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10:3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9439.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引 论
 0.1 复习笔记
 0.2 课后习题详解
 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体育概念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体育功能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体育目的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章 体育过程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 体育手段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体育科学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7章 体育文化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体育体制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体育发展趋势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
内容预览
引 论
0.1 复习笔记
一、概念
1.体育
体育是伴随着人类起源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伟大的、有关人类身体实践的文化活动。
2.体育学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是研究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层次及其演变;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之间以及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3.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育概论是关于体育学的要略论述,是体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体育学子全面了解体育与体育学的指导性课程。
二、体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初步形成阶段
(1)我国体育学的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2)出版的一批著作使带有学科性质的体育学研究得以起步。
(3)体育主要是根据运动项目的分类作为高等院校的课程,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学学科体系。
2.引进与移植阶段
(1)新中国成立后,引进苏联体育制度和理论体系。
(2)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系初步形成。
(3)体育界对体育基本理论的认识开始出现偏差,体育实践过于强调运动。
3.探索与总结阶段
(1)在苏联体育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
(2)主要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没有涉及人和社会的研究领域,内容比较贫乏、肤浅。
(3)颁布第一个由国家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包括7种体育专业:体育、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泳、水上运动和武术;试办专业:运动保健。
(4)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体育理论体系,为中国体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4.挫折与停顿阶段
(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体育学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2)英国利兹大学的摩根和亚当逊在20世纪50年代末创设了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循环锻炼法。
(3)从60年代起,欧美国家开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体育的方法和理论进行解释,开始了现代科学体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开始改革传统体育。
(4)日本著名运动医学专家猪饲道夫创建了运动处方理论。
(5)70年代初期,国际体育联合会(FIEP)秘书长安德鲁斯进一步阐明了体育与运动竞技、身体娱乐之间的关系,否定了多中心、多本质的体育体系。
5.发展与丰富阶段
(1)我国体育理论界开始酝酿筹建新学科,运动训练学等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标志着体育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和大学的课程设置日趋成熟。
(3)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开始实行学位制度,体育学毕业生所授学位为教育学学位。
(4)198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新版《体育理论》教材,满足了20世纪80年代体育理论教学的需要。
(5)1992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6)1997年6月,体育学被设置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
(7)我国体育学学科专业体系基本形成,体育学学科发展日趋规范,学科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时期。
三、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1.学习体育概论的目的
(1)体育概论旨在探讨体育的基本概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的准确把握。
(2)体育概论深入揭示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
(3)体育概论引导人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现并探讨体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体育工作者鉴别是非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育概论探讨体育基本功能及其过程,并从宏观上认识体育的制度、途径、方法和手段,探索未来体育和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
2.学习体育概论的意义
(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念
①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全社会从宏观上、整体上更深刻地认识、理解体育,形成全面、准确的体育价值观。
②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人们树立坚定的体育信念,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
③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启发体育实践工作者的自觉性,使他们不断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
(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
①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丰富人们对体育的了解,提高人们体育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②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体育科学的认识,提高各项体育活动的科学性,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
①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提高体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更好地把握体育理论知识,拓宽体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②学习体育概论有助于发现体育实践中的矛盾并挖掘根源,从而科学地指导体育实践,提高对各项体育工作的前瞻和宏观把握能力。
四、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1.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
体育学的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
(1)体育概念。
(2)体育功能。
(3)体育目的。
(4)体育过程。
(5)体育手段。
(6)体育科学。
(7)体育文化。
(8)体育体制。
(9)体育发展趋势。
2.学习体育概论的要求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我们研究体育概论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它要求:
①要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问题。
②要用全球性视野来看待问题。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必须贯彻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
(2)坚持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①提倡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坚持真理。
②学习与研讨体育概论,重点不在已有定论的知识,而是通过研讨发现问题。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①学习体育概论,必须突出体育概论研究的现实指导性。
②体育实践是体育理论的起点和归宿。
(4)坚持不断创新发展的观点
体育概论的创新和发展,要建立在对中国国情、中国体育科学发展、体育发展规律和世界体育领域变化有深刻理解、分析、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上。
3.体育概论的学习方法
在体育概论的课程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其方法为:
(1)提示引导,教师的讲授只起引导作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阅读、准备讨论和编写讨论发言提纲,教师要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讨论和总结,要求学生做专题学习发言。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4943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2-6 13:53 , Processed in 0.07940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