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过关必做1500题(含历年真题)【9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9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8725.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模块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财 政
  第九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章 财政支出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制度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第十四章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第四部分 统 计
  第十八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第十九章 统计调查
  第二十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二十一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第二十二章 统计指数
 第五部分 会 计
  第二十三章 会计基本概念
  第二十四章 会计核算
  第二十五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十六章 法的一般原理
  第二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二十八章 行政法基础知识
  第二十九章 民法基础知识
  第三十章 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第二模块 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4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3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2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2011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内容简介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传统图书,本书是一种包含高清视频讲解的720度旋转的3D电子书,是用“高清视频”和“传统e书”两种方式结合详解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科目的3D电子书【e书+高清视频课程】。本书是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的过关必做习题集。本书根据《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共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章节习题及详解,遵循考试教材《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的章目编排,共分为30章,每章节前均配有历年真题分章详解。所选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于选用常考重难点习题,并对所有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第二模块为历年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具体包括2014~2011年真题,并根据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法律法规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2014~2013年部分真题、2012~2011年全部真题采用高清视频讲解的形式。视频讲解部分由圣才名师对每一道真题(包括每个选项)从难易程度、考察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最新考试真题及视频可免费升级获得。
??圣才学习网│经济师(jjs.100xuexi.com)提供经济师(初、中级)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模块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  )。[2014年真题]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D项,劳动对象是劳动力作用的对象,因而不能构成生产力的要素。
2.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
B.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对立的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BC两项,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D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3.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014年真题]
A.蒸汽机
B.信息技术
C.电、电机和内燃机
D.核能技术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BD两项,信息技术和核能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  )。[2014年真题]
A.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社会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①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商人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5.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  )。[2013年真题]
A.上层建筑
B.社会制度
C.意识形态
D.经济基础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6.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2013年真题]
A.社会生产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B.政府减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
C.要素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正是因为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才会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才产生了商品经济。
7.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2012年真题]
A.改变生存环境
B.从事政治活动
C.生产物质资料
D.提高劳动技能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8.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  )。[2011年真题]
A.生产
B.消费
C.交换
D.分配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9.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  )。[2011年真题]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10.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2010年真题]
A.生产场所
B.地下矿藏
C.交通道路
D.生产工具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1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的。[2010年真题]
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生产力
D.上层建筑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
12.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  )。[2010年真题]
A.配置资源
B.扩大生产
C.获得利润
D.商品交换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
13.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2010年真题]
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1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2009年真题]
A.消费
B.交换
C.分配
D.生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15.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2009年真题]
A.社会文明水平
B.社会经济制度
C.市场发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2009年真题]
A.产品严重匮乏
B.货币大幅贬值
C.国际收支极不平衡
D.生产相对过剩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不是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的相对过剩。
17.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18.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备的功能有: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③利益关系调整功能,通过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工资、利率、股票价格等)的波动,调节不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能够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传递,使各市场主体根据获得的市场信息调整自身的经济行为,做出参与市场活动的相关决策;⑤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19.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是: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
A.原料
B.辅助材料
C.燃料
D.机器设备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为生产工具。
21.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
D.劳动工具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是最基本的要素,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
22.(  )决定着生产关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经济增长率
D.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
23.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24.(  )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A.市场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自然经济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5.(  )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A.资本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技术市场
D.信息市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最终取决于人的劳动,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在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更加不可或缺。
26.广义的市场是指(  )关系的总和。
A.商品消费
B.商品供给
C.商品需求
D.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27.狭义的市场是指(  )。
A.商品交换关系
B.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
C.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
D.商品交换的有形和无形场所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是有形的市场。
28.(  )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源交易和配置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内容,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A.生产要素市场
B.资本市场
C.信息市场
D.商品市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由于商品交换是市场交换的主要内容,商品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源交易和配置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内容,因此,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29.下列关于市场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市场体系是指由各类相互联系的市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统一体
B.市场体系是指市场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和范围,同世界市场建立广泛联系
C.市场体系是指全国各地市场是统一的
D.市场体系是指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市场体系是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3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作用。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
D.市场机制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包括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31.(  )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A.有效使用社会资源
B.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C.节约社会资源
D.优化社会资源
【答案】B查看答案
32.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  )。
A.经济制度
B.历史文化传统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现实国情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
33.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是(  )。
A.全面指导经济活动
B.完善国家的体系
C.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是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一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中并与之相适应的(  )。[2014年真题]
A.社会生产关系
B.法律制度
C.政治制度
D.生产资料所有制
E.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BCE查看答案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之和。它包括阶级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2.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功能有(  )。[2014年真题]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调整经济利益关系
C.加强社会经济联系
D.反映商品的市场价值
E.自发完成经济宏观调控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市场体系的功能包括: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②经济联系功能;③利益关系调整功能;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⑤社会评价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并不能自发完成经济宏观调控,还需要政府干预。
3.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  )。[2013年真题]
A.个体经济
B.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
E.市场经济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其中,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4.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2013年真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阶级矛盾
D.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E.各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5.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1年真题]
A.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各阶级的政治斗争
C.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
D.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E.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答案】ACDE查看答案
【解析】B项,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6.完善的市场体系所应具备的功能有(  )。[2010年真题]
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C.实现市场信息传递沟通
D.完善市场运行宏观调控
E.加强市场主体经济联系
【答案】BCE查看答案
【解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②经济联系功能,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主体之间提供了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③利益关系调整功能;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⑤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AD两项均属政府宏观调控,不属于市场体系的功能。
7.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2012、2008年真题]
A.文化条件
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答案】BDE查看答案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①人的劳动,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②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③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8.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2008年真题]
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
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
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断增加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①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9.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AE查看答案
【解析】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0.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可推动生产力发展
E.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DE两项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不同阶级的矛盾
D.贫富差距矛盾
E.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矛盾只在一定的社会阶段才存在。E项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2.要素市场包括(  )。
A.资本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消费品市场
E.技术、信息市场
【答案】ABCE查看答案
【解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分为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市场。
13.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
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
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答案】BCE查看答案
【解析】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14.经济体制会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E.市场经济
【答案】ABCD查看答案
【解析】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具体的经济体制。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7872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8 12:39 , Processed in 0.13464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