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6 17:1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4677.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6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605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华侨大学78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62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7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7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说明:近年科目代码和名称为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前年份科目代码和名称为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内容简介                                                                                            
  考研真题是每个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通过研究历年真题能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要考点,能有效指明复习方向。
  为了帮助参加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科目的考生复习备考,圣才考研网精心编著了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3D电子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考研全套]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全套资料
  3.[3D电子书]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4.[3D电子书]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5.[3D电子书]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年修订)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6.[3D电子书]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收录了华中师范大学“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7~2008、2011年的3套考研真题,并提供了2011年部分考研真题的参考答案。历年真题是很有价值的复习备考资料,通过研习考研真题,可以了解本考试科目的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圣才考研网每年均根据当年最新考试要求等对本书进行改版升级,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将提示学员下载升级,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一次购买,终身使用。
  圣才考研网(www.100exam.com)是圣才学习网旗下的考研考博专业网站,提供全国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考研考博辅导班【网授保录班、一对一辅导(面授/网授)、网授精讲班等】、考研3D电子书、考研3D题库(免费下载,免费做题)、全套资料(历年真题及答案、笔记讲义等)、国内外经典教材名师讲堂、考研教辅图书等。
  与传统图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色:
1.720度立体旋转:好用好玩的全新学习体验  圣才e书带给你超逼真的3D学习体验,720度立体场景,任意角度旋转,模拟纸质书真实翻页效果,让你学起来爱不释手!

2.免费下载:无须注册均可免费下载阅读本书  在购买前,任何人均可以免费下载本书,满意后再购买。任何人均可无限制的复制下载圣才教育全部3万本3D电子书,既可以选择单本下载,也可以选择客户端批量下载。
3.免费升级:更新并完善内容,终身免费升级  如购买本书,可终生使用。免费自动升级指我们一旦对该产品的内容有所修订、完善,系统立即自动提示您免费在线升级您的产品,您将自动获得最新版本的产品内容。真正做到了一次购买,终身使用。当您的电子书出现升级提示时,请选择立即升级。
4.功能强大:记录笔记、全文搜索等十大功能  本书具有“记录笔记”、“全文检索”、“添加书签”、“查看缩略图”、“全屏看书”、“界面设置”等功能。
  (1)e书阅读器——工具栏丰富实用【为考试教辅量身定做】

  (2)便笺工具——做笔记、写反馈【圣才电子书独家推出】

5.多端并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平台同步使用  本书一次购买,多端并用,可以在PC端(在线和下载)、手机(安卓和苹果)、平板(安卓和苹果)等多平台同步使用。同一本书,使用不同终端登录,可实现云同步,即更换不同设备所看的电子书页码是一样的。

  特别说明: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原作者或出版人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是一家为全国各类考试和专业课学习提供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的综合性学习型视频学习网站,拥有近100种考试(含418个考试科目)、194种经典教材(含英语、经济、管理、证券、金融等共16大类),合计近万小时的面授班、网授班课程。
  如您在购买、使用中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全国热线:400-900-8858(8:30~次日0:30),18001260133(8:30~次日0:30)
  咨询QQ:4009008858(8:30~次日0:30)

  详情访问:www.100exam.com(圣才考研网)
  圣才学习网编辑部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矛盾
2.量变与质变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4.资本原始积累
5.商品经济
6.社会形态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联系及其特点。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5.“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论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6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略。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联系及其特点。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a.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b.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
c.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a.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b.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c.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又是辩证转化的。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①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②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a.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
b.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3)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答:(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
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b.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c.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我国必须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
①生产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②贸易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
③金融的全球化
a.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b.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
c.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a.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
c.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5.“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答:(1)“两个必然”是指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是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①“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②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3)自从社会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
(4)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依然存在。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5)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答:(1)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a.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b.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联系实际论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答:(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①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2)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a.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b.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a.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会导致代表或拥护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进而促使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更替。
b.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467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7 08:12 , Processed in 0.08542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