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考研资料 - 免费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7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讲义、真题、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oo 发表于 17-8-14 20: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393.html
目录                                                                                        封面
内容简介
目录
核心讲义
 第1章 学前儿童发展
 第2章 学前教育原理
 第3章 生活指导
 第4章 环境创设
 第5章 游戏活动的指导
 第6章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第7章 教育评价
历年真题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详解
预测试题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预测试题及详解(一)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预测试题及详解(二)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预测试题及详解(三)

内容预览
核心讲义
第1章 学前儿童发展
【考纲解读】
1.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
【核心讲义】
一、学前儿童发展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1.学前儿童发展的涵义
(1)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的0~6岁的儿童,可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两个阶段。
(2)学前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发展。
2.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如体貌、身体内部结构等方面。遗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构成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的因素之一。
(2)环境
环境是指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广义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前教育环境三大类。
①环境是学前儿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环境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
(3)教育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通过学前教育可以发展优良的遗传素质,使遗传所提供的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并影响和改造不良的遗传素质。
②学前教育可以对环境加以取舍,发挥和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少或消除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4)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学前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其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
①学前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的能力;
②学前儿童能对外界信息作出创造性的反映。
(二)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
1.成熟学说
成熟学说是强调基因顺序规定着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
(1)影响发展的因素
①格塞尔认为支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和学习。其中,他更着重于“成熟”,特别强调生物遗传因素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②他认为儿童身心发展过程是有规律、有顺序的,这种规律、顺序受有机体内部的因素即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制约,外部环境只是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条件,但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
(2)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格塞尔认为:父母和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了解学前儿童成长规律,根据学前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养育他们。
2.精神分析学说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三个层次:
①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遗传的本能、欲望组成,按快乐原则行事。
②自我处在意识层面,代表理性与正确的判断,按现实原则行事。
③超我是意识层面中的道德成分,体现在根据情境对自我进行约束和决策选择,按理想原则行事。
(2)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儿童发展划分为:
①口腔期(出生~1岁)
需要满足婴儿吮吸乳房和奶瓶的行为,如果口腔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将来可能形成诸如吮吸手指、咬手指甲、暴食和成年以后抽烟的习惯。
②肛门期(1~3岁)
这一阶段,儿童受到大小便训练,父母要注意对儿童大小便训练不宜过早、过严,否则成年后可能会形成肮脏、浪费或洁癖、强迫等特征。
③性器期(3~6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依恋异性父母,即男孩产生恋母情结女孩产生恋父情结,儿童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对异性的态度将影响他成年后与异性成员的关系。
④潜伏期(6~11岁)
儿童的超我进一步发展,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起玩耍的同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男孩和女孩开始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
⑤生殖期(11、12岁以后)
如果前面的阶段发展得顺利的话,那么儿童就会顺利过渡到结婚、生育后代的阶段。
(3)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前儿童表达自身的情绪,重视通过艺术、游戏等活动来作为消除精神压抑的手段。
3.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发展观认为儿童发展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一反应(R)的学习过程,环境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他认为成人能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将行为分为两类:
①应答性行为,由经典条件反射中刺激引发的行为;
②操作性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能通过奖励等强化措施,来增加其发生频率,也能通过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措施,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
(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强调模仿,即观察学习:
①儿童总是在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行为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使其自身也得到相应的强化,即替代强化。
②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应。
(4)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①重视及时强化
强化不及时不利于儿童行为发展,教育者应及时强化希望在儿童身上看到的行为。
②行为矫正
行为主义提出可以用“消退”的方式替代惩罚,来矫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4.认知发展学说
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结构
①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②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的基本概念
a.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图式最初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建构出新的图式。
b.同化是数量上的变化,不引起图式的改变。
c.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的图式。
d.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2)认知发展的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儿童尚未掌握语言,学习限于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和感官知觉方面。
②前运算阶段(2~7岁)
该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出现直觉思维,主要有三个特点:
a.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b.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结构,如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
c.自我中心性,具体表现为自我中心思维,儿童认识周围的事物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能借助具体实物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可逆性、守恒性,但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一演绎推理,达到了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同成熟的成年人的思维能力相当。、
(3)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①教育应配合儿童认知发展顺序;
②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发展儿童的主动性。
5.社会文化一历史学派
苏联儿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
(1)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①现有发展水平;②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他人的帮助所能达到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动态的,是由教学决定的其发展水平和速度。
(2)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学活动首先必须建立在儿童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三)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发展趋势
1.0~1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①生理发展
在第一年里儿童身长和体重增长最快,同时各器官构造和机能也处于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身体渐渐强壮,但仍十分嫩弱。
②心理发展
a.感知觉的发展: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和视觉,出生后视觉、听觉发展迅速。
b.动作发展:儿童身体动作发展迅速,先后学会抬头、俯撑、翻身和爬等基本动作。手眼协调动作得到发展,能够按眼睛的视线去抓住所见物体。
c.认知发展:言语得到发展,一岁时有的儿童能说少量单词或能听懂但不会说。
(2)教育要领
①成人应给儿童以身体和精神上的满足。
②动作训练方面不宜过早,应在四五个月时开始练习爬,六七个月时练习坐。
③提供适当适量的玩具。玩具不宜同时拿出,应轮换提供,每次仅出现一两种。
2.1~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①动作发展。一岁后儿童学会了自由地独立行走,扩大了他的生活范围。儿童手眼协调和双手协调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可以用双手拿取、操纵物体;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用勺吃饭、用笔画等。
②认知发展。一岁后儿童的语言迅速发展,不但能听懂成人对他说的话,还能用语言和成人交流。
③游戏活动。一岁后的儿童可以从事最初的游戏活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把自己做的事也当成一种游戏活动,喜欢模仿。
④直觉行动思维。儿童对事物的感知、注意、记忆及思维活动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是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具体事物、具体活动,儿童便不能进行认识。
(2)教育要领
成人应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与学,多进行户外活动。要重视习惯的养成,活动积极性的培养,发展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及进行动作练习。
3.3~4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①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该阶段的儿童总是先做后想或边做边想,而不能做到想好再做。
②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该阶段儿童不会逻辑推理,不能理解反话。
③行为受情绪支配,该阶段儿童在活动中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很强的情绪色彩。
④喜爱模仿,儿童喜欢模仿一些具体的外部的活动或动作,通过模仿来学习。
(2)教育要领
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
②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
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④正确对待儿童的“反抗行为”。
4.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①活泼好动。不再像幼儿初期儿童那样听话,顺从,有了自己的主意,敢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大胆的探索。
②具体形象思维。4~5岁儿童在活动中很少依靠行动来进行思维,他们的整个思维过程要依靠实物的具体形象作支柱。
③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该阶段的儿童能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能听懂一些道理,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
(2)教育要领
①引导儿童观察生活。
②培养儿童的同情心。
③发展儿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④用游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5.5~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
(1)年龄阶段特征
①好问、好学;
②抽象思维能力发展;
③语言能力明显提高;
④有意行为增多;
⑤个性初步形成。
(2)教育要领
①采用游戏的方法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②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让儿童懂得更多的事理;
③提供条件让儿童做感兴趣的有益的活动;
④提供运动机会,让儿童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⑤做好幼小衔接准备。
6.儿童身心发展的总体趋势
(1)从简单到复杂
①从不完备到完备,儿童各种心理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复杂规律。
②从不分化到分化,儿童最初的活动,既是简单和单一的,又是笼统而不分化的,随着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逐渐复杂和多样化。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刚开始时对事物的认识与判断是根据具体事物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特征进行的,后来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即从感觉、知觉、表象再到思维的过程。
(3)从被动到主动
①从无意到有意;
②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稳定
儿童的心理活动之间最初缺乏有机的联系,是零散的,因而心理活动很容易受情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之后儿童在各种活动中心理活动逐渐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系统,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二、幼儿身体的发展
(一)幼儿身体的发育
1.幼儿身体的发育的基本规律
(1)头尾原则
幼儿身体的发育严格服从由头至尾的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是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为头部——颈部——躯干——下肢。
(2)远近原则
幼儿身体发育是由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
2.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1)体形的变化,身高和体重是幼儿身体发育的重要指标。
(2)骨骼和肌肉的变化,幼儿的肌肉组织发展迅速,同时幼儿骨骼也在快速发展。
(3)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儿童身体外部构造及内部器官的发展均遵循相同的方式——婴儿期发育很快,幼儿期发育较缓慢,在青春期发育再次快起来。
3.影响幼儿身体发育的因素
幼儿身体发育是个体在遗传与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遗传和环境外,情感、生活制度、营养、体育运动、疾病和受伤都对学前期儿童身体发育产生影响。
(二)幼儿动作的发展
1.大动作的发展
(1)定义
大动作是指牵动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动作。
(2)发展基础
随着儿童的体形更加趋向成人,他们的身体重心逐渐下移,提高了儿童的平衡能力,为大动作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3)促进大动作发展的方法
①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幼儿大动作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天性为其提供各种自然安全的环境和器具,让幼儿自由操作、玩耍各种物体,多让幼儿进行游戏和户外活动。
②游戏和户外环境下,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感知运动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和提高运动协调能力,促进大动作的发展。
2.精细动作的发展
(1)定义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涉及手的使用的动作或者双手动作的灵活程度。
(2)表现
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强和开始会画画和写字。
三、幼儿认知和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注意与感知觉的发展
1.幼儿注意的发展
(1)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
(2)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无意注意占优势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其发展表现为: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与兴趣和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②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表现在幼儿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注意,其特点是有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但幼儿的有意注意还处于初步的发展之中,而且幼儿有意注意的目的性和自我控制力主要还依赖于成人的组织与提醒。
(3)注意的规律与幼儿的生活
①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这是注意的选择性。幼儿注意选择行动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
②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特点:
a.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
b.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
c.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
③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生活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发展注意的分配能力要注意以下两点:
a.要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比较熟悉,或者对其中一种活动掌握得非常熟练,甚至接近于自动化的程度。
b.使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在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④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生活
a.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察觉和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
b.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
第一,在组织活动时应向幼儿提出明确的任务,而且任务具体,不能同时提太多的任务,以免影响幼儿对某一活动任务的注意范围;
第二,在活动中所使用的教具或所出现的事物一次不能呈现太多;
第三,要考虑到注意对象的特点;
第四,为幼儿提供的活动一定是幼儿知识经验范围以内的。
(4)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①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
过多的无关刺激,疲劳,缺乏兴趣,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②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并用,合理的组织教育活动。
2.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1)感知觉概述
①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属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包括视、听、嗅、触、动与平衡觉等。
②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
(2)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视觉
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a.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即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
b.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又称辨色力。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规律有:
第一,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和正确辨认颜色数,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第二,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因年龄班级不同、颜色不同、辨认方式不同而有差异;
第三,幼儿辨认颜色主要在于能否掌握颜色名称,如果混合色有明确的名称,幼儿同样可以掌握;
第四,幼儿对某些颜色不能辨认或不善辨认,并非完全缺乏辨色能力,主要是由于生活中接触的机会少,成人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指导。
c.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幼儿视力受遗传和环境影响:视觉经验是促进视觉发展的必要因素;光线照明较差、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较少、坐姿不良等都会造成视力减退。
②听觉
a.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分辨最小声音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则指分辨不同声音最小差别的能力。
b.言语听觉。幼儿辨别语音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幼儿中期可以辨别语音的微小差别,到幼儿晚期,几乎可以辨明本民族语言包含的各种语音。
c.听力的保护和培养。幼儿园在创设环境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噪声污染,通过绿化与美化净化环境,也可以通过轻松的音乐来发展幼儿听觉,通过学习语言训练幼儿的听力辨别力。
③触觉
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a.视触觉的协调。视触协调主要表现为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眼手协调活动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
b.动觉。幼儿动觉的感受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具体表现为幼儿初期对物体的大小、轻重和形状等属性的感知错误率高、精确性差。
④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a.形状知觉是对物体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如对几何图形的辨别等;
b.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辨别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和中的知觉。
c.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幼儿可以分清他们所熟悉的物体或场所的远近,对于比较广阔的空间距离,他们还不能正确认识。
⑤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
(3)感受性与幼儿的活动
①适应:感受性可因刺激的持续时间而降低或提高。
②对比:同一分析器和各种感觉可以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就是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有两种,即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
③个体经验对感受性的影响:提高感知的效果,不仅有赖于当前的刺激,同时也有赖于个体已有的感知经验。
④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感受性:教师应当利用幼儿感受性的各种规律,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4)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
①知觉特性与幼儿的活动
a.知觉的选择性与幼儿活动
幼儿在集体活动时,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是很多的,但幼儿往往把老师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其他事物,虽然有的也感受到了,但是印象不清晰。
b.知觉的整体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对象由许多具有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认为它是许多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即使是不完整的斑点图,幼儿也能将其知觉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c.知觉的理解性与幼儿活动
幼儿对事物理解了,知觉就会更快、更深刻、更精确。知觉的理解性有赖于幼儿过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d.知觉的恒常性与幼儿活动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知觉的恒常性中最主要的是视觉的恒常性。视觉恒常性包括:第一,亮度恒常性是指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视觉亮度保持不变;第二,大小恒常性是指对远处的一个客体尽管它明显地变小,但在知觉中仍然保持原有的大小。
e.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与幼儿活动
在知觉过程中,要把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受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和教师的言语指导等条件影响。
②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a.幼儿观察的发展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向有意性发展,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随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准确的知觉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观察方法的形成。
b.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并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概括,并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方式参与观察。此外,还可以教给幼儿有顺序的观察方法。
③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a.适应现象
适应现象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
b.对比现象
对比现象是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官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c.感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受下列因素影响: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
(二)幼儿记忆与想象的发展
1.幼儿记忆的发展
(1)记忆概述
①定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看,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②记忆与感知觉的不同
感知觉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具有表面性和直观性,而记忆是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具有内隐性和概括性。
③记忆不是一瞬间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回忆。
识记:对信息编码的过程。
保持:是将编码过的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回忆:提取和输出信息的过程,分为再认和再现。
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每次出现的时候能够认识。
再现: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也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
(2)记忆的种类
①根据记忆的储存的时间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②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③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3)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①表象,指头脑中保持客观对象形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象是记忆表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②形象性,构成表象的材料都来自于感知觉过的内容,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与原来的有相似之处,但和感知觉相比,表象中的形象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完整性。
③概括性,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具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具体的原型,这就是表象的概括性。
(4)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②记忆具有明显的直觉形象性,形象记忆效果高于语词记忆效果;
③机械识记多于意义识记;
④幼儿记忆逐年迅速发展,但并非每年等速发展;
⑤记忆的精确性较差。
(5)幼儿记忆发展的策略
①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
②经常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对记忆结果给予正确评价,激发幼儿有意识记的积极性;
③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提高幼儿意义识记的水平和认识能力;
④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记忆;
⑤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复习,以增强记忆;
⑥科学安排识记材料,排除学习材料的干扰,排除疲劳干扰。
2.幼儿想象的发展
(1)想象概述
①概念
想象是人脑在一定刺激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儿童1~2岁开始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幼儿的想象有形象性和新颖性两个特征。
②想象的种类
a.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有计划的想象(如小说中人物)。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某种形象的过程。
b.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
③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a.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b.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2)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②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③容易将想象和现实混淆。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
①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②开展多种艺术活动,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③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④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来保证幼儿自由创造。
(三)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
1.幼儿思维的发展
(1)思维概述
①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③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a.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b.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c.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d.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2)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
a.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并且依赖于一定的情境;是在实际中进行的,离不开幼儿的自身行动。这类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b.具体形象思维
2至六七岁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间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摆脱了对动作同步性的依赖,但仍受到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动作的影响。
c.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并且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
②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a.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
b.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c.思维的抽象逻辑开始萌芽。
③幼儿概念、判断与推理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
a.幼儿对概念的掌握
幼儿对概念的掌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事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
第二,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事物的概念。
第三,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的特征。
b.幼儿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依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到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判断和推理,从按自身的生活经验到事物的客观逻辑进行判断和推理,常常使用的是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c.幼儿理解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趋势包括:从个别事物到事物关系,从具体形象到语词,从简单、表面到复杂、深刻,从情绪性到客观性,逐渐理解相对性。
(3)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a.初期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幼儿的活动
第一,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和活动材料;
第二,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
第三,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
第四,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激发其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
b.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
教师要通过活动,使用具体的、直观的教具,激发幼儿的感性经验,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策略
a.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探索;
b.通过活动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2.幼儿言语的发展
(1)言语概述
①言语和语言的概念
言语是个体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过程。
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②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a.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每种语言都有其发音、语法、句法方面确定的规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b.言语和语言是密不可分
第一,言语活动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儿童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学会和进行言语活动。
第二,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的言语活动所使用,它就会从社会中消失,儿童如果没有言语活动的机会,也就不能掌握语言。
(2)幼儿口语的发展
①语音的发展
a.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b.韵母的正确率高于声母;
c.语音的发展受生理因素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d.语音意识的发生。
②词汇的发展
a.词汇数量的增加;
b.词类范围的扩大;
c.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深化。
③语法的发展
幼儿句子的发展趋势: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句子由短到长。
④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①第一阶段:分析阶段
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儿童对图画的理解常常是单个的、局部的。他们对图画内容的表达常常处在“给事物命名”阶段,即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②第二阶段:综合阶段
儿童开始能够把图画上的内容经过组织后表达出来。表达的内容不再是对事物进行命名,而是能够表达图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表达开始带有情境性。
③第三阶段:分析综合阶段
儿童阅读画报时,开始能完整地理解画面的内容,能够把看到的和说出的统一起来,从而达到把看到并理解了的图画内容准确而迅速地用语句说出的程度。
(4)幼儿的言语与幼儿的活动
①活动中儿童言语的特点
a.自我中心言语: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幼儿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b.社会化言语:社会化言语是幼儿在与周围人群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
②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策略
a.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倾听的乐趣,培养倾听的能力。
b.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丰富幼儿知识和经验,使幼儿善于表达。
c.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选择适龄的读物,采用正确的指导方法。
(四)幼儿的个别差异
1.概述
(1)个别差异一般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2)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个别差异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与教学情境下,在智力、性格、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2.幼儿个别差异类型
(1)幼儿智力差异
智力是指个体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智力的个体差异包括:
①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是指个体与同年龄团体之上稳定的平均数相比较表现出的差异。
②智力类型差异,是指根据个体在知觉、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活动中的特点与品质不同,智力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2)幼儿性格差异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有:
①性格特征差异,表现在:个体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差异,个体的理智特征差异,个体性格的情绪特征,个体性格的意志特征。
②性格类型差异,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类型可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独立型与顺从型等。
(3)幼儿学习类型的差异
学习类型是个人对学习情境的一种特殊反应倾向或习惯方式,主要包括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内外控制点等。学习类型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学习类型的差异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
3.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幼儿生长发育的家族性、种族性差异也是遗传因素影响机体的具体体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幼儿,其成年时的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除家族影响之外,体形、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主要受种族因素的影响。
(2)环境因素
幼儿的生长发育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环境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四、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一)婴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①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各种行为。
②组织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③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其状态的信号。这种信号功能主要是通过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及语言来实现。
④感染作用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感情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此种以情动情的现象称为情感的感染作用。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①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②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a.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b.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
c.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则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
(3)情绪状态的种类
①心境:指具有渲染性的、比较微弱而又有持续作用的情绪状态。
②激情:指短时间的、猛烈爆发的情绪状态。
③应激:指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
2.情绪的产生与发展
(1)婴儿基本情绪:高兴、愤怒和伤心、害怕。
(2)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①幼儿情绪的发展
a.情绪的社会化
第一,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第二,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第三,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b.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第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的几种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分化、增加。
第二,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c.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第一,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d.情绪控制与掩饰的成分增加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a.情绪的易冲动性;
b.情绪的不稳定性;
c.情绪的外露性;
d.高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理智感: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3.促进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有效策略
(1)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
(2)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
(3)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
(4)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
(5)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二)幼儿意志的发展
1.意志的概述
(1)概念
意志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2)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目的性。人的任何目的,都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意志是与认识相互联系的,是有目的的行动。
②克服困难。意志的突出特征是努力克服困难,当人们在实现目标中会遇到困难,会调整行为,坚持信念,持之以恒,最后才能取得成功。
③自觉调节行动。意志表现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人的行动:一是有意识地自觉进行为达到目标的行动,二是控制自己不去进行与目标相违的行动。
(3)意志品质
①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的判断、意见、信念或行为不轻易受他人影响的自主程度。独立性具体表现为决定和执行目标的过程中不依赖他人,不屈从别人的压力,不等待别人的指示或暗示,不受外界偶然因素的影响。
②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较长时间内按照预定目的去行动。坚持性强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怕困难,不受挫折,充满信心,有顽强的毅力。
③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选择行动目标或遇到内部动机斗争时,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及时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④自制性
自制性是指善于统筹自我,如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等。自制性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意识对自我的调节、组织、监督、校正等。
2.幼儿意志的发展
(1)目的性的发展
幼儿期是自觉行动目的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其发展经过为:
①幼儿初期:幼儿的行动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其行为带来很大的冲动性,他们常常不假思考就行动,因而行动是无条理的。
②幼儿中期:幼儿的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在成人的引导下,幼儿逐渐学会提出行动目的,确定任务,并尝试做出结果的预测。
③幼儿末期:幼儿的行动有了比较明确的目的,在活动中会自定任务。
(2)坚持性的发展:坚持性是幼儿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
(3)自制性的发展
幼儿的自制性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动作、情绪等的自我控制。
(4)独立性的发展
幼儿期独立性的发展是从形成独立生活能力开始,逐渐扩大到幼儿的学习、游戏、社会交往活动中。
3.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发展的策略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锻炼意志行为的环境
必须尽量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一些良好的环境,让幼儿按自己的目的行动,从而实现其愿望。
(2)巧妙运用培养幼儿意志品质的方法
①制定目标法:指导和帮助孩子制订短期和较长时期的目标,使之有努力奋斗的方向。
②独立活动法: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幼儿在独立活动时,要克服外部困难和心理障碍,并在克服困难与障碍中使意志得到锻炼。
③激励表扬法:灵活巧妙地夸奖幼儿是刺激幼儿奋发进取、坚持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
④设置障碍法: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其创造提高克服困难本领的条件。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教师可引导独立性和坚持性较差的幼儿扮演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坚强意志品质的角色。这有利于培养幼儿养成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并能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4)抑制幼儿不合理的要求,培养幼儿的自制性
一般来说,孩子提的要求家长会尽量予以满足,但这种无止境的满足也容易会导致孩子失去自制性而养成任性、自私的品质,因此必须加以注意。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个性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概述
①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指主体对自己的意识,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因素。
②自我意识的结构
a.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称之为自我体验或自我感受,主要有自尊感和自信感。
c.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为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2)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①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a.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
b.从片面、表面性评价发展到全面、深刻性评价;
c.从主观性评价发展到客观性评价。
②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a.幼儿的自我体验从与生理相关的体验向社会性体验发展;
b.幼儿的自我体验表现出易受暗示性的特点;
c.幼儿的自我体验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丰富,并有一定的顺序性。
③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开始发生的年龄转变期为4—5岁,自我控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上。
(3)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策略
①在自我评价中树立信心
a.多给幼儿具体而真诚的赞美;
b.多给幼儿公正客观的评价;
c.多给幼儿提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机会。
②在自我体验中享受成功
a.鼓励幼儿的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b.创设表现机会,获得成就感。
③在自我调节中增进交往
a.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同伴交往的质量;
b.通过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自我控制力。
2.幼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1)个性倾向性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①个性倾向性的含义
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对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起着促进和引导作用。
②个性倾向性的基本特征
a.个性积极性使人以不同的态度和积极性去组织自己的行动。
b.个性选择性使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
(2)幼儿需要和动机的发展
①需要和动机的定义
a.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它在心理上通常被体验为一种不满足感,或者是有获得某种对象和现象的必要感。
b.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②幼儿需要的发展
a.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b.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③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
a.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b.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c.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3)幼儿兴趣的发展
①兴趣的含义及其特点
a.含义
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
b.特点
兴趣有三个特点:指向性、情绪性和动力性。
②幼儿兴趣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a.在兴趣的范围方面: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看看,什么都想摸摸,但存在几种优势兴趣,左右着孩子的行为。
b.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
3.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
(1)幼儿气质的发展
①气质概述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意志努力程度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②气质的类型
a.希波格拉底将气质分成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黏液质。
b.巴甫洛夫的神经活动说将神经活动分成四种类型:强、平衡而灵活型,强而不平衡型,强、平衡而不灵活型,弱型。
③婴儿气质的表现
a.托马斯一切斯的三类型说
托马斯一切斯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b.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布雷泽尔顿(1969)将婴儿气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c.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巴斯和普罗敏(1984)根据婴儿在各种类型活动中的不同倾向性,将其划分为活动性、情绪性、社会性和冲动性四种不同气质类型。
④幼儿气质的发展
a.稳定性
由于神经系统的类型就是人的气质的生理机制,儿童生来就有某种气质表现,这显然是与神经系统的先天或遗传特征有关,因此,气质是个性中显得比较稳定的方面,具有稳定性。
b.可塑性
由于幼儿期大脑神经系统尚未结束发育,再加上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幼儿气质的类型或表现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或被掩蔽。一旦条件允许和经过适当的激发,某些气质又会重新展现出来。
⑤幼儿气质的特点与教育
a.正确认识幼儿的气质特点;
b.家长应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c.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开展良好匹配教育。
(2)幼儿性格的发展
①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表现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②幼儿的性格特征
a.好动;
b.好奇、好问;
c.好模仿。
(3)幼儿能力的发展
①幼儿能力的结构
a.学前幼儿能力的结构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复杂的心理结构,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由多种成分结合而成的。
b.学前幼儿的能力,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②幼儿一般能力发展的特点
a.操作能力发展最早,语言能力发展迅速;
b.模仿能力发展迅速,认知能力全面完成;
c.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d.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
(1)幼儿亲子关系的发展
①依恋的概念
依恋是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是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②幼儿依恋的类型
艾恩斯沃斯将儿童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之后的研究者在其基础上提出第四种类型“混乱型依恋”。
③依恋对幼儿后期发展的影响
a.对幼儿认知的影响;
b.对幼儿情感及同伴关系的影响。
④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的策略
a.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
b.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c.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作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并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2)幼儿的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a.3岁左右,幼儿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幼儿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b.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的,彼此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
c.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就是合作性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服从一定的指挥,遵守共同的规则,要互相协作、尊重、关心与帮助,大家一起为玩好游戏而努力,如角色游戏、规则游戏等。
②同伴的作用
a.强化者
同伴以注意和赞扬的形式提供的强化影响着同伴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
b.榜样
儿童通过观察同伴的行为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各种不同的反应方式。
c.社会比较的参照
同伴对于儿童的态度、行为、自我概念等起到塑造的作用,这种社会性比较的过程是儿童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影响幼儿同伴接纳的因素
a.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早期亲子交往的状况会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对同伴的信任感、与人交往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方式等,这些无疑会影响到其与同伴的交往。
b.幼儿自身不可控的特征
幼儿的外表、姓名、年龄、性别等这些幼儿自身无法随意改变的因素都会影响幼儿同伴接纳的状况。
c.社交技能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的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接纳程度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性格特点有:是否友好、帮助、分享、合作、谦让、性子急慢、脾气大小、活泼程度、爱说话程度和胆子大小等。
④四种社交类型的幼儿
a.受欢迎型幼儿;
b.被忽视型幼儿;
c.被拒绝型幼儿;
d.一般幼儿。
(3)幼儿师幼关系的发展
①师幼关系的类型及特征
a.师幼关系的类型
第一,斯拉夫(1988)和他的同事们在对3~4岁幼儿的师幼关系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师幼关系也有这样一些鲜明的类型区别:温暖型、参与型、支持型、冲突型和控制型。
第二,皮恩特(1994)从情感与行为两个维度将师幼关系分成两种模式:积极的关系和有障碍的关系。
第三,布罗菲从教师角度出发,将师幼关系分为:亲近型、关心型、漠不关心型、拒绝型。
第四,李红(2007)结合我国幼儿园的实际,从师幼接触的性质,将师幼交往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亲密型、紧张型和淡漠型。
b.师幼互动的基本特征
师幼互动指基于教师与幼儿交往而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的基本特征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网络性,组织化和非正式化相结合。
②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的策略
a.教师应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b.敏锐地捕捉幼儿发出的信息,并能做出积极的反馈、支持和引导;
c.不断探索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2.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①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分享是指孩子与同伴分享玩具、事物等;合作是指孩子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谦让是指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够先满足对方;援助是指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②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a.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研究证明,2岁左右,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即已萌芽。
b.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第一,合作行为发展迅速;
第二,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第三,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③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a.社会生活环境
第一,社会文化。
第二,电视媒介。
b.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第一,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Ⅰ.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
Ⅱ.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第二,同伴相互作用。
c.移情
移情是指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它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
④促进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策略
a.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孩子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础。
b.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孩子移情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c.引导换位思考及联想,是孩子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①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言语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②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为乐)和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他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
③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a.攻击行为的起因
年龄小的幼儿较多因为物品和空间的争夺而产生攻击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游戏规则、行为规范等社会性问题引起的攻击所占比率逐渐增多。
b.攻击行为的方式
年龄小的幼儿比年龄大的幼儿更多采用身体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攻击的比率逐渐下降,言语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增多。
c.攻击行为的类型
年龄小的幼儿工具性攻击多于敌意性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敌意性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
d.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事件。
④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a.模仿学习
第一,父母的惩罚
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性。父母的惩罚本身就会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第二,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儿童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b.经验积累与强化
某些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与周围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其中他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研究表明,一个受挫折的孩子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孩子更具攻击性。
六、幼儿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
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观察法的分类
(1)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
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分为:
①自然观察,又称现场观察,指在现场自然情境中,对观察对象不加以控制的一种观察。
②控制观察,又称实验室观察或条件观察,指在研究者控制条件的过程中,对现象或行为进行的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按是否借助仪器和技术手段来观察,可分为:
①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自然器官如眼、耳等感官在现场直接进行观测,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观察。
②间接观察,是利用仪器或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等为中介,间接地对对象或行为进行观测,从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观察。
(3)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按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
①参与观察,是一种独特的观察方式,它要求观察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加入到被观察者的群体或组织中,进行隐蔽性的观察。
②非参与观察,指观察者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观察。
(4)结构观察与非结构观察
按观察过程是否事先确定具体观察项目和观察程序的严密程度,可分为:
①结构观察,又称正式观察,是一种计划严谨、周密,操作标准化的观察。
②非结构观察,又称非正式观察,是一种无周密的观察计划,结构较为松散,但易于实施的观察。
3.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1)记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以日记形式记录观察对象行为表象的方法。
(2)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被试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日后分析用的一种观察方法。
(3)实况详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指详细、完整地记录被试在自然状态下所发生的行为,然后对所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4)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
(5)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是以特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
(6)等级评定法
等级评定法是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后,用等级评定量表对所观察的行为事件的特征加以评定的一种方法。
(7)频率计数法
频率计数法是指在观察记录中只对确定的行为发生的频率计数,或对行为持续的时间计数的一种方法。
(8)行为检核法
行为检核法又称清单法,是将要观察的行为项目排列成清单式的表格,然后通过观察,检查核对行为是否呈现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观察法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
②制定观察计划和观察范围;
③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做好观察记录;
④观察材料的整理分析,形成观察结论;
⑤撰写观察报告。
(2)观察法的注意事项
①界定观察行为;
②选择观察记录方法;
③制定观察记录表;
④安排观察时间和次数;
⑤不干预被试的活动;
⑥客观地进行观察。
(二)实验法
1.实验法的概述
(1)实验法的含义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的分类
①按实验场所划分
a.现场实验,指实验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
b.实验室实验,指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②按实验目的划分
a.探索性实验,具有独创性,探求未知,目的在于获取新知。
b.验证性实验,是对已有的知识、结论等进行重复检验或对已有的实验成果进行再实验,以及移植、模仿和改造。
③按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划分
a.单因素实验,指实验中只有一个自变量,研究目的是探讨自变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b.多因素实验,指实验中含有多个自变量,研究目的是探讨多个变量之间的组合关系。
④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
a.前实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不够充分,是一种不理想的实验。
b.真实验,能比较满意地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
c.准实验,在控制程度上则介于前实验和真实验的中间。
2.实验法的基本过程
(1)准备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的具体步骤包括:选定课题,形成实验假设,确定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制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选择被试,分配被试到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定测量方法与工具等,最终形成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
(2)实施阶段
实验实施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执行实验程序、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对象,观测、记录所需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对资料数据的加工整理。
(3)总结阶段
实验总结阶段的具体任务包括:对资料数据的分析,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撰写实验报告,以及评价验证性研究成果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3.实验变量
(1)自变量
自变量是变化的措施和条件,又称实验处理,它是研究者创设和操纵的情境或刺激物,用它能促使被试产生反应和变化。实验目的是看自变量的介入会引起被试什么反应和变化。
(2)因变量
因变量是研究者要观测的变量,是由自变量引起的在被试身上产生的反应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自变量的变化,实验目的是要通过因变量的测定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是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变量。
4.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含义
广义的实验设计指进行一项实验研究的整体设计,即在确定课题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识别变量,选择样本,确定实验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以及整个研究的进程和策略。
狭义的实验设计指实验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被试分配形式和实验变量介入或控制的形式。
(2)实验配组和实验设计类型
①实验配组
实验配组就是指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去。实验配组的方法主要有:
a.完全随机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随机区组法,是用随机化的方法,随机分配被试给实验组和控制组,从理论上说,每组被试之间无差异。
b.随机区组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是事先对被试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被试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区组,然后将每个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
c.配对组设计
配对组设计是指在实验自变量介入之前,通过测量将条件一致的被试一对配一对,然后再随机地分配给实验组和控制组。
d.被试问设计
被试问设计又称非重复测量设计,指把不同的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里(实验组和控制组),各自接受各自的实验处理,即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互不交叉。
e.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又称重复实验设计,指把相同的被试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中去,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即每个被试均接受整个实验的各种处理。
f.混合设计
混合设计指在一个实验设计中既有被试问设计,又有被试内设计。
②实验设计类型
a.前测和后测设计;
b.单组、等组、轮组设计;
c.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设计。
(三)问卷法
1.问卷法的含义
问卷法是将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以书面形式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研究方法。
2.问卷的类型
①根据被研究者是否控制问题回答时的形式
a.开放性问卷
开放性问卷又称“不定案型”或“自由答题式”,该问卷指控制问题的范围,不提供答案,也不提供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形式。
b.封闭性问卷
封闭性问卷又称“定案型”问卷,是指在问卷中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提供可选择的答案,供被调查者做出选择。
c.半封闭性问卷
半封闭性问卷兼有定案型和不定案型的特点。因为有时调查者不可能将答案全部列出,必须留有余地,让被调查者对象补充填写,故在选择答案中应列出“其他”栏目,以便填答者作具体说明。
②根据问卷发放和回收的方式不同
a.送发问卷
送发问卷是指调查者将问卷发放到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填答后收回,它比较适宜于调查本地区的情况。
b.邮寄问卷
邮寄问卷是指通过邮局来发放的问卷。
3.问卷的结构
(1)前言
前言包括:介绍调查主办单位和调查人员的身份,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承诺对涉及个人内容的调查结果的保密,对被调查者的合作与支持表示感谢。
(2)指导语
指导语主要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写问卷的一组说明或注意事项,有时还附有样例。指导语要简明易懂,使人一看就明白如何填写。
(3)问题与选择答案
问题和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问题是问卷的核心内容,编制的问题要简洁明了,要适宜被调查者的程度,符合研究的目的要求。
(4)编码
对于样本数量较大的调查,为了便于计算机的统计、汇总和分类,一般应设立编码栏。编码就是给每个问题及其答案编上数码。
4.问卷设计的步骤
(1)对所调查问题的总体构思
根据调查目的要求,熟悉、了解被调查内容的基本情况,划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对象,收集所需资料,考虑问卷设计的整体框架,列出提纲。
(2)初步拟定问卷的题目
确定问题是问卷设计的关键,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可动手设计问卷初稿,一般可采用卡片法或框图法。
(3)问卷的试用与修改
问卷初稿通常要经过试用和修改这两个环节,才能用于正式调查。试用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在正式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小样本进行试探性调查。
(4)问卷的修订和定稿
根据试用情况,求出信度和效度,对问卷进行修订,必要时再进行试用直至完全符合要求。最后问卷正式定稿付印。
(四)谈话法
1.谈话法的含义
谈话是指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当面交谈来收集材料。
2.谈话的形式
(1)个别谈话与团体谈话
个别谈话是为获取个别对象的资料而逐个进行谈话。团体谈话一般指6~12个对象进行的谈话。
(2)临床谈话
临床谈话是具诊断与心理治疗双重功能的谈话。谈话中一般先了解对象的基本情况,诊断问题方向,再以有关的工具进行测试或校验,从而获取有关对象的完整全面的材料。
(3)标准式谈话与自由式谈话
标准式谈话是严格地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谈话,对每一谈话对象提出相同的问题,对谈话的具体内容、顺序、持续时间、记录方式均有预先的统一规定。自由式谈话则比较自由和随便,没有严格的预先规定。
3.谈话的注意事项
(1)与幼儿谈话时,必须注意谈话技巧;
(2)要周密计划谈话记录方式与记录表中行为的分类方法;
(3)最好能严格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谈话。
(五)作品分析法
1.作品分析法的含义
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作品,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作品分析法的类型
(1)语言作品分析
语言作品分析是以学前儿童描述的故事或事件的文字记录,叙述、自编故事时的录音带,各种记录单、自创的书写符号等为分析对象的一种作品分析法。
(2)构建作品分析
构建作品分析的内容包括制作原理的掌握程度,构建作品的创意水平,部件及其关系的协调程度,材料选用及外观感等,如对泥塑、积木、积塑和沙盘制作等作品的分析。
(3)绘画、手工作品分析
绘画、手工作品分析是以学前儿童绘画、手工作品为分析对象的一种作品分析法。
(4)其他作品分析
其他作品分析是以学前儿童探究事物、创编舞蹈、表演、游戏活动的照片和录像带为分析对象的一种作品分析法。
3.作品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1)明确具体研究目标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本作品分析的具体研究目标,即通过作品分析法想获得学前儿童哪些方面的信息。具体研究目标确定后,再选择最佳实现目标的方法。
(2)确定分析指标
作品分析指标应从具体研究目标中剖析出来。其过程与其他的研究方法一样,可以由总到分、层层深入的形式先确定一级指标,再确定二级、三级指标。
(3)选择作品抽查方法
①总体检查
对全部学前儿童的作品进行检查。这是绘画作品分析和手工作品分析常用的方法,用于分析学前儿童掌握学习内容的状况与技能发展特点。
②分类抽查
分类抽查常用于语言、绘画、手工作品分析等。分类抽查首先确定分类标准及类别,再从每类中随机抽取部分学前儿童作品进行分析。
(4)实施操作
实施操作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布置任务、分析作品、填写指标项目及分析表。
①向学前儿童布置任务,规定完成作品的时间。
②收集学前儿童作品并进行分析。
(5)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当所有的作品统计与分析完毕后,研究人员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原理对前一阶段的分析表等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
(6)得出结论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之后便可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七、幼儿身心发展中常见问题或障碍的识别
(一)发育迟缓
1.定义及表现
(1)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
(2)发育迟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和心理发育落后等。
2.运动发育迟缓
(1)运动发育迟缓的定义
运动发育迟缓又称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是指运动或智力技能的落后,达不到正常发育所要求的内容。
(2)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表现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最主要的特征是运动方面的明显损害,表现为明显的运动迟缓:如行走、爬行、独坐方面落后;采用标准化运动技能测验评定发现其技能低于其年龄期望值两个标准差以上。
3.语言发育迟缓
(1)语言发育迟缓的定义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其语言发育没达到与其年龄相应的水平,但这不包括由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
(2)语言发育迟缓的特征
①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②说话晚或很晚;
③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④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⑤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⑥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⑦交流技能低;
⑧回答问题反应差;
⑨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4.智力发育迟缓
(1)智力发育迟缓的含义
智力发育迟缓又称精神发育迟缓,其在语言发育迟缓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2)智力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
①智能低下,比正常水平低两个标准差以上,IQ值不足70;
②存在实际年龄应有的适应性障碍;
③在发育期出现(18岁以前)。
(二)肥胖症
1.含义
(1)肥胖症是一种热能新陈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的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除肥胖外无其他异常者为单纯性肥胖,若有其他神经内分泌异常则为病理性肥胖。
(2)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即可称为肥胖,若超过50%则称为重度肥胖症。
2.幼儿肥胖的成因
引起幼儿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饮食过量、运动过少、遗传因素、心理障碍和抚育方式。
3.幼儿肥胖的防治
(1)注意婴儿期的肥胖
幼儿在出生的头两年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较快,所以预防肥胖症的发生应从婴幼儿开始,要定期称体重,防止体重过快增长。
(2)控制饮食
①确定进食食物的种类、时间和定量;
②消除进食暗示;
③调整饮食行为。
(3)运动处方
①运动处方是医生以处方的形式规定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注意事项,从而指导人们科学地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
②肥胖幼儿的运动处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
(三)语言障碍
1.语言障碍的含义
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性的异常现象。
2.语言障碍的类型
按照儿童的语言行为特征,语言障碍可分为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与语言发展异常四种类型。
3.语言障碍的识别
(1)构音异常
①构音异常的定义
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仍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
②构音异常的识别
a.要收集幼儿个案基本资料,包括幼儿的出生、发育及疾病情况等。
b.根据幼儿障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带幼儿到医疗机构进行生理检查,确定幼儿是否有生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检查幼儿的听觉器官与构音器官的口、唇、舌、齿等。
c.检查幼儿的言语情况,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法:收集幼儿的语言样本,观察幼儿与教师、家长、同伴等对话的情景,检查幼儿模仿发音的能力,包括单音、短句等的模仿。
d.汇总上述途径所得到的资料,对幼儿语言进行总的分析评价。
(2)流畅度异常
①流畅度异常的定义
流畅度异常指说话不清,俗称口吃。
②流畅度异常的识别
a.描述和分析幼儿说话不流畅的具体表现;
b.评估幼儿负面情绪的性质及强度;
c.评价幼儿对自身语言表现的态度与心理调适水平。
(3)发声异常
①发声异常的定义
发声异常是指说话时在音质、音调、音量及共鸣等方面发生的异常。
②发声异常的识别
识别应从音调、音量、音质等三方面入手,检查幼儿是否有嘶哑及气息声;是否适合说话语境的要求;是否能够适当变化声音大小,做到抑扬顿挫。
(4)语言发展异常
①语言发展异常的定义
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的障碍,语言发展的速度、程度等低于正常儿童。
②语言发展异常的识别
识别幼儿语言发展是否异常,要汇集个案基本资料,观察儿童日常行为表现,获得语言样本,进行口腔与听觉器官的检查。尽可能详细地确定孩子现有的语言能力,并观察孩子掌握语言新技能的费力程度与速度。
(四)自闭症
1.自闭症的概念
(1)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2)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刻板或仪式性行为。
2.自闭症幼儿的行为特征
自闭症幼儿的行为特征可以归结为: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交汇,言语发展迟缓,言语沟通障碍,语言表达怪异,刻板性行为,拒绝变化,超常的记忆力。
3.自闭症幼儿的早期鉴别
(1)医学检查
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史、病史,进行遗传检查以及感觉通道、神经系统的检查和生化测验等,主要目的是了解形成自闭症的生理原因。
(2)量表评定
常见的早期自闭症检查有婴儿孤独症检查表(CHAT)、Brigence筛查表、儿童发育问卷、儿童发育状况父母评定量表等。这类量表可以检查出儿童是否缺少想象性游戏、表白性倾向和社交兴趣等。
(3)调查与行为观察
①调查
对幼儿行为的调查一般以访谈其父母或监护人为主,由家长提供关于幼儿发展和行为的事实。访谈的问题集中在了解幼儿问题发生的环境、频率、持续时间,首次特异性行为发生的时间、在什么情况下又发生,以及成长史中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和了解家长对幼儿的态度。
②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是幼儿园教师常用的鉴别方法。在行为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描述被观察者的行为;其次要确定一个行为基线,对行为进行量化处理;最后要根据详细的观察记录,评定行为的特征。
(五)多动症
1.多动症儿童的概念
多动症又称“多动综合征”、“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等,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2.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注意力集中困难;
(2)精力过剩;
(3)行为冲动;
(4)情绪不稳定;
(5)学习困难;
(6)不良行为倾向;
(7)协调动作缺陷。
3.多动症儿童的鉴别
(1)以下行为特征至少有6项行为持续6个月以上
①注意力不集中
a.在学校上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能集中注意力或粗心大意犯错误;
b.在完成任务或玩耍中,经常很难维持注意力;
c.在与他人谈话时,通常好像没有在听;
d.通常不能听从指导,常常不能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e.通常在执行任务或组织活动时有困难;
f.通常逃避、不喜欢或者不情愿做要求动脑筋的活动;
g.通常把完成任务或进行活动所需的东西弄丢;
h.通常容易被无关刺激分散注意力;
i.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很健忘。
②多动和冲动
a.手脚不安定或是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b.经常在教室里或其他场合离开自己的位子;
c.通常很难安静地玩耍或进行轻松的活动;
d.经常处于“行动状态”或是表现得好像“被发动机驱使”;
e.经常喋喋不休地讲话;
f.老师的问题还没问完,就不假思索地抢先回答;
g.轮候时经常有困难,难以等待;
h.经常打断或侵犯他人。
(2)引起损伤的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发生在7岁以前。
(3)由这些症状造成的损伤在学校和家庭或更多的情境下都存在。
(4)有临床意义损伤的明显证据存在于社会、学术或是职业功能中。
(5)不能用其他的神经紊乱,如情绪紊乱、人格紊乱等来解释。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5639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Free考研资料 ( 苏ICP备05011575号 )

GMT+8, 25-1-25 17:08 , Processed in 0.09725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