县级政府能拥有资金用于提供公共服务,这或许需要允许地方获得税收(热议的房产税背后的考虑),同时割断他们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7)创造途径让私人部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与其通过地方政府的表外工具开展基建,不如思考如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基建中来。这需要通过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明确的合同来将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开化。
(8)建立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①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观念,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②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加快建立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和聘任人员管理制度。
③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④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
⑤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3754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6 00:17 , Processed in 0.0956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