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3 17: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0374.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市场需求和供给理论
  第二节 生产理论
  第三节 成本理论
  第四节 市场失灵理论
 第二章 管理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职能
  第三节 市场营销管理
  第四节 服务营销
  第五节 企业经营战略
  第六节 品牌战略
 第三章 心理学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情绪与心理
  第三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
  第四节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第五节 现代激励理论
 第四章 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界定
  第四节 人际关系
  第五节 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 法律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民法基础知识
  第三节 合同法基础知识
  第四节 物权法基础知识
  第五节 劳动合同法
  第六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六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统计调查
  第三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四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五节 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第六节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节 Excel在统计中的运用
 第七章 保险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保险概述
  第二节 保险合同
  第三节 物业管理服务涉及的主要险种
 第八章 社会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社会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组织
  第四节 社会群体
  第五节 社 区
  第六节 社会文化
 第九章 建筑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建筑和建筑物
  第二节 建筑材料
  第三节 建筑构造
  第四节 建筑施工图
  第五节 建设过程
 第十章 物业设备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给排水设备
  第二节 通风、空气调节及供暖设备
  第三节 强电设备系统
  第四节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
  第五节 电梯系统
 第十一章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与新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及功用
  第二节 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与绿色物业管理
  第三节 智慧社区与物业管理
第二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4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3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2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1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2010年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真题及详解
第三部分 预测试卷及详解
 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预测试卷及详解(一)
 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预测试卷及详解(二)
                                                                                                                                                                                                    内容简介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我们根据最新考试大纲、参考教材和相关法律法规精心编写了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的辅导系列(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
??本书是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的配套辅导书。全书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核心讲义。由圣才名师根据多年的考试辅导经验,浓缩出最新考试教材的核心讲义,每章的讲义中均有精选的例题。该讲义覆盖考试的所有命题点,并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纳和拓展。
??第二部分为历年真题及详解。精选了2010~2014年的5套真题,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法律法规对全部真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第三部分为预测试卷及详解。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及热门考点精心编写了2套预测试卷,其试题数量、难易程度、出题风格与考试真题完全一样,方便考生检测学习效果,评估应试能力。
??圣才学习网│管理类(guanli.100xuexi.com)提供物业管理师等各种管理类考试辅导方案【保过班、网授班、3D电子书、3D题库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也适用于各大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更多内容>>
                                                                                                                                                                                                                    使用说明                                                                                                   
                                                                                    

内容预览
第一部分 核心讲义
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与应用
第一节 市场需求和供给理论
一、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经济学意义上的个人需求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市场需求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特定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即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1.1】个人对于商品的需求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为(  )。[2010年真题]
A.个人具有购买意愿;个人具有支付能力
B.个人具有购买意愿;商品符合国家标准
C.个人具有支付能力;商品符合国家标准
D.商品符合国家标准;商品满足个人需求
【答案】A查看答案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明确的负相关关系,即二者呈反方向变化。
(2)消费者个人偏好。消费者的个人偏好反映了消费心理上对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商品的喜好程度,从而影响对该商品的需求。
(3)消费者的数量和收入。一般来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会多购买大多数商品,而当收入减少时,他们会少购买大多数商品。尽管收入增加会引起大多数商品需求增加,但不会引起所有商品需求增加。
(4)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求的商品。一般来说,在相互替代商品之间,如果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减少购买这种商品,把其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例题1.2】如果A商品的需求与B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则A商品和B商品之间的关系是互为(  )。[2011年真题]
A.补充品 
B.替代品
C.附属品 
D.增值品
【答案】B查看答案
(5)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共同使用才能完整发挥使用价值的商品。如果互补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就会引起互补品中另一种商品需求减少或增加。
【例题1.3】下列各类物业服务中,属于经济学所称互补品的是(  )。[2014年真题]
A.同一企业为不同项目提供的物业服务
B.同一企业为同一项目提供的不同档次物业服务
C.同一项目物业大、中修服务与小修养护服务
D.同一项目合同到期前后阶段的物业服务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互补品,是指共同使用才能完整发挥使用价值的商品,如汽车与汽油、物业与必要的配套设施、销售服务与售后服务以及基本物业服务与专项物业服务等。如果互补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就会引起互补品中另一种商品需求减少或增加。C项,同一项目物业大、中修服务与小修养护服务属于互补品中的基本物业服务与专项物业服务类型。
【例题1.4】如果N商品是M商品的补充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同方向变化
B.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变化没有关系
C.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反方向变化
D.M商品的需求与N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
【答案】C查看答案
(6)预期。预期是人们对于某一经济活动未来的变动趋势的预测和判断。如果消费者预期一种商品价格会上涨,就会增加提前购买的可能性;如果预期价格会下跌,就会增加推迟购买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当期需求。
(7)其他因素。如商品品种、质量、安全性、营销宣传、地理位置、季节等。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将影响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需求量作为因变量,反映需求与各种影响因素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即为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1-1)
式中:

——需求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
f——函数关系记号。
假定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均不变,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具体表示形式为:

  (1-2)
式中:

——需求量;P——该商品的价格。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需求与价格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为需求规律,又称需求定理。
【例题1.5】下列关于需求法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B.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上升;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C.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不一定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上升;价格下降,需求量也可能上升
D.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不一定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也可能下降
【答案】A查看答案
把需求和价格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该曲线即为需求曲线,如图1-1所示。需求曲线总是向下倾斜(在设定价格为纵轴、需求量为横轴的坐标系中)。

图1-1中,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两轴之间的曲线DD就是一条需求曲线。如图中所示,当市场价格为P1,时,需求量为Q1;当价格从P1降到P2时,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曲线DD反映了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上所分析的需求规律,是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需求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为了区分开两种情形,可以把只有价格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称为需求数量变动,把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动的情形称为需求变动。
在第一种情形下,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
在第二种情形下,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也发生变化,此时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如图1-2所示,当价格由P1降到P2时,在曲线DD上显示需求量从Q1提高到Q2,发生需求数量的变动。如果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扩大了需求,需求曲线就会向右上方移动,从DD移至D’D’。同样当价格为P1时,需求量就会从Q1上升到Q1’;当价格为P2时,需求量会从Q2上升到Q2’,这种变化属于需求的变动。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所表述的需求规律是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般关系,但也有例外。在特定情况下,商品价格可能与需求量之间成正向变化。
【例题1.6】以下因素中,其变化会导致某商品需求曲线移动的有(  )。
A.商品自身价格
B.个人收入
C.替代品价格
D.补充品价格
E.个人偏好
【答案】BCDE查看答案
【解析】在现实生活中,需求的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为了区分开两种情形,可以把只有价格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形称为需求数量变动,把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动的情形称为需求变动。例如,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动、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等因素都会引起需求的变动。A项,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只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并不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
二、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是指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能够为市场提供商品的数量。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可以用供给函数来表示供给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这时,供给函数可表示为:

 (1-3)
式中:

——供给量;P——该商品的价格。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本身价格。在影响某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商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二者呈同方向变动。
(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产品的成本降低,意味着产品利润增加,会刺激生产扩大,供给增加;反之,如果生产成本上升,供给就会减少。
(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往往意味着效率的提高或成本的下降,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进而影响供给。
(4)预期。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当期供给的变化。
(5)相关产品的价格。相关产品主要是指该种产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其对价格的影响机理,可参考需求相关内容的分析。
(6)其他因素,如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
【例题1.7】影响单个住房企业供给的因素有(  )。
A.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
B.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成本
C.技术状况
D.住房的建筑结构
E.对住房市场未来的预期
【答案】ABCE查看答案
(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随其价格上涨而增加,随其价格降低而减少,二者呈同向变动,即为供给规律,又称供给定理。
以P代表价格,以Q代表供给量,分别用纵轴和横轴表示,在坐标系中反映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相同方向变化关系的曲线,通常被称为供给曲线,如图1-3所示。

在图1-3中,两轴之间的曲线SS即为供给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当价格从P1上升到P2时,供给量从Q1增加到Q2,即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类似于需求分析,供给分析也要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单纯分析价格的变动如何影响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沿着既定供给曲线的变动,称为供给数量的变动。另一种情形是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技术等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这种情形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三、市场均衡
(一)市场均衡的概念
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是已知和固定不变的,由于需求和供给在市场竞争中的共同作用,使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的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数量,价格也不再变动,称为市场达到均衡。此时需求或供应的数量为该商品的均衡量,所对应的价格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
把图1-1的需求曲线和图1-3的供给曲线合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新图,形状如图1-4所示。用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需求曲线DD与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在E点,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时的市场价格为P0,P0通常被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

【例题1.8】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20-2Px,供给函数为

=-10+3Px,则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  )。[2010年真题]
A.3
B.4
C.5
D.6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是已知和固定不变的,由于需求和供给在市场竞争中的共同作用,使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的数量恰好等于厂商愿意供给的商品数量,价格也不再变动,称为市场达到均衡。此时需求或供应的数量为该商品的均衡量,所对应的价格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由题意:20-2Px=-10+3Px,解得:Px=6。
多数情形下,当市场因素变化轻微时,供求脱离原来的平衡只是暂时的,由于价格机制发生作用,市场供求会趋于恢复原来的平衡。实际市场经济运行中,这种供求与价格的循环往复变化十分频繁,供求平衡与价格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旧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市场参与方会追随适应市场变化,从而促成新的市场均衡。
(二)均衡价格分析运用
1.最高限价分析
最高限价是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水平之下进行。目的是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从而保护一些消费者(如低收入阶层)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从均衡价格角度具体地对最高限价的效应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
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而没有采取进一步的配套措施,实施最高限价导致的短缺还会引发更深远的问题:其一,出现短缺现象时,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其二,当政府监管不力时,消费者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就会转向黑市,用高价购买。其三,政府可能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即实施配给制供应。
最高限价的实施,严重地影响了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负面因素很多,并且实施效果依赖于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措施配合。因此,只宜在短期内或在局部地区实行。
2.最低限价分析
最低限价,又称支持价格或保护价格,即规定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水平之上进行。政府出台最低限价也即保护价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而没有采取进一步的配套措施,实施最低限价会引发更深远的问题:其一,当产品过剩、价格走低时,政府要及时入市以最低保护价收购过剩产品并予以储备,才能托住底价。否则,如果没有政府的收购或控制,市场购买力不够,生产者就会寻求降价交易或黑市交易处理过剩产品,导致市场价格下降,使保护价格政策流于形式。其二,高价格会引起效率低下。
当出现由少数企业私下达成或操纵最低价格的现象时,政府应及时干预,打破垄断,保护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例题1.9】对商品实行最高限价,一般不会导致(  )。[2014年真题]
A.供不应求
B.生产增加
C.黑市交易
D.严重的排队现象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从均衡价格角度具体地对最高限价的效应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导致供不应求。如果政府仅仅制定价格而没有采取进一步的配套措施,实施最高限价导致的短缺还会引发以下更深远的问题:①出现短缺现象时,基于 “先来先得”的分配,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②当政府监管不力时,消费者不能在合法市场中买到足够的东西,就会转向黑市,用高价购买;③政府可能被迫采用定量供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量的配给票,凭证供应,即实施配给制供应。B项,对商品实行最高限价会影响商家的营业利润,一般会导致生产减少。
四、需求弹性与供应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弹性是指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随之作出反应的程度。
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商品本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
以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以△Q/Q表示需求变动率,以△P/P表示价格变动率,则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即:

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与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变动前的需求量,

为变动后的需求量,

为需求的变动量;

为变动前的价格,

为变动后的价格,

为价格的变动量。
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而点弹性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1)

,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更大的比率,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此时称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例题1.10】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1、1.5、0.8、2.0、1.25的甲、乙、丙、丁、戊五种商品,厂商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增加收入的是( )。
A.甲和乙
B.乙、丁、戊
C.丙和丁
D.甲和戊
【答案】B查看答案
(2)

,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需求量相应减少(或增加)相同的比率,需求曲线为一条正双曲线,此时称需求为单一弹性。
(3)

,表明需求量变动比率的绝对值小于价格变动比率的绝对值,需求曲线比较陡峭,此时称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4)

,表明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始终有△Q=0,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此时称需求完全无弹性,或称需求弹性为零。
(5)

,表明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称需求有完全弹性。
【例题1.1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则降价销售会导致(  )。[2014年真题]
A.销售利润减少
B.销售利润增加
C.销售收入减小
D.销售收入增加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销售收入关系密切,理解这种关系,可以从理论上指导经营实践。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即价格的变动幅度小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价格下降会增加销售收入(价格上涨会减少销售收入),因此,对于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来说,适当地降价,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增加销售收入是可行的。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商品的替代品的数目和相近程度。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对于物业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而言,显然简单的专项物业服务的需求弹性要大于复杂的综合性物业服务的需求弹性。
(2)人们对商品的依赖性。一种商品如果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即便价格上涨,也必须购买消费,其需求弹性就小或缺乏弹性。高规格的专项物业服务或特约物业服务的需求弹性大于基本物业服务的需求弹性。
(3)商品本身用途的多寡。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
(4)商品的耐用程度。商品越是耐用,需求弹性越小。
(5)时间的长短。时间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即价格的变动幅度小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价格下降会增加销售收入(价格上涨会减少销售收入),因此,对生产或销售者来说,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是可行的。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也即价格的变动幅度等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无论价格上升还是下降,销售收入都保持不变,因此,销售者会倾向于逐步提价。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即价格的变动幅度会大于需求量的变动幅度,价格下降会减少销售收入,价格上涨才会增加销售收入,因此,对生产者或销售者来说,降价促销就没有实际意义了,反而提价是可能的选项。
【例题1.12】下列居住小区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中,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服务。[2013年真题]
A.基本物业
B.特约物业
C.家庭装修
D.会所康乐
【答案】A查看答案
(二)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
需求交叉弹性,又称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假如有a、b两种商品,那么,因商品b价格的变动引发的商品a的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交叉弹性系数=商品a需求量的变动率/商品b价格的变动率,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

为需求交叉弹性;

为商品a的需求量,

为商品a的需求变动量;

为商品b的价格,

为商品b的价格变动量。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1)a、b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则

>0,即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

越接近1,则说明b、a两者的替代性越强。
(2)a商品与b商品为互补品,即

y取值大小,需求收入弹性可分为富有弹性(Ey>1)、单一弹性(Ey=1)、缺乏弹性(0yy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例题1.13】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Es表示,当供给量变动率为0.1,价格变动率为0.5时,Es的值为(  )。
A.5
B.1/5
C.4
D.1/4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由供给规律可知,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由题意,Es=0.1/0.5=1/5。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按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大小,供给价格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
(1)Es=0,这表明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都固定变动,始终有

Q=0如以价格为纵坐标,供给量为横坐标(以下同),则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此时称供给完全无弹性,或称供给价格弹性为零。
(2)Es=∞,表明在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供给量是无限的,供给曲线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称供给价格弹性无穷大,或称供给有完全弹性。
(3)Es=1,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供给量相应增加(或减少)相同比率,此时称供给为单一弹性。
(4)Es>1,表明价格每提高(或降低)一定比率,则供给量相应增加(或减少)更大的比率,供给曲线比较平坦,此时称供给富有弹性。
(5)1>Es>0,表明供给量变动率的绝对值小于价格变动比率的绝对值,供给曲线比较陡峭,此时称供给缺乏弹性。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时间是影响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在很短的时间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较小。在较长的时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比较大。
(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一般来说,长周期生产或产品生产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的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均较小。
(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如果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入品很容易在相近行业找到替代品或替代资源,那么该商品的供给有弹性。如果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定行业,则其供给缺乏弹性。
【例题1.14】下列关于供给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程度
B.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而不是供给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的比值
C.价格是因变量,供给量是自变量
D.一条供给曲线上不同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E.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一般都为正值,反映了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规律,该数值的大小表示变动程度的大小
【答案】ABDE查看答案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037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9 02:12 , Processed in 0.09067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